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6/23 23:13:32瀏覽494|回應0|推薦8 | |
《病菌現形》(Biography of a Germ) 作者:卡倫(Arno Karlen) 譯者:龐中培 審訂導讀:潘震澤 出版社:究竟出版 出版日期:2001/4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王陽明
這是一本「小題大作」的書。說它小,不只是篇幅小、主題小,而它的主角更小:原書是只有一百七十幾頁的小開本,主題談的是一種疾病--萊姆症(Lyme disease),而主角是個肉眼看不見、甚至一般顯微鏡也看不清楚的小細菌--巴格朵夫疏螺旋菌(Borrelia burgdorferi,簡稱為Bb)。 讀者若以為看也看不見的東西有什麼好談的話,那可是大錯特錯。托爾斯泰曾說過:「真實的生命是從小處開始的。」雖然他指的應該是人性的部分,但用在生物世界裡,可是再貼切不過。所有外在可見的生命現象,實際的運作都是在微觀的層次進行。無論消化吸收排泄、物質進出細胞、神經訊息的電與化學傳遞,以至於細胞內部的種種運作、遺傳訊息的表現與複製等等,都不是肉眼可見,或憑想像可以得知。 希冀以微觀的角度,來觀看生命內部的運行,是人類一向的興趣與渴望。修行者在打坐冥想之際,常幻想以心之眼觀看五臟六腑,以及氣血之運行;中西方文學也都有人假藉隻小跳蚤或縮成三寸小人,在女體各隱密之處遊走。一九六○及八○年代,好萊塢分別拍了部科幻片:《聯合縮小軍》(Fantastic Voyage)及《驚異大奇航》(Inner Space),內容都是將人縮成細菌大小,送進另一個人體內,進行醫療任務的故事。凡此種種,可見一斑。 至於以細菌為傳主,從細菌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包括它的過往、現狀及未來,它的生活史及所寄生的諸多宿主,以及與人類及環境的關係,可是較少見的書寫型式。本書作者卡倫的職業是心理分析師,卻是業餘的醫學史專家,尤其對微生物與人類的關係,用功頗深。他前一本廣獲好評的書:《人與微生物:歷史與當代的疾病及瘟疫》(Man and Microbes: Diseases and Plagues in History and Modern Times),可說是本書的概論。本書則以單一種細菌所引起的單一種疾病切入,上下古今,見微知著,憑添許多閱讀的趣味。 萊姆症是一九七五年才被確認的疾病,以發現地為名[1];而引起該病的細菌Bb,則遲至七年後(1982)才被分離。當然Bb存在的歷史要比人類還長,過去人類社會也不無類似病症的記載,掛過不同的名稱;但因為原兇及傳染途徑未明,一直未能確認。經由本書作者抽絲剝繭般的敘述,讀者當可了解其中原委,對於人與環境,及環境中生物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會有深刻的體認。 多數人想到細菌一類的微生物,就聯想到感染、發炎、疼痛、發燒等讓人不舒服的疾病症狀。對極度敏感及強制個性的人來說,終極的目標是生活在完全無菌的狀態。這種人可能成天戴著口罩,動不動就以肥皂徹底洗手,不願與人握手,當然也不願與旁人共用任何生活上的設施與工具。但他們有所不知,人不但不可能脫離微生物而存在,同時人與微生物的密切關係,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一般人或許以為只要自己善加防護,就可免於與細菌接觸;孰不知除了人體表面隨時接觸微生物外,我們的呼吸道、消化道及生殖管道無時無刻也都有大量的微生物進駐,與我們和平共存,甚至提供助益。如果再深究下去,所有動植物細胞內的許多胞器,如粒線體、葉綠體之類,百萬年前可能是獨立生存的菌類,侵入動植物細胞後不但未將彼此消滅,反而形成共生體,唇齒相依,變成了動植物細胞的一部分。要是再往細看,高等動植物細胞所攜帶的遺傳基因,也多有微生物基因的遺跡;顯然在生命發生及演化的洪流中,不同物種的生成除了突變之外,還有遺傳物質的增添與交換;所使用的媒介或載體,可能就是小型的病毒或是質體。 既然如此,讀者當中不免有人要問:為什麼還有些「惡毒」的細菌要讓人難過、生病,甚至致死呢?這也是本書的重點所在:在地球上與人類共存了百萬年以上的一些微生物(包括細菌與病毒),為什麼在上個世紀中葉以後,突然造成人類許多嚴重的怪病呢? 其實病原菌本身無所謂「惡毒」可言,它們只是為求生存而繁衍罷了。除了病原菌寄生於宿主的器官組織細胞中,可能造成傷害外,許多感染的後果,也是由宿主的免疫反應所造成的。如前所述,許多微生物已經演化到與人和平共存的地步,唯有那些較少接觸、人體尚不熟悉的微生物入侵時,才會引起免疫系統發動全面的攻擊反應。只不過在消滅微生物之餘,也引起身體諸多不適,甚至傷害。有時外物已經不存在了,體內過度興奮的免疫系統仍不止歇,繼續攻擊身體組織,而造成自體免疫的毛病。 上述情景也就是本書主角Bb的寫照。人類本來並非Bb的原始宿主,但由於環境的變遷(人為居多),不但改善了Bb的生存環境,人類更進入了它的生存領域,成為其生命史中的宿主之一,也引發了所謂的萊姆症。弔詭的是,造成的原因並不是由於人類破壞了自然的環境,造成野生動物的滅絕所致,反而是由於現代人渴望親近自然,並提倡野生動物的保護所引起。 除了Bb細菌外,像愛滋病毒、伊波拉病毒、漢他病毒、SARS冠狀病毒[2],以及其他較不為人所知的傳染病原,也都有類似的情況。這些微生物與其他野生動物,如猴子、蝙蝠、囓齒動物等,已和平共存了許多年,這些動物便成為其儲主。原本人類與這些動物的生活圈子未見重疊,因此人類也不至於接觸到牠們身上所帶的微生物。但隨著人類對環境的開發,侵入了野生動物的領域;或是氣候資源等的變遷,造成某些動物的滋生,侵入人類的生活領域,都促進了人類與「陌生」微生物接觸的機會,也就產生了新的疾病。 由於公共衛生的進步,以及疫苗、抗生素等有效預防、治療傳染性疾病的方法發明,現代人幾乎已經忘卻不到一百年前,霍亂、傷寒、小兒麻痺等疾病還在人類社會大肆流行,動不動奪去成千上萬人的性命;這種情況,如今也只有愛滋病差可比擬。至於伊波拉、漢他、馬堡等病毒所引起的致命傳染病,雖然經由新聞報導、電影書籍的傳播,讓人聞之心驚,但國人或以為那些病原菌國外才有,不必太過擔心。但二○○○年花蓮傳出漢他病毒致死的病例,顯然讓社會大眾震驚不已:原來台灣的野生囓齒動物也可能帶有「世界級」的致命病毒! 因此,本書得於此時在國內出版,無寧有相當的意義。一般大眾及專家學子不但能從本書獲得有用及正確的微生物常識,同時也能讀得有些興味。至於制定政策的公衛官員以及第一線的防疫人員,更應該細讀,以記取過往的經驗及教訓。 2001/2完稿 2021/6/23修訂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