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也談「二二八」事件
2010/02/27 22:40:59瀏覽9241|回應305|推薦31

二月廿八日又快到了,這件事對台灣人來說仍是無法忘記,但是台灣總算

學會了面對「二二八」。歷史老師說的:「可以評論,記得先交待真相。」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背景、原因、過程都挺複雜。

不妨先問問老前輩(至少要70歲以上):是滿清還是日本人當家,台灣

人所過的日子比較苦呢?何時「雜糧飯」成為主食,蕃薯簽吃到怕。

「純白米飯」要多久才可以吃到一次?或者來說說偷偷到黑市換買米

的經驗。是日本人的侵略戰爭,才讓台灣人受苦吧?當然日本人自己也

受罪,只是他們算是自作自受。「八年抗戰」是全中國人的痛,抗戰的

勝利是「慘勝」。抗戰中共產黨忙著擴充實力,之後「國共戰爭」又

持續進行中。國民黨當局方面非但無法幫助,還必須「取之台灣」。 

「二二八事件」之前台灣當局的貪腐與軍隊軍紀欠佳現象是一回事,

暴亂是大規模「傷及無辜」。如果及時做適當處理,「結果」也許

不同,至少暴亂不會擴大的那麼快。

先說幾件事:「當得知憲警開始無法控制,02/28日晨陳儀就命令參謀

長柯遠芬(關鍵證人之一已逝於美國)「宣佈」戒嚴,此人遲遲

下令戒嚴(有推測是因為與警務處長的私怨,想顯示的警方無能和

自己的「能耐」)等到後來暴徒已佔領電台,鼓勵罷市罷工並將

「訊息」傳遍全島,台籍警員還紛紛加入亂黨,「請願」群眾衝擊

長官公署,試圖搶奪警衛槍支,造成5人傷亡6人被捕。(原來陳儀

講求親民,公署本來連警衛都不設等午後柯某「宣佈」戒嚴並出兵,

局面已經「不可收拾」。當然接下來造成的禍害就只有越來越大了。

爾後「事件中」處理也有問題,但有些出於誤會。有些人被扣押也隨

即釋放。又如當時全國第一大報是「大公報」,台北辦事處被封但是

隨即解除,可是此事已經由電報傳到上海,「大公報」自然不會客氣,

其他「壞事」就「很快傳千里」了。後來的「二二八」處理委員會,

開始的要求,陳儀全部同意後來就越來越過份等於在幫倒忙。

陳儀不知道算不算爛好人。事後柯遠芬該受嚴厲處分(該槍斃),

陳儀居然還幫他說話。不管你是誰,不管什麼「錯誤」、「陰謀」

都要攤開來說,關於「二二八」的真相,沒有人能「永遠地欺騙所有

的人」,或說『只有我知道』。因為有多的人「在場」。接著

「白色恐怖」受害者,有「二二八」參與者、反對「國民黨」獨裁

的人、甚至是「國民黨」自己人,更多的是受害者家屬與無辜的人。

不論如何,「二二八」它的過程是「先暴後鎮」,而非「先鎮後暴」。

所以「國民黨派軍彈壓,以致於造成悲劇, 」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何況當時暴亂已經發生,蔓延到整個台灣,本地的軍憲警不但無法平定

亂事,本省籍警員部份也已經加入,大陸不派軍隊你要怎麼辦?當時的

暴徒不管出身是前台籍日軍、地方流氓、或盲從者,受害者難道會只有

「外省人」、「外省人店舖倉庫」?難道砸店搶劫還先「借問」

這是誰開的?搶劫搶的當然是「平時」大家就覺得他有錢的人。

暴亂就是暴亂。OK? 

「二二八事件」中外省人與本省人相互殘殺,同樣基於人性的善良,

也有外省人與本省人相互「救助」。當時「被傷害與被損害者」兩者

皆有。對於「二二八」,有的人是刻骨銘心。有些事如果不是後來

一直又翻出來,也有的人是「選擇遺忘」。例如一位長者可以既是

「被損害者」又是「拯救者」。自家倉庫受了損失,卻仍然冒險救了

兩位被追打或追殺的外省人,家裡老一輩都知道,就是從來不說,

直到長者去世,兩位先生來磕頭,晚輩也才知道。

有些事本來也沒有完整真相,因為有些故事「講不下去」。

但是世界就是無奇不有,本來以為死了的「人」還會「復活」?

一群人哭哭啼啼時,你只要安安靜靜聽就有更多的故事了。

政客的胡言亂語我不想浪費時間去反駁,對某些人與家庭來說,

生者得到答案,死者得以安息。夠了! 

既然是歷史問題就多說幾句。曾經碰到以下幾個錯誤觀念作法,

提醒大家一下:

一、有網友提出要等XX年大家才會客觀,大錯特錯。關鍵證人全

 死光了,才會變成「各說各話」。就像蘇建和等三人的案件,主嫌

 王文孝(身份是軍人)被槍斃,三個倒霉鬼只好繼續當「嫌疑犯」。

 純粹靠記錄不夠,你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東西,何況有些又未必開放。

二、「不以其人,廢其言」,反之亦然。例如,大陸李銳的「廬山

 會議實錄」是至今該會議最完整「第一手」資料。他論述的「客觀」

 與否,自然有眾人也在場的人或學者專家來鑑定,也許需要點

 時間。一直不讓人研究或討論,大家才會覺得「有鬼」。

不可以「想當然爾」,一切要有憑據。「二二八」這件事共產黨

 常自稱參了一腳,又有謝雪紅跳出來為證。老美老日搞鬼也有

 重大「嫌疑」,也有些證據,但人證就少了點。 

、有的人覺得「本省人」、「外省人」這種「全稱式」說法不恰當

 那麼請拿出你建議的稱呼法。我兩者都是,也從未覺得有「矛盾」

 已經很久了。

五、跑來鬧場的會問一些無關文章主題問題,「為什麼不也說這個

 那個」,如果你有東西就說出來,這是「部落格」言論很自由,

 你可以來一篇。

六、中國人「地域」觀念本來就很強,所謂「歧視瞧不起」,倒不是

 什麼歷史的輪迴,似乎是中日共同的「文化」。抗戰時,在大陸四川

 人叫外來的人叫「下江人」、「腳底下人」, 光雲南省的

 「雲南」、「外省」之爭,和「江南」、「江北」間就講不完。

 但是「本省人」「外省人」間,沒有那麼大的「矛盾」。

 否則,我從那裡來的 

延伸閱讀 ‧‧‧ 

二二八事件真相還原  

拍案叫絕--二二八事件的監察院報告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tSpider&aid=3809769

 回應文章 頁/共 31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shour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林獻堂應該不是台獨
2010/03/02 17:15
228第一時間, 林獻堂還救了很多外省人. 比起現在躺在228紀念館的那些用極為殘酷的手段動手殘殺外省人的台灣菁英, 林獻堂是好人.

尋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將屬於偶棉的錢財還給偶棉吧!
2010/03/02 17:05
1. 「皇民」?這是日本軍國統治台灣的血淋淋的歷史:維基百科【台灣皇民化運動】這是全台的運動,受害最深的就是當時的青年人,也就是今日的台灣皇民阿公,如:李登輝、金美齡、辜寬敏,...等等。

2. 林獻堂?光復後他原來支持國府,如樓下所說,國府徵收地主土地,導致林獻堂不滿,與國府爭執,最後奔日本,與搞台獨的台南幫大地主在日本會合。

228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1)-60年前『台灣民主聯軍』的突擊隊隊長陳明忠

陳明忠:"...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即是日據時代臺灣的抗日領袖林獻堂,林獻堂在日據時期率領臺灣人民反抗日本的統治,卻在臺灣光復後,因為不滿土改政策,遠走日本,並於日本援助主張臺獨的邱永漢。"

3. 國府推動耕者有其田,對你有利大發財,而你卻恩將仇報加入綠營?將屬於偶棉的錢財還給偶棉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皇民說」由何人煽動?具體內容為何?證據拿出來
2010/03/02 16:32
一、「皇民說」由何人煽動?具體內容為何?證據拿出來。

二、「耕者有其田」還要配合上「三七五減租」,這政策除了讓佃農轉變為自耕農,對於失去田地的地主,政府以予補償讓他們往工商業發展,這也是台灣為何中小企業如此蓬勃的原因。

三、一個日據時期不說日語不寫日文的林獻堂,對日本政府採取不合作政策,因為二二八之後遭人污衊為共諜(或者說是因為白色恐怖的濫捕濫殺),選擇走避日本,竟然還被說成是「台獨」!?這樣的污衊太過可惡!!

我實在不想與這種缺乏慈悲又不想探求真正歷史的小朋友繼續胡說八道!!!!

俠客巡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綠人又一篇獨派浮濫文
2010/03/02 16:15
妳樓下張貼的全為皇民裔獨派的篡改、扭曲或誇張的宣傳資料,在皇民李登輝、台獨陳水扁主導下,全台濫發 洗腦毒害台灣住民已二十年了,妳“舊文”濫貼,根本不值一讀!

而妳所貼的浮濫內容所提到的主題,早已包含在本人的樓下文章所述:

“佔台灣人口極少數的地方皇民士紳爭奪權位...”。

而妳的獨派扭曲文內容,似乎是:每一個人都是好人、每一個都是被冤枉的、從來無皇民的存在。然而,事實剛好相反!這些地方士紳多數為日本同化後的皇民既得利益者。試問?當時的皇民怎可能自承是皇民呢?而現今的皇民裔獨派怎可能自承是皇民裔呢?

而林獻堂最後反國府的根本原因是陳誠推動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勒令將地主的土地交出,折換股票券工商資金;而林獻堂正是大地主,引發不滿!台南幫有大批地主出走日本,開始搞台獨,林獻堂就是其中一員!

再說,即使陳儀早期來台時無法擺平給台灣皇民士紳的職缺安排,是因為當時有老蔣另一遷台的系統大部勢力,加入爭奪之故,箝制陳儀,陳儀無法擺平另一系統的勢力造成。不過,話說回來了,這些佔當時台灣人口不到數十萬分之一的地方皇民士紳,(這就好像是現在的台灣選舉 地方黑金樁腳派系一樣),即使不能分到足夠的權力,那又怎麼樣?能影響台灣的大眾民生嗎?當然不會!二二八事件後,在老蔣了解情況後,派大員使台,勒令增加台灣地方皇民士紳的職缺權力...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由何人在何時煽動的?
2010/03/02 15:42
又者,將二二八歸因於「皇民說」請提出明確地證據,由何人在何時煽動的?具體陰謀計畫為何!?提出「共諜說」的也一樣!不要將「氣氛」解釋為「證據」。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能說什麼!?
2010/03/02 15:40
1992洛杉磯大暴動,洛杉磯時報花了幾年研究,最後歸因於「幫派」。為此,洛杉磯時報深入地探討幫派問題,從教育、從經濟、從社區……,最後探討到的,是一頁令人鼻酸的底層黑人生活寫照。

今日我又貼了一篇關於台籍日兵的回憶新聞,聯合報的,幾年前聯合報也有這樣的新聞,在那樣的動亂裡,面臨到的身份認同錯亂,與誰才是祖國的「亞細亞孤兒」悲戚心理,有誰替他們考慮到!?而當時的國民黨官員,又何嘗不是以這樣次等國民的心態看待全體台灣人!?包括不使用台籍知識份子、甚至不分青紅皂白給予亂扣罪名大肆抓補!而當時台籍知識份子對民眾的教育、對國民黨在台實行民主的呼籲,其苦心孤詣 ,「至今」依然有人不肯正視!!

能說什麼!?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從臺灣總督安藤利吉講起
2010/03/02 15:32
日人加印紙鈔為「最後給在台官員的薪水」,因此導致通貨膨脹,並不能因此說成是日本人掠奪台灣資源。

而從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對陳儀的卑躬屈膝、有求必應來看,「前日本總督府之所以願意如此合作,主要是為謀在台日人的利益。」

也就是說,在台日人之所以低聲下氣,無非希望自己能夠人身安全的離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來台官員鄙視台人的「具體作為」
2010/03/02 15:27
2009-02-24 抗媒-二二八與臺灣接收始末
https://city.udn.com/51771/3886971?raid=3887873&cate_no=59068#rep3887873

陳儀很快地使這樣地幻想破滅。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一級首長中,僅教育處副處長宋斐如一人出身臺灣;長官公署直屬單位十六個主管中,台籍的只有省立臺北保健館王耀東和天然瓦斯研究所所長陳尚文兩人;十七個縣市首長中,也只有前後兩任臺北市長黃朝琴和游彌堅、代理臺北縣長連震東、新竹縣長劉啟光、高雄縣長謝東閔等人是台灣人。這些人士中,除了王耀東之外,都是半山。(陳翠蓮,56)

陳儀還進一步著手打擊臺灣有名望的士紳。1945年10月27日,立法院通過漢奸處裡條例。

(中略)

於是許多人都被套上「漢奸」的帽子,以便訛詐索賄。臺灣省警備總部也不落人後。1946年1月15日,公佈臺灣省漢奸總檢查規程。1月31日,臺灣省警備總部公告:臺灣省(不含澎湖縣)漢奸檢舉數目達三百件。(臺灣新生報,1946年2月2日二版)逮捕的對象甚至包括日據時期對日本政府採取不合作態度的陳炘和林獻堂。

俠客巡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你的說法是獨派扭曲的資料
2010/03/02 15:17
樓下的綠人,您所説的所謂的鄙視台人之說,純為台灣光復時期以及現今皇民獨派的“委過之辭”,企圖逃避他們皇民反華的真面目,因此搞“倒打一耙”的勾當,作賊先喊捉賊,純為刁民的自我過當防衛的反射動作。所以,妳被他們洗腦毒害了!

當然,在兩岸分隔五十年後,文化上的差異自然會多少產生磨擦,而且爛蘋果不分省籍,那裡都會有!但台灣被日本統治皇民化同化後,效忠日本祖國「膺懲暴支」鄙視中國支那人的強烈敵對意識者,卻來自於當時的皇民青年(=今日的皇民阿公獨派精神領袖)「為最」!他們也是後來二二八行兇的「元兇」!遷台人員即使對在地人有成見,但絕不比“視”遷台人員為支那人「敵國」的皇民青年要來的嚴重與激烈(日本軍國教導)。

當時台灣戰後物價飆漲,純為日本設計陷害解除台灣的配糧制、日本載滿飛機的鈔票大量發放滯台的三十萬日人添購米糧,結果讓三十萬日人與台灣人大消費,引爆了物價飆漲!雖然當時物價飆漲,但當時台灣整體經濟而言,雖不佳,但還不至於經濟塴潰。經濟塴潰之說,純為現今獨派造假宣傳“委過”之說。

真正的原因是返台後“失業”的二十萬台籍日本兵皇民青年!他們剛自誅殺支那敵國返台,即面臨支那敵國的治理,自然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陳儀昏庸錯估了他們。而獨派造謠宣傳當時的貪腐,其實陳儀是一位非常清廉愛台的好官!而當時佔台灣人口“極”少數的皇民士紳,為爭奪權位引發不滿,經滯台的日本人鼓動,共產黨與美國插花,最後聯合地方皇民士紳與兇狠嗜殺的台籍日本兵皇民青年發動全台屠殺大陸平民事件,這就是二二八的大略!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回徐百川先生
2010/03/02 14:09
在日本文化下長大,而猛然面臨到國民黨來台,當時台灣人是有心理調適問題。但二二八的「起因」,說成是那樣的「懷念日本統治」的「皇民青年」我覺得太超過--如果沒有國民黨官員的貪污,來台官員對台灣人的鄙視以及相對應的台人對那群官員的仇視,更沒有經濟崩潰的因素的話,單單就「族群衝突」起不來,要「族群長期不和諧」與「經濟崩潰」這兩大原因一拍即合才有可能,加上國民黨政府不願用台籍知識份子與放任官員貪污這些火上加油的因素。

而我認為,在探討上層的責任比探討下層的責任之優先順序上,上層在任何時空背景下,都是該被優先探討的。
頁/共 31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