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31 05:25:18瀏覽566|回應8|推薦0 | |
拿到 London pass 後, 我往南走, 先來到 Trafagar square. Trafagar square 這個廣場以國家藝術院為主體, 前方一大塊場地, 是民眾休閒聚會的地方. 主要是有十八世紀的海軍英雄 William Nelson 的雕像. 他死於 Trafagar 戰役, 所以這廣場便以這場戰爭來命名 (卻不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好奇怪). 我在拍照的時候, 聽到有蘇格蘭風笛的聲音, 原來圓環角落有街頭藝人在表演. 我遠遠拉著鏡頭對他拍照, 他立刻警覺到, 不斷地看著我, 想等看看我會不會投錢給他. (結果當然是沒有啦 ) 接著我走到 Charing cross 車站, 搭地鐵到 Westminster (西敏寺站). 一走出地鐵站, 便看到倫敦最有名的大笨鐘. Big Ben 大笨鐘建於 1858 年, 鐘樓高達 320 英尺, 是世界第三高鐘樓, 據說格林威治天文臺每天還是派人來校正兩次, 所以非常準確, 是倫敦人新年倒數的聚會地方. 如今這座塔樓, 在官方上已改名叫 "伊莉莎白塔", 但英國人還是習慣叫它 "big ben". 拍完大笨鐘, 走到泰晤士河河邊, 藉由 London pass, 可以免費搭乘泰晤士河上的遊輪, 先將倫敦的幾個知名景點瀏覽一番. river Thames cruise (泰晤士河遊輪) 這裡有三家不同的船公司, 價格和旅遊路線稍有出入. 用 London pass 可以搭乘 city cruises 這一家, 來回一趟要三小時 (17 英鎊), 但途中有兩個點可以自由上下船. 我本來今天的行程, 是要逛西敏寺, 白金漢宮和海德公園這一區的, 但後來有個小失誤, 便決定一路坐到最遠處的 Greenwich (格林威治), 先到那兒玩一天再回來 (這本來是我第三天的行程). 上船後, 先繞一圈到對岸的 "倫敦眼" (London eye) 載客. 接著, 開始往東開去, 沿途有一位船員介紹兩岸景點及建築物. 英國人的英文, 跟美國人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捲舌音不明顯之外, 像 famous 這個字, 他們會念成 /faiməs/; 五月花號的 May flower 念成 /mai flaʊɚ/. 至於格林威治的 Greenwich, 連 w 都不發音了, 直接念成 /grinɪʃ/. 所以船員一路解說, 我覺得自己大概只聽懂五成左右; 至於自以為聽懂的部分, 正確的機率有多高, 則無從考證啦, 嘻嘻! 當經過有名的倫敦橋時, 讓我小小失望了一下. 這座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的主角, 竟然這麼不起眼, 也沒有甚麼特色. 當然, 第二天知道這座橋的有名, 在於它的歷史, 不在建築物本身! 途中最有特色的, 還是以 "塔橋" 勝出 (Tower bridge). 由於明天我會進去參觀這座塔橋 (可用 London pass 免費進去塔裡), 所以今天便純脆就外觀欣賞拍照. 河岸南邊有一座尖尖的建築物, 這是 2011 年蓋好的商業辦公大樓, 名曰 "Shard". 樓高303 公尺, 是歐盟國家中的第一高大樓. 但若以 "建築實體" 而言, 則在歐洲排第二高. 遊輪在塔橋這兒有一站, 讓遊客上下船. 我顧著拍照, 加上不知道後面是否還有值得參觀導覽的景點, 於是錯過下船的機會, 只好繼續往東, 前往格林威治. 最後這一段行程其實有點無聊, 全部都是看房子; 根據船員所介紹的, 大抵是近一百年來倫敦一些知名人士的企業或建築. 但對我而言, 這些人名我通通沒聽過, 也不想認識....... (我剛剛應該要下船的啦)! 幸好不到 20 分鐘, 終於來到格林威治郡. 下船後, 我先到遊客中心, 我知道這兒有一條很重要的地理線, 就是我們學過的本初子午線, 也即是地理上號稱的零點, 因此問了一下服務員. 也藉由如此, 我才知道這條線不叫做什麼 "Greenwich line", 它的英文名稱是 "Meridian line"! 在參拜這條經度為零的本初子午線之前, 先到 Maritime museum (海事博物館) 參觀. 這裡可以免費進入參觀, 但持有 London pass 的人, 可獲得一份印刷精美的介紹書. 裡面先就航海事業的起源歷史介紹, 一路講到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 以及後來的幾位海軍英雄 (包括 William Nelson). 其中有一區說到 figurehead, 就是在船頭都會擺放一個頭像, 當作守護神, 或領航者. 這讓我想到希臘神話故事裡, 往往是希拉或雅典娜當作船頭的頭像. 我又想到我當年在海軍時, 我那艘軍艦好像沒有放甚麼頭像呀!? (雖然聽說在輪機艙裡, 還是有擺一座媽祖的神像 ) 這兒有一張世界大地圖, 讓大家踩在自己的國土上, 滿有趣的. 一般我們看展覽, 主辦單位都會要求大家不要去觸摸展覽品, 因為手指上的紋路和汗水, 都會破壞這些作品. 這裡則反其道而行--> 利用 "觸摸前與觸摸後" 的不同, 來教導民眾不要觸碰展覽品, 因此, 旁邊的小字是寫著 "請來觸摸"! 參觀完海事博物館 , 我往南走, 進入格林威治公園. 歐美人很好玩, 只要有草地, 有太陽, 一群人就立刻自動地三三兩兩躺上去曬太陽. 這公園裡有一座山丘, 爬到所謂的 observatory 觀測站, 可以看到格林威治大學的校園, 以及稍微再遠一點的泰晤士河. 本以為一上來就可以看到那一條子午換日線, 沒想到裡面圍成一座小公園, 進去還要收費 5 英鎊! 不過, 既然來了, 就乖乖排隊進去買票. 不料, 在櫃檯付費的時候, 他說是 7 英鎊! 我說 "前面不是寫 5 英鎊嗎?" 票務員竟說 "還要加 2 元, 是當作捐獻贊助這個機構的!" 哪尼!? 拒絕了還說就因此不能買票! 哪有這樣變相收捐款錢的啊? 雖然差兩英鎊, 可是那種被騙的感覺很不好. 我付了錢, 進去參觀. 裡面有介紹當年英國人作星象觀測的歷史沿革, 還有海豚造型的日晷. 其中最大宗的, 就是在介紹經緯度的由來, 以及當年如何設計發明讓航海人不會錯失時間的 "計時器 (time keeper)". 這個地球儀, 則簡單清楚地表示了世界各地的時間差. 這地方, 如果帶小朋友來參觀, 相信會是一個不錯的動態地理教室. 參觀完展館內的東西, 走到院子裡, 只見排了一圈的人, 原來大家都要來跟這條子午換日線照相. 主辦單位設計了這座日晷當指標, 照片的左邊是地理正北方, 右邊是地理正南方. 當雙腳跨在線的兩旁, 等於同時跨越了兩個時區, 差距是一小時的時光呢! 這感覺好有趣, 所以每個遊客都來這麼一張. 我本來也想排隊, 可是排隊的四五十個人當中, 有些家人一個個獨照完, 還要團體照, 還玩搞笑照. 人同此心, 大家好不容易排到隊, 都想卯起來照相! 我在大太陽下等了十來分鐘, 竟然前進不到 2 公尺! 便決定自行走上前拍幾張照片, 然後就離開了..... 主要還有一個原因--> 這條線的兩側, 根據緯度的高低, 寫出許多國家. 我看了兩次, 有看到香港和菲律賓, 卻偏偏沒有台灣!! 於是, 決定不排隊了, 更決定, 這條線騙了我 7 英鎊! 走下山時, 有點餓了, 找了家越南餐館吃了一碗還不錯的牛肉河粉. 餐後, 逛逛格林威治這個小郡. 本想搭公車回倫敦市區 (因為這附近沒有地鐵, 要到比較遠的地方才有), 但對公車路線不熟, 於是走回碼頭邊, 用原來的票根坐上遊輪. 到了 tower bridge pier, 我下船改搭地鐵, 前往 St James park (聖詹姆士公園). 這座公園原本是一片沼澤, 在十七世紀初, 詹姆士一世國王把它整頓成公園; 下一任的查理二世國王, 則把它開放給民眾來遊憩, 是一座相當寧靜寬敞的公園. 公園中的那座湖, 隨便看去, 至少可以看到十餘種不同的鳥類. 許多英國人就躺在湖邊草地上看書, 聊天或休息. 也有不少人在餵鳥, 所以不時地可以看到群鳥聚集, 表示又有人不畏禽流感地在餵食, 看著四周鳥兒爭相擁向自己, 享受 "百鳥朝鳳" 的帝皇感. 大型的鳥, 如這兩隻在做瑜珈的黑天鵝 (一隻抬腿練平衡, 一隻扭頸練柔軟度) 和卓然獨立的灰鷺. 小型的鳥, 則有各式水鴨, 甚至喜鵲和紅冠水雞. (數量最多的鴿子和麻雀就不用說了) 走出 St James park, 尚未進入海德公園, 會先來到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漢宮) 前的圓環. 這座建於十八世紀的宮殿, 本來是國王的個人寢宮, 如今是英國王室的寢宮和辦公處. 此時雖然逆光拍照, 但那座金色的維多利亞女王雕像, 依舊閃閃發光! 維多利亞女王在 1837 年登基, 她就位後, 將辦公大樓也挪了進來, 成為第一位在白金漢宮工作的女王, 所以雕像把她弄成天使般的造型, 來讚美她. 走到這裡, 我雙腳好酸, 而且好渴 (我帶的一大壺水老早就喝光了), 便找了家超商買果汁來喝. 意外發現, 這一家超商 (M&S) 是用 "自動結帳機" 來運作的, 也就是, 客人買了商品, 自行把條碼對著感應器刷過; 全部刷好後, 螢幕上會出現總金額, 這時再刷信用卡或是付紙幣及硬幣, 最後螢幕還會問你要不要花 2 角買一個塑膠袋. 整個過程非常有趣, 但我相信, 這得要高文明的地方才做得到吧!? 英國, 還是有她令人讚賞的一面.......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