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交】【傳媒】現代英美的假新聞體系
2019/12/25 04:43:45瀏覽59121|回應32|推薦37

三天前,一則新聞出現在英國的所有主流媒體上,隨即得到全球性的轉載,其後《BBC》和《Guardian》等等都一再追蹤報導(例如https://www.bbc.com/news/uk-50883161)。故事說在倫敦南郊的Tooting鎮,有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名叫Florence Widdicombe,她到Tesco超級市場去買了一張賀卡,回家後發現卡裏已經寫滿了英文的信息(參見下圖),聲稱是一群被關在上海青浦監獄的外國人,因爲受到非人道的待遇,包括强制無償為製造卡片加工,所以冒險對外求救,希望拿到卡片的人聯絡已經出獄的一個英國籍難友,發動國際力量來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這則消息最早來自一個自由記者(Freelance Reporter),叫做Peter Humphrey,他有個中文名字,叫“韓飛龍”。很巧的是,他就是前面提到的英國籍難友,求救信的收信人。他娶了一個中國太太,曾在大陸工作很多年。雖然名片上寫的職業是記者,實際上他的主要收入來自私人偵探業務,公司名字叫做ChinaWhys。

2013年初,GlaxoSmithKline收到檢舉信,說他們的中國分部有大規模的腐敗和違法行爲,於是總部雇了ChinaWhys來進行調查核實。到了年中,中國的執法部門先一步逮捕起訴GlaxoSmithKline中國分部,連帶著也發現了Peter Humphrey的調查活動。因爲這種無照偵探業務在中國是違法的,Peter Humphrey和他的太太在2014年被判刑,關到青浦監獄,12個月之後被提前釋放,返回英國定居。

韓飛龍顯然心有未甘,此後成爲反中鬥士,不斷公開指控在青浦監獄受到非人待遇(參見https://www.ft.com/content/db8b9e36-1119-11e8-940e-08320fc2a277)。這次的賀卡事件再一次把他的發聲帶到全世界注意力的風頭浪尖。

我剛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就隱隱地感到不安。首先,寫原始報導的記者剛好就是事件的當事人,這通常不利於客觀敘事。其次,賀卡是很簡單的物品,現代都是用普通機器大批製作,而使用監獄勞工的目的在於降低手工生產的成本,兩者格格不入。最後,在上海生產的卡片中,只有一張有密信,而這一張密信卡片剛好就賣到收信人所在的國家;考慮到美國的賀卡市場有英國的5倍大,還有許許多多其他消費英文賀卡的國家,這個結果有點兒凑巧。

但是以上的質疑,或許可以設法解釋過去,並不能算是決定性的邏輯因果論斷,所以必須再挖深一些。我的第一步就是去找找韓飛龍囘英國後,定居的所在。只花了20秒,就發現他住在一個叫做Surrey的鎮上。我對英國的地理環境不熟,於是在Google Map上定位Tooting和Surrey,想看看它們距離有多遠,從而估計這個距離對應的機率大小。

然後我大吃一驚,因爲Surrey也在倫敦南郊,和Tooting相連。韓飛龍要到Tooting的那一家Tesco,是以分鐘計算的車程。

我想這麽明顯的問題,就算英美媒體假裝看不見,至少中方會出面點明。結果過了兩天,中國外交部的確出來否認,但是只說查無此事,青浦監獄和印刷商沒有任何關係。我相信他們在這兩天裏,下了真工夫,對相關機構和人員都做了反復的徹查,但是這在西方,基本沒有任何效果,連《紐約時報》都很高興地轉述報導(參見https://www.nytimes.com/reuters/2019/12/23/world/europe/23reuters-tesco-china-labour.html?searchResultPosition=7),反正英美大衆早已認定中國是邪惡的化身,這種空口白話式的否認必屬謊言,再出一篇文章反而可以繼續炒作這個話題,而且凸顯自身的中立和客觀。

我在過去五年多,已經一再解釋過,英美媒體對大衆的洗腦手法,是躲在多元自由的虛僞表象之下,隱秘地維持對重要話題説法的一致性,使群衆從多個角度、不同陣營的資訊來源都只能看到同樣的敘事(例如我現在想把真相傳播出去,就完全找不到願意面對事實的英文媒體;《RT》在美國是過街老鼠,根本不敢公開辦事處的電話號碼和電郵信箱),年久日深,自然接受其為正確的常識。一旦成爲常識,群衆的愚昧性就會對這些洗腦信條做自我加强,不但有心人可以簡單地使用它來推進私利(Advance Their Agenda),即使是沒有利益關係的第三者,如藝術家,也會主動引用發揮,進一步落實它在社會裏被接受的程度。

在英美早已完成對中國妖魔化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必須要有更强硬、更專業的輿論反擊能力。這次英美的假新聞媒體,過度掉以輕心,留下一個極大的漏洞,其實是一個天賜良機,能大幅削弱他們在仇中報導上的公信力,在貿易戰和許多其他外交工作上,都會有減低阻力的長遠好處。

雖然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最有針對性的反擊,我覺得並不晚,還可以亡羊補牢,由企業出面,在英國控告韓飛龍毀謗。其目的,不是要得到法律賠償,而是把它重新鬧上新聞,藉以羞辱《BBC》之流的假新聞組織,並且殺一儆百,杜絕這一類造假抹黑。

現代英美的假新聞,原本是一戰、二戰和冷戰期間爲了團結全民、爭取勝利而撒謊,所建立起來的隱性體系;但是在過去40多年,資本成功奪權之後,它的忽悠欺騙,不再是爲了國家人民的整體利益,反而爲財團巨富在國内外掠奪、壓迫助紂爲虐。我個人認爲,一旦放棄對事實真相的堅持,一個製造謊言的龐大機器被有心人侵占利用,只是時間的問題。當前中國政府堅持只説實話(Nothing But The Truth;當然在現實政治環境下,不可能要求一定公開完整的事實,亦即不必是The Whole Truth),是極具智慧的政策,不但是建立公信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維持民族社會向上發展動力的基石。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ngyuanWang&aid=131371444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_+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9/12/25 13:53

川普都玩不過假新聞了。中國為什麼要陪他們玩?

這種以下駟對上駟的手段只能用戰爭解決。就是打到他們國家,該抓的抓,該殺的殺。一律當戰犯處理。和平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既然他們不敢升高到打仗,那就只好隨他們搞。現在歐美人對中國的仇恨+1,中國人對歐美的仇恨與鄙視就+10。有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不繼續利用?

真的仇恨假不了。該動手的那一天,自然會有人後悔。美國人不清除CNN,英國人不清除BBC,到那天就是他們自己負責任。那一天會不會來我不知道。要是真的來了,發生什麼後果都不是中國人的責任。

今天早上有個香港的小雜種現行犯逃警察,結果自己跳到樓下。影片都拍得清清楚楚,英國每日郵報把他自己跳到部分剪掉就拿來栽贓港警。假新聞不需要回應。因為永遠回不完。如果歐美有頭腦的人不敢用內戰解決問題,惡化到不可收拾的時候,就是他們自己要承受所有後果。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19-12-26 02:29 回覆:
中國的戰略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而所謂打擊,則是鬥而不破。所以宣傳戰、外交戰和心理戰才是積極交鋒的地點。如果真要像你所説的不戰而降,那麽至少可以把外交部和中宣部都裁撤了,節省一些經費。

贞曜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与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主题对照
2019/12/25 06:23

王先生即不为这样显见的牵强指控受众者众而气馁,也不为这样拙劣的言辞也未必能曝露在化日之下而意冷,真是有恒心与担当。

我刚好在看自2000年来的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记录,其中12年至今的主题大致可分为如下类别:经济发展规划 15、政治理论研讨 14、法治廉政建设 9、公民社会生活提升 8、国家社会治安治理 7、军事改革发展 6;

其中有关国家安全,两次提及金融安全、一次提及新闻媒体、一次提及突发事件应对及信息收集,都是自贸易战甚或19年以来才出现。由此来看,中共的精力长期投注在国家建设及政治稳定上,对数字层面外来风险的主动应对恐怕疏忽日久力有不逮。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19-12-25 10:54 回覆:

這類事,我既無權責、也無管道,確實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剛剛才在《觀察者網》又碰了一鼻子灰,唉。

不過我早說過,天下事看得太清楚、關心得太多,注定就是會有不斷的挫折和失望。至少中共政權還不像台灣那樣讓人傷心搖頭。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