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醫本來就可以治感冒(回應文)
2021/07/13 22:18:55瀏覽670|回應0|推薦8



中醫本來就可以治感冒(回應文)

 

 


(原2019年7月4日自在老師於「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FB粉絲專頁貼文之回應的整理

 


[前言]

 

2019年7月4日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之FB粉絲專頁,發出貼文,主旨是召開原來感冒可以看中醫」的記者會。其緣由為,某大學副校長,在一次機緣中,接受了中醫師處方的「感冒藥」,結果「症狀改善速度快」、「有精神、不昏沉、上班精神好」。中醫師公會遂而倡導之,呼籲全台中醫院所同步懸掛「原來感冒可以看中醫」等標語之紅布條。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618020808687276&id=176710462818315

 

貼文一出,網友反應踴躍,咸認為「中醫本來就可以治感冒」,並分享自身經驗,亦認為,掛標語紅布條之舉,頗為可笑。(見上述網址之留言區)

 

自在老師當日亦以個人臉書身分(吳碧玲),以本身之中醫專業回應之,獲得很多網友按讚。留言多則,今整理於此發表。

 

 


 


[自在老師之回應]

 

「中醫」當然能治感冒,不然西醫出現以前的人類生病怎麼辦?只是現在的感冒,很多人看遍中西醫都治不好!這才是問題所在!

 

中醫本來就可以治感冒!《傷寒論》、《溫病條辨》就是治感冒的中醫典籍。只要辯證正確(陰陽表裡虛實寒熱等八綱辯證),處方用對,可說「藥到病除」絕非虛言。這是本人的親身體驗!

 

現在很多人說中醫治不好感冒,那不是「中醫」的問題,而是中醫師素質的問題,以及健保給付的限制,還有使用科學中藥等的問題!


絕大部分中醫診所開藥,只能就電腦裡的藥單成方「選藥」,很多病情需要隨證加減,但「成方」選項,只能加,不能減,以致無法精確用藥與分量;另一方面,感冒的變化很快,今天明天不同,可是中醫師開藥通常是七天份,無法應付隨時變化的感冒。以上種種因素,使得很多人覺得中醫治不好感冒。

 

如果以上問題能解決:加強中醫師素養、依病證開個別處方或煎劑,相信,民眾對中醫的信心會大增。

 

我說到「提升中醫師素質」,主要是因為,現在很多中醫師的養成,是西醫體系出來的,學的是西醫的診斷方式,不過開的處方是中藥而已。拋棄了傳統中醫望聞問切、辯證論治的診斷學理,所以無法正確診斷病情,如此處方自然難有療效!這是整個中醫學院教學體系的問題!患者要找中醫師看病,只能憑運氣了!

 

 

另外,覺得要求這個「原來感冒可以看中醫」之紅布條掛在中醫診所門面,有點可笑:

一是表示民眾的「無知」,不知道中醫可以治感冒;

二是表示中醫本身的「缺乏自信」!

 

現在的普遍情況是,很多人感冒,中西醫都治不好。

 

治不好的原因,除了中醫師的醫術問題,還有一個因素是:為了健保給付賺錢。一些醫師這麼想:一兩次把病人看好了,他就不來了,醫院診所就賺不了錢。就是要他「慢慢好」,拖得越久,看的次數越多,這樣才好請領健保給付。

 

本人不是開業中醫師,卻有執業的中醫朋友如此聊起。

所以,台灣醫療資源豐沛,卻看不好病的情況很常見。這是整個體系的「結構問題」。

 

中醫若真的「很厲害」,能快速有效治好感冒,不用宣傳,人們自然趨之若鶩。

 

不從醫術提升,或改變「靠健保賺錢」的執業態度,掛布條宣傳有什麼用?

 

「感冒看中醫」有沒有用?問病人最知道!

 

其實西醫也往往看不好。通常病患都是西醫看不好,才會去找中醫,中醫再看不好,民眾就很難認同啦!願中醫界朋友們加油!

 

............................................

 

[網友回應]

 

另有網友給我回應:


「感冒我都是自己吃小柴胡或葛根湯或板藍根的中成藥就會好,5年沒看西醫了。」

 

我回應之:


「『小柴胡湯』適應少陽證,『葛根湯』適應陽明證,『板藍根』單味藥苦寒清熱解毒。若懂醫理,自可運用自如;若不明醫理,服用有效只是『恰好』。」

 

 

自在老師整理

(原2019年7月4日

2021/7/13整理於自在精舍)

 

 

自在老師為國家中醫師考試及格,

著有中醫專業養生書《浪漫禪風養生帖》

https://blog.xuite.net/tztzai/twblog/129132033

 

 

....................................................................

 

◎圖:自在老師的中醫用書(2020.12.29.攝)

 

◎文字原2019年7月4日發表於「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FB粉絲專頁貼文下之留言區: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618020808687276&id=176710462818315

 

亦發表於個人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ztzai/posts/2376116455744665

2019年7月4日)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tzaiMaster&aid=165229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