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0 22:56:02瀏覽584|回應22|推薦1

        北大武山標高 3092 公尺, 在台灣百岳中, 連前十名都排不上; 雖然稱不上是南霸天 (南台灣第一高山是 關山), 但卻是台灣最南端的百岳, 所以它與玉山, 雪山, 秀姑巒山和南湖大山並稱為 "台灣五嶽", 而成為所謂的 "南嶽".

(令人窒息的北大武山夕陽)

        TPCA 今年的登山活動再度渡過濁水溪, 來到了南台灣. 我有幸參加他們的活動, 於 11 月 18 日 (星期五) 一早, 搭 6: 30 的高鐵南下. 大夥兒沿路在車上匯集, 於 8: 30 來到左營站.

        這一次原本有 23 人報名, 但孫總和方大哥臨時有事, 不克出席; 而高雄的三位夥伴自行先上山了, 於是我們連同美女嚮導 (施梅齡小姐) 一共 19 人, 搭四輪傳動車直達登山口.

        由於之前的八八水災造成山崩地裂, 所以原本的登山口封閉. 我們於 11 點抵達一個產業道路旁的小山徑入口, 先領取睡墊, 開始整理裝備. 另一位嚮導, 明峰, 在馬路邊煮了兩鍋麵. 大家很克難地吃著簡單卻美味的湯麵之後, 便開始我們的艱難之旅!

        說艱難, 因為真~的~很~陡! 走上梯子之後, 便是大約 45 度的陡坡. 前兩天高屏地區的雨, 像是大水直接倒下來般地狂瀉, 因此地上濕濘濘地有點兒滑. 在又陡又滑的情況下, 大夥兒便走地比較慢. 但這南嶽果然不同凡響, 才走沒多久, 就給我們一道美麗的雲瀑, 讓大家駐足讚嘆.

        而由於才下過雨, 原本常常受到林園區空氣汙染的東港鎮和林邊鄉, 竟然出乎意外地清晰可見. 不但可以看到小琉球和東港漁港, 甚至可以看到高雄市那 85 層樓的東帝士大廈! 

        雖然有美景相伴, 但一路揹著重裝陡上, 還是會累. 我覺得走了一大段路了, 怎麼都沒看到任何里程碑? 乃哥這時才說 "這只是林道而已啊! 我們還沒進入登山口, 所以不會有什麼里程碑"! 哪呢!? 我們走地這麼喘了, 竟然還沒開始登山?

        我想起去年在大霸尖山, 也是揹著重裝, 走了 17 公里的林道後, 才開始登山; 接著又遇到下雨, 結局就是把大家都累斃了! 在戰況慘烈之下, 最後連我都無法攻上小霸尖山! 如今看這山勢, 竟然有舊事重演的危險!?

        所幸, 這一回我們只走了將近 2 公里, 就來到一塊平地 (終於有平地了)! 呼~~~, 這才是真正的登山口. 先來張大合照吧!

        這兒的里程碑有兩種, 一種是每 500 公尺就標示距離和高度的傳統里程碑; 另一種是不定距離的標示牌, 上面有著東經幾度和北緯幾度的座標, 便於在發生事故時, 作為搜救的定位功能. 

        除了前面 2 K 的林道外, 我們從標高 1550 公尺的登山口開始算起, 要走 4.2 K 到達檜谷山莊 (標高 2150 公尺). 在連續的陡坡中, 有幾段山徑甚至是山壁崩塌, 所以嚮導要我們快速通過.

        有幾段山坡非常陡, 大約有七,八十度! 剛跨過陡坡, 回頭看過去, 還以為是才從懸崖爬上來咧!

        通常嚮導在這樣的場合, 都會笑嘻嘻地說 "前面轉個彎就到了, 加油喔!" 可是我們領頭的美女嚮導, 竟然指著遠方一道很陡的稜線, 喜孜孜地說 "這個還不陡啦, 你們看前面那一團雲裡面à 那一段要通往光明頂的稜線, 才真的是陡咧!" 在疲累中抬頭看去, 雖然那山那雲看起來很美, 可是現在都覺得快沒力了, 那一段通往光明頂的稜線, 會是怎麼個恐怖啊!?

        看大家都很累的樣子, 嚮導終於讓我們在一段稍微平緩點兒的坡道休息.

        這一段山路, 兩旁都是杜鵑, 而且是台灣最古老的杜鵑花, 平均樹齡都超過 300 年! 這讓我想起當年去尼泊爾爬山的杜鵑林地, 只差沒有開滿大朵叢集像捧花般的杜鵑花了!

        這時雲霧又起, 山嵐中的群樹, 顯得卓然而飄逸!

        而我們在陡峭的稜線上緩緩進攻, 雖然邊抱怨邊喘, 但還是按照嚮導預定的進度, 趕在夕陽前, 登上所謂的光明頂! YA~~  

        這光明頂位於 3.8 K 處, 是北大武山看夕陽的最佳地點. 有些登山客提前走到 4.2 K 處的檜谷山莊, 卸下重裝後, 還會特地再往回走 400 公尺來看夕陽!

        今天的能見度很高, 雖然沒有雲海繚繞, 但夕陽依舊炫麗迷人, 讓人不自禁地屏息注視.

        對照這介紹牌, 映證眼前的美景, 有時候會衷心感謝大自然, 賜給我們這麼神奇的景觀, 看了都幾乎要忘記呼吸! 那種感動, 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真正體會.

        不一會兒, 我笑說 "看到北大武的夕陽了! 今天任務已完成, 我們可以下山囉!?"  人同此心, 大家真的都在疲乏中. 可是, 怎麼可能這樣就滿足? 都還沒攻頂呢!

        但大夥兒還是忍不住地在此逗留許久, 欣賞這美景. 既然離山莊只剩 400 公尺, 也沒甚麼陡坡了, 嚮導索性讓大家看個夠. 我們在這兒足足待了 15 分鐘, 在夕陽的餘暉中, 才啟程前往山莊.

        兩旁的山壁, 也被鍍上一層金彩, 瑰麗而夢幻.........

        我們於 5: 10 pm 走進檜谷山莊, 大廚早已煮好一鍋甜湯等著我們. 在又累又渴之下, 這一鍋龍眼紅棗白木耳湯, 實在是好喝極了. 我用鋼杯迅速地喝了兩碗, 大約有 600 CC. 雖然兩腿相當酸痛, 但有了這夕陽加甜湯, 這一趟北大武山, 已經值回票價了!

        用過晚餐後, 嚮導介紹明天的行程==> 4 am 起床, 5 am 出發攻頂, 目標是位於 9 k 處的三角點.

        由於山莊標高只有 2150 公尺, 因此這一晚並不會冷, 我估計大概還有 14-15 度. 但因為第二天要早起的緣故, 周遭的人在 7 點左右便躺平了. 我就著手電筒看看書, 直到 8 點鐘, 想說也別撐太晚, 便鑽進睡袋裡就寢.

        不料, 竟然完全睡不著! 當我第三次起來小解時, 已經是 12 點了!

        我又翻滾了一下, 還是沒睡意! 於是, 不再掙扎了, 起來吞半顆 0.5 mg 的 rivotril. 剛躺進睡袋裡, 突然聽到一陣風聲吹過, 接著, 竟然滴滴答答的, 下 起 雨 來 了!   看看手錶==> 12: 25. 我心想 "不會吧, 大霸尖山的慘劇又要上演了嗎?" 一團胡思亂想中, 終於迷迷糊糊地睡著.

        到了凌晨 2: 20, 我被那三位想提前去攻頂的高雄夥伴吵醒; 看看手錶還早, 便不理他們, 翻個身, 繼續睡. 直到 3: 55, 周遭夥伴開始起床整理, 我雖然沒睡飽, 也只好在嘆息中乖乖起床.

        美女嚮導說 "現在雨停了, 所以大家把雨衣帶著就好, 先不要穿, 免得等一下流汗會很熱" 不過我為了避免臨時穿雨褲的麻煩, 還是決定先穿上雨褲, 然後把雨衣和糧食飲水裝進小背包裡.

        11 19 日星期六, 5 am, 我們在濃霧中出發. 這才看到, 本來想提前 2 小時出發的那三位夥伴, 因為午夜的大雨而耽擱了, 直到此時才跟我們一齊出發!

        在此, 先 po 一段位於 7.8 k 處的山景.

        我們期待著好天氣, 能夠成功登頂, 征服南嶽; 卻不知, 等在山上的, 是比昨天更險峻的山坡, 和極強的風雨..............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鹽巴(舊情綿綿)@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2 09:34

想知道甚麼叫爛天氣, 請來羅東住一個月, 讓你知道甚麼叫做 "每天泡在水裡" 的感覺!

---------------------------------------------------------------------------------------------------------------------------

魔大.. "每天泡在水裡" ..有何不好..至少每天可潛水..抓抓魚蝦..加菜..

難道..您要..泡在..福馬林..裡..才心肝情願.....

[版主回覆11/22/2011 13:57:29]福馬林您自個兒泡吧, 我可無福消受!

丫丫爸@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2 08:03

第一張照片真的很美  是老魔王blog中的難得佳作 !   當然我相信  應該是景色本身真的很美! 

 

至於端老大就不用再逼老魔王拿什麼[單眼]了  他這種死脾氣  逼他是沒有用的! 

 

等一下逼太緊  別說[單眼]  搞不好他拿[屁眼]照給大家看   

[版主回覆11/22/2011 09:14:48]

對於你們這種沒藝術眼光的朦豬頭, 其實真的不用再多費唇舌.

至於你的屁眼照, 等你哪一天心血來潮, 我可以來幫你拍; 我會努力把它拍得像杭菊或波斯菊般的美豔動人!


Kasei Lisei@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2 02:32

台灣表面看來, 以為一目瞭然很好懂.

事實上, 東西向地理環境蠻險峻.

感覺好像不是平步爬坡的山,

而是要用到登山工具的險山,

得小心才好.

[版主回覆11/22/2011 09:08:51]台灣很特別哪, 小小一塊地裡面, 有高山有平原, 相距又很近, 所以地形其實算是險峻! 不過由於氣候還好, 所以一般只需要登山杖就足夠, 偶爾會需要用到冰爪, 但機會不大就是了!

鹽巴(舊情綿綿)@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1 23:26

 我們期待著好天氣, 能夠成功登頂, 征服南岳; 卻不知, 等在山上的, 是比昨天更險峻的山坡, 和極強的風雨..............

-----------------------------------------------------------------------------------------------------------------------

哇靠.高雄山區這種濫天氣..還跑來攻頂...

萬一..有什麼狀況...

又要政府派出搜救隊..海鷗直升機..搜救..

這都是我門納稅人的血汗錢...

[版主回覆11/21/2011 23:38:13]

高雄山區這種濫天氣

---------------------------------------------------------------------------------------------

想知道甚麼叫爛天氣, 請來羅東住一個月, 讓你知道甚麼叫做 "每天泡在水裡" 的感覺!

反正現在發生山難, 只要家屬會鬼鬼叫, 就可以獲得國賠, 還可以順便揭發政府執政效力不彰, 所以登山的人越來越多呢!


海洋精靈@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1 23:20

哈哈哈.....你真的是有自虐傾向耶!! 不過自虐完了之後看到令人屏息的美景, 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北大武山的夕陽美的炫目, 美的夢幻, 我這輩子應該是無緣得見了.

[版主回覆11/21/2011 23:35:13]

哪一天, 看你哪一根筋不對, 說不定就跑去爬一次百岳看看了!

我們這一團人裡面, 有 2 個人是生平第一次爬百岳; 其中一個, 就是我們團裡唯一的一位女子喲!  (雖然她爬得哀哀叫..........)


Glaucippe@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1 22:27
打錯了  NEX-7

[版主回覆11/21/2011 22:45:13]

單眼相機可以拍出 "主角清楚, 背景模糊" 的美麗畫面; 可是, 你現場看到的畫面會是這樣嗎? 單眼可以把瀑布拍得像絲緞般的柔美, 但你現場看到的瀑布是這樣的嗎?

所謂 "失真", 到底哪一種才叫失真?

我認為這見仁見智, 但無論如何, 使用的愉快才是最重要. 相片是否失真, 相機等及是否高檔, 照相技術是好是壞, 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覺得相片是傳達一個 回憶, 但老是想去計較相機的等級, 用相機的等級來評斷回憶的價值, 那真的是很無聊!


Glaucippe@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1 22:27
跟你建議兩台相機   很輕  不會比傻瓜重到那兒去
SONY的 NEC-7   或者  NIKON的V1  或J1
[版主回覆11/21/2011 22:35:19]

有時間我再去比較看看.


Glaucippe@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1 22:25
我倒覺得我拍出來的都沒現場美呢    只是盡量把現場拍出來
但傻瓜相機真的跟現場差很多
[版主回覆11/21/2011 22:34:37]沒關係, 我會原諒你的朦豬眼.........

Tanya@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1 20:41

夕陽、雲彩,一點都不輸關山夕照。

真佩服你們這些登山愛好者,

我最"偉大"的登山壯舉只有苗栗那座 1407 公尺的馬拉邦山。

 

[版主回覆11/21/2011 22:15:17]

別小看台灣的 "小山" 喲! 其實很多 1000 公尺左右的小山, 反而很陡, 也不容易攀登呢, 呵呵! 所以, 你還是很厲害的!


Glaucippe@guest
Re: TPCA 之北大武山(一)
2011/11/21 19:13
第一張火燒雲美極了  
不過我還是希望你帶單眼相機去登山拍景讓我們也感受一下當下的感動
說真的  單眼又不重
第二張的登山口真是有趣

雖然遇到下雨  山路泥濘不堪  不過也是因為有鋒面  才有這樣的雲瀑可看


[版主回覆11/21/2011 22:11:39]

學長, 你還是自己帶單眼上山吧! 要感動, 還是得親自去!

單眼的照出來, 往往比現場還美, 美到都有點兒假了, 哈!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