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讓祂洗腳丨杜永浩
2024/06/01 13:39:20瀏覽808|回應0|推薦4

僕人為進屋的人洗腳是以色列的古俗,然而,有一人用洗腳的方式定了關係的新境界。讓我們一起來看杜老師的分享。

端正書寫態度,建立自律生活。歡迎查看文末海報,瞭解GR01《文字人的基本功》。

1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2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裡。3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裡,且知道自己是從神出來的,又要歸到神那裡去,4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5隨後把水倒在盆裡,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6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7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8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9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10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約13:1-10)

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前一晚,有很多事同時發生。首先他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日子近了(約13:1);然後知道魔鬼已入了猶大的心(約13:2),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可是祂又愛世人愛到底(約13:1),於是做了一件象徵性的事,祂取了奴僕的樣式,逐一替門徒洗腳(約13:4-5)。

輪到耶穌洗彼得的腳時,彼得怎能讓祂洗呢?(約13:6-8上)耶穌對他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約13:8下)彼得聽了大吃一驚,不但腳要給耶穌洗,而且「全身手腳都要洗」。(參約13:9)耶穌對他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

Jesus Washing Peter’s Feet,Ford Madox Brown

我出生在亞熱帶,以為天天洗澡是普世接受的衛生常識。後來年紀越長,這觀念就越被挑戰。首先去了趟東北,才知道在那麼冷的天氣裡沒人天天洗澡;後來看電影才知道,歐洲人喜歡用香水,就是因他們很久才洗一次澡,需要用香水蓋過體味。

幾年前去了趟以色列,知道那兒天乾物燥,人不易出汗,而且水在那兒又無法輕易獲得,所以沒人奢望天天洗澡。在那多沙漠地,大熱天人在外面走路都是穿涼鞋。穿涼鞋在沙地走,腳必然會髒,所以進屋前洗腳,就像我們洗澡一樣,成為人必須有的衛生習慣和禮節,因腳一洗全身都乾淨了。

那地發展出來一種專門為人洗腳的工作,因不管人走得近或遠,走過就需要洗腳。然而也像我們傳統上瞧不起剃頭這一行一樣,這工作因需要摸人的腳而為人瞧不起,所以洗腳的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在社會最低下的人——奴僕身上,一般人不會做這工作!

耶穌為門徒洗腳的目的是什麼?經文上說得很清楚:「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做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13:12-17)。」

洗腳一事說簡單也不是那麼簡單,洗之前需要做的預備工作有拿盆、打水、取毛巾等。洗的時候需要彎身屈膝,洗完後用毛巾擦乾。當然做這事還需要心理健康,特別是有身份的夫子,他要能做大家看不起的工作,做文化中所不允許的事。

耶穌為門徒洗腳,定了關係的新境界,就是洗腳為了要讓門徒與祂有份。祂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約13:8)主為門徒洗腳,突破了言語上教導和生活上相處的局限,將社會認為最卑微的事做在門徒身上;事情做到這個份上,怎會沒份呢?

所以洗腳是主與門徒關係的升級版!這洗腳的象徵意義,為關係定下了一個新標準,那就是關係要靠愛的行為來建立和維繫,尤其當那事是世人所不願為的時候;如這裡的夫子給小子洗腳,或特蕾莎修女為臨終人洗澡等等。若做了這些,那關係一定穩固!我想這不應該只限在師徒之間,而是在任何關係上都一樣。

所以我們要效法耶穌,也當彼此洗腳。當我們做人做到這份上,捨了自己的面子和裡子,和人的關係定會更進一步。其實不要說洗腳了,若願在人身上花時間就很好了。對我們來說,花時間跟花生命差不多,因時間就是金錢、就是命了。

記得研畢剛開始工作時,建立了幾個小組。每次聚會十多人,聚會前除了必須做一大桌菜外,還需準備討論材料。所以聚會前大概會花三個多小時準備,聚會本身又要花三個多小時。那時不知道,可是現在看看,花那些時間真值得。我那還只是帶小組,還沒為他們洗腳呢!

可是有一點要注意,說起「有份」,十二門徒當中,猶大也洗了腳,他也應該有份;可是事實上他卻沒有份。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洗腳」是「有份」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因關係是兩方面的事,耶穌當然願意捨,但人若不願意接受,那還是白搭! 所以耶穌說:「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

我常常不好意思接受人的服事,其實就是在關係上踩剎車,不願關係繼續發展下去,這不得不戒!

十二個門徒當中,就有一人迷失,比例好高。從小和我一起受洗的弟兄姐妹,其中有人走迷了路。這不是因我比他們好,而是我在每走了一段路後,願意讓耶穌為我洗腳,使我能重新開始。這就是耶穌的禱告「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的方法。腳一臟就讓祂洗,不至於一臟到底要花大功夫來洗!

「洗澡」與「洗腳」的差別,就在於「洗澡」是洗身體——像得救;洗腳是洗身體的一部份,是洗我們的生活和事奉。信主時,罪全被塗抹,全身被洗乾淨,如經歷「洗澡」般。但在生活中,易受罪的沾染,路走得越多越容易被塵埃蒙蔽;故走過路就要洗腳,或讓耶穌洗,或讓弟兄姐妹洗,洗過後才再一次上路。

每次無論服事或工作後,讓我們來到主面前,讓祂洗我們的腳,讓我們再一次與祂有份。我們也要與弟兄姐妹時時彼此洗腳,讓我們之間關係穩固,彼此有份。我們彼此洗腳,彼此服事,彼此捨身,成為一團精兵,我想這是主喜悅的。

—END—



作者簡介

杜永浩

創文總幹事,專業電腦資訊管理,曾任職南加州一家醫療系統公司,提早退休後,以創文事工為重,也開始拾筆嘗試寫作,回應全民寫作的呼召,與您分享他的學習和反思。



課程推薦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6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