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蘇文安講道| 停、看、聽
2020/10/12 13:21:47瀏覽584|回應0|推薦1

聖經中最有名、最典型的生命轉捩點故事,莫過於摩西在米甸曠野看見焚而不燬的荊棘,因而遇見慈愛又聖潔的神,就此生命進入另一個境界。


從諸多聖經人物的生命經歷,我們可以看出,當神親自介入,將生命轉捩點帶到我們面前時,這生命轉捩點至少有兩個特性:第一,它必然是一個干擾性(destructive)的事件;第二,它必然帶來非我們所能預期或掌控的轉變,以致於我們不得降服於祂。

  

 干擾性的事件


何謂「干擾性的事件」?——就是上帝會讓一些特別的事發生,好你不能視而不見。你可以選擇繼續我行我素,躲在舒適區(comfort zone)中,坐失生命翻轉的良機,也可以像摩西一樣,放下原本正在做的一切事,過去仔細看、用心聽。

合和本中的「過去」一詞,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上前去」,某些英文版本譯作”turn aside”。芝加哥三一神學院前院長Dr. Greg Waybright指出,希伯來原文唸作”sur”,是一個很特別的詞彙,意謂著放下原本所熟悉、正在做的一切,轉向完全不同的境地。沒錯,當生命中「焚而不燬的荊棘」出現,我們一定要給自已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萬萬不可失之交臂。

你有過這種「見到焚而不燬的荊棘」的經歷嗎?你我原有一套習以爲常的世界觀、人生觀;你說,我相信這個,既然我相信這個,那個就不可能發生。然而有事發生了,超越你原本的信念、想像,強迫你停、看、聽,強迫你深思-----到底我過去所相信、所堅持的,是否把神變小了?是否把我自己限制在物質、肉體、可見的層面?

「干擾性事件」的轉捩點包括——


與衆不同的巴拿巴」:神會讓「與衆不同、突破框柩的人」 (extraordinary person) 出現在我們身邊。——這些人因生命曾經被神改變,所以能成爲神恩慈、創意與能力的管道。他們耕耘、接納、陪伴、關懷、教導、輔導、提拔、忍耐、寬恕、承載,成為天父差到你我全命中的天使。相信許多人都曾因神賜下這樣的「貴人」,而得以在生命的轉捩點上做出正確的回應。

在我自己的人生中遇見過好幾個這樣的「巴拿巴」。例如:很懂得鼓勵人的基督徒老師;伴我行過青春叛逆期的教會少年團契輔導;帶我走過失敗低谷的好朋友;助我學習爲人夫、爲人父的智慧婦人麗珊;引我進入文字事奉之門的好哥哥與好同工……。

願我自己也常成爲別人生命中的巴拿巴。

 

 2·不斷的叩問:神會將一種「不斷的叩問」 (big and unceasing questions) 放在我們内心深處——這種叩問,單靠我們自己或我們所熟悉的人事物不能提供答案,惟有轉向神才有出路。

 1934年,家母從台南長榮女中畢業前夕,頭一次直接與耶穌基督對話。她花了幾天工夫,一心一意向主求問:「我活在這世間,到底有什麼使命和目的?為什麼我出生作女的,不是男的呢?為什麼出生在這種被外國人統治、沒有自由的殖民地呢?豈沒有永遠保持富有、不再衰敗的方法?」針對這一連串的「大哉問」,主以清楚的聲音給這位十九歲女孩兩段經文;「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33)「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廿四:15)


  1941年1月2日,她與家父的新婚之夜,兩人翻開聖經分享人生座右銘,竟然不約而同、不謀而合,就是這兩節經文!自那一夜直至1997年8月25日安息主懷,媽媽抓住上帝如此奇妙、寶貴的應許,66年如一日,委身於婚姻家庭中,教養8名兒女為主而活。

 你我那「不斷的叩問」又是什麼?

 

無法擺平的難處:神會讓我們「無法擺平的難處」 (unmanageable troubles)發生。——例如:身體的限制;職場的困頓;配偶的惡習;兒女的特殊需要;失智的長輩……等等。這些都會讓我們從自以爲是、自我中心當中真正謙卑下來,開始學習信靠順服神超自然的引導與作為。

無法填補的空虛感:神會讓我們產生一種「無法填補的空虛感」 (never-filled emptiness)——這通常發生在歷經多年艱苦奮鬥,終於事業有成、甚或事奉有成之後。-----「就只是這樣嗎?」你會不斷自問,而這就是你必須「上前去」(turn aside),再次面對神的時候。

 

非我們所能預期或掌控的轉變

 


    何謂「非我們所能預期或掌控的轉變」?


    出埃及記三章4節中,神呼喚:「摩西,摩西!」在聖經的語法中,「重複」表示很重要。撒母耳記下十八33,大衛接到兒子被殺的噩耗,哀哭道:「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我兒!」就是一例。而當神重複某人的名字,表示神認識他、且要與他建立「個別的親密關係」(deep personal relationship)。

    當時摩西已八十歲,在荒涼偏遠的米甸曠野已牧羊四十年。他可能自覺已被世界遺忘、也不知道在人生中還能有什麼作為。然而,就在這兒,「焚而不燬的荊棘」出現了!荒山僻野頓時成為與神相遇的聖地!而這一切,全出於神主動的恩慈,絕非摩西所能預期或掌控!

在這兒出現了一個問題-----神既呼喚摩西,意思是要他上前就近祂,卻又在第5節立刻又要他「不要近前來!」——這不是很矛盾嗎?

關鍵在於下一句:「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在當時,兩人相鬥,輸的一方必須把鞋子脫下來,以示降服、以示任憑處置,因爲在被烈日曝曬的曠野或沙漠中,不穿鞋是哪兒也去不了的。

所以,第4、第5節合起來,意思就是——「我是慈愛的神,所以願意讓人就近我;但我又是聖潔的神,沒有人可以靠近我。」(I am a holy God, so people can’t come close to me; I am a loving God, so people can come close to me.) 除非我們完全放下自己、降服於祂。神要我們放下自己的顧慮、恐懼、條件、藉口,單單仰望信靠祂的大能,說我們原本不敢說的話,做我們原本不敢做的事、去我們原本不敢去的地方。祂不是告訴摩西:「過來,想一想,你到底要不要脫下腳上的鞋?」祂直截了當地命令:「脫下你腳上的鞋!」

11,摩西提醒神,我有不堪的過去,我曾殺人。神說,你以爲我不知道嗎?但我不但要寬恕你,還要差你回到你當初逃出來的地方。

接下來一直到第四章,我們聽見摩西一再掙扎、一再討價還價:「我不要,我不敢!」有聖經學者認為,與其說摩西謙卑(或自卑) 、頑梗,不如說他自慚,因為四十年前他為神大發熱心、想作英雄,卻一敗塗地,在同胞中成了笑柄,在長於斯學於斯的埃及宮廷成了叛逃的兇手。他不願再去面對那一切。

但神說:「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who I am)(出三14)我不會成爲你希冀我成爲的樣子,而是作你的神。我會改變你的生命,只要你徹底降服,讓我成爲你生命的主,與我建立個別親密的關係。因此,神吩咐:「脫下鞋子!」

「認識衪」到「真知道祂」


要理解出埃及記第三章的神,對照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是最好的辦法。神是聖潔的、公義的,罪必有罰,罪人不能來到祂的面前;但祂又是慈愛的,差遣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代受了我們當受的刑罰,使我們得以在寳血遮蓋下回到祂面前。

聖潔又慈愛的神今日同樣藉著你生命中「焚而不燬的荊棘」要你停,看,聽。你要停得夠專、看得夠久、聽得夠明,然後脫下腳上的鞋。當你如此回應時,你就由原本只是「認識衪」(knowing about Him) 變成以弗所書一:17所形容的「真知道祂」(knowing Him),進而與衪有生命的連結,亦就在人生的轉捩點上沒有與衪擦肩而過,生命、生活、事奉新境界就會開始,你就必在父神的榮耀中有份!

作者簡介:

蘇文安

現任國際真愛家庭協會副會長、真愛家庭雜志和神國雜志總編輯。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加州富樂神學院宣教學碩士及正道福音神學院道學碩士。多年從事創作、采訪、期刊和書籍企劃編輯、文字人才培育、講台事奉,並參與機構創立和運作、配搭教會開拓與牧養,喜愛用生動創意的方式,結合聖經理念和具體實踐步驟,配合文學與電影,來與教會與社區廣大朋友分享。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5147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