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0/25 15:03:44瀏覽2826|回應7|推薦8 | |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往往是一個非常複雜混沌的模式,有內在因素,也有外來影響,有的可以複製,有的是天賜良機百年不遇。無論如何,一旦內外條件齊備,經濟就會進入一段高成長期,一飛沖天。一般稱之為,經濟奇蹟。 二戰後的經濟奇蹟,首推西德。戰後才剛成立的西德,內有飽經戰火急於求生的勤𡚒人民,加上原有的工業基礎生產技術,外有馬歇爾計劃美金援助,以及全球戰後復甦民生物質需求強勁,內外兼具促使經濟快速成長。1952~1958年到達高峰期,GDP平均年成長率7.6%。
同為戰敗國,日本二戰後的處境類似西德,再加上韓戰的物資需求推力,經濟狅飈期1955~1965年間,年平均成長率高達9.2%。再下來,就輪到東亞四小龍四小虎,其成果雖有高有低,但內外條件的形成卻是大同小異。
本來,這種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比較適合中小型國家,龐大又落後的中共國很難如法炮製。多虧了智多星小平同志,發明了特區,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按小平同志目光遠大的指示,第一個特區就設在資本主義罪惡天堂的隔壁,果不其然,一下子就吸引了既貪又笨的港台呆胞,蜂湧而來。此後,特區一個接一個開,大把大把外匯也排山倒海的來。
於是乎,鄉下窮漢發大財一般,高樓華廈遍地起,忘了倉廩實而後知禮義。於是乎,上位者能貪就貪無所不貪,中位者能炒就炒無所不炒,下位者能騙就騙無所不騙。能貪能炒又能騙的是人中之龍。說什麼,衣食足而後知榮辱,那是中華古文化,我們是掛名中華的惟物共產國!
所有的經濟狂飈的進程,都是以大量出口貨品賺取貿易順差為起手式,這招叫出口創滙。進而吸引國外資金,投入生產基建或資本市場,這招叫招商引資。再進而分富於民,形成中產階級,創造內需市場,以上一二三,三駕馬車,就是經濟上升循環的三個動力。
三駕馬車,有主有僕,有實有虛,有前因有後果,真正啓動的動力來源其實只有貿易順差,才是真正賺進口袋,隨時可以掏出來花的活錢。投資如果不能實質且有效的投產,只算是流動的熱錢,不但不會有實質的效益。更有可能成為投機,投機加高槓桿,無可避免形成了終究要爆的經濟泡沫。民間消費是經濟發展的被動反應,與其説是動力,不如説是現象。
好了,説半天,結論就是,貿易順差是世界各國經濟成長的主要根源。只有美國例外,因為美國可以印美元,而美元在金本位被放棄之後,實際上成了替代黃金的影武者。所以,不管那一國,貿易順差的來源都萬流歸宗到美國,換言之,都是美國市場的寄生經濟。
中國雖大,也不能例外。小平同志知道,所以叫大家悶聲發大財。江朱胡温也都知道,只有習大大自大到昏頭不知道,硬是整軍經武,想要挑戰大老美的霸權,因而引發了貿易戰,繼之以科技戰貨幣戰金融戰,自毀經濟成長的主根。
可憐,寄生經濟脫離了寄主,已成涸泉之魚而不自知。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