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袍爺爺的凝視丨麥思嘉
2023/10/31 11:41:07瀏覽639|回應0|推薦1

長袍爺爺溫柔的微笑、珍視的眼神,讓兒時的作者期盼又難忘。沒想到這眼神牽繫出一份一生的友誼,和一份永恆裡的盼望。

和長袍爺爺相遇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那是一段眼神交會的牽繫,牽繫到如今。

60年代南台灣北左營的海軍眷村裡,大多眷舍的排列與道路的規劃都是經緯分明,整齊劃一,就像是雙十節閱兵大典,通過總統府前的每一軍種隊伍都那樣整整齊齊。每個眷村裡都有一條主要道路,路面寬闊,路兩旁會有些許商店;每一排眷舍前的馬路都可以通到這條主要道路。

被允許獨自一人去街上買東西應該是上了小學之後。我家門前的馬路與南北走向的主要街道相交,那條主街是附近幾個村子裡最重要的商業街,街上有海軍官兵放假後收假前常駐足的冰果室、醫生診所,香辣味飄蕩在街上的牛肉麵小吃店、早餐店,還有西服裁縫店、雜貨鋪、腳踏車修理店......最特別的是,主街與我家眷舍前馬路的交口是一所幼稚園。

父母沒有把我放在那所幼兒園學習,但是,也許就在週日放假上街買東西那幾步路的瞬間,我聽到那所幼兒園傳出歌聲,聲聲牽動著我的心,引領著我的腳步轉向走進去。依稀記得第一次停在教室外的窗邊,踮起腳偷偷向裡面一看,看到好些熟悉的長輩面孔;最讓我驚訝的是,看到那位經常在街道上遇見的,穿著長袍的爺爺正站著說話。

長袍爺爺很高,他從來不穿襯衫長褲,而是穿著中國男人傳統的服裝——長袍,左手總是抱著一本黑色的書。他不像路上走的其他人,對我這個小孩子毫不留意;我們每次相遇,長袍爺爺都似乎配合我腳步的速度邁著他的步伐,微微低下頭看著我,溫和微笑的表情好似流露著總算看到我的歡喜。我對他也和對其他大人不一樣,我總是喜歡仰頭盯著長袍爺爺看,尤其喜愛看他看我的樣子;我們沒有交談,就只是像整個街道被魔杖給凍結了,只有我們兩個人能睜著眼睛目光交會。

後來從媽媽口中知道,長袍爺爺家就在我們家後面兩條街上,就是路口是冰果室那排房子裡。長袍爺爺姓孫,經常從他家走到幼稚園,去打理他建立的眷村第一座教堂禮拜的事。媽媽還特別叮囑我,週日不可以再去那間幼兒園,因為那是信耶穌的人在做禮拜;奶奶不准家裡人去接近做禮拜的人。

其實,我心裡知道奶奶討厭耶穌,也討厭來跟她講耶穌的人。每次那位講耶穌的叔叔來到我們這條馬路,奶奶就皺起眉頭、臉色難看、閉緊雙唇,從齒縫間嘟囔著「說耶穌的來了,那個神經病!」每次那個「病」字都說得特別用力。

奶奶和長袍爺爺一樣是老人,可是奶奶看我的眼神就一點也沒有讓我喜歡;如果她凝視我,那就是我又犯了什麼規矩,要挨揍了。為了不被奶奶打,週日我就不再站在幼稚園窗戶外面,只是在靠近幼稚園的街道上走來走去,聽一聽歌聲;有時也能和長袍爺爺碰個面,看看他看我的眼神。

這樣走來走去沒多久,商業街旁的店面有些更動,幼稚園關了。每次走在那條街道上,我總幻想著長袍爺爺意外出現帶來的驚喜。可是,隨著做禮拜地方的搬遷,意外驚喜的渴望就好似季節默默更換,由熱切渴望漸漸趨於淡忘。

直到上了國中,結交了閨蜜慧。我們每天一定一起騎腳踏車上學放學,一路上有說不完的話。星期天她不會參加同學郊遊或是看電影這些聚會,她是要做禮拜的基督徒。慧的性情不卑不亢不張揚,靜靜的,和我開朗外向愛說話完全相反,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牽繫,讓我們契若金蘭?

在一次交談時,才知道慧是長袍爺爺的外孫女;聽到時,我瞠目結舌,真沒想到有一天我竟然再次聽到長袍爺爺的消息,並且和他有這麼近距離的關係。心裡期待的驚喜躍動活現在我一臉的笑意裡;長袍爺爺看我的樣子又重新清晰顯在腦海:那溫和關愛的眼神、那淺淺溫柔的微笑、那長袍、那黑書......

每天和慧在一起,都好似長袍爺爺正看著我,就在我們身旁。三年初中結束,高中時,閨蜜慧一家搬到了台北。在那個視大學聯考為人生唯一出路的年代,我們各自埋首書本中,全部心思都專注在各樣考試上,加上當時沒有手機這樣方便的通訊方式,聯繫也逐漸中斷了。

接著我和幾位高中同學都到了台北讀大學。在台北,大家成了彼此在他鄉的故知。我總喜歡週末去好友學校的圖書館讀書。第一次去的時候,看到圖書館每個桌面下的開放式抽屜裡,都放著黑皮面的書;慧告訴過我,長袍爺爺手腕裡的黑書是聖經。我急於解開從小埋在心裡的黑書疑團,迫不及待地伸手一把拿出一本。聖經!聖經有什麼好看的?長袍爺爺為什麼總是要握在手腕裡?我真想進入長袍爺爺的世界中觀看。

那是我第一次看聖經,那些像詩句一般的陳述十分吸引我;雖然有些字句不是很明白,但我仍沒有抗拒地閱讀。看著看著,一句話進入眼簾: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愛的人。這是在說我和長袍爺爺嗎?我心裡直覺地反應。這本黑書——聖經讓我更樂於和好友去圖書館讀書;一個讀教科書,一個讀聖經,聖經裡的詩篇。

大學第二年,有一天下課時,我在教室裡和同學閒聊,吃驚地看到失聯的閨蜜慧從教室門口朝我走過來。我看著她的雙眼,整個人愣住了,感覺自己就是那隻呆住的木雞。

慧用手抓了一下我的左手臂,說:「我在會計系。」

我回過神來問:「你今年才來?」

「對,你知道我身體的問題,去年休息延誤了一年。」

我們久別又重逢,長袍爺爺的身影、眼神、微笑、黑書......也隨之在心中浮現。夜裡,我心間總是出現慧眼睛裡閃爍的溫柔目光,是遺傳?還是在悠悠人生道上,隱藏著我們一世無法分割的關係?

然而,就在大學畢業時,長袍爺爺過世了。心裡茫茫然失落的是,隨著那雙看我的眼睛永遠地合上,我心底深藏的相視的溫情也結束了。心裡哽著訣別的傷痛。閨蜜慧告訴我,按他們的基督信仰,她外公是蒙主寵召回天家,是睡了。信耶穌的人有永生,靈魂不死,肉身有復活的盼望,有一天都還可以在天家再團聚。這番話,即使那時我不是基督徒,聽了也著實在生死永別的絕望裡開啟了一片盼望。

大學畢業之後,我和閨蜜慧又分隔南北,各自忙於建構未來,工作、結婚、生子、出國;兩個人許多許多年都沒有聯繫。而我到了美國之後,跟隨著朋友踏進教會,坐在那曾經召喚我腳步的歌聲裡,肆意無慮地領會兒時那令我在窗外踮腳注視的所有美好,注視那映著長袍爺爺身影的講道者。

漸漸地,聖經裡關於耶穌的記述,像泉水涓涓不歇地在我心靈深處淙淙作響。我思想著耶穌生與死的價值,不可思議的復活的真實,和那升天離世前千交待萬囑咐的掛心;而沒想到的是,這一切竟然指向我!我震驚了,他為我生,為我死,為我復活,為我在世間掛心。那晚,我哭了。我說:「耶穌,請接受我。」

奇妙,再奇妙不過的事發生了!閨蜜慧和我竟不約而同地到了洛杉磯。我們在一個共同朋友的晚餐宴會上相遇。宴會上,人影流轉,闊言高談;氣氛雖然熱絡,我的心卻生生的。直到晚宴過後,品茗閒聊時,我與閨蜜慧相認相擁。我們的關係真是無可分割,宛若天地間一襲不離不棄的愛在我的人生道上穿梭傍依!

直到如今,我和閨蜜慧都已經是活在人生下半場的人,她就住在我旁邊的城市,我們經常相聚,就如青春年少時,有著說不完的話。

長袍爺爺從沒有離開我的身旁,每次和他的外孫女慧相聚,就是和他再一次相視。我喜歡看長袍爺爺看我的樣子,那雙看我的眼牽繫著耶穌的眼睛對我的凝視。

-END-

作者簡介

麥思嘉

新聞系畢業的廣播人。一支筆,從據實以報的新聞寫作與講究白話的廣播稿,進入「創文」汲取文學語言,在書寫渲染修辭的生命故事裡尋得歸宿。願與千萬文化中的金絲雀齊飛,揮撒「從天而降」的好消息。

圖書推薦

《天國的影響 上帝的時間》

莫非 著

超越,

不只活在此時、此刻、

這一個地方,

而是會問,

我、你、他,

在這世上

所做的每一件事,

是否都有

天國的影響和意義?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7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02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