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7/03 23:06:02瀏覽586|回應0|推薦6 | |
有句名言是這麼說的:「人應該為了活而吃,而不是為了吃而活。」(You should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話雖不錯,但在人類存在的短暫歷史中,食物的充分供應,還是相當晚近的事;因此,在下一頓還不知位於何處的情況下,有得吃就盡量吃,是人類的本能,也成了人類難以抗拒的弱點。饕餮(gluttony)會成為天主教會七宗罪之一,不是沒有它的道理。 然而,在食物充裕且多樣的現代社會,貪吃就經常導致肥胖,造成健康問題。其實,肥胖本身不算病,伴隨肥胖而來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甚至癌症等,才是真正的問題,也成為現代人健康的殺手。只不過這個問題,並非全球皆然,而以美國化社會最為嚴重,這顯然與美式食物有關。 人是雜食性動物,也就是說,相對於草食與肉食動物的獨沽一味,人類可吃的東西太多了:無論天上飛的、地下爬的、水裡游的,以及陸上走的,無一不可入食;再加上地裡長的、樹上結的,難怪有信仰的人動不動就感謝主,賜給人類諸多美食,除了維生之外,還滿足了口腹之慾。(其實人類與可食動植物的親密關係,常是共同演化的結果,而非一早的創造產物。) 「雜食」的英文是omnivorous,也就是什麼都吃的意思,譯成「全食」可能還更貼切。美國作家波倫(Michael Pollan)寫過本書,叫《雜食動物的難題》(The Omnivore’s Dilemma),貼切地指出人這種動物在飲食上面臨的困擾。人大概是唯一會煩惱「今天晚餐吃什麼」的動物,對草食或肉食動物而言,就根本不是問題。 可吃的食物種類繁多,也造成人類飲食的多樣性。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飲食習慣受當地環境與資源影響甚大,不見得有放諸四海的準則;某些地區的珍饈美味,外人可能避之猶恐不及,更別提喜愛了。這裡頭學習與制約的成分相當大,只要從小接觸了某種食物,也就習以為常,而不覺其怪。 然而20世紀末,美式食物在全球各地流行,卻是可驚可怪之現象;因為就美食觀點而言,美式食物除了份量足、熱量高,多油、多鹽、多糖外,既不精緻,也談不上美味,可取之處甚少。但仗著美國富強的形象做後盾,加上強力行銷,美式食物成了富裕、進步的象徵,也讓食用者有高人一等之感,因此造成許多人趨之若鶩。 以原始食材而言,美式食物以高蛋白與高脂的肉、蛋、奶,以及精製的碳水化合物(白糖、麵粉)為主,這些都是人體維生必需的原料,我們對這些食材的喜愛也與生俱來。再者,美式食物還有製作相對簡單、品質容易管制,以及成品整齊劃一等優點;因此,美式食品得以入侵全球各地,不是沒有其道理。 美式食品的最大問題,倒不在於原始食材,而在加工後的成品。對食品業而言,靠販賣原始食材是賺不了錢的,加工產品才是利之所在。便宜的麵粉、玉米、馬鈴薯製成糕餅、玉米片、馬鈴薯片,以及牛肉、雞肉(還有各種添加物)製成漢堡、雞塊後,不單容易保存,售價也呈倍數增加。這些食物容易上口是毫無疑問的,缺點則是口味重、熱量高以及營養不夠均衡(缺少植物纖維);長期及大量食用下,問題也就顯現,不但導致營養不均,還容易造成肥胖及上述諸多疾病。 美式飲食的另一個禍害,是所謂的軟性飲料,可樂可作為代表。醣類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因此人對於甜食天生難以抗拒;然而汽水可樂之類飲料的甜度之高,常出乎一般人想像,好比一罐可樂裡含有10茶匙的精製糖(以前是蔗糖,現在則由更便宜的玉米糖漿取代)。試想:有誰會在一杯水裡加入那麼多的糖,還喝得津津有味?美國青少年肥胖問題的日趨嚴重,與高糖軟性飲料的氾濫,脫不了干係。目前美國許多地區發起「軟性飲料販賣機退出校園」的運動,已收到到相當成效;近些年自動販賣機也在國內校園氾濫,值得有心人士關注。 與飲料相關的,是飲用的習慣:西式用餐一定有杯水或各式飲料在旁,這點與國人相當不同。這種習慣的養成,可能與中西式料理的方式有關,像西式濃湯不如中式清湯解渴,麵包的含水量也不如米飯高。再來,西方成年人用餐時習慣喝酒,因此未成年的小孩用餐時飲用汽水可樂、果汁等軟性飲料,也就順理成章。孩童從小養成了習慣,要改變也難。用餐時飲水似乎無可厚非(是否影響進食量及消化,是可以研究的題材),但飲用高糖的軟性飲料及高熱量的酒精,就可能有不良後果:影響正常食慾不說,還會導致營養的不均衡。 西式飲食的用餐方式,是麵包、湯、沙拉、前菜、主菜及甜點等一道一道上,與傳統中餐幾道菜一起上,配合米飯食用的方式,大不相同。且不說食物內容如何,食客對西餐份量的控制權有限,經常容易過量。再來,西餐的餐後甜點,更是造成體內多餘熱量的罪魁禍首,也是想要減肥人士難以抗拒的誘惑。 餐後進用甜食,一方面是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生理需求;那是因為在食用高蛋白質的主菜後,蛋白質分解產物胺基酸會刺激胰島素分泌,造成血糖下降,而引發嗜糖的飢餓感,但與真正進食不足的飢餓不同,忍一下即可過去。這種情形在以飯配菜的中式飲食,就不明顯,因為米飯中的澱粉分解後可維持血糖量。許多人在食用一桌中式酒席菜後,還想要半碗飯壓胃,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因此,美式飲食的問題,多是資本主義社會食品業者追求利潤下的產物。將原始食材作各式加工,譬如把生產過剩的玉米穀類作各式應用,製成玉米片、玉米糖漿、釀酒及一系列的食品添加物等,都是為了增加收益。此外,業者還將玉米作成飼料餵養家禽家畜,造成肉品的供應量增加,價格下跌,間接促使現代人的食肉量增多,引起另一批問題。為了促銷產品,食品業者又利用人類貪多貪便宜的本性,推出「超大量」(supersize)包裝,更造成美國肥胖問題的惡化。 美國社會承平富裕已久,對公共衛生與個人健康也極講究,但在商人重利、老百姓貪圖方便之下,美式飲食的內容與習慣卻相當糟糕,其惡果也已浮現。美國政府是全球唯一每隔幾年就公布一份國民飲食指南的國家,可見問題的嚴重性。只不過飲食指南的作用卻有限,要是飲食習慣及內容不作徹底改變,美式飲食的問題是不會消失的。 原載2006年8月號《科學月刊》「翻譯閱讀館」專欄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