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現代人的飲食難題——《到底要吃什麼?》導讀
2021/07/05 06:02:49瀏覽588|回應0|推薦9

書名:《到底要吃什麼?——速食、有機和自然野生食物的真相》The Omnivore’s Dilemma

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

譯者:蕭秀姍、黎敏中譯

出版社:久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8/06/05

 

今晚吃什麼? 

對現代人而言,這個簡單的問題,可是一點也不簡單;因為我們可以上館子大啖一頓,也可以就地隨便打發。其間還有上市場買新鮮食材回來下廚,或是打開冰箱及櫥櫃就現有存貨進行料理等不同選擇。

就算決定外食,問題也不單純;從路邊攤到高檔餐廳、從本土的湖廣川越京滬、到外來的日義美法印西等各類餐館,常讓人拿不定主意。甚至決定就地解決,也有泡麵、便當、飯糰、麵包、微波餐等不同選擇,在在讓人傷足腦筋。

現代人對於吃食的煩惱,還不僅止於五花八門的料理方式,食材的選擇可能還更讓人困擾。究竟是到傳統市場買生鮮的蔬果肉品呢,還是上超級市場買清洗包裝乾淨的生鮮食品或半成品?是買標榜不用化肥及農藥的有機蔬果呢,還是看到當令便宜漂亮的就買,管他有機無機?

不單如此,現代人還會因為宗教、環保、道德以及健康等理由,選擇吃素。棄絕肉食與否雖是個人選擇,但在一些素食信者的強力推廣下,也讓許多人在食用肉類時,不免心生忐忑:自己是否為了口腹之慾,而戕害了環境與自身健康?至於「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道德兩難,就更不用提了。

上述諸多疑問,多數沒有簡單明瞭的答案;本書作者就是為了尋求解答,而展開漫長的食物尋根之旅,也才寫就了這本充滿驚人(但鮮為人知)事實、且引人深思的好書。在此,我以提問方式,讓讀者對本書有初步的認識:

  • 為什麼作者說:「美國人是擁有兩條腿的玉米加工產品」?
  • 為什麼農產量能養活129個人的美國玉米農夫,卻養不起一家四口?還得靠政府的補貼才能生存?
  • 為什麼「集中式動物養殖場」對動物及環境都不友善,卻成為主流?
  • 為什麼「企業化有機食品」並不環保、風味也未必勝過「傳統」食品?
  • 為什麼「牧草」才是有機農場的根本?真正的有機農場又該如何經營?
  • 為什麼從大自然健康、而非人類道德的角度來看,肉食或許更符合倫理?
  • 為什麼人類會放棄狩獵採集的健康生活方式,而進入農業社會?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不簡單,不然作者也不需要寫一本厚達四、五百頁的書了。沒有作者的深入報導,讀者大概想像不到,美國最主要的經濟作物——玉米——對食品工業的重要性。我且摘錄書中一段為例:

實驗室的專業數據顯示玉米在各類食品所佔的比例:汽水(100%)、奶昔(78%)、沙拉醬(65%)、雞塊(56%)、起司漢堡(52%)及薯條(23%)。

讀者或許會質疑:那怎麼可能?這就是現代食品科技的驚人成就了。首先,先進複雜的機器可將玉米的各個組成分離,並提煉出玉米油、麩質、玉米澱粉、葡萄糖、果糖(玉米糖漿)等產品;殘餘物還可發酵製成酒精以及十來種有機物,可用作食品添加劑,甚至塑膠製品。

再來,企業化養殖場收購生產過剩且廉價的原物料玉米,混以維生素、荷爾蒙、抗生素以及動物脂肪蛋白質等添加物製成飼料,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飼養大批的牛、豬、雞等家畜家禽,而取代了傳統的野外放飼。這也說明了如今我們吃進肚裡的多數肉品,其實是從玉米轉化生成的蛋白質。也由於這種企業化量產方式,消費者才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購食肉品;但如計算背後的隱形成本(如環境汙染、政府補貼、土地濫用、消費者健康等),卻無法不令人擔憂。

曉得現代企業化養殖的缺點是一回事,如何匡正則是另一回事,也相對困難。素食提倡者無視人類身為雜食動物的事實,以及自遠古以來的狩獵採集天性,仍深植我們的基因當中,徒以高標準的道德勸說,導致成效有限,乃必然結果。面對燒烤蒸煮得香味四溢的高蛋白高脂肉食,而能不動心者,絕對是少數民族。

西方的動物保護運動起源於19世紀英國,主因是工業革命後,都市興起,人口集中,百業興起,分工益細,一般人也與大自然及土地脫節,只曉得家裡豢養的寵物以及關在柵欄裡的奇禽猛獸,而忘了人與動物一路共同演化的親密關係。這波運動首當其衝者,是實驗室裡進行活體解剖的動物,使得19世紀英國的生理醫學研究,遠遠落在德法兩國之後。只有在麻醉藥發明以及研究人員自訂嚴格使用規範之後,英國生理學界才於二十世紀初重領風騷。

同理,對真正的多面向有機牧場而言,陽光、牧草、家禽家畜以及人類之間的生態平衡,也缺一不可。牧草利用太陽能將水與二氧化碳轉變成碳水化合物,草食動物將碳水化合物轉變成蛋白質,肉食動物則以草食動物為食;同時,動物的排泄物又提供牧草生長所需的肥料,形成完整的循環。任何人讀了作者介紹的波利費斯農場,將對此生態循環有深刻印象,並為之神往。但我等不可或忘:經營農場是勞力密集的工作,徒有一時熱情但無持久行動,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時,要對抗企業化食品工業這個巨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食品原料並不值錢,這一點從天下農民多貧賤即可看出;但原始食材經過各式加工後,價格就翻了幾番,這也是現代食品工業的賺錢之道。商人將本求利,自古皆然,於今尤烈;任何能吸引消費者的食品,無論營養與否,食品企業都會盡量促銷,且不斷推陳出新;這也是現代超級市場出現千百種「垃圾」食品的理由,更是造成肥胖及戕害健康的殺手。

人類社會的飲食習慣,早已從單純的填飽肚子,進步到講究色香味及情趣,並成為文化的一部分。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由於風土資源的影響,而演化出不同的飲食文化。作者說:「移民的冰箱是最無法看出同化現象的地方」,可是精準的觀察。華人社會的飲食文化既深且廣,也常能將食材做最經濟且廣泛的應用,是我們引以為傲的遺產。本書點出了現代美國農產食品業的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書值得有心人士細讀。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jenntser&aid=16479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