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5 15:50:06瀏覽2238|回應12|推薦35 | |
每讀二戰戰史,總是心生疑惑,為何一向號稱以戰死為光榮歸宿的日本人,在挨了兩顆核彈之後,立刻全面投降?而重邏輯講理性的德國人,卻堅持作軍事上已無意義的最後抵抗,直到完全毁滅為止?
最近,有一個歷史學家出書,論及這段歷史。他認為,這是納粹時代,極力推崇〝尼布龍根忠誠〞,奉之為偉大情操,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所謂尼布龍根忠誠,是一種不顧一切、絕不動搖、至死不悔的效忠。此一觀念,起源於德國民間史詩〝尼布龍根之歌〞,後來被華格納取材,結合北歐神話,費時26年,寫成歌劇〝尼布龍根指環〞。 尼布龍根指環,是一部大堆頭作品,共分為四個歌劇,萊茵黃金、女武神、齊格菲、諸神的黃昏。這是一個註定不流行的作品,因為它需要够格的劇場、龐大的樂團、超好的歌手、和耐心的聽眾,缺一不可。 話雖如此,尼布龍根指環還是流行二時,因它有兩個超級大粉絲,一個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威二世,另一個是納粹大統領希特勒本人。 希老大在大力推廣尼布龍根指環之餘,更極力推崇尼布龍根忠誠,以達潛移默化之功。其實,希老大內心的最愛,還是諸神的黃昏,一場毁天滅地的眾神最後大決戰。 也許,就是尼布龍根指環所傳達的忠誠和毁滅兩大意涵,促成了二戰末期,德國人戰到全面毁減的悲慘下場。也許,一切都是歷史的偶然性造成,沒有什麽理由。 然而,尼布龍根忠誠,這個詞還是在德文中流傳下來。只是,新時代賦與了它新的意義。 尼布龍根忠誠,如今指的是:沒有良知、沒有理念的政客,一昧對其政黨奉獻愚昧不移的死忠,即使造成悲慘的後果,也在所不惜。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