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02 02:39:10瀏覽629|回應0|推薦17 | |
李向陽: 這是對幾大經濟體的簡單分析。 綜合起來,全球經濟增長率明年大致在2%上下。 在這裡需要說明一點,11月份的時候,很多媒體報道說,IMF是2.2%左右,後來突然間說世界銀行出來是0.9%,經過增長率又下調了一半多,實際上這是一個統一口徑的差異。 因為世界銀行使用的是匯率指標(I.E.official exchange rate),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使用的是購買力評價指標(I.E.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每年都有差異。 世界銀行有一個購買力評價指標,世界銀行對明年的預計是1.9%,所以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差異在2%上下。 2%是什麼概念呢? 在過去10年間,全球經濟的平均增長率大致在接近5%。 這就可想而知,這個2%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國際金融危機的第二個影響就是全球通貨緊縮影響,這主要是發達國家。 在一年前,發達國家考慮最多的是通貨膨脹,而在一年以後,我們又不得不面對通貨緊縮。 造成通貨緊縮的原因一方面是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短缺。 而這兩點在未來一年內仍在繼續加劇。 主要國際組織預測,三大經濟體明年通貨CPI也在1.7%左右。 在經濟學裏面,如果通貨膨脹率低於1%,就可以認定它已經進入了通縮狀態。 所以發達國家現在力圖避免的一個結果是經濟下滑,經濟衰退,與通貨緊縮並行,防止出現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以後最糟糕的局面。 (I.E. 日本泡沫經濟去杆桿的過程歷經近20年,日經指數由四萬點逐步的下跌到今日的八千多點----依然舉步維艱,為何會如此? 可能最重要的原因之ㄧ,就是”政府過度的政策指示”。) 第三點,美元匯率的走勢。 美元很長一段時間走軟,但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走強,最重要的原因是國際資本突然發現在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條件下,全世界沒有一個避風港,相比之下美國仍然是相對安全的地方,這是導致美國走強的根本。 儘管近期內美元匯率有所減弱,但是我們認為在未來一年內美元還是相對強勢,因為強勢美元符合美國現階段的利益,美國現在最需要的是資金,外國的資金源源不斷的流入美國,資金的流入會使美元走強。 第四點,短期影響就是國際油價。 油價從140多美元現在到30多美元,但是就跌幅來說已經非常大。 現在供需雙方在博弈,全球需求在下降,明年可能是自1983年以來的第一次下降,但是另一方面,OPEC組織在不斷減產,實際上在進行這場博弈。 我們認為,有可能在近期內還要繼續下降,但是油價在2009年可能總體上是低位的,但是不太可能回歸到這一輪上漲週期的起點。 因為OPEC組織目前的減產,對國際供求的影響非常大。 (I.E. BP 的世界能源報告---地球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以目前的消耗量,43年後耗盡。 石油應是長期上漲的趨勢!!) 第五點短期影響是全球的保護壓力在加大。 明年全球貿易增長率有可能在零上下,在經濟衰退的時候,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有一個傾向,加上民主黨政府的上臺,它的貿易保護會更強。 第三個問題,就是國際金融危機的中長期影響,因為這直接影響我們在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的原因具有和以往相比是內生的,並且它起源於經濟的最核心的金融領域。 這種特徵約束了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增長方式以及組織結構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第一,美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的消費負債模式將會進行調整。 因為過去十多年間,全球經濟增長,用一個形象的說法是“雙迴圈”。 也就是說,美國這種國家通過借錢消費來大量進口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發展中國家通過向美國和發達國家出口換取大量外匯儲備,而積累的外匯儲備又通過資本市場回落到美國,來支撐美國的經濟負債。 與此同時,支撐消費的另一個機制是過去20年來全球的金融自由化,使得金融市場的風險被嚴重低估,本來發行的債務是 一方面美國消費已經支撐不了,強勁的消費已經製成負累,避免要減少進口。 另一方面,大家普遍認可在這場金融危機結束以後,必須對全球的金融體制加強監管,也就是價格必須回歸到正常水準,由此帶來全球融資成本上升,對負債會產生很大的壓力。 綜合上述因素,美國的負債今後一個時期是調整過渡,就是增加儲蓄減少消費。 最悲觀的估計,美國私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考慮到美國的經濟佔全球的20%以上,而且消費由佔美國經濟增長70%,下調十個百分點,這對全球的需求影響非常大。 影響最直接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因此全球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必須作出調整。(I.E. 參看”主要國家GDP相關的ㄧ些資料”) 第二,全球經濟通貨膨脹存在死灰複燃的可能性。 在短期內,全球面臨通貨緊縮; 而在中長期內,一旦國際金融危機趨於穩定,金融市場趨於穩定以後,在這期間各國政府通過財政、金融政策,向金融市場注入的流動性必然會顯示出來,現在還是流動性短缺,流動性是一個信心問題。 財政通過金融注入到資金,最後直接到金融機構的口袋,不進行放債。 因此中長期內全球通貨膨脹的壓力,死灰複燃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三,它與第二個相關,就是美元匯率有可能再成危機。 美國金融機構短期利率已經降到零了,現在美國開足馬力就是印鈔問題,下面就是刺激經濟。 這種印鈔最終必然要使通貨膨脹率上升,一旦市場對此形成普遍的預期,中長期美元走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 (I.E. 這個結論需要更進一步的演繹,否則這”輕描淡寫”的簡單結論容易被忽略了!! 中長期美元走軟的結果又會引發什麼現象了? 這是值得探討的另ㄧ個議題----也許是類似1965年起發生的”停滯性的通貨膨脹”!! 簡單過程說明參看 : 華爾街貪婪又詭計多端 歐巴馬誓言整頓亂象 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政府財政進行赤字預算,幾乎零利率協助打銷銀行的壞帳,擴大公共投資避免通貨緊縮,日本人民的儲蓄率高有大量的外匯存底,近二十年的時間”去財務杆桿”----這些是銀行和企業的--不能擺脫通貨緊縮的情況。 美國的人民儲蓄率為負值,人民已經利用”財務杆桿”擴大了各種信用貸款進行大量的消費,這次的全球金融風暴是美國人民的經濟泡沫破滅,這個情形是和日本的經濟泡沫破滅本質是不一樣的!! 美元是國際交易的貨幣,美國政府有”發行權”,若沒有生產力(GDP)的支撐或大量超過生產支撐力的印製鈔票,會引發類似中華民國在1948年發行的”金元劵”惡性貶值的後果!! 美國的年生產力是13.8萬億美元,參看 : 主要國家GDP相關的ㄧ些資料; 現今美國累計負債已達美國GDP的60%,參看下附圖; 美國羅斯福總統運用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學派的經濟主張的在推動”新政”時,美國累計負債曾經高達GDP的120%,因為戰爭的需求拉動了”實質經濟”的成長。 這ㄧ次是新的經濟情勢不能類比,只能用辯證的方法徹底的的認識事實的本質,用有創意的新理論及實踐方法來面對並解決這次的”全球化危機”!! 這個代價,是必須由全球各國共同承擔的---就像美國”侵略”伊拉克的戰爭費用是全球各國共同承擔的!!) 第四,最後一點,在目前的金融危機下,大家開始討論前瞻性的問題,未來的問題,究竟下一步全球經濟週期的主打產業是什麼,什麼樣的產業能夠把全球經濟從目前的衰退中拉出來。(I.E. 必須要有”實質經濟”產業啟動引發新的需求。) 因為以往的金融危機都孕育著一場新的產業革命,像80年代的經濟週期,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資訊)二級革命。 我們看到過去一段時間內,美國的經濟增長和發達國家主要靠金融。 現在來看,短期內金融業再成為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已經不可能了,而實體經濟絕大部分已經通過外包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它不可能把已經轉移出來的實體經濟重新收回來。 必須尋找一個新的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從而成為下一步經濟增長的帶頭羊。 現在對這個問題的爭議很大,我們認為,圍繞環境保護的清潔能源有可能成為下一輪經濟繁榮週期的主導型產業, 首先,美元產業對所有其他產業都有直接的影響,因為它的影響鏈很長,可以影響這個經濟增長的方向。 第二點,因為在這一輪油價從20美元上漲到140美元的時候,人們看到一個現象,就是石油出口國和進口國可以坐下來,進行共同討論,而這次,發達國家作為全球的石油主要需求者,幾乎對油價沒有任何的影響力,因此發達國家絕不可能在這個核心的產業上,在全球市場上沒有任何博弈能力。 所以,它必須要通過發展新能源來提高自身在全球石油市場的博弈能力。 第三點,清潔能源有可能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產業。 清潔能源裡面包括很多,其中生物能源是現在討論最多的,生物能源主要的原料是糧食。 我們在想一下,全球糧食的主要出口國是發達國家,我們入市(I.E 指加入 WTO)的時候知道,美國壓我們最多的就是開放農產品市場。 而今年上半年,糧食價格上漲時,全球出現了各國紛紛限制糧食的出口。 因此,通過發展生物能源,實際上帶動糧價的上漲,使發達國家的農業,潛在的優勢產業真正成為優勢產業。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發達國家已經通過立法的形式來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共識。 2007年美國通過的《新能源法》已經明確規定未來15年的生物能源的發展目標。 第四點,發達國家作為全球經濟的領導者,儘管發展生物能源帶來了糧價上漲,引起了全世界的譴責,但是它有一個道德上的合法性,就是環境保護,這一點使它能夠站在道德的高地上。 這是發達國家能幹與冒著全球糧價上漲的巨大壓力,而發展生物產業的重要原因。 因為有一個統計,2007年全球的生物能源的產量只有1,600億,它消耗的糧食是1億噸這以為是全球總產量的5%,按照美國新能源法,它在2012年的時候,他一個國家生產的生物能源產量達到2007年全球生物能源的總產量。 可想而知,發展生物能源對農業的帶動有多大。 最後一點,作為發達國家,要想把這個產業作為帶頭產業,它必須有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 唯一的辦法是制定更加嚴格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現在正在考慮《京都議定書》的第二個協議,發達國家一個主要目標是要求把中國和印度等大國加進去,只有制定更加嚴格的溫室氣體和環境保護規則,才能使新能源、清潔能源的成本具有市場競爭力。 你使用化石能源因為有污染,有污染就有成本。 雖然名義上是30美元,但是每桶再增20美元的環境保護污染費,這樣價格就上去了。 清潔能源不用徵稅,因此它的競爭力就下來了。 同時說,制定全球統一的規則,全世界都在徵收統一的能源價格,使用同價的能源,這樣才能使這個產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帶動新一輪的全球經濟的帶頭羊。 由於時間關係,我的介紹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 范廣偉: 感謝李所長對世界經濟的解讀。下面請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王逸舟副所長來介紹當前的國際形勢。 (略)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