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0 23:58:22瀏覽1255|回應0|推薦15 | |
(三)政治面的原因 : 1. 除了羅馬帝國第三世紀危機被篩檢出的經濟基礎結構問題外,有一些在帝國發展過程中是和經濟因素無關的其他的嚴重政治結構問題,也是在第三個世紀很久遠前的原因所導致的。 最早的蘇格拉底(Socrates)浮雕像 大約在公元前509年,由類似希臘城邦政治結構逐步發展擴張成為羅馬共和國(The Roman Republic),創建了一個當時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政治結構----共和國的政治結構是靈活的、有效的,基於羅馬軍隊的強大和人民與城市自願熱情的加盟。 時至今日,雖然各個地區的政治結構的發展有反覆,但,共和國的政治結構還是指標的趨勢----希臘文明以後的人類還是在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以與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語錄形式編寫的共和國(Republic)的理想框架中摸索演進。 柏拉圖(Plato)頭像 在羅馬由元老院與羅馬公民(SPQR---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s)每年推舉的最高執政(Consuls)也就是羅馬共和國的最高領導者,由元老院的菁英監督、制衡。 在羅馬共和國以外各行省的最高執政(Consuls)統領該行省的軍事及行政---這幾乎是絕對的權力---逐步的發展成為有能力對抗羅馬共和國的最高領導者及元老院。這造成早期共和國的一些內戰,最後都是由羅馬共和國指揮的軍隊獲勝,這樣共和國的政治架構就”勉強”的維持著。 朱里烏思·凱撒(Julius Caesar)雕像 但是,到了西元前49年1月10日,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西元前100年7月13日~西元前 如比孔河(crossing the Rubicon)位置示意圖 歷史的演化也是沒有回頭路的,政治制度也由共和國的體制演變為威權專制,再演變為擁有絕對權力的東方帝制形式。 西元前48年,元老院被迫授予凱撒終身護民官(Tribune)的權力---可以否決元老院的決議及領導公民議事機構(The Plebeian Council)。 西元前46年,元老院被迫授予凱撒檢察官(censorial powers)的權力---可以審理元老院每五年新加參議員的身份資格,元老院參議員的人數他大幅度的擴充到900人,逐步的,他的意志臨駕支配了元老院。 西元前 布魯圖斯(Marcus Junius Brutus)雕像 西元前 隨後的屋大維(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西元前 這個由屋大維建立的帝國就一直沒解決”誰有權可以選擇皇帝?”當元老院的政治力量被壓制了,古老羅馬共和國傳統的貴族菁英被”清洗”了,羅馬帝國就墮落成為”槍桿子出政權”的軍閥專制的帝國了。軍隊,軍事的問題和接踵而來的政治混亂的情況,也是第三世紀危機非常重要的結構性的因素。 哈德良(Hadrian)半身雕像 軍隊,軍事的問題很大程度是源于哈德良(Hadrian, 皇帝馬古斯·奧瑞里烏斯(Marcus Aurelius)半身像 到了皇帝馬古斯·奧瑞里烏斯 (Marcus Aurelius,121年4月26日~180年3月17日,161年至180年在位。)時軍隊的組成人員,要就是帝國最落後地區愚昧的鄉下人,不然就是外國的蠻族。 這個蠻族化的部隊(the ‘barbasized’ army)和弱化的公民(‘soft’ civilians),這種在精神和文化上和羅馬分離的關係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這些大多是野蠻的農民的士兵,幾乎不會,對他們應該要保護的人表現出任何的尊重。麻木不仁的羅馬人(apathetic Romans)已播下政治和軍事災難的種子,他們最終遭到報應。 在第三世紀,皇帝被暗殺,繼承”法統”已斷,競逐皇帝就在全羅馬帝國的境內”各憑本事”的展開,造成內戰,情況迅速惡化。 2. 第三世紀篡奪皇位及內戰,更是普遍----在寶座上的皇帝是沒有安全的,從西元 235年~到 284年,約五十年的期間內,大約”被紀載了”35皇帝,其中只有一個是因自然原因死亡的。皇帝大部分的時間是和各地的篡位者進行內戰。 因為古老羅馬共和國的城邦,以希臘城邦的自治形式作為地方政府的基礎,但,內戰造成統治權的不斷轉手,地方政府的自治管理基礎日益弱化,在此期間,皇帝面對各城邦的行政管理危機,必須提供越來越多的服務,造成帝國財政上的沉重壓力。 政治和軍事危機惡化了經濟的問題;然後,經濟問題的回饋又造成政治和軍事困難,因為國家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支付各項費用。(I.E. 這個一千七百年前的場景的具象,可以參考近代1911年~1949年的中國,滿清的”法統”已斷,各地的軍閥"合縱聯衡"情況,正是”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寫照。)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