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0 10:41:00瀏覽1500|回應0|推薦20 | |
(一)經濟面的原因 : G. 哈德良可能已暫時阻止了因皇帝圖拉真的政策快速造成的經濟危機,但表面下的問題持續存在。這特別在流通的錢幣顯現出來。 因為過度消耗造成的國外的需求,錢幣穩定向東移動,結果不利於貿易平衡而必須採取歸避的行動。皇帝尼祿(Nero, 皇帝康茂德半身雕像 迪納厄斯(denairus) 的重量和品質不斷的下跌,到皇帝康茂德(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161年8月31日;在位180年3月~192年12月31日;2000年時有一部電影Gladiator就是以這個皇帝的故事作為劇本的。)在位時,通脹率已達到災難性的比例。在他統治迪納厄斯銀幣只剩下以前的三分之一價值,在帝國外的流通已完全停止。奧瑞烏斯(aureus)金幣變得如此不可靠,在公元 200年國外不接受未經測試的重量和品質的奧瑞烏斯。 羅馬帝國第三個世紀的社會是一個通脹惡化而且錢幣鑄造的品質惡劣。情況變得如此的差,社會各地的人民退回到物物交換(bartering)的自然經濟,從而進一步惡化已經存在的經濟問題。 到了第三世紀,帝國的官僚體系、軍隊的支出都已擴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帝國常備軍隊數量已由屋大維(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時期的二十三萬擴充為四十萬;新修建的及修復、維修,眾多寺廟、公共浴室、市政大廈、體育館、大會堂、市場、圓形競技場等建築、摔跤學校、經常性的公共慶典和凱旋式盛大遊行的各種花費,被認為是羅馬的公民充實文化的生活的基本生活樂趣,維護羅馬的文化水準必須充份的提供;不斷膨脹的國家機構及年年的征戰,帝國政府必須支出巨大的經費及費用,極大的增加了財政壓力!!(I.E.看看近代美國在越戰及伊拉克長期戰爭對財政造成的壓力,就可想而知。) 生產的效率沒有提升,為支應不斷的財政的需求,羅馬帝國境內開徵通行稅,造成貿易成本的增加。由於路途盜匪的橫行,生命財產的安全遭受極大的威脅,貿易開始減緩甚至於停止。 內戰總是降低了受影響地區的整體生產力及阻礙了稅收的徵收。羅馬帝國人民的稅賦就加重了,稅收的責任強加在各地區的庫里亞爾階級(curial),如果一個城市的稅收不能足額,這個地方庫里亞爾的成員就要擔負補足責任。這是可怕的負擔,庫里亞爾階級日趨窮迫,甚至避走外地省份。 (I.E. 庫里亞爾階級(curial),類似村裡的”仕紳”,古羅馬時期也負責收集帝國稅收。在三世紀前,富有的市民把置身市庫里亞爾看做是政治權利和社會榮譽,參予各種公共慶典的籌備。) H. 累積的軍事財政需求造成長期的通貨膨,在第三世紀危機到達高峰。帝國的一些區域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全面崩潰。新皇帝傳統上會給予軍隊和市民賞賜;在短時間內的這麼多皇帝,許多都經不起誘惑,為了滿足迫切的需要,鑄幣廠的貪腐及政府的縱容,採用發行劣質貨幣應付緊迫的開支。 公元193年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145年4月11日~211年2月4日)金幣 三世紀初,金幣(Aureus)含金量減少了百分之十七。 Row 1: Elagabalus (silver 218-222), Trajan Decius (silver 249-251), Gallienus (billon 253-268 Asian mint) 新的銀幣,僅有原來的安敦尼幣(Antoninianus)含銀量的百分之五十。三世紀中葉的銀幣用銅鑄造,含銀量只有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劣質貨幣的發行必然造成通貨膨脹,不僅物價上漲,而足值的舊幣則被收藏保存,更影響了貨幣流通。在第三個世紀見證了極大的通貨膨脹和流通貨幣的崩潰;帝國幾乎回復"原始經濟"----以貨易貨而不使用硬幣,在這種情況下,城市經濟普遍性的陷入了衰敗的惡性循環。(I.E.這情況可想一想1949年時國民黨和共產黨內戰時期,經濟崩潰所造成的惡性通貨膨脹,必須使用強制的手段恢復信心及經融的秩序!!)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