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夕陽無限好——《一個外科醫師的抗老祕方》導讀
2021/06/21 05:05:38瀏覽510|回應0|推薦4

書名:《一個外科醫師的抗老祕方》The Art of Aging

作者:努蘭(Sherwin B. Nuland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8/01/28

 

「如果你只剩下一天時間可活,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類似的假想問題,想必不少人都看過;有人甚至還回答過這個問題,或讀過某些人提供的答案。但是下面這個問題,大概就比較罕見:

「如果你還有五百年可活,你現在想做些什麼?」

後面這個問題,似乎匪夷所思,但就在幾年前,有人宣稱找到了身體老化的分子機制,並歸納成七個待解決的問題。該人士並認為只要投入足夠的資源,這七個問題當能在三十五年內解決;之後,人的天年就不受限制,活上幾百歲甚至千歲都不成問題。如果該宣稱屬實,那麼上述假想問題也就不算離譜了。

先不說人長命千歲的宣稱是否可能,要是那一天真的到來,許多人的童年期將無限延長,成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人,也絕對多於孜孜矻矻、專心任事的人。人都是好逸惡勞的,要是「明日何其多」,又何必「今日多辛勞」?因此上述問題的答案,很可能是:「什麼都不做!」

由人類壽命的無限延長所引出的問題,還不僅生活態度一端而已,舉凡家庭人倫、社會經濟、國家政治、地球資源等層面,無一不是問題。我們只要想想:十代同堂、百年政客、千億人口的人類社會,會是個什麼模樣,就應該慶幸:「長生不老」的宣稱仍是神話,「生生不息」才是自然界常態。

然而,現代人拜營養、公衛以及醫療的進步,壽命確已普遍增長;多數開發國家國民的平均壽命,就已經超過七十,更別提年逾八、九十、甚至百歲的人瑞,也比比皆是。因此,對於年過五十、甚至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而言,上述問題就成了:「還有二、三十年的人生,要怎麼過?」這也就是努蘭醫師這本書的主題。

 

養生之道

唐朝孔穎達《五經正義》中有言:「上壽百二十,中壽百,下壽八十。」可見人的天年有一百二十歲高齡,自古即然,非自今始;但古往今來多數人卻連下壽也達不到,顯然是後天出了問題。除了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的亂世,人只求苟全性命外,現代人就只能怪自己的生活習慣出了問題。

魏晉時代的稽康留下一篇《養生論》,裡頭有段話是這麼說的:「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過之害生。」翻成白話就是:「才德之士曉得生理與心理的健康息息相關,缺一不可;同時,只要有一項壞毛病,就可能影響健康,讓人活不下去。」這可是相當精闢的說法。

現代人大都曉得:「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心靈」;人要是有病在身,就難得愉快。然而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是正確的:人要是沒有了樂觀進取的態度,那麼空有健康的身體,活著也可能是行屍走肉。努蘭的書中,提到好些罹患心臟病、中風、動脈瘤等重症的老人,仍充滿信心,接受了嚴峻的手術,也都順利恢復,且積極復健,重新生活,可為明證。

那什麼是正確的養生之道呢?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不在我們的掌控之內,像起居有時、營養均衡、適度運動、無不良習慣及維持心情愉快等,都已是老生常談,也引不起太多人興趣。但最近一份針對兩萬名英國人、長達十一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只要能做到不抽菸、節制飲酒量、多吃蔬果以及保持運動等四項要求,就可能增長壽命達十四年之久。由此可見,良好生活習慣仍是健康長壽的不二法門。

提到運動,現代人都知其重要性。除了一般人熟悉的有氧運動(慢跑、騎單車等)外,努蘭醫師還特別強調屬於缺氧運動的重量訓練。所謂有氧無氧運動,指的是運動時,單位時間內的能量消耗,是否能以有氧呼吸供應,還是要用到無氧呼吸。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多,但速率較慢,對於需要肌肉產生瞬間爆發力的重量運動來說,會供應不上,因此肌肉細胞會採用快速的無氧呼吸應急。

無氧呼吸的缺點是產生的能量少,同時還會造成乳酸這種副產品,造成肌肉細胞的酸鹼值下降(也就是酸度變高),因此容易疲勞,不可能持續太久。然而,最新研究指出,重量訓練不但能有效減緩老化造成的肌肉流失,使得肌肉質量增加,同時還能促進身體靈活、降低血壓以及促進神經系統活性等諸多好處,值得大力鼓吹。

多數研究老化的科學家都會指出,坊間絕大多數打著抗老化的「靈丹妙藥」,都經不起嚴格檢驗,一般人也不必浪費金錢;不過,有項簡單的做法,卻在動物實驗取得一致的延長壽命效果,這項作法就是「節食」。

限制每日熱量攝取在身體所需的70%左右,已經在老鼠、魚、蜘蛛及果蠅等動物身上,看到顯著延長壽命的結果,這似乎與國人常說的「吃七分飽」相互輝映。雖然這項做法的真正機制仍不清楚,但從經驗得知,長壽者多瘦子而非胖子,可為佐證。在飲食無缺的現代社會,絕大多數人都難以進行長期節食,但不時提醒自己少吃半碗飯,少碰零食,維持標準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還是辦得到的事。

 

生命的意義

多數人在壯年之際,會為退休預作準備,像投資置產、購買保險,以及努力工作儲備退休金等都是,但預先規劃退休後的生活以及提早保養身體,就不是每個人會做的事。我們都聽過這樣的故事:某人工作了一輩子,一旦退休賦閒在家,就成天無所事事、落落寡歡,非但不與朋友來往,也常與家人生氣;結果是健康很快就亮起紅燈,造成更大問題。

另有一些人還在壯年之際,就恨不得提早退休,享受人生;至於享受的方式,無非吃喝玩樂。可想而知,就算經濟情況許可,這樣的退休生活也不可能長久;等新鮮感一失,再多的美食、再豪華的旅遊,也不見得能讓人滿足。

歸根究柢,努蘭醫師的書告訴讀者的不只是老年養生之道而已,他還碰觸了人生在世最根本的問題:「人為什麼而活?」

這個看似哲學的問題,答案因人而異,也不一定對健康有直接相關;但重點是:人的行為受其信念引導,若人能參透「為何而活」這一關,對其生活方式,絕對有所影響。尤其是到了老年,這個問題更可能縈繞在許多人心頭。

藉由許多個案,努蘭醫師讓讀者認清,人活著不僅是為自己而活,也是為心愛的人而活、為興趣而活以及為理想而活;這樣的動力,才是讓老人期待每一天的來臨、願意勉力運動以維持體能,並樂觀活下去的理由。

努蘭書中除了對許多積極生活的老人多所著墨外,也提到一位年已七旬的讀者,長期處於沮喪失落的情緒,並不時想到以自殺結束生命。努蘭於書中披露了他倆長期通信的內容,一方面讓我們學到如何激起旁人的求生意志,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他倆友誼的建立。十多年後,該筆友已八十多歲,仍積極享受人生。她為努蘭新書寫的一段話,值得所有動念自殺的人參考:

 

如今的我會避免任何之後會後悔的行為,因為一意孤行很可能會造成事後痛苦的遺憾,如果能對我所愛的人有益,那麼我最好還是忍耐。這樣做帶給我的滿足遠超過我得承擔的那一點痛苦。

 

老年的智慧

傳統社會尊重長者,因為年高德邵等同經驗智慧;現代社會日新月異,老人容易與新科技脫節,而被視為落伍。因此,現代老人活得長、活得好,更應該追求活得聰明。廣泛閱讀、多聽演講,甚至回校園選修新課程等,都是常保進步之道。

最新研究顯示,防止頭腦老化的秘訣無他,就是多用常用,才能刺激更多神經營養因子分泌,產生新的神經連結,甚至新的神經細胞。前人常以「老狗學不來新把戲」作為懈怠的藉口,殊不知多數人類後天習得之技能,一如《瑪竇福音》中名言:「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還要從他那裡奪去。」因此,溫故知新,精益求精,不會因年長而有所差別。

老人的智慧來自適度、仁慈、冷靜及自制,這些都是一輩子挣來的經驗,與聰明才智無關。他們較不容易生氣、不耐、尖酸,或產生負面情緒,也較能以平衡的態度來面對問題。因此,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現代仍然適用。

此外,努蘭醫師還強調關懷與愛,這是近似宗教的情懷,但對老人的重要性卻明顯可見。唯有關懷,才會有愛;自私的老人是不會快樂的。只要我們曉得對心愛的人做了有價值的貢獻,這就是一種愛;我們也會因此作為,得到滿足的回報,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福祉。

最後,無論擁有宗教信仰與否,人都可以安然面對餘生,不至於影響老年生活。努蘭以作家馮內果的一句話為結:「身為人道主義者,我追求正派行為,但不期待死後會得到任何賞罰。」這與傳統儒家思想也若合符節。

總之,這是一本老年智慧之書,值得所有已經或即將步入老年的人士閱讀;甚至對於想要預知老年記事的年輕人而言,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jenntser&aid=16410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