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共筆與青春
2005/11/22 20:38:54瀏覽2883|回應1|推薦5
期末考後的班會上,向來熱心的J同學提出一個檢討,這學期的共筆需要改革。

共筆,共同筆記,向來是台灣醫學院的傳統,上過醫學院的課就知道,老師往往有自己一套上課講義或教材,又指定了另一套參考用書,私底下出提又根據不同系列的書,一次考試的範圍往往就是幾百頁的原文書、上百頁的講義、幾百張的投影片,而且往往是獨立事件,等到統合好所有的資訊大概也沒時間真正把書唸好,為了避免一下子少了太多同學,我們需要作戰指揮中心。

J同學說我們需要更好的共筆,省下來更多的時間,我們可以各自追求想要的生活品質。

生活品質?對醫學生來說真是心酸的字眼。

從小就夢想著大學生活,清晨被鳥聲舒緩地弄醒,悠閒地走在霧間吸著清新的空氣,上過課之後下午在草原上和同學談哲學,傍晚在湖邊寫詩,晚上去聽音樂會,回寢室繼續party,但我們從一年級就開始一週五十多堂課的日子,大部分的下課空檔多數的人都累的趴在桌上,毫無年輕人的生氣,三年級課業加重的那年,一早就要趕去圖書館在八點上課前把書預習好,下午下課後抱著書和其他系準備考研究所的學長姐一起蹲在圖書館,用駑鈍的資質緩緩解讀著老師在短時間內猛力灌入的知識,在休息的空檔耍些哀怨以及反省自己為什麼非得過著這樣的生活。

有的同學從五點下課後,吃飯休息到六點,接著連續唸了十二小時的書,只睡隔天一早的六點到八點之後就去上課,日復一日意志力始終那樣堅定;有的人把唸過的原文書撕掉,宣示已經完全背下;有的人明明上課睡到打呼,當我聚精會神還聽不懂上課內容的時候,她在下課之前被老師特地叫起來問話,竟然可以完全重複老師上過的大綱、重點甚至笑話的順序都沒弄錯;有的同學同樣考前才開始唸書,書只唸了半遍卻比其他唸過三、四遍的同學高出幾十分,我通常就是被強者壓著打成績總是墊底的學生,卻還是貪戀生活品質和青春,所以,我需要共筆。

升上了五年級後,七點多大家參加自己科內的晨會,接著見習,中午上mini-lecture,下午是病案討論和科內教學,空檔要完成負責照顧的病人的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四點一到,全班才開始集合上課,小老師先設法要到所有可能的上課資料,轉交給共筆執行組,負責的同學還得事先把參考書籍的相關內容看過,預習過學長姐的相關共筆,接著在上課中整理出老師提示過的重點,給予程度不一的重點標示,方便考前緊急程度不一的同學取用,也要重組老師不合邏輯的句法,找到強而有力的證據推翻老師的口誤以及筆誤,把參差不齊的上課原料一一加工成好消化易吸收兼顧色香味的佳餚,而監督負責捍衛共筆的品質,學藝則負責監督監督組,謹守三權分立、五權憲法、三民主義的共筆時代來臨,靠著體力和鬥智那種單兵作戰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共筆往往得附上新的笑話和老師耍冷的精采片段,如果遇上曾經在別家醫學院教學過的老師,我們也會透過聯絡網取得所有的資訊,共筆更串聯了老師跳躍式的思考模式,統整偏邏輯的詭異論點,最後結合共筆組以及監督組還有班上的”達人”所凝聚而成別俱心裁的思路流程和記憶小口訣,考古題更是整份共筆的精髓,一條條教戰守則抓出每個老師出題的慣性,一一挑出題目中藏匿的陷阱,提醒同學老師可能的心機所在,唸過了共筆,進入考場儼然已是另一股氣勢。

可以想像的是,等到下午上課的時候往往體力都已經耗盡,接著像我們雙主修的同學還要上課到晚上九點,之後才能開始準備隔天的討論、主治醫師交代的問題、住院醫師指定的問題、病人或家屬可能會問的問題,寫過報告後往往上課的內容還來不及翻就睡著了,緊接著又是另一天的開始,週日才能補救來不及唸的書,師長為我們安排了充分而流暢的訓練,這是成為醫師必經的過程,只是沒有人會安排我們的青春,安排我們個人的喜怒哀樂,所以我們安排了共筆,提昇學習效率,更試著用卡出來的時間,挽回大江東去的美好青春。

即使已經過了好幾年的醫學殘酷的訓練,我還是對著充滿年輕活力的生活抱有期望,我們像是被送上了一去不返的醫師生產線上,卻千方百計試圖強行拖住青春的尾巴。

有了共筆,我們每天多了一些睡眠和體力,用功的同學可以把時間留給更多的醫學問題,追求生活的同學或許偶爾會翹課打球、比賽或約會,但我們確實有了更多機會接觸社會,更貼近人性,在實際與人群的互動中探索自己,探索人類。

有些師長認為只有有關醫學的才是一切,期待我們在專業能專注地投入,雖然在多數的醫學生眼中,一位位頭髮蒼白,窮盡了一生耕耘著醫學又富有專業素養的老教授們是值得肯定的典範,只是我們真的還年輕,不想把無限可能的青春孤注一擲。

因此我們群起,手牽著手團結起來,寫出最優質的共同筆記,要突破上課教得含糊考試又艱澀的老師設下的障礙;要超越”我就不信全國前幾百名的學生程度有多好”,鐵齒老師的魔咒;要征服投影片明明都發霉上課發音還不正確,總是說著類似中文或英文的外星老師,每到考前,我們就這樣匯集了最佳的戰鬥裝備。

那些責任和學醫的信仰都還太過遙遠,此時沒考過眼前的考試便會失去所有。

雖然共筆也可以多的像海,但比起原本的大洋已經縮水了許多,我們在浩瀚的知識裡游蕩著,緊抓著偶爾飄來而很重要的快樂。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bertHu0708&aid=108481

 回應文章

半月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必要的過程
2005/12/09 11:46

要成為專業人士就要經過專業的訓練

學校的課業只是最基本的

如果醫學生在這麼多的教科書及考試磨練之後

我們的醫療環境及品質都還不盡理想

都還有那麼多的醫療糾紛

那麼究竟是誰有問題呢?

健保制度一定是有問題的

但除了健保制度之外

醫療品質不盡理想

醫療糾紛百出

問題究竟在哪裡?

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