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演化的法外之徒:老化
2021/06/20 06:32:02瀏覽470|回應0|推薦5

多年前,有位長輩很慎重地問我:「老化是不是一種病?」他話裡的意思很清楚,如果身體變老也像生場病一樣的話,那麼醫藥就有可能把這種病給治好。我的誠實回答是:「老化是個不可逆的過程,而不是一種病。」

西方有句俗話說得好:「人生有兩件事情是確定的,那就是『死亡』與『納稅』。」這句話雖然是挖苦無所不在的稅賦,但拿死亡作為對照,顯然大家都有共識:凡是生物都難免一死;尤其是當年華老去,生物就會逐漸變得衰弱,而終究停擺。

生物老化以至於死亡,是自然界的常態;許多動物甚至不經老化過程,只要完成傳宗接代大事,身體就自行啟動毀滅裝置,迅速死去。還有些動物會「以身相殉」,作為子代生長的養分來源。這一切無非是為了增加自身的「生殖成就」(fitness),也就是留下更多的子代,好傳續自己的基因。

《尚書》中有「好生之德」一辭,原意是「愛惜生命的美德」,但對生物學家而言,卻可以引申為「重視生殖的美德」;意思是說生物若未能生殖繁衍,那麼生命也將從地球上消失。這一點與前述的「生殖成就」是相同的道理,也是演化學上「適者生存」的真義。未能適應環境而早夭的個體,就不可能傳宗接代;若整個物種都是如此,那麼該物種就會走上絕種之路。

因此,對演化這隻看不見的手而言,只要個體能完成生殖大業,把自身基因傳給下一代,之後生物如何老化至死,就不干它的事了。故此演化學家說:「老化是演化的法外之徒」,就是這個意思[1]。就算真有所謂的老化基因,也早早傳給了下一代,而不受天擇的揀選。

接下來的問題是:「那老化究竟受不受基因的影響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人體幾乎沒有什麼功能是不受基因影響的,問題是:怎麼個影響法?

基因是細胞裡的資料庫成員,細胞裡真正管事的,其實是基因的產品:蛋白質。各式各樣的蛋白質不但構成了細胞內外的重要結構,同時還構成了酵素、轉錄因子、荷爾蒙、神經遞質之類的功能性分子。如果基因出現突變,連帶著由該基因製造的蛋白質也會出問題;多數情況是細胞的結構或功能變糟了,只有極少數變得更好。

細胞裡有許多所謂的「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它們的產物蛋白包括維持細胞骨架的結構蛋白、分解營養素產生能源的酵素蛋白、負責活化基因的轉錄因子,以及維修基因損傷的酵素蛋白等,都是維持細胞正常功能與存活不可或缺,因此,這些基因也都會維持在經常開啟的狀態。要是這些基因出了毛病,細胞以及個體就難以存活。

所以說,正常的老化,與這些管家基因的功能衰減,脫不了干係;也與某些人老得快、某些人老得慢、某些人活得長、某些人活得短有關。俗稱的「長壽基因」或「老化基因」,其實就是這些管家基因的功能高低增減罷了,而非真有其事。

人只要活著,就免不了受到宇宙線、紫外線、輻射線的侵襲,也免不了從空氣、食物及飲水中吸入或吃進各式各樣的化學物質,造成傷害。更別提體內每個細胞在進行氧化作用產生能量時,都免不了生出一些稱為「反應性帶氧群」(reactive oxygen species)的自由基(free radical)分子。這些自由基分子十分不穩定,很快就會給細胞裡的保護分子(俗稱抗氧化劑)給除去;但它們的反應性也強,難免傷害到細胞組成,甚至重要的基因。

因此,老化不能說是病,而是身體日積月累下的「正常」衰減過程。目前醫學界的共識是:老化可能延緩,但不可能停止。由於人的一生相當長,任何人在一生當中究竟接觸了什麼有害或有益身體的東西、做了或沒做什麼有害或有益身體的活動,都難以說得清,因此人的天年是多少,也沒人說得準。根據所有記載的人瑞資料,人最長可以活到120歲左右。對平均壽命在80歲上下的現代人來說,還是有不少想望的空間。

英國有位科學家格雷(Aubrey de Gray, 1963-)號稱只要解決了人體老化的七大問題,人活上千年也沒問題,活500歲都還算年輕,如今的120歲人瑞只能算是小孩!至於他的七大問題,都與前述的細胞傷害有關,從多細胞生理的角度來看,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譬如以更動基因為目的的「基因療法」,如今仍是希望多於實際,尤其是對由幾十億個細胞組成的人體,局部更動已不容易,何況是全身細胞。醫師作家努蘭(Sherwin B. Nuland, 1930-2014)對格雷的評論是:「幸好他的偉大設計幾乎肯定不會成功,否則,他必然會因為想要保護我們,反而讓我們毀滅。」[2]

現代人在過了生殖年歲之後,還可以活上三、四十年,確是生物界的奢侈,但這點也是演化出來的;理由是人類的童年期特長,出生後父母就不在的小孩是不可能存活下來的。父母活的越久,小孩不單存活的機率高,將來的生殖成就也會更高,甚至還澤及孫輩(祖父母幫忙帶孫子)。於是,由活得長的人類祖先所生出的後代,也會越來越興旺,取代了活得不那麼長的族群。這種活得長的演化優勢,到一定程度會不再明顯(理由前面已經提過),所以人類的壽命也不至於越來越長,造成社會問題。

正因為現代人活得長,也活得好,就讓人生出假象,以為餘命是天賜的,更是值得爭取的,也才有人弄出一堆打著教人長壽不老的法子,以此營利,當然更不乏捧著銀子趨之若鶩之徒。其實健康生活之道都是些老生常談,譬如:不抽菸、少喝酒、少吃藥、睡眠充足、飲食清淡、多蔬果、少油膩、七分飽、多放鬆、多走動、多讀書、多動腦、少看電視等,都不難做到;至於其他的一些非常宣稱,則不必輕信。

老化的步履或可減緩,但不會停頓。個體生命只能靠下一代延續,而不可能永遠;問題是有多少人能參透此點,並安然面對?



[1] 這句話出自《肉體年限》(The Clock of Ages)一書,作者梅迪納(John J. Medina)的原文及我的譯文如下:It is a biological luxury, perhaps, to discuss such abstraction with a degree of health. We can contemplate these ideas only because we have learned to curtail--through medicine, public health and common sense--the process that would normally destroy us. The very fact that we can understand such ideas is because we are evolutionary outlaws, having skirted the normal forces of natural selection. 能夠恰當地討論老化這種抽象的觀念,或許是生物界的奢侈。拜醫藥、公衛及常識所賜,人類已能將摧毀自身的傷害減至最少。正因為人類是演化的法外之徒,躲得過一般天擇的力量,我們也才能夠思考老化的想法。

[2] 出自努蘭老化的藝術》(The Art of Aging)一書,國內譯名是《一個外科醫師的抗老祕方》(時報出版,2008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jenntser&aid=16407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