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零零二世界醫學生年會之二---中醫特攻隊
2005/09/29 20:12:06瀏覽636|回應0|推薦0

真正的大會之前是由國內兩大中醫系學生所主導的傳統中醫訓練營。

能主辦這次的年會,是一個與世界接軌,培養多元化思考的極好機會。

在一旁觀察著報到的學生,壯碩的加裔南非人、荷蘭美型甜姐兒、南美洲的平頭兄弟檔…,越來越多來自不同背景的醫學生加入認識中醫的行列,我們也摩拳擦掌準備上菜。

歷經多顧茅廬,我和幾個曾經一起參加過醫學生國際會議的中醫系同學總算在長庚和中國中醫裡反覆延攬出各式人才,組織出最適合這次營隊的人馬和顧問團,半年來每個假日北部中部間的往返,無數的線上開會和電話溝通,和各種廠商、團體斡旋,整合國內中西醫專家們的意見,根據每個團員的特質和能力擺出中醫基礎、中藥、中醫診斷、、方劑和針灸五大陣行,五根手指般大略勾勒出中醫的掌心,之間五行般互相支援協調,我們是世界醫學生會議之中醫研討會籌備小組(pre-General Assembly group)。

要用英文去詮釋中醫的確不容易,得先把抽象的描述具相化,然後用西醫的臨床經驗作為譬喻,對於小小的醫學生來說是種挑戰。

眼前一百人的國際醫學生,各自經歷不同的路程來取經。

第一天晚上照營隊慣例要互相熟悉,隊員分成了十小隊五組輪流闖關對抗。

中醫基礎連環密碼鎖、中藥連連看、方劑尋寶圖…,突破了刻板的教學我們參考了最新的綜藝節目和營隊手冊採取最入時的學習模式,許多深刻的瞬間記憶力和優越的理解分析能力還超越了我們的預期,幸虧反覆規劃的細部流程中有許多解套模式應對突發狀況,笑鬧中,增加了彼此和對中醫的基本認識,帶著略溫的感覺來到第二天。

疲累的夾縫中工作人員也照例進行檢討和改進。

中藥站簡介了性味入經這種和西藥不同的分類方式後,比較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和西藥的不同,還讓學員們親嚐甘草、枸杞這類無毒性的藥,最後進行醫學院的傳統---跑抬考試,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對應出相對的藥名、性味、歸經…等等,眼前這一群多半初次接觸中藥的醫學生竟然有不少人可以輕易記入明明我們至少苦讀好幾小時才能分析釐清的名詞們,看來國際競爭力遠比我們想像來的優越!

方劑課則是親手讓大家炮製,調方、過篩、搓丸…,把原料一一變成單品,像在體驗農家般的生活樂趣,也像是烹飪課,享受親手調味的喜悅。

診斷學練習分別症型,陰陽寒熱表裡虛實,大部分能被理解,但是若應用在脈學上卻需要極高的功力也不是一個下午就能體驗的,我們在這堂課於是面臨了多數國外醫學生對把脈精準度質疑,而我們自己脈學的底子也太過薄弱,無法實際精準分析一個人的脈相以及脈相的意境。

針灸學則是一大熱門,我們錄取了幾個解剖學上附近無重大血管相對安全的穴道,一方面也能特別有感覺的穴道如曲池、足三里、三陰交、內關等,還教導了同身吋的概念,用自己的身體比例去尋經取穴,許多人興奮地到處展示被針扎入的部位還用相機做了特寫,然而針灸的功夫還有特殊手法才是治病療症的關鍵呢,卻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多加展示。

第二天的晚上我們還進行八斷錦養生操,中國武術對外國人來說總是神秘玄妙的,結合氣和身心的協調,這才是中醫全人的精神!

雙手托天理三焦,從屈指肌腱到腹直肌的垂直伸展;左右開弓似射鵰,三角肌紛紛懸吊;調理脾胃單舉手,行於外而修於內的招式;背後七顛百病消,上半身的簡諧運動;攢拳怒目增氣力,意念的集中;五勞七傷往後瞧,肩頸的旋轉;搖頭擺尾去心火,甩開一身的鬱悶;雙手攀足固腎腰,疏通腰背的經絡。

二零零二年的夏天,我們齊聚在台北,終於,中醫國際研習營即將要告一段落。

東歐的大眼美女、西班牙濃眉帥哥、南亞洲回教徒和阿拉伯裔眼神飄零的朋友們,這群世界醫學生,希望經歷了這三天兩夜的反覆琢磨,能對中醫有所體驗,或許在未來行醫的路上,能因此有所新的啟發,能在峰迴路轉的疾病裡找到其他可能的出路。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bertHu0708&aid=7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