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4 紐約行 (三)
2024/05/27 13:00:00瀏覽367|回應3|推薦24

5 月 16 日星期四

      早上陰雨綿綿, 我帶媽媽出去走走, 先來到世貿中心以及其旁的 Oculus 商場.

      當年 911 事件, 民眾還記憶猶新, 我也印象深刻, 因為所有股票每天一開盤就是跌停, 連續跌一週, 跌到我都快昏倒了; 而且自此以後, 上飛機的安檢更嚴格, 香菸, 水和剪刀都不能帶. 如今的 Oculus 成了商業百貨大樓, 但來這兒逛街的人不多, 來緬懷拍照的遊客才是大眾.

      北邊的牆上多了一些壁畫, 我 7 年前來的時候, 好像還沒有.

      至於緬懷的蓄水池, 因為管路在維修, 所以四壁沒有水流.

      這幾年來, 可能環保團體趁機介入, 所以南邊這兒有一些動物雕像, 強調要愛護大自然.

      二姊前幾天有帶媽媽來過, 因此我讓媽媽先在裡面坐著休息 (而且上廁所比較方便), 我在四周拍拍照之後, 才來接她去搭地鐵.

      Ouclus 的地鐵很便利, 東邊是綠線, 西邊是黃線和紅線, 我們搭紅線 (1 號線) 到最後一站, Battery park, 有許多人在招售自由女神船票. 我們以前搭船去參觀過, 所以只在公園裡漫步往北邊走, 不一會兒, 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陣亡官兵紀念碑.

      正中間是一隻老鷹, 跟美國一元鈔票上一樣, 只是鳥爪上抓的東西好像不一樣.

      繼續往北, 是 Clinton castle, 這裡展示當年英國和西班牙移民來美洲的一些資料史籍, 可以免費進入, 我本來還以為是跟柯林頓總統有關的博物館咧.

      本來想說在巴特利公園散散步後, 就搭地鐵回去. 但一陣混亂中, 其實我們走到公園的北邊, 離 Michael 家已經很近了, 於是直接走路回去. 經過 Bowling green park, 這是一座很小的公園, 重點是這公園的最北邊, 便是那隻有名的華爾街金牛.

      我當年拍過照了, 媽媽也看過, 便不特地走過去, 直接回家. 中午我們到二姊一直很想去品嘗的高檔牛排館用餐, Delmonicos.

      這一家餐廳在 1837 年就開始營業, 是美國第一家高級餐廳 (1837 年耶! 我們的慈禧太后都還是個小女孩而已, 人家就開始營運高檔西餐廳了), 聽說連馬克吐溫都來光顧過.

      一進門, 就可以感受到侍者高貴冷漠貌似親切的專業性禮貌 (對, 就是電影中有時候會看到的那種表情). 點完餐後, 前菜精緻可口而少量.

      Michael 喜灣吃生一點的牛肉, 我則希望吃熟一點的 (臨床上看太多腸胃炎到敗血症的患者, 加上英國狂牛症還沒絕跡), 結果最後就是稍微生一點, 但我利用餐盤的熱度, 再稍微炙熱一下. 至於媽媽, 只要看到肉是紅色的, 就絕對不敢吃.

      澳洲和牛的肋排好吃 (Wagyu cote de boeuf), 但 Signature Delmonico 牛排更入味, 二姊和我都覺得這 "簽名牛排" 是第一名.

      餐後, 兵分兩路--> 我帶 Michael 和 Sarah 去哈利波特館參觀, 他們兩個跟我一樣, 都是電影和書都看過, 所以來這種展覽館會覺得很有趣, 可以就書中所提及的故事和人物做討論; 至於媽媽, 二姊和二姊夫, 則請他們自己去逛街吧.

      我昨天上網買票, 一人 33 元 (網站上明明寫 25 元, 結帳時, 加稅又加一些有的沒的, 變成 33 塊多). 入場時, 掃過手機裡收信匣的 QR code, 每個人發一個手環.

      接著在電腦中輸入自己的資料, 並選好你要念的學院 (我選了 Gryffindor, 他們都選 Ravenclaw), 選好後, 順著每個房間, 一站一站玩過去. 一開始是電影的介紹, 下一間會來到劫盜地圖. 進來後, 每個人就要找自己在地圖中的哪裡.

      我去看 Sarah 的位置, 她的名字居然是 Sar C.!? 我問說 "你怎麼只寫 Sar?" 她說 "我不想被他們知道我的全名呀." 這 Marauders map 做的很粗糙, 就只有名字在地圖上, 並沒有像真正的劫盜地圖, 名字會隨著你走來走去而跟著移動!

      接著在一些文字與電影畫面的介紹之後, 我們來到分類帽. 只要用手環掃描一下, 分類帽就會在螢幕中跑到你頭上, 然後告訴你被分發到哪個學院. 我們都已經知道自己的學院了 (前面一入場就是自己選的), 但還是會想裝模作樣地在分類帽戴上之後, 自己高喊 "Gryffindor!"

      沒想到, 這 APP 不是太準, 我站上螢幕前的時候, APP 居然掃描到 Sarah, 把我的帽子給了她! (幸好她顧著要幫我拍照, 沒有馬上喊出 "Ravenclaw", 哈哈!)

      魔杖那一間, 介紹了電影中幾個主要角色所使用的魔杖, 我們掃描手環後, 也可以選自己的魔杖. 但這些掃描都只能玩一次, 如果想要更改, 它就會告訴你 "end experience"! 吼~ 真小器!

      來到霍格華茲的大廳. 書中描述有四大排桌椅, 分別是四個學院; 但這裡顯然一切從簡, 只有兩小排, 但還是有懸空的蠟燭, 算是有做到一半啦!

      魔藥那一站最氣人, 我沒仔細看螢幕上的說明 "你可以參考前面那本書的內容", 結果我選了 polijuice potion (變身水), 裡面問到要用到哪些原料時, 我哪記得啊!? 於是連續 4 題都亂猜 (我雖然自許對哈利波特的內容很熟, 但不會熟到去背裡面所有藥物的成分), 最後我的大釜竟然爆炸, 就跟書中的哈利波特一樣--> 他每次搞錯調藥的程序或藥量, 最後大釜就會爆炸, 然後被石內卜教授得意洋洋地沒收他的東西, 還給他零分.

       Michael 看到我爆炸, 高興地笑個不停, 說道 "你跟 Harry Potter 一樣, 都沒看清楚, 然後會爆炸." 這 APP 的設計不能玩第二次, 害我不能雪恥, 真可惡!

      魔蘋果 (Mandrake) 那一站, 只要把魔蘋果拔出來, 它就會發出尖叫聲. 在 4 隻魔蘋果裡, 有兩隻的感應變差了, 竟然拔出來 3 秒後, 才開始尖叫.

      不過我們都很配合, 照相時, 每個人都裝作很害怕或很驚訝的表情.

      召喚護法的 APP 更鬼混, 只要用手順著螢幕上的線條畫過去, 就會出現每個人選定的護法. 為了入戲, 我們 3 個人都是在畫線的同時, 自己高喊 "expecto patronum"! 好白癡喔, 呵呵!

      有一站來到海格的家 (Hagrid), 海格是半巨人, 所以他的傢具都比一般人的大.

      港口鑰 (portkey)那一站也很白癡, 放一支舊靴子, 我們三個一起抓著它, 這時旁邊的螢幕會出現旋轉的畫面, 表示我們要被轉到別的地方了. 嗯, 就這樣而已!

      我跟他們兩個說 "難怪以哈利波特的威名, 這裡卻只要 33 元, 而且遊客還不多, 原來這些設施都只做一半, 而且互動性不高."

      中間突然穿插 "怪獸與他們的產地" 系列中的介紹, 尤其是男主角, Newt Scamander, 有特別描述.

      這系列我只看了電影, 沒看過書; 但下一站出現他收藏怪獸的皮箱, 我們三個人很認真地過去拍照, 假裝是被他收服的怪獸.

      下一站是講到 Dolores Umbridge. 這一站比較細緻一點, 把 Umbridge 喜歡的粉紅色和貓都做進去; 我們便依照書中的劇情, 讓 Sarah 飾演的 Umbridge 去虐待 Michael 飾演的哈利波特, 要哈利波特寫 "I must not tell lies" 在紙上, 但其實卻是刺在他自己的手上.

      後面介紹到死神的三個信物: 魔法石, 接骨木魔杖以及隱形斗篷. Sarah 還故意問我說 "阿舅, 第三個格子怎麼是空白的啊?" 我瞄了一下, 說道 "因為它是隱形斗篷呀!" 吼~ 想騙我, 我可是電影, 中英文版的書都看過的喲!

      最後一站, 是霍格華茲大戰, Sarah 跑太快, 直接拿了綠光, 那是佛地魔的魔杖呀!

      不過, 反正這些 APP 都相當簡陋, 幸好我們熟知故事, 又願意很白癡的融入情境, 所以一路玩下去還滿有意思的.

      離開前, 看到各學院的分數, 葛來分多果然是第一名. 我們剛剛在玩每個 APP 時, 每次成功過關, 就會出現 10 分的獎賞, 然後我們自己會喊 "10 points to Ravenclaw"! 我剛剛在魔藥那一站爆炸時, 我自己也有乖乖說 "10 points out of Gryffindor", 嘻嘻!

      這哈利波特館太簡略, 如果很斤斤計較的人最好不要來, 免得最後會氣到發瘋, 變成 Luna Lovegood! 但我和 Michael 及 Sarah 玩地還算開心, 因為他們都熟知故事內容, 甚至對於電影演出後的幾位演員動態 (譬如誰過世了, 誰繼續演出過什麼電影, J.K. Rowling 跟誰鬧翻等等), 也都瞭如指掌, 所以我們討論起來, 很容易進入狀況.

      出來後, 會合到媽媽她們, 搭 34 路公車, 去一家叫做黃師傅的中國餐館吃飯 (Chef Huang).

      這家餐廳的烤鴨還算道地, 非常鮮嫩, 只是甜麵漿稍嫌稀了一點. 我發現, 在紐約吃到的中國餐, 都比當年在加州吃到的好吃多了. (當年我在 LA, 吃了 3 家酸辣湯, 一家比一家還糟糕)

      晚上我到 Indigo hotel 的頂樓 "highwater rooftop" 去拍夜景.

      這裡雖然是在 26 樓, 好像滿高的了, 但在紐約市的眾高樓裡, 卻只是個侏儒......

5 月 17 日星期五

      早上 Sarah 陪我和媽媽搭地鐵去 Penn station, 今天要帶媽媽走 high line. 下車處的斜對面, 就是今天下午 Michael 學院要辦畢業典禮的 Madison square garden, 也是紐約尼克隊的主場地. 我們順著 33 街往西走, 直接來到 Backyard at Hudson yards. 這兒有幾座造型特別的建築物, 其中這一座有點兒像蜂巢的, 叫做 vessel.

      取名為一種 "容器", 以迂迴的階梯迴廊為其創意; 可惜不久前有人從上面跳下來自殺, 所以目前封鎖了!

      我們從這裡往南邊走 15 公尺, 就來到位於第 30 街的入口, 進入 high line.

      high line 原本是一條貨運鐵路線, 鐵路拆掉後, 於 2009 年改建成步道式公園, 於 2014 年正式開放. 大約在 5 層樓高的位置, 範圍從 14 到 34 街, 兩旁有不少園藝造景, 花卉綠草, 甚至高大樹木. 步道穿越在高樓大廈中, 可以用不同角度欣賞這些建築物, 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有創意又出色的設計.

      我 7 年前來的時候, 因為要趕著去大都會博物館參觀, 所以只從第 34 街的入口走到第 28 街. 今年帶著媽媽, 決定從第 32 街走到第 26 街. 但顯然媽媽無心好好欣賞這條線形公園, 她只擔心等一下到底有沒有廁所!

      這條線性公園很有看頭, 但是, 在公園兩側的大樓居民可能就不會這麼想. 試想, 如果你在工作或是居家生活時, 不斷有遊客從你家窗口經過 (而且很多是落地窗), 那種感覺一定很討厭.

      我們在第 26 街找到樓梯下去, 搭公車+地鐵回到 Michael 家, 二姊已經煮好午餐. 大夥兒吃過飯後, 提前出發, 前往麥迪遜廣場花園. 因為根據二姊的經驗, 一定要提早一小時到, 否則排隊會排很久.

      我們到了會場, 許多畢業生在跟家人拍照; 找到 Michael 後, 我們也先拍照.

      時間一到,  畢業生先進去, 半小時後, 才開放家屬們排隊進去.

      可能是這一陣子以巴戰爭的影響, 已經有許多學校的畢業典禮被示威暴動破壞, 所以今天的門禁非常嚴格; 事先就告訴我們不可以帶自拍棒, 旗幟, 標語海報等等. 現場要進大門時, 比機場海關還仔細, 居然皮夾要整個翻開來, 我的背包每一層都被打開檢查, 把我的水壺, 藥袋, 面紙通通拿出來看一遍, 真誇張呀! 更討厭的是, 態度還很差, 好像把我們當成犯人似的. 學校當局是這樣對待這些遠從外地來的家屬嗎?

      今天這是 NYU 商學院的畢業典禮. 他們商學院叫做 Stern, 是用 1988 年贊助了 3000 萬美金的校友 Leonard Stern 來命名. 哇~ 他們的校友真是傑出呀!

      過了折騰的安檢, 接著, 一群家屬擠在大廳外. 我知道媽媽應該餓了, 但交誼廳的販賣部只有賣餅乾, 沒有熱食, 只好請媽媽忍耐一下 (她本來可以接受吃熱狗的)

      等到正式開大門, 我們終於擠進會場, 真的是人山人海!

      今天的商學院畢業典禮, 不限家屬人數, 所以人群幾乎擠滿了會場. 不久, 典禮開始, 由愛爾蘭管樂隊演奏, 接待師長們進場; 然後一位學生彈吉他, 一位學生高唱美國國歌; 他最後那一段用有一點兒爵士味道的方式來唱, 還滿好聽的.

      接著院長致詞, 然後播放一些學校老師事先錄製的,送給學生的致詞.

      幾位受邀上台致詞的知名人士或校友, 都侃侃而談, 似乎沒有時間限制. 這跟我們台灣的畢業典禮很不一樣, 我們都希望長官講話少一點, 趕快結束典禮, 呵呵!

      致詞過後, 畢業生上台撥穗. 在台灣, 我們上台後, 校長或院長會幫我們把帽子上的掛穗撥到另外一邊, 頒發畢業證書, 以示完成學業, 順利畢業. 但美國都是學生自己撥穗, 上台主要是和院長握握手, 領取畢業證書.

      所有畢業生上台領完畢業證書後, 講台前噴放大量彩紙作為慶賀.

      最後是幾位畢業生事先錄製的感言, 並播放他們這一屆畢業生的生活照, 作為結束.

      這院長很厲害, 時間掌控地很好, 在 5:50 pm 以前結束所有程序 (雖然我覺得他實在講太多話了, 印度腔又讓我只聽懂 3-4 成).

      大夥兒擠出會場, 我們跟 Michael 聯絡到後, 跟他拍一張大合照. 這下子, 是真的畢業了, 要迎接下一段人生旅程, 恭喜 Michael.

      晚餐換我請大家吃飯, Sarah 很認真地幫我訂了一家非常高檔的義大利餐廳.

      慶祝 Michael 畢業, 我們也藉著這機會在紐約聚會, 是很難得的.

      這一餐吃下來, 連稅+小費將近 500 元, 幸好食物還算好吃且精緻 (大概只有媽媽抱怨說沒東西吃).

      明天我們要租車出去旅遊囉, 這才是啟動真正的紐約之旅.........

( 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rrando&aid=180652901

 回應文章

金大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6/11 11:16
一餐近$500,竟然抱怨說沒東西吃⋯⋯這家餐廳快關門😜
電影之路(七)——〈第三天〉

電影之路(六)——〈搭訕〉
與泥共濘(世界日報家園版)
柿事如意(世界日報家園版)
老魔王(Turrando) 於 2024-06-11 22:08 回覆:
哈哈哈, 因為我娘太挑了!

Agar io
2024/06/06 16:16
真是一次很棒的旅行。我還沒有機會Agar io去美國旅行。希望我很快就能有一次這樣的旅行。(rosebl2244@gmail.com)
老魔王(Turrando) 於 2024-06-06 17:33 回覆:
美國很大, 各州各有特色, 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去遊覽.

Agar io
2024/06/06 16:10
確實,這樣的時刻確實讓這趟旅行變得有意義和難忘。祝您明天自駕旅途愉快、平安!(rosebl2244@gmail.com)
老魔王(Turrando) 於 2024-06-06 17:32 回覆:
謝謝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