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交】【傳媒】現代英美的假新聞體系
2019/12/25 04:43:45瀏覽59166|回應32|推薦37

三天前,一則新聞出現在英國的所有主流媒體上,隨即得到全球性的轉載,其後《BBC》和《Guardian》等等都一再追蹤報導(例如https://www.bbc.com/news/uk-50883161)。故事說在倫敦南郊的Tooting鎮,有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名叫Florence Widdicombe,她到Tesco超級市場去買了一張賀卡,回家後發現卡裏已經寫滿了英文的信息(參見下圖),聲稱是一群被關在上海青浦監獄的外國人,因爲受到非人道的待遇,包括强制無償為製造卡片加工,所以冒險對外求救,希望拿到卡片的人聯絡已經出獄的一個英國籍難友,發動國際力量來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這則消息最早來自一個自由記者(Freelance Reporter),叫做Peter Humphrey,他有個中文名字,叫“韓飛龍”。很巧的是,他就是前面提到的英國籍難友,求救信的收信人。他娶了一個中國太太,曾在大陸工作很多年。雖然名片上寫的職業是記者,實際上他的主要收入來自私人偵探業務,公司名字叫做ChinaWhys。

2013年初,GlaxoSmithKline收到檢舉信,說他們的中國分部有大規模的腐敗和違法行爲,於是總部雇了ChinaWhys來進行調查核實。到了年中,中國的執法部門先一步逮捕起訴GlaxoSmithKline中國分部,連帶著也發現了Peter Humphrey的調查活動。因爲這種無照偵探業務在中國是違法的,Peter Humphrey和他的太太在2014年被判刑,關到青浦監獄,12個月之後被提前釋放,返回英國定居。

韓飛龍顯然心有未甘,此後成爲反中鬥士,不斷公開指控在青浦監獄受到非人待遇(參見https://www.ft.com/content/db8b9e36-1119-11e8-940e-08320fc2a277)。這次的賀卡事件再一次把他的發聲帶到全世界注意力的風頭浪尖。

我剛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就隱隱地感到不安。首先,寫原始報導的記者剛好就是事件的當事人,這通常不利於客觀敘事。其次,賀卡是很簡單的物品,現代都是用普通機器大批製作,而使用監獄勞工的目的在於降低手工生產的成本,兩者格格不入。最後,在上海生產的卡片中,只有一張有密信,而這一張密信卡片剛好就賣到收信人所在的國家;考慮到美國的賀卡市場有英國的5倍大,還有許許多多其他消費英文賀卡的國家,這個結果有點兒凑巧。

但是以上的質疑,或許可以設法解釋過去,並不能算是決定性的邏輯因果論斷,所以必須再挖深一些。我的第一步就是去找找韓飛龍囘英國後,定居的所在。只花了20秒,就發現他住在一個叫做Surrey的鎮上。我對英國的地理環境不熟,於是在Google Map上定位Tooting和Surrey,想看看它們距離有多遠,從而估計這個距離對應的機率大小。

然後我大吃一驚,因爲Surrey也在倫敦南郊,和Tooting相連。韓飛龍要到Tooting的那一家Tesco,是以分鐘計算的車程。

我想這麽明顯的問題,就算英美媒體假裝看不見,至少中方會出面點明。結果過了兩天,中國外交部的確出來否認,但是只說查無此事,青浦監獄和印刷商沒有任何關係。我相信他們在這兩天裏,下了真工夫,對相關機構和人員都做了反復的徹查,但是這在西方,基本沒有任何效果,連《紐約時報》都很高興地轉述報導(參見https://www.nytimes.com/reuters/2019/12/23/world/europe/23reuters-tesco-china-labour.html?searchResultPosition=7),反正英美大衆早已認定中國是邪惡的化身,這種空口白話式的否認必屬謊言,再出一篇文章反而可以繼續炒作這個話題,而且凸顯自身的中立和客觀。

我在過去五年多,已經一再解釋過,英美媒體對大衆的洗腦手法,是躲在多元自由的虛僞表象之下,隱秘地維持對重要話題説法的一致性,使群衆從多個角度、不同陣營的資訊來源都只能看到同樣的敘事(例如我現在想把真相傳播出去,就完全找不到願意面對事實的英文媒體;《RT》在美國是過街老鼠,根本不敢公開辦事處的電話號碼和電郵信箱),年久日深,自然接受其為正確的常識。一旦成爲常識,群衆的愚昧性就會對這些洗腦信條做自我加强,不但有心人可以簡單地使用它來推進私利(Advance Their Agenda),即使是沒有利益關係的第三者,如藝術家,也會主動引用發揮,進一步落實它在社會裏被接受的程度。

在英美早已完成對中國妖魔化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必須要有更强硬、更專業的輿論反擊能力。這次英美的假新聞媒體,過度掉以輕心,留下一個極大的漏洞,其實是一個天賜良機,能大幅削弱他們在仇中報導上的公信力,在貿易戰和許多其他外交工作上,都會有減低阻力的長遠好處。

雖然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最有針對性的反擊,我覺得並不晚,還可以亡羊補牢,由企業出面,在英國控告韓飛龍毀謗。其目的,不是要得到法律賠償,而是把它重新鬧上新聞,藉以羞辱《BBC》之流的假新聞組織,並且殺一儆百,杜絕這一類造假抹黑。

現代英美的假新聞,原本是一戰、二戰和冷戰期間爲了團結全民、爭取勝利而撒謊,所建立起來的隱性體系;但是在過去40多年,資本成功奪權之後,它的忽悠欺騙,不再是爲了國家人民的整體利益,反而爲財團巨富在國内外掠奪、壓迫助紂爲虐。我個人認爲,一旦放棄對事實真相的堅持,一個製造謊言的龐大機器被有心人侵占利用,只是時間的問題。當前中國政府堅持只説實話(Nothing But The Truth;當然在現實政治環境下,不可能要求一定公開完整的事實,亦即不必是The Whole Truth),是極具智慧的政策,不但是建立公信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維持民族社會向上發展動力的基石。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ngyuanWang&aid=131371444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K.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
2020/04/04 19:43
当时我没回复这篇文章,这个贺卡谣言的原型是一个陈年老谣,或者说更类似都市传说,很可能是二战期间发明的,原型是这样的:「二战中,一颗炸弹落在盟军士兵身边但是没有爆炸,把炸弹打开一看,里面塞着一张纸条,上面写:我是被纳粹强迫在军工厂里工作的犹太人,这是我为了对抗纳粹唯一能做的」

二战之后这个都市传说又各种改头换面,不停更新版本,这个人有可能是编造的,也有可能是听到了这个都市传说的最新版本(编造的可能性较大)

都市传说是个很有趣的东西,了解它之后会发现社会上传播的、被很多人相信的很多概念其实都来自少数几个母型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0-04-05 03:50 回覆:
不是的。十幾年前有一個類似的求救事件,是一名中國籍的囚犯在他所生產的成衣裏留了好幾個紙條,控訴自己所受的待遇不佳;這似乎沒有作假,只不過美國的監獄環境極度惡劣是美國人自己也承認的,所以這個新聞在歐洲的回響比較大,韓飛龍應該是受他的啓發。

K.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
2020/04/04 19:40

外国人这个问题,背景当然是全社会广泛存在着一直自卑、但现在突然开始不再自卑的心理动机,但现在有营销号抓住这个心理的转折点在带节奏

具体某些外国人干的坏事、双面人行为,那不是重点,在中国的外国人已经有了很大的基数,即使按照一般的比例来说,也一定会出现一些烂苹果,但是这些事件在这种社会心理和炒作的影响下被无限放大

举例来说,一个月前中国发布了《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结果被无数人抓着带节奏,把无关紧要的改动说成极为要命的,或者有些理解根本就是错误的

关键是,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看过这个条例以及之前的旧条例

这个知乎回答有很详细的阐述: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222163/answer/1046956491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0-04-05 03:47 回覆:
我自己沒有興趣、時間和專長去仔細比較那些條文,所以也就避免做過强的評論;然而一般群衆沒有這樣的自制能力,也是事實。我的看法是,這種事原則上可以做,細節上必須極爲謹慎。至於當新聞裏出現關於外國人的事件,我也説過了,除了官方反應失當,以及牽涉到國家實利的問題之外,大家實在應該一笑置之,展現出基於理性的自信。

seaflanker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
2020/04/04 13:52
回Leit:当前部分中国人对外国人夸赞中国的视频评论“恰烂钱”“财富密码”,主要是出于对外国人在中国获得超国民待遇的愤怒,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收获粉丝赚钱,实际上是排外和民族主义高涨的结果。因为之前有好几个外国up主被扒出人品不行,或者双面人,国内好话,国外坏话,所以有这种逆反的思潮,但是现在是矫枉过正的趋势,看到外国人说中国好话就反感,有点荒唐了。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0-04-05 02:14 回覆:
中國民衆對外的感情還是太脆弱了,實際上值得注意檢討的外國人事件只有兩類:1)官方是否有執法不公;2)是否影響國際上的外交和經濟利益。

fff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4/04 12:54
王博士: 離題一問, 美國的宣傳攻擊中方拙於應付, 但美國的宣傳攻擊中有一部分是中共的歷史問題, 如大躍進的餓死人, 毛澤東的文革等涉及中共政權正當性的東西. 如果承認, 正正中敵人下懷, 自己也有某一性質與程度的危險; 如果不承認, 也正中敵人下懷, 自己也有某一性質與程度的危險. 目前看到中方作法是完全否認. 請問王博士, 該如何處理這方面的宣傳攻擊.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0-04-04 13:02 回覆:
我的印象是他們並沒有否認,而是官方避談,由半/非官方來支招,這其實是對尷尬話題的正宗處理方法。

Leit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中国网民对对外正面宣传的迷之抵触
2020/03/09 00:06

王先生好

这几天澳洲也人心惶惶,我在国内论坛上转发了一些被困在湖北或澳洲本地的居民对湖北现状的观察,对中国政府行动的评价,以及对澳洲政府应对能力的担忧。结果惊讶的发现大多数人对中立和正面评价以‘洽烂钱’ ‘输入取款密码‘我爱中国’’之类的话语来嘲讽。奇怪的是他们并不是认为这些评价不属实。只是因为是外国人说出来的,就对其本能的反感。‘即使我真的做得好,也不能让别人夸’ 联想到李子柒在国内被黑,理由是‘让外国人觉得中国农村很美好’。这些网友的潜台词:‘就应该把中国最糟糕的一面给别人看’。似乎他们并不明白让别人对中国有好印象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感觉在对外宣传方面中国网民就像桶里的螃蟹,有一只要爬出去了,底下的就非要给他拽下来。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这种奇怪的现象。这种心态实在让我无法理解。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0-03-09 09:54 回覆:
中國人對國際外交的基本哲學態度,的確和西方文化不一樣。你說的這個現象,主要是自卑感作祟。中國雖然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進程之中,是先進國家,但是過去200年卻因爲歐美的殖民和工業革命而落後了。這對應十代人的時間,中外雙方都因此而有了世界觀的扭曲,雖然必須修正,但其實是很自然的結果。
另一個差別是西方人沒有天下爲公的概念,他們的歷史、宗教和文化都是築基在人我之分上面,從近到遠來決定是否親近和善。中國人剛好相反:鄉土觀念使得一般群衆勇於私鬥而怯於公戰,越是臨近的越容易互相眼紅,對外人反而極度慷慨大方。不過我覺得要糾正這些舊中國的醬缸糟粕,不應該靠引進別人的傳統,而是應該提升人民理性思考的高度,從邏輯出發,客觀冷靜的考慮每件事的利害得失。如同中醫、西醫之爭是個僞命題,能通過雙盲實驗的就是科學,通不過而依舊吹捧的就是胡扯忽悠;西方文化也不一定是精華,理性邏輯的態度才是人類思維高度的結晶。

夜炎火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1/01 18:14

贺卡这个假新闻之拙劣,实在都让人不知道从何反驳——因为很难理解怎么能有人信以为真。然而可悲的是偏偏很多人信以为真,更可悲的是中国这边还笨嘴拙舌的不知道怎么反击……

其实稍微看一眼这贺卡就知道肯定不是出自所谓中国犯人的手笔:书写字母的方式(大陆人都是学印刷体出来的,和英美人写字母风格完全不同),地道的表达(原文用词简练而且完全没有Chinglish),乃至措辞方面的破绽(比如中国人不会自称foreign,只会说Chinese,这是从小教育出来的习惯,英语语境里外国人才是foreigner。),等等光贺卡本身就破绽百出了。更别提贺卡之外的其他事实(比如王先生说的地址和贺卡种类什么的)。

结论就是,中国外交方面反击软弱,说明管事人员不是蠢就是坏,我看两者兼有后者居多。肉食者鄙,尸位素餐,一直是中国政府官员的传统。也许其他国家更烂,但这一点都不能让人安慰呢。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20-01-02 07:24 回覆:

你的結論是對的,但是細節有個錯誤:那張卡片號稱是外國犯人寫的,所以自然用英文。

整件事最大的破綻,還是我在正文裏所提的三件事:1.韓飛龍自己報導自己;2.印刷不是適合使用服刑犯勞力的工作;3.卡片落到收件人住宅附近。


!#@$%^&*()_+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9/12/30 13:12

今天中國不是要不要反擊,而是敢不敢反擊。反擊失敗就算了。萬一反擊成功打死人怎麼辦?

美國已經變成半個後天免疫不全的國家。今天美國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而是美國人。想當年人人穿得整整齊齊上教堂,人人愛國的那個國家,現在潛伏多少病菌病毒隨時可能發作?

以前的美國靠聖經治國。誰敢叛國誰要面對人民的槍口。雷根當州長叫國民兵斃了帶花的大學生。

現在的美國為了虛假的人權可以破壞社會。歐巴馬八年高鐵沒建,貿易逆差沒減,CO2排放還越來越多。他幹了什麼?開放各種有病的人自由選用喜歡的廁所。警察清除有害人口的時候,他不敢替警察痛罵黑人。這樣的國家還要不要敵人?如果中國好好有效推一把,會不會又回到1968年?

都過半個多世紀了。底特律、芝加哥南區、D.C.很多地方還可以看到燒剩下的破爛空地。如果美國黑人知道中國怎麼善待少數民族,他們是悲痛自殺,還是再來一次1968年?

中國貧窮的時候每個人都會逃。美國的病態肥豬人口敢逃嗎?現在這種人口,在1950年代是不是大部分會被當成人渣?

美國大部分的錢已經用在內部維穩上:給黑人食物券、大學名額、一大堆公部門採購的工作機會。就連戰爭,都是為了取得更多廉價資源養活毫無競爭力的垃圾人口。稍微有點錢的白人,住在遙遠郊區開車上班,下班又馬上逃離市中心。這是不是廢止種族隔離以後,白人自救耗費的大筆成本?

最大的假新聞不是中國不好,而是美國好的每一個理由大概都是假新聞,而是二戰後的所有信仰都是假知識。推不倒,中國就是天打雷劈。推倒了,中國有什麼好處?

中國最合理的政策就是自己想辦法強大,然後大規模清除國內的黃左和美分,徹底清除幼稚可笑的二戰後歐美人文思想。如果美國人腦袋清楚,他們更該這樣做。歐洲也一樣。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19-12-31 03:40 回覆:

美國固然已經開始明顯衰頹,但是既有的家業(亦即宣傳、金融、軍事和部分高科技)非常龐大,工資水準仍然很高,對高級知識份子的虹吸效應還是世界第一。中國應該穩扎穩打,一方面持續改革内政、積蓄國力,另一方面在國際上見招拆招、瓦解英美的挑撥和壓迫。

長期來看,我認爲中國目前最危險、最被忽視的重要政策方向是教育,必須堅持選拔唯才,保障階級流動性,而且用力提升學術界的道德標準,對假大空和賣國集團做出强力的打擊。


Fanboy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2/28 00:19

我仔细思考了现状以后发现脸书确实不存在容许大量利中事实存在的可能性。扎克伯克本身由于侵犯隐私都要面临议会的质询,如果上升到协助中国,那么脸书确实会面临倒闭的风险,和NBA确实是一样的。金教授回答这个问题的场景是有人提问如何提高国际话语权,而他说的基本上是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平均水平比美国的年轻人高得多,不如开放脸书,让年轻人出去乱打一通。现在想来应该是戏谑为主,短期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但要转播真相,指望大部分人变得理性是一种过高的奢求,我认为终究还是需要打破西方媒体对非理性民众的信息渠道垄断;脸书确实不是一个好方案,可能需要等待下一个传媒业革命。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19-12-28 01:55 回覆:

不行。你只看到幾百萬熱血沸騰、樂意發聲的愛國青年,卻忘了那幾億的無腦群衆。

正確的方案,是外交部雇用職業公關人才、中宣部建立《RT》的中國版。


desertfo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2/27 23:19
很抱歉,Fanboy留言的最後段我沒有細讀,他的原文是"如果臉書可以做到容許來自中國官方和民間客觀事實的大量存在和宣傳,那麼對於反抗傳統西方媒體的洗腦應該説至少另外開闢一條戰線"。但是我想臉書作為一個社交平台應該是不會允許中共的國家單位甚或民閒人士利用它來做政治上的宣傳。 變相的做法是可以組織旅外的留學生在臉書上發聲,但是通俄門之後我想這種帶風向的方式恐怕也很困難。總之西方完全掌握著國際上的話語權,Fanboy的想法其實是主動出撃,然而在輿論戰這方面西方是不會給你任何機會的。殘酷的事實是CGTN英文版的反恐紀實片 fighting terrorism in Xingjiang 最近在YouTube剛上去沒多久就被下架,雖然現在還能看到但瀏覽者的人數非常有限. 所以我在想,輿論戰必須先從外交上做起,多聯絡友好國家再向他們的百姓展開宣傳。西方和日韓在抗中上是鐵板一塊那就暫時擱著,先爭取能夠爭取到的,不要看高不看低。因為中國要走出去就必須和世界各國都保持良好的關係而不僅僅是歐美等大國而已。皮尤研究中心最近所做世界各國老百姓對中國好感度的調查可以作為參考。(其中日韓兩國的反應可以看出這兩個孫子對中國的崛起是很吃味的)。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19-12-28 02:19 回覆:

是的。爭取國際輿論上的立足點,不可能通過英美既有的假新聞體系,必須建立自己的英文宣傳通道;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在站穩脚跟之前,可以和《RT》合作,借用他們已經成功吸引的讀者群。

這裏的目的,不是要直接衝擊歐美大衆主體,而是要把我們的觀點放出去給少數願意聼的人,一旦能打臉假新聞的事實被公開陳述,即使大多數群衆聽不到,職業媒體一定會注意到自己被羞辱了,那麽逐漸地就必須收斂,過濾掉特別離譜的謊言。這也是爲什麽英美對《RT》如此咬牙切齒的原因。

這種國際宣傳上的發力,在外交上有直接的後果。歐洲民意裏被白左洗腦最徹底,所以也就最反中的前三名國家,分別是瑞典、捷克和德國。我們在新聞看到它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中國外交製造麻煩,其來有自。


desertfo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2/27 06:25
開放臉書是絶對不行的,那是開門揖盜。
王孟源(MengyuanWang) 於 2019-12-27 09:39 回覆:
金教授應該是另有所指吧。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