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感覺
2007/03/21 17:46:07瀏覽970|回應2|推薦4

幾米曾說:『當你試著去感覺感覺,感覺就會喜歡被你感覺。』,感覺不只對藝術家重要,也是使醫生們診斷與治療能流利的法寶。

幾年前還稚嫩的時候,總以為學醫不過是背背書,查查期刊就可以處理病情,也總覺得針灸不過是把針插入穴位,把脈只在乎快慢、節奏與有力與否,聽心音只知道心臟搏動的強弱,聽肺聲只能辨別有無順暢,經過調教與訓練之後,把解析度調高,這才發現如納妮亞傳奇一般看似靠近卻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練了陣子吐納,依師父傳授的方法按時把濁氣儘量排空,讓真氣流暢,靜下心,漸漸指尖更細緻地感覺觸壓冷熱,登上阿里山那天,在遠離塵囂的神木群中,鬆開精神,雙手!竟然有更明顯的氣感緩緩發散,並且隨著環境的移動呼吸的韻律而跟著消長,終於,我打開了這扇門。

偶爾,試著以意念把氣導引到想要的位置,先是左手無名指、拇指,接著輪到右手小指、食指…,神志若有似無忽隱忽現,玩熟了後,再把氣涮過任督二脈的小周天及十二經脈的大周天,原來,武俠並不只是小說。

帶著武功再度闖入江湖,用手去感覺病人氣場的分布,把脈時宛若進入撓動脈的大海裡,浮取風平浪靜但關部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是滑脈,浮中取寸脈往來不暢,如輕刀刮竹,帶有澀脈,中取見脈脊,圓潤飽滿,但來盛去衰,一按即散,邊界不清楚,像是氣欲出走的感覺,是洪脈…,練出了感覺,彈一首脈琴後,一整張脈圖才浮現在腦海,等著被分析。

公車上,我閉上雙眼,把心舖平,車上有五組人在交談,三個人在說手機,我練習分出主要訊號及背景訊號,一一去探索每一組對話,推理每一組人生的姿態,就像在脈海裡、在面色裡、在言行中去整理出關於病人的幾組線索,加以歸納與演譯,擬出切入殺敵的最佳戰略!

記得第一次放中央靜脈導管裝置的時候渾身緊繃, 無法完全信任自己能獨立把導管從皮下精確地放到病人的右心房,而且當時學長距離我二十公尺遠,正在急救另外一床病人,無法當場指點,五分鐘之內眼前的病人就必須使用這裝置,我手邊只有唸了幾遍的操作手冊,以及抽過上百支動脈血的手感…,「學弟!就跟釣魚一樣,看不到,可是你可以感覺的到」,呼叫出曾經讓所有醫學生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才記住的解剖圖形,「來吧!」,找到皮下的脈動,那條動脈的旁邊會緊鄰著靜脈,那條靜脈轉了兩個彎之後就是我們要的右心房…,感覺皮膚脂肪湖下的水流,投竿,動脈魚群來來去去,撥開不要的魚,避開逆流,見紅了,但卻是充氧血的紅,Damn it!我要的不是動脈!換方向試試手氣…,弄了半天,才搭上線,把裝置一個順著一個置入。

針灸時找到穴位最可能的埋藏地點,儘管它隨著氣血無時無刻都在變動,沉肩墜肘,心志和諧地向病人施針,針灸用的針極輕極細軟,稍遇阻力就會彎針,曾經反反覆覆練習搓紙、搓棉製針包,練在自己、在同學身上…,經歷錯誤與挫折之後把刀技磨亮,才能筆直地用在病人身上,此時,不能有多餘的心情起伏,一心一意想給病人最好的治療效果,全身的意念灌注在和針交會的指尖上,穿過上皮的痛區卻又不能太過,第一個經氣會流過的層面就在皮下,一恍神就會錯過,用感覺找到它循行的路上,耐心等著,「來了」!手下感覺一股交雜的力量湧上,幾秒之後病人的表情也有了反應,小心翼翼捧著得來不易的氣,守護著,等著飽滿後,時機一到再往另一個層次前進…,避開神經,繞過血管,同時感受不同層面正氣與邪氣的盛衰作為判斷的依據,以不同的招式加以調整,或給或取,有時引陽經的氣灌流到陰經的氣,有時疏通有時導引,使病人全身氣血達到最自然勻稱的狀態,沒有細膩的感覺,這一切便不完整。  

骨傷師傅曾經練到踏到地板之前就要感覺地板的起伏,一轉身遇見陽光就有被打擊的感覺,也曾有內科醫師敏銳到能摸一把頭髮就解析出有幾根,我剛踏入中醫的山河裡,每天擦亮自己的感覺,直到能越來越清楚地洞察敵人的原形。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bertHu0708&aid=833496

 回應文章

相信愛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興
2007/03/26 15:48
高興看到你回來,生命總要有希望才不間斷

晟著風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
2007/03/22 23:51

2007首播的文章!        離開寫作半年,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