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計畫寫書"白色飛巡"!
2005/10/12 20:01:37瀏覽832|回應0|推薦0

白色飛巡寫作動機:

記得當年是自願念醫學的,因為參加了大學舉辦的醫學營,在大體解剖的那堂課,紮紮實實親手接觸到了人類的器官和組織,和生命連結的那一瞬間,一股對探索人體奧秘的渴望從塵封的意識底層中被狠狠翻出,於是我的生命開始跟醫學互相交織牽扯,從此密不可分,新生的時候,面對未來的不確定與期待,寫出帶有青澀與幻想的"初生"那篇。

然後在真正念了醫學卻又對人生開始惶恐的時候讀到侯文詠的”白色巨塔”,當時在醫學院裡流傳開,從書中對醫院裡的生態寫實裡,我開始信仰起侯文詠老大和他筆下刻劃出的人性,那甚至是我鑽入死巷的時候唯一能仰賴的曙光。

唸書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青春躁動讓我反反覆覆思索著為什麼學醫?於是我寫下單身男子自由基、醫學生焦焦女、共筆與青春、書生型運動員等等,替所有刻畫過的留下痕跡。

醫師們披上了白色無瑕的醫師服,談笑風生地解決病人的煩惱痛苦,坐擁高收入和崇高的社會地位,這或許就是大部分人對醫師的印象,也是引誘包括我在內的許許多多學子一頭湧入白色飛行的行列。

白色的羽翼飛過,乘著風展翅飄動,那是多美的畫面呀!

然而,不論從我念醫學院的時候遭遇的重重失敗和挫折,或是從這本書中揭發出血淋淋的人性醜惡,都一而再地告訴我,關於白色的一切並不是都那麼完美。

在接觸解剖學的那一學期也反而陷入了低潮,這是一道醫學生最基礎的大門,也是障礙賽的開始,我幾乎每天都背著十公斤的原文書爬過兩百多階的山坡,準時在八點十分之前進入地下室陰森森的講堂,開始聽著陌生又難記的拉丁名詞,有時候一整個下午泡在福馬林嗆鼻的解剖室之後,隨便吃個沒有味道的晚餐又緊接著一整個晚上的考前復習,印象最深的那天,我們最後走的這批人才發現好像颱風來了,早上出門還沒下雨,沒有人帶雨具,冒著大雨衝回寢室後又發現停水,於是我們只好帶著疲憊以及顧不得的臭味呼呼大睡,於是我寫下了邊緣人一篇。

眼見"權利與欲望"的擴張,在"學海無涯"裡找尋藉以依賴的漂木,每天一醒開始"晨會",接著開始"巡房" 。

"白色巨塔"書中唐國泰醫師在當上了有名有錢的外科主任之後,卸下了白袍回到家中卻只能孤零零地面對空盪盪的家,一個人獨自在台灣拼死拼活,留著妻兒在美國過著大好的日子?莊醫師對著照顧重病親姐姐的實習醫師關欣說:「妳現在不可以哭,因為妳現在是關愉的醫師,沒有人會相信自己的醫師會哭哭啼啼的。」;徐大元院長在實習醫師的時候第一次被臨死的病人抓著手說:「醫~師~,救~我~,我不想死~~。」,卻還是在病人絕望的眼神中目睹了挽不回的死亡過程。

發覺即使是賦予高度期望的醫學本身,也能常常叫人無助且啞口無言。

在醫學院的過程裡,面對人性與現實的掙扎,我又寫下加護病房、東牆西牆等幾篇,也是近幾年醫生醫德面臨挑戰、病人自主意識提高的同時,讓社會大眾了解學醫的過程,加上病案批鬥大會裡的辯證與思維,敘述了白色羽翼逐漸豐碩的軌跡。

但我也相信書中關欣醫師不斷強調的,生命中總存在著不變的美好與正義。

在課內的學習裡歷經挫折,卻也幸運地在課外有所表現,二零零二年參與舉辦了世界醫學生年會,同年贏得台灣區大學先生第一名,二零零三年前往德國進行短期交換學生,二零零四年贏得世界大學先生第一名,並且在二零零五年年初前往印度進行志工以及訪問德里市長與政府官員等行程。

也是因為學醫和所有的學習一樣,要求有全面的能力和思想,於是在大學的生活過程中,我抓著學業和健康的本質,不斷從各種角度擴張自己的經驗和能力,演講告別賽紀錄了我在口才上的努力,姐妹作國慶朗讀則記載入選二零零四國慶青年朗讀代表在五萬人面前朗誦所經過的一切。

在最難熬過的那一學期,眼睜睜地看見同學原本烏溜溜的黑髮硬是長出一小撮一小撮的白髮,看著剛入學總是活潑愛笑的同學漸漸變的沉靜,看著同學常常打電話跟男女朋友取消約會還陪不是,看著那前所未有的考試壓力排山倒海而來的前夕,室友失眠的失眠,拉肚子的拉肚子,感冒的感冒,而從來沒有胃痛毛病的我也開始了惡兆,即使最後在學期結束的時候我被不規律的生活和撐不起的體力打敗了,最基礎的解剖學和組織學都沒有通過,我還是願意去相信醫學是我這輩子必須要走的路,因為我在醫學中,碰到了生命的最底層、最珍貴的本質。

雖然成績不好又努力不夠的我不夠資格這麼認為,但我已經愛上了學醫的感覺,雖然我也不時討厭學醫的過程中失去的一切,但就像書中關欣說的,沒有愛是絕對的,如果要接受愛,就要別無選擇地接受現實、接受恨和哭泣,接受所有愛戀幻化的一切,而所有深刻的愛恐怕都是這樣上演的吧!

醫學是追求幸福的科學,是創造和維持更多幸福的科學。

如同我在"出生"這篇的紀錄,胎動、陣痛之後,孕婦扭擰的表情下開始生產的暴力美學,如同站在跳水台上,胎兒轉身、內旋...,然後華麗地落到人間,開始屬於新生命的白天,就如同一名醫師的培養的過程。

我感謝著所有的獨特的經歷,並且記載成文字,真正開始寫作不過三、四年,在明日報架設白色飛巡同名網站,有許多讀者來信或留言給予指教,也曾經在2004明日報書評徵選榮獲優勝,一些報紙編輯及網路版主等更來信鼓勵,從2002年開始決心寫作以來,這次我終於集結更完整的記載,或許自己還過於天真,或許文字還太稚嫩,但我仍堅持pass it forward!

預定篇目:

<一> 破殼
初生
城市音樂會
寄生蟲
生與死的距離
錯路之旅
共筆與青春
書生型運動員
家鄉梳洗
演講告別賽
千里尋肌
單身男子自由基
國慶朗讀
醫學生焦焦女
長庚青年
骨傷練功拳
世界醫學生年會

<二> 非典型醫學生課外飛行
大學先生國內賽
假性成名症候群
大學先生國際賽
螢光幕前
印痕
傳遞

<三> 白色的羽翼漸豐
巡房--白色的羽毛飄動
心靈病房
病案批鬥大會
東牆西牆
再生之旅
晨會
學海無涯
皮膚科春季體驗營
權力與慾望
麻醉羽化成詩
加護病房
綠色草原‧刀光劍影
出生
最後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bertHu0708&aid=7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