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9 11:41:45瀏覽492|回應1|推薦5 | |
多年來,記事本裡都夾著這張照片──一個國外重度頭顱變形唇顎裂的男孩,眼無法闔,嘴不能閉,五官完全錯置。偶而拿給朋友看,總引起一陣驚恐:「怎麼長成這樣?這麼醜!」旋即轉身,不忍卒睹。 他是基因突變生下的畸型兒,家中赤貧無法求醫,透過我工作的慈善機構,安排來台灣進行手術。我一路陪伴他以及他的媽媽搭飛機、住院、進手術房、術後復健……..。孩子出奇的安靜,不哭不閙,躺在我的懷裡;即便經過一次長達六小時的手術,一張臉裁裁剪剪如同拼布一般,也認命地只輕微呻吟。孩子似乎了解,老天爺已經開了他一個大玩笑,他必須很乖很乖,才能避免老天爺再一次的捉弄。 如同上演一齣默劇,沒有對白,隱約卻又讀到深沈的悲哀。有時我打破寂靜,抱起他輕輕搖晃,一邊唱著兒歌,好不容易傳來咯咯的笑聲,聲音細微到需要加上一點想像,但已足夠令我激動莫名,因為,那珍貴的笑聲,來自一張縫出來的嘴;而嘴,長在一張破碎的臉上;臉的主人,正竭盡一切努力要活下去。 第一次,見證到生命的殘缺,以及殘缺背後旺盛的生命力。 後來,在一所孤兒院裡,我見到一位被火紋身的女孩,約莫六、七歲,聽院長說,幾年前家中大火,女孩目睹雙親葬身火海,自己也遭到燙傷,從此以後,女孩的臉上不再出現笑容。 我們一行人,怎堪忍受這樣的故事結局,於是絞盡腦汁,說學逗唱,外加耍寶,幾小時下來,小女孩緊繃的臉開始放鬆,不多久,竟然展露笑顏了,現場歡聲雷動,比中了第一特獎還要開心。臨去前,大夥兒最牽掛的,還是這個女孩,愛與溫暖氾濫成災,每個人都想一次存滿她的笑容存摺,讓女孩可以一輩子提取不盡。 殘缺,牽動了人們內心深處真善美的感受。如果殘缺是醜,是不幸,那麼醜與不幸的,只是題材;因不幸與醜而得到的啟發,讓殘缺不再殘缺。 有一晚藝文聚會,加拿大卑詩大學藝術所教授曹星原提出,醜的藝術比美的藝術早了八百年!我在想,是否因為每個人都有關於醜的經驗,與美相比,醜毋寧具有更易於感覺和構想的優勢,更容易想像與表現呢?傅山說「寧拙毋巧、寧醜毋美」,強調奇、狂、怪、醜,來與唯美主義相抗衡。我們觀察傳統藝術敗筆的醜,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一些塗改,最後都可以從他處獲得補救,無損於整體的成就。因此有人說:「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由於不能重新整理、修改線條,所以隱含著技術和觀念上的風險。既然不能重新修改書寫的線條,就必須適度接受失敗。」 失敗可以看作是某種殘缺,唯有接受它,才能無拘無束、盡情演出。藝術若能從奇狂怪醜中找出與天、心的關係,因而獲得創作上的源源活水,作品所傳達的,已不是美或醜,而是一種精神了。十六世紀西方藝術家即說過:「在『心靈』創作之時,藝術家才真正誕生。」 心靈創作強調的是『傳神』,藝術家的心,藉由作品與天取得了連結,找到宇宙中生生不息的活力,已超越了美與醜的定義。真實人生亦是如此,顱顏傷殘或被火紋身,雖是一齣荒腔走板的戲碼,一首變了調的樂章,只要賦予意義,同步提昇,那麼,對於「醜就是美,美就是醜」之論述,自可發出會心一笑了。 其實,美與醜,皆觀者心之鏡也。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