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再談疫苗接種之必要
2021/06/25 23:14:59瀏覽433|回應0|推薦6

「防微杜漸」是避免災害發生的基本原則,用在醫學上,則是「預防重於治療」。當群居的人類社會增大到某個地步,就有利傳染病原的散播,甚至造成大流行。在爆發傳染病流行後,隔離檢疫自然是有效的防治之道,但現代社會人與人接觸頻繁,一傳十、十傳百,也使得隔離做法難以完全生效。因此,疫苗接種會成為主要的預防疾病手段,其來有自。

早期的疫苗製作甚為粗糙,失敗的案例,也多不勝數:不是毒性過強,造成許多接種者死亡,就是效力不足,沒有保護作用;再來,疫苗遭其他病原菌汙染情事,也時有所聞。如今病原菌的鑑定、純化、增殖以及去活化,早已成為標準作業;在疫苗當中添加微量乙基汞與福馬林等物質,就是為了降低毒性及防止汙染。這些經過無數次試驗得出的方法,對人體健康幾無影響。許多人拿半世紀前疫苗失敗的例子,作為反對疫苗接種的理由,不是危言聳聽,就是另有目的。

教育的目的在讓人明理,只不過在講求言論自由、眾聲喧嘩的現代社會,有些道理還真是不那麼容易釐清,就連專家也不見得能說服心中已有定見者,疫苗接種即屬其中之一。

現代人都該懂點歷史,因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一九七七年已遭根除的天花為例,現代人大都已經遺忘天花的高傳染性(幾乎無人倖免)、高致死率(高達三分之一,歷史上總計約有五億人死於天花),以及可怕的後遺症(眼盲、麻子等)。但自一七九八年英人簡納發明種痘以來,歷經許多猜疑反對,人類終於消除了這個惡疾;餘如小兒麻痺、白喉、百日咳、腦炎等嚴重傳染病也都因此得以控制。

現代人還該懂點統計,免得被個案所迷、看不清全貌。以樂透獎為例,一般中大獎的機率都在幾億到百億分之一,比被閃電或隕石擊中的機率還低得多;但多數人仍一卷在手,希望無窮,因為「就是有人中啊」。疫苗接種亦然,反對者只強調少數個案(其中大多數還與疫苗無關),而不看實施疫苗接種後大幅下跌的罹病統計數字,以及在接種率低的社群,不時出現疫疾流行、造成不必要死亡的事實,可謂自欺欺人。

現代人更該懂點科學,才不致輕易受不實宣稱所惑;尤其是網路時代資訊流通迅速,各種不實資訊充斥,讓人真假難分。不幸的是,許多現代科學知識並非人的良知良能,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即屬其中之一;因此讓人有機可乘,散播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混淆大眾視聽。

反對疫苗人士最常持的理由包括:接種的時間太早、疫苗種類太多、間隔時間太密,以及疫苗裡含有害成分等,似乎言之成理,但也都經不起學理檢驗及缺乏證據支持。人體免疫系統是少數在胚胎發育期就接近成熟的系統,因為新生兒從通過母親產道那一刻起,就得面對數以千萬計微生物環伺的世界。新生兒原本無菌的胃腸道在出生後幾天,就有數以兆計的細菌進駐(皮膚、上呼吸道、外生殖道亦然),每個細菌都帶有數千種可引起免疫反應的成分;再加上種類同樣繁多的病毒,新生兒的免疫系統根本不會在乎多幾種由細菌或病毒蛋白製作而成的疫苗。因此,在新生兒體內來自母體的抗體消失、以及還沒接觸致命性病原菌之前注射疫苗,是絕對必要的預防措施。

至於疫苗裡的其他成分,有培養微生物過程中的殘餘物(雞蛋白與牛血清)、有為防止其他細菌或病毒汙染的殺菌保存劑(甲醛、抗生素與目前已停用的硫柳汞)、有的為加強免疫反應(鋁鹽),其含量都不比人體本身或環境中的含量高,不至於引起毒性。雖說這些物質的使用都超過半世紀以上,也一再有研究證實其安全性,但還是有人昧於事實,信口開河。

比起其他藥物來,疫苗的研發與品管更加嚴格費時,也更容易挨告(任何真假徵候都可以扯上關係);要不是攸關公共衛生,政府必須支持,否則不會有私人藥廠願意冒風險投資,到時受害的可是一般大眾。反疫苗人士享受了族群免疫的好處,卻動不動想破壞防疫的保護傘,其心態著實可議。

原載2011/10/12觀念平台

2021/06/23修訂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jenntser&aid=16428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