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垟橋頭憶奶奶丨吳迦勒
2023/02/28 14:35:19瀏覽704|回應0|推薦4

「奶奶」是一位鄉間助產婆,一生接產無數,受人愛戴。她力量的源泉是什麼?為人的結局如何呢?

我的岳父出生在浙江里安莘塍南垟橋頭雙退屋(兩進四合院)裡,現在那裡因建萬松路已成一片空坪。這個地方我去過三次,第一次是2001年正月和妻子去她奶奶家拜年,第二次是2021年8月4日和妻子堂弟在橋頭懷思奶奶,第三次是2022年 6月17日自鮑七小學前往濱江中學途中匆匆經過。

初次到奶奶家拜年,我和妻子結婚才九個月。那天一早,我和她乘坐公交車到了莘塍,沿東街一路南下。那時兩岸還沒幾幢高樓,都是些古樸陳舊的樓房。塘河裡船來船往,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路亭和埠頭一個接著一個,好一派江南水鄉風光。長街綿延,彷彿永無盡頭,從此東街永遠留在我的腦海中。

進了奶奶家的四合院,裡面房子因年久顯得有些破舊。奶奶房間裡有些昏暗,點著燈,她見了我這個講道人孫女婿很高興。奶奶的東西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聖經和詩歌本,書頁泛黃,書頁底部都是翻折的痕跡,看到它們我就想起我媽那幾本繁體字老版聖經。

我曾看到一張妻子五歲時的全家福,二十幾個大人、小孩在奶奶家老屋前排成三排,奶奶和爺爺坐在中間,妻子坐在爺爺旁邊。那時房子還很新,十七八年過去了,房子舊了,爺爺走了,奶奶更老了,那個小女孩成了我的妻子。

妻子告訴我,奶奶是莘塍有名的助產婆,經她手出生的人無數。爺爺生前嗜酒,且常常發酒瘋,喝了酒逮誰罵誰;最常挨駡的是奶奶,但奶奶從不還口。有一次爺爺發酒瘋把家裡的鍋碗瓢盆、罈罈罐罐都砸了,奶奶卻沒有發火。見到奶奶,我更相信妻子所說的,從眉眼間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這麼慈眉善目的人是絕不會發怒的。

那次見面後,都是妻子一人回去看奶奶,我沒有再去,直到老人家離世,我才去送她最後一程。現在想來十分遺憾,再也沒機會聆聽她的教誨,聽她親口講講一生的故事了。

後來,我從親友那裡聽到一些關於奶奶的事,更增加了我對她的敬佩。奶奶接生經常不收錢,因為那時人窮,只能等農產品收成時送些給她,來還這份情,所以那時家裡經常有吃不完的蠶豆。因為老是出去接生,奶奶常常顧不上家裡,爺爺就很生氣,每次都罵她,奶奶不知受了多少氣,但她從來沒有埋怨。

奶奶七十多歲時還出去接生,有一次不慎摔倒受了傷,全家都埋怨她,不讓她再出去接生了,她說覺得自己還是五六十歲的人。她是把接生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所以有叫必去。

一些產婦坐船去醫院生孩子。有時因為生產在即,情況非常危急,如果奶奶正好路過,有人看見就會喊她,奶奶就會立即登船接生,或馬上返家接生,這樣救了很多人。奶奶一生接生過幾千個孩子,都是向主祈求後母嬰平安,這是奶奶最為欣慰的。

奶奶臨近退休時,被單位辭退了。她看到別人都有退休金,很想把養老保險自己補繳起來;等錢到手後,一半奉獻教會,一半給小孫子(也就是妻子的堂弟)結婚用。她一直盼著能吃到小孫子的喜酒,但最終這兩個願望都沒能如願。

奶奶94歲住進養老院,因為老屋拆了,她又不願意拖累子女,就住進了西山老人院。她每天3點起來禱告,為全家兒孫提名代禱,一直祈禱到吃早飯。飯後她會召集老人們讀經、唱詩、祈禱。

她也拄著拐杖上樓,向還沒信的老人講好消息,發單張給他們。她說自己以前只接生沒傳福音,現在要趁著還有一口氣在身,趕快還債。

奶奶離世前幾天,向來醫院陪護的二姑媽說,有很多穿白衣的人站在窗外,這是上帝派天使來接她回家。第二天她就出院了,回家後看到每個人都伸出兩個指頭,一直舉著不肯放下。大家不明就裡,直到小舅舅叫她放心,說會為二嫂和侄女祈求,她才放下手指。次日就離世歸天了,享年98歲。

奶奶死了,兒孫們都很悲傷,就像以利亞升天時以利沙喊著「以色列的戰車馬兵」一樣,似乎一根通向天上的線斷了。奶奶雖然離開了,但她並沒有真正離開,她一直活在兒孫們的記憶裡,每逢想起她,我們就會受到莫大的激勵。

2021年8月4日上午,我去里安參加一個會議。中午,我和妻子堂弟一起來到南垟橋頭老屋拆後的空坪。坐在路邊的椅子上,我們講起奶奶的往事。

那些往事都是生活中非常樸實的事。奶奶一生沒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她把上帝托她的事做好,把平凡的日子過好,就實現了生命的價值;且「死生亦大矣」,因為接生無數,熱心為善,當她離世後,人們深深懷念她,做工的果效也隨著她。

當時堂弟正處於人生低谷,我希望奶奶的故事能激勵他,也激勵我自己。我嚮往像奶奶那樣生活,活著一天就要見證神一天,就要榮耀神一天。當我離世時,願也能像她一樣,留給後人永遠的懷念。

今年5月25日,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個視頻,是講莘塍街方言順口溜的。看到那條只有一面之交的老街,我的記憶一下子復活了。那個上午,那清綠的河水、古舊的路亭,那個院子,那個昏暗的房間,那些很舊的聖經和詩歌本,那慈祥的笑容,那些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一下子都活了過來。我想,再去里安宣傳時一定去莘塍看一眼長長的老街,雖然不能再看到那間溫馨的老屋了。

6月17日,我騎車到里安宣傳。在鮑七小學一結束,立即騎往濱江中學。高德地圖導航顯示途經東街,我很高興,可以看一下那河那路了。可時間已經不多,我無法逗留。老街還保留著一些老樣子,但物是人非。騎上萬松東路時,我扭頭看了一眼老屋空坪的方向,再見了,下次再來。

天上飄起了雨絲,到濱江中學時,我身上的汗衫已經濕透,那是汗水也是雨水,一位老師跟我說:「我最佩服你這種情懷。」奶奶,我想你在天上聽到,一定會為我高興。在地上你不負所託,如今我也繼續如此奔走。

11月15日,我從叔叔處得知堂弟去上班了,為他重新得力感到高興。下學期再去里安宣傳時,我要去看他。我們再去南垟橋頭,下到埠頭,讓那流淌千年的河水漫過雙腳,讓那載著奶奶去接生的河水浸濕雙手,讓奶奶的愛和期待激勵我們奮鬥。

-END-

作者簡介

吳迦勒

在職場和公益活動中,以行動見證上帝。盼能做到知言行合一,所言所寫即所行。

圖書推薦

《天國的影響 上帝的時間》

莫非 著

超越,

不只活在此時、此刻、

這一個地方,

而是會問,

我、你、他,

在這世上

所做的每一件事,

是否都有

天國的影響和意義?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7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85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