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2 05:00:27瀏覽793|回應1|推薦27 | |
採剛性會計準則的美國金融市場,規定依照市場估價(mark to market)公平價值(fair value)的會計準則,內存的因子就是 : ”泡沫生成”時,資產加速膨脹推動股價上漲----企業經營者,政治領導和人民都樂觀其成; 當”泡沫破滅”時,資產快速流失,迫使企業“巨額資產減記、緊急籌資、廉價出售資產”的螺旋下滑趨勢----經營者,政治領導和人民都有壓力!! 2009年3月12日,在金融機構的強力遊說下,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成員向FASB主席赫茲(Robert Herz)施加壓力,要求在三周之內,拿出一個修正公平價值會計準則計算資產價值規定的計劃。 G20在 世界的金融體系崩潰造成的經濟運行機制的危機是否真的已經否極泰來?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2008年11月的預測,2009年底,失業人數將達5千萬。 國際工會聯盟秘書長簡禮達(Guy Ryder)表示,2009年底,全球失業人數可能會遠遠超過預測的5千萬。 預測明年發達經濟體每10個工人就會有1個人失業。 特別在過了二十天後再來讀一讀這篇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的評論文章!! ****** G20為何無力拯救世界經濟?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本週四(指四月二號),20個主要的高收入和新興國家(20國集團,G20)領導人在倫敦舉行的峰會,似乎勢將取得重大進展。 但是,衡量成就不僅要以過往表現為標準,還要以“迫在眉睫的緊迫性”為標準。 不幸的是,這次峰會將不能達到這一標準的要求。 經合組織(OECD)現在預測,發達國家經濟今年將萎縮4.3%,而2010年將陷於停滯。 發達成員國的失業人數到2010年可能增加2500萬。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將萎縮0.5%至1%。 這將意味著“產出缺口”(實際和潛在產出之間的差異)增大多達4%。 G20將果敢迎接這些不同尋常的挑戰嗎? 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需要的是,整體需求大幅增加,其分佈也出現大幅轉移,從長期赤字的國家轉向長期盈餘的國家。 在這兩方面,進展都將十分有限。 OECD認為,各國政府為應對危機而自行採取的刺激措施,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別將平均提高國內生產總值(GDP) 0.5%。 此外,赤字國家的額外需求至少與盈餘國家一樣多。 這種配方不能解決全球失衡,反而會無限期地延長這些失衡。 不幸的是,對於這場危機的根本原因以及擺脫危機的最佳途徑,都不存在共識。 美英兩國都認為,金融業的過度行為,其根源不僅在於放鬆管制,也在於盈餘國家的大量過度供應,尤以中國、德國和日本(2007年經常帳戶盈餘分別為3720億美元、2530億美元和2110億美元)為甚。 但中國和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大陸國家辯稱,一切都應歸咎於恣意揮霍的赤字國家。 然而,中國同時又希望,世界不久將能夠再次吸收該國的過度供應。 在上周英國《金融時報》對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精彩專訪中,這位德國總理說:“德國經濟十分依賴於出口,這不是你在兩年內能夠改變的局面。”況且,“這甚至不是我們想要改變的局面。” 換句話說:“世界其他地方需要找到一種方式來吸收我們的過度供應,但請找到一種可持續的方式,拜託了。”然而,如果對於所有盈餘國家的過度潛在供應來說,整體上不能實現這一點,那又會怎麼樣呢? 2007年,上述三個國家的經常帳戶盈餘共計8350億美元。 因此,從邏輯上說,對應的赤字國家支出必須遠遠大於收入。 但在目前,赤字國家已經找不到既有意願、又有可靠信用的私人借款者了。 如圖表所示,這一變化正是這場危機的癥結。根據預測,從2007年到2009年,隨著儲蓄增加和支出削減,美國、英國和西班牙受到危機打擊的私人部門將把自己的財務平衡(收入與支出之差)大幅轉向盈餘。在西班牙,轉移幅度預計將達到GDP的11.7%。 對此,這些赤字國家的主要抵消手段將是財政赤字的劇增,儘管經常帳戶赤字不可避免地也在縮小。(I.E. 經常帳戶赤字縮小,就降低對貿易有盈餘國家出口的拉動力。) 依賴於赤字國家私人部門為自己從事不負責任借貸的盈餘國家,則展示出非常不同的模式:它們的私人部門財務平衡將很少出現變化,都將保持大量盈餘:經常帳戶盈餘高企,幾乎總是意味著私人部門的過度儲蓄。但是,隨著這些國家的外部盈餘縮小,它們的財政赤字將有所上升,這部分是由於刻意的政策,但也是經濟衰退的自然後果。 因此,隨著赤字國家私人部門大幅削減自己的支出,各國的財政狀況都在惡化,經常帳戶盈餘和赤字都在縮小。 但是,赤字國家預期的財政狀況惡化幅度,會比盈餘國家更大。 除了日本以外,赤字國家的財政赤字也會更大。 中國財政赤字預期變動幅度之小,該國2009年財政赤字的小幅水準,以及私有和國有企業部門持續大量盈餘,都令人矚目。 這是一個預期(或至少是希望)外部需求復蘇的國家。 上述分析告訴我們的情況頗為簡單:在根本的結構失衡方面,基本上沒有發生調整。 尤其是,三大盈餘國家的非財政部門預期將繼續保持大量盈餘。 變化(盈餘國家肯定希望這是暫時的)在於,國內財政擴張正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私人部門負債過多的赤字國家的需求下降。 但私人部門的這種需求下降,也被赤字國家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所抵消。 這不是一條足以持久擺脫當前危機的道路。 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就需要無限期地用財政赤字來抵消持續的經常帳戶赤字,以及在有外部赤字的國家抵消崩潰中的私人支出。 除非或直到盈餘國家意識到不能這樣下去,否則就不能持久擺脫當前危機。 可以理解但又愚蠢的是,它們不願這麼做。 那麼,需要做些什麼? 那必須是下一次G20峰會議程上的一個中心議題。 鼓勵相對較少的國家大肆支出,以至於讓它們滑向破產邊緣,這樣的局面是無法讓世界經濟得到安全平衡的。 答案部分在於改變盈餘國家的政策,但也同樣在於反思國際貨幣體系。 正如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近期一篇精闢的文章中*)和其他人所主張的,有十分強有力的理由對特別提款權(IMF自己的儲備貨幣)進行規模可觀及持續的分配。 我希望不久能夠再次探討這一重大挑戰和機遇。 與此同時,G20峰會主要將對付疾病的短期症狀。 為全球過度供應這一慢性疾患尋覓更長期治療方法的任務,仍有待未來完成。 * 《改革國際貨幣體系》(Reform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www.pbc.gov.cn/english 譯者/和風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