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蠟燭男孩丨麗薩
2023/01/06 10:49:54瀏覽646|回應0|推薦2

蠟燭的使命是點亮黑夜,這則童話中偏偏有一根蠟燭因為害怕犧牲而開啟了逃跑計劃。路上發生了什麼,讓它最終心甘情願獻上自己,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呢?

很久以前,在一個售賣蠟燭的倉庫裡,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蠟燭。這些蠟燭都是用來點亮黑暗之夜,讓人們可以看到光明的。一根根蠟燭被售賣出去,他們再也沒有回來過,以至於在夜深人靜時,倉庫裡的蠟燭們聊起了被賣蠟燭們的命運。

「嗨,你們聽說了嗎?被賣出去的蠟燭再也沒有回來過。」一根高高瘦瘦的蠟燭低聲說,「我聽說,他們都已經死去了,當他們被點燃的時候,身體在慢慢消失——最後完全消失了,多麼恐怖啊!」

「哎!這就是我們蠟燭的悲慘命運啊!誰叫我們是蠟燭呢!當給別人帶來光明的同時,我們也在犧牲自己。」一根胖胖的蠟燭無奈地歎息著。

「我倒不這麼認為,當我們犧牲自己給黑暗中的人們帶來光明的時候,我們是多麼偉大啊!這是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一根年長的蠟燭說道。

「不管怎麼樣,我不想犧牲自己,給別人帶來光明。」胖蠟燭說道。

「我倒是很想實現自己的價值呢!」高高瘦瘦的蠟燭說。

蠟燭們討論完了,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安靜地休息了。有一根剛被製造出來的蠟燭睡不著,他聽完蠟燭們的談話,恐懼縈繞在心頭。他想像著自己被點燃,身體一點一點地消失掉,就害怕極了。

晚上,他做了可怕的夢,夢見自己被人強行抓走,點燃,最後身體熔化成一灘蠟油,他從恐懼中驚醒。他實在太害怕了,不想犧牲自己去照亮別人,以致當他看到倉庫有一扇窗子開著時,想到了逃走。為了躲避被點燃、犧牲的命運,他下定決心一定要逃走。

其實,這根新造出來的蠟燭是一根頂漂亮的蠟燭,有一米多高,半米寬,是專門放在城市大街兩旁,在黑暗中照亮用的。因為他們發出的光,能指引人們回家的路,使人不至於迷路。可是,這根蠟燭卻不願意照亮人們的路,因為會犧牲自己。當然,從倉庫裡逃跑是他的選擇,而且,他成功了。

蠟燭翻過窗子,跳進了院子,再從院子裡的梯子上滑落到了院子外的大街上——蠟燭自由了。他走在大街上,看著其他蠟燭慢慢消逝的身體,感到慶幸又懼怕,他要脫離這種命運。不過,很快他就遇到了危險。

一個老太太牽著一條狗走過來,老太太看見了蠟燭,揉了揉昏花的眼睛,她以為自己看錯了,蠟燭怎麼會走在大街上?那條狗更是掙脫繩索,朝蠟燭飛奔而來。蠟燭慌忙逃走,逃進了附近的樹林中,躲了起來,才逃過一劫。那條狗左右聞聞,又抬頭看看,吠叫了兩聲,悻悻地回到了老太太身邊。

見狗已經走了,蠟燭直起身子,他發現自己光溜溜的,裸著身子,怪不得那狗會追他。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找一些衣服穿上。很快,他就在舊衣回收箱裡找到了一些人們廢棄的衣物,甚至還找到了一頂帽子。於是,蠟燭把衣服穿在身上,看上去還真的像一個人了。

但他終究不是一個真人,為了不被人和動物攻擊,蠟燭決定離開這裡。他想還是乘船離開,至於到哪裡,他也不知道。為了安全,能到哪裡就到哪裡吧!他飛奔到海邊,解開一隻小船的繩索,跳進了船裡。船在風的作用下開始駛進大海。

蠟燭安靜地躺在小船裡睡著了。夜晚的月光映照在海面上,泛起層層粼光,有些小魚不時跳出水面,很是安靜和美麗。到黎明時,海裡起了風暴,蠟燭緊張得只能死死扒住小船。風暴越來越大,天上烏雲密佈,接著下起了暴雨。蠟燭的小船被暴風掀翻了,蠟燭被捲進風浪裡,暈了過去——

當他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正躺在一片沙灘上,小船在他不遠處。這是一個小島。

有一個製作蠟像的人住在這個小島上,我們稱他為雕刻家吧!雕刻家看見蠟燭躺在沙灘上,快要被曬化了。雕刻家抱起蠟燭,回到自己家,當然也是他的工作室。這裡有很多蠟像,有的是公主和王子的模樣,有的是商人的模樣,有的是小市民的模樣,還有農民的模樣等等。

雕刻家看著蠟燭,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兒子,他決定把這根蠟燭雕刻成自己兒子的模樣。於是,他專心致志地雕刻起來,除了吃飯,他都在用心雕刻。一個星期之後,一個栩栩如生的、十幾歲的男孩出現了——他有一雙黑色的大眼睛,溫柔的眼神,露出迷人的暖暖的微笑,雖然他還是那麼膽怯。

雕刻家十分滿意,他向上帝禱告,求上帝使這個男孩成為一個活生生的孩子,不再只是蠟燭。不過他太累了,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夜裡的月光傾照下來,有無數星星點點的靈光聚集在了蠟燭身上,他不僅有了身體,上帝還賜給他一個靈魂,他成了一個有靈的活人。

不過,蠟燭男孩還是很膽小。可是,他卻擁有雕刻家的愛。在雕刻家的眼裡,蠟燭男孩就是他的兒子,他陪蠟燭男孩一起在沙灘上踢球,在海裡游泳,在小島上摘果子,晚上給他講故事。雕刻家把所有對兒子的愛都給了蠟燭男孩,蠟燭男孩感到很幸福!

但是,蠟燭男孩心裡總是有一種失落感,就是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雖然他已經如願成了人的模樣,但他總想找到一種價值和意義。為此,他總是悶悶不樂。雕刻家看出蠟燭男孩的心事,勸他到外面去旅行一番,也許就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了。蠟燭男孩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所以決定到外面走一走。

雕刻家為蠟燭男孩造了一艘堅固的大船。這船有船帆,裡面裝滿了食物。雕刻家教會蠟燭男孩如何駕駛這艘船。就這樣,蠟燭男孩帶著雕刻家滿滿的愛出發了。

這次的海上之行特別順利,一週之後,蠟燭男孩到達了另一個海岸的國家。

這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有著最美麗的自然森林,森林裡盛開著各種鮮花。這個國家還擁有最美麗的沙灘,沙灘上的沙子是五顏六色的。他們還擁有最美的城堡,使得這裡像是美麗童話裡的國家。

只不過,這個國家有一個極壞的地方,就是——黑暗魔君統治著這個國家。他在人心裡統治,所以這個國家每一個人心裡都充滿了黑暗。有的人已經完全成了黑暗魔君的手下;有的人被黑暗吞噬,沒了生命;有的人在苦苦掙扎,盼望光明的到來。

在這個時候,蠟燭男孩到來了,他能給人帶來光明,驅散黑暗魔君在人心中的統治。不過,當蠟燭男孩給人帶來光明的同時,他需要犧牲身體。想像著身體一點點地熔化,蠟燭男孩還是感到畏懼,但雕刻師給他的愛讓他充滿了勇氣。

於是,他在戰戰兢兢中決定,就算犧牲,也要給這裡黑暗中的人們帶去光明,因為他們太可憐了。

這天,蠟燭男孩正在森林中行走,遇到一個帶著小孩子的女人,她們周圍滿是張著血盆大口、吼叫的狼,眼看就要把女人和小孩子吞吃嚼碎。

蠟燭男孩想起了雕刻家給予他的愛,他心中充滿了愛,這愛戰勝了恐懼。他把自己的一隻手臂取下來,點燃,送給了女人。女人一拿到這光明的蠟燭,燭光四溢出來,形成了強大的保護光圈,那些嘶吼的狼群再也不敢靠近,只好悻悻地離開了。

女人有了這光明,再也不害怕黑暗了,她是多麼感激蠟燭男孩啊!她的眼淚滴在蠟燭男孩身上,蠟燭男孩的心是那樣喜樂。原來,只有帶給人光明這件事,才是他要尋找的最有意義的事。蠟燭男孩感到無比幸福,他再也不懼怕,心裡充滿了平安和喜樂。

蠟燭男孩帶著喜樂和平安去到一群老人中間,他把自己另一隻手臂點燃,帶給這些老年人光明。有一些老人的眼睛瞬間明亮起來,心裡的黑暗也被驅散,他們是那樣喜樂和平安。但是,老人們中也有一些人,眼睛仍然昏花,看不清那光明,永遠也不相信有光明。於是,他們趕逐蠟燭男孩,甚至還用棍子抽打他。

雖然如此,蠟燭男孩心裡的愛卻越來越多,心裡的光明也越來越大。原來他不僅照亮了別人,自己更是被光明照耀,他是那麼喜樂和平安,甚至在別人驅趕他的時候,他都可以去愛那些驅趕他的人。

蠟燭男孩來到一群病人中間,他們有的瞎了眼,有的瘸了腿,有的得了必死的病。總之,這些人得了各式各樣的疾病,都是因為他們的心在黑暗裡待得太久了,看不見光明。

蠟燭男孩看見這些有疾病的人,心裡的愛就隱隱發動,可憐他們。他把自己的一條腿點燃,給了這些有疾病的人。他們中間好多人看見這光,竟然完全好了起來,他們跳著、唱著,讚美著光明。

蠟燭男孩喜樂極了,他終於明白這犧牲是極大的喜樂,他是多麼樂意把光分享給別人啊!當然這別人也包括官吏們。蠟燭男孩被抓了起來,官吏說蠟燭男孩是個妖怪或者巫師,或者是一個會變魔術的小醜。他們認為蠟燭男孩所帶來的光會蠱惑人心,因為他們從來沒聽過有什麼光明,更沒見過光明。

可蠟燭男孩被愛充滿,也愛這群說他是妖怪的官吏。他將自己的另一條腿點燃,把這光送到官吏們面前。這些官吏嚇壞了,他們趕緊熄滅了那光,把蠟燭男孩的蠟燭腿扔到了垃圾桶裡。

雖然如此,還是有幾個官吏看見了光明,他們心裡的黑暗褪去了,喜樂和平安充滿他們的心。

蠟燭男孩渴望給更多人帶來光明。但是這時,國王出現了——

國王是一個肥胖的男人,他心裡充滿黑暗,才不相信有什麼光明呢。他聽說蠟燭男孩帶來了光明這個新鮮玩意兒,他恨惡光明,他要殺掉蠟燭男孩。因為,如果每個人都愛上光明,誰還在他的統治之下呢?

行刑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蠟燭男孩被帶到了刑場。但他只有頭和身子了,他祈禱著,願意用自己的頭和身體照亮這個黑暗中的國家,上帝聽了他的禱告。當蠟燭男孩的頭被砍下來的時候,天上一束大光把他帶到了空中,他的身體就像燃爆的煙花一樣,映照在空中。整個國家的人都看見了這光,有更多人把這光接到了心裡。

而蠟燭男孩的靈魂也與天上的大光融合在一起,永永遠遠在一起了。他的靈魂得到了永生。在那光裡面,他有了一個全新的永遠也不衰敗的身體,這是他得到的賞賜,也是蠟燭男孩尋找到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END-

作者簡介

麗薩

喜歡讀書寫作,常常寫些隨筆、散文、詩歌和童話故事,感歎上帝的偉大。也樂意投入時間精力在文字上,願用一個個故事使人認識上帝。

圖書推薦

《尷尬少年遊》

黃瑞怡著

有沒有哪些故事,

與說故事的人,

能指點星辰,

引我們朝向

為每一顆星星命名的

那一位完全者?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product/12240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803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