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算?天算?——人工智慧小說丨黃瑞怡
2024/06/13 08:41:49瀏覽391|回應0|推薦5

今年大陸高考以「人工智慧」為作文主題,反映出AI這一科技熱點受到的關注度。人工智慧時代,人類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作家早有探討,讓我們一起來瞭解。

穿越時空去找戲,體驗另類劇場賞析課。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ELC101《現代劇場賞析入門課》。

機器萬能萬萬歲的那日,是人類無限祝福還是無邊咒詛的開始?

近年科技趨勢的頭條新聞每每與人工智慧有關。簡稱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人工智慧,發展突飛猛進,勢不可擋。先進國家的政府和民間企業為什麼發展人工智慧?原始動機多半是讓人類生活變得更便利,事實也證明了AI在各行各業都有實用價值:太空探索的火星登陸艇,探勘寶藏的深海裡,醫院外科醫師的手術室,特斯拉電動車裝備工廠,亞馬遜物流倉庫......人工智慧的應用,智慧機器的發展,不知不覺已深入現代人生活。

如果人工智慧單純留在功能性層次,促進人們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的安全便利,或許不會帶來太大的爭議性。但就像人類歷史上一再出現的情況,科技與文明的互動,往往複雜多變,利弊互見。當人工智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及侵入我們的生活時,我們不能不揣想,未來世代,人類會因科技爆發性的進展,面對哪些史無前例的機會和挑戰?

無獨有偶,幾個作家不約而同地在少年小說裡,深層探討了人與人造出來的智能機器,可以擦碰出哪些火花。先從最輕鬆的作品說起吧!

美國作家庫爾曼的《快遞兄弟》(Brother from a box,Evan Kuhlman,2012)。

12歲的獨子馬特住在紐約高級公寓,爸爸是大學電腦教授,媽媽是社工主管。除了夢想有個弟弟,他對生活十分滿意。馬特的夢想以奇特方式實現了——有天放學回家,他收到一大箱國際快遞,開箱後,赫然見著一個外表幾可亂真,長得像他同胞兄弟的機器人男孩。爸爸揭曉謎底:他和住在巴黎,也是電腦天才的叔叔秘密進行跨國智能機器人研發,有了巨大突破;兩個原型一個留在巴黎實驗室,一個寄到紐約。接下來的情節發展雖然滑稽誇張(機器兄弟和「哥哥」馬特一起上學在課室內外引發風波,父母親及馬特對機器男孩截然不同的反應,歹徒意圖綁架機器男孩帶來的衝擊......),卻也真誠地點出智能機器人如果成為普通家庭的一份子,可能出現的課題:

  • 機器人有沒有可能和主人產生家人般的情感關係?
  • 家務機器人除滿足勞務需要之外,還有其它功用嗎?
  • 機器人如果被塑造成已逝親人的模樣,會對家庭成員有什麼短期和長期影響?
  • 從小和機器夥伴一起成長的孩子,成年後看世界、看人際關係會有什麼不一樣?

故事裡的解決方案簡單俐落,然而現實生活可能會麻煩膠著許多!

接下來兩部適讀年齡較高的青少年科幻小說,不約而同將場景放在遙遠未來,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帶出對人工智慧的嚴肅思考。

《星謎檔案》(Illuminae,by Amie Kaufman and Jay Kristoff,2015)是澳洲知名青少年文學寫手考夫曼和克里斯朵合作的科幻三部曲《星謎檔案卷宗》(Illuminae Files)的第一部。推出後在英語系國家造成巨大轟動,賣出了多語種版權,電影也在籌拍中。讀者翻開這本厚達599頁的大部頭小說,首先注意到的是突破傳統敘事的新鮮形式:一大沓由解密電郵、在線聊天記錄、宇宙飛船玤技術圖、機密文件、訪談筆錄、錄影記錄等等穿插組合成的卷宗。借著作者超凡的文字和影像組織力,這些後現代拼貼記錄和資料漸漸在讀者腦海中組成一個人物栩栩如生、情節跌宕起伏的故事有機體。

《星謎檔案》故事時空在西元2575年,一個不起眼的外太空殖民小星球「恪蘭莎四號」。那時星際旅遊已成為現實,外太空移民也是平常事。高中即將畢業(極端發達的科技並沒有將孩子踢出校園!)的凱蒂,早晨坐在教室裡心情糟糕透頂。剛和初戀男友伊茲鬧翻的她鬱悶地想:「這天不可能變得更糟!」

當凱蒂瞥見窗外飛來星際戰艦,雖有些納悶,卻怎麼也猜不到再過幾十分鐘,她自幼成長的小行星會遇到毀滅性攻擊;她和那個提到就有氣的「前」男友伊茲會成為宇宙難民;她將登上一艘掌管幾千人命運的宇宙飛船玤,捲入邪惡生化跨國企業間的殘酷鬥爭;而她業餘駭客的技能將成為船上眾人能否存活的關鍵。

《星檔案》,圓神出版社

《星謎檔案》有許多雲霄飛車般的驚奇轉折情節,但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角色是那個「瘋狂」的宇宙飛船玤主控電腦艾登。它(他?她?)有一般人無法抗衡的智慧運算與記憶容量,是超級電腦中的超級電腦。但是艾登受敵艦攻擊損創後,卻展現出萌芽的自由意志,自主選擇甚至自發感情。讀者與凱蒂一起面對艾登引發的問題:

  • 一個能惟妙惟肖模擬真人思考、言語、行為的電腦,和它所模仿的人之間區別在哪裡?
  • 一個人類設計、設定、操縱的電腦,無論如何先進,都可能做出違反原始設計的行動嗎?

一端是表露人性的智能電腦,另一端是泯滅了良知的科技主管,這兩個角色間還有許多像凱蒂一般,在爆炸性災難後,每個決定都得掙扎再掙扎著做出的平凡百姓。凱蒂盡一切努力想與家人團聚,並沒有絲毫當英雄拯救世界的打算。《星謎檔案》在少女凱蒂與超級電腦艾登越來越頻繁的互動中,層層詰問當科技發展到匪夷所思地步時,人心與人性的核心究竟是什麼?

如果說《星謎檔案》細緻探討了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是否能發展生死與共的夥伴關係,那麼隔一年問世的《刈鐮》(Skythe,by Neal Shusterman,2016)則將視角拉高,試著推演人工智慧對人類的「服務」,以及人類對人工智慧的依賴和崇拜,能到何等田地?

《刈鐮》是舒斯特曼——其以《挑戰者深淵》(關於《挑戰者深淵》的評論,參見前文《一小片天空》)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反烏托邦《殺戒》四部曲第一冊。

《刈鐮》場景也設在數百年後的未來,但地點不在外太空,而在地球本土。地球看來似乎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社會——極致發展的人工智慧「雷雲」(thunderhead)精密分配所有資源,保障全人類豐衣足食;高端醫療使疾病絕跡,生化技術也能讓衰老者一次又一次重設生理機制——長生不老,青春永駐不再是夢想。這個完美社會只剩下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控制」人口持續增長。有趣的是,人工智慧再怎麼厲害,畢竟不是人,所以「雷雲」與人類有一個協定:它不扮演「性命終結者」的角色。這個未來世界因此產生了特選精英族群,類似死亡天使般的「刈鐮」。他們經過嚴格選篩與培訓,能順利結業者被交付至高許可權和手段「剪除」以複雜公式選出的對象——執行永久性的生命消除,以均衡地控制人口。

不難想像,一般人對「刈镰」帶著莫名懼怕與崇敬。刈鐮也應該道德高尚,操守無瑕,才能承擔如此艱難任務。故事主人翁少女席翠拉和少年洛文,被選為「刈镰」學徒。訓練過程裡,席翠拉與洛文發現部分「刈鐮」已經模糊崇高守則,淪為私慾奴僕。面對精英群裡隱藏的分歧腐敗,還有隨之而來可能爆發的全民浩劫,他們走上階層內外的改革道路。席翠拉與洛文有沒有改寫生死規章的機會?那位承諾管理人類社會,但不介入刈鐮特殊任務的「雷雲」態度是否改變?將是眾人命運前導的關鍵。

《刈鐮》探問:如果人工智慧有了超人類的公正廉潔與智謀;如果它不打盹不睡覺守護著地面上的每一個人;如果它記錄了每個人的每一瞬間和每個行動,從未失誤偏頗......人們面對這般「大公無私,大智無語」的智慧存在,是否會心甘情願地把「它」變成「祂」?換句話說,人們對科技與人工智慧的信賴與依賴可以到什麼地步?這種依賴有沒有可能是一條不歸路,以致萬一失去了管理世界的人工智慧,人將無法自己過日子?

《刈鐮》還提出了另一個重要的思考點,在人工智慧不停開疆拓土前,該不該對其預設界限?有沒有不論人工智慧多麼厲害,都不該進入的「禁區」?

科幻小說家的想像力有時精準地預言了未來發展。科幻小說之父,法國作家凡爾納(Jules Verne,1828-1905)一百多年前的奇思異想,多數已經成了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現實。上頭介紹的幾個故事,作者看不到數百年後的真切景況,但他們對人工智慧的思考乘上了想像翅膀,開展了讀者的眼界,催促我們問那些即使沒有速成答案,依然必須問的問題。

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1905)

從出生就已經與科技難分難解的少年,對人性生命與關係的思考會有哪些與前代不一樣的機會和陷阱?

你會開開心心地讓機器人來做所有家務或者家庭作業?你會想要與機器人跳舞談心?你放心讓奈米機器人在你的血管遊走完成醫療程式嗎?

機器人對人類的服務進步到一個程度後,會取代了人的價值嗎?

機器人與人類的互動親密到一個程度後,會引發人類的情感嗎?

比天使微小一點的人,視智能機器人,究竟是如人一般的機器,還是如機器般的人?

伊甸園中神賦予人的神聖任務是管理萬物;敗壞世界裡的人們,究竟造出了幫助自己管理萬物的智慧機器,還是造出了註定失控釀災的惡魔機器?

有人說人工智慧是當代的巴別塔,0與1的代碼在虛擬空間裡建構出真實、巨大、發展無邊無際的影響力。在可見的未來,人工智慧如日方中,將繼續取代傳統工作,智能機器將全面進入工商領域,甚至進入娛樂和精神版圖。

從數萬年前的木石工具,到今天日新月異的智慧機器,人與科技的關係已經進入新世代。這代青少年必須面對人工智慧對他們現在與未來造成的翻雲覆雨的變化,甚至挑戰人性核心,重塑三觀潛能。人的控制與失控,智慧機器的控制與失控,交織出模糊的未來圖畫。唯一的確據是祂在有形無形的人造巴別塔之上,在雲端之上,依然坐著為王!

本文涉及的已出版中譯本的書籍:

《星謎檔案》,圓神出版社

(本文已收錄入《尷尬少年游》一書,橄欖華宣出版)

-END-

作者簡介

黃瑞怡

台灣大學圖書館學學士,美國俄亥俄州大學語文教育博士,專攻兒童青少年文學。多年在南加公私立中小學任職,現任聯合基督教學校國際學生部主任。台灣《校園雜誌》「尷尬少年遊」,「惡水築書橋」專欄作者。曾參與遠東廣播公司童話系列講座。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7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