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6/12 05:16:29瀏覽263|回應0|推薦0 | |
元禧評論
11.06.1
一夫多妻 並聯負責 串接亂射 頓失傳承
親情血緣 深植子心 蕾絲自私 骨肉四散
女孩找尋親生爸爸 中途卻意外找到十六個兄弟姊妹!
民國一〇五年三月十六日 社群分享
女孩找尋親生爸爸 卻意外找到十六個兄弟姊妹!(圖片取自科技訊)
這個美國女孩有兩個媽媽,她的媽媽透過人工受精生下她,因此她產生了尋找親生父親的想法,沒想到一下子找到十六個兄弟姐妹!凱西(Kacie),十九歲美國人,是耶魯大學的一名學生。她出生在一個同性戀的家庭裡,只有兩個媽媽,還有一個妹妹。她的媽媽們通過精子庫人工授精產下了她和她妹妹。
凱西十四歲的一天,學校生物課上,老師為了加強剛學的遺傳學知識,出了一個家庭作業:讓大家回家之後,把自己翹起的大拇指和父母翹起的大拇指對比一下看看是不是一樣。
凱西回家一比:「哎?!為什麼我的大拇指能彎曲的這麼厲害,而我媽媽的大拇指完全彎不下去呢?」這時,她猛然驚醒:「我的大拇指肯定是遺傳我爸爸的!」
她產生了尋找親生父親的想法,沒想到一下子找到十六個兄弟姐妹!(圖片取自科技訊)
從此,便打開了凱西對那個未曾謀面父親的種種期待和遐想。「我身上還有什麼東西是遺傳我爸爸的?」在那之後,凱西一步一步開啟了她的尋父之旅,可是誰又能想到,她這一下找到的東西差多了!
剛開始,凱西從媽媽那裡拿來當初他們保存的精子庫文件檔案,上面記載著她爸爸的簡單特徵,他的精子庫代碼:五〇一〇,出生於一九六九年,是紐約某大學的教授,棕色頭髮,身高一八〇公分,之後她就開始大海撈針般的瘋狂搜尋。
她一有空就對著電腦各種谷歌:一九六九,紐約,大學老師神馬的。希望能跳出一兩張照片,然後她能對著照片看,有沒有哪個教授長得跟她很像,也許那就是她爸爸。
凱西的家人。(圖片取自科技訊)
抱著最後一點希望,凱西登錄這個網站,然後把父親的精子庫信息和精子庫代碼輸進去,一刷新!居然彈出一個 excel 表,上面顯示了整整十七條數據。「那個時刻,我一下子愣住了,好幾秒之後才突然醒悟到自己的這個發現有多麼重大的意義,一條一條的信息不僅是數據,他們都是我的家人!」
就這樣,雖然爹沒找到,但是她找到了她的另外十六個同父異母兄弟姐妹們。帶著緊張又激動的心情,凱西跟所有能找到的兄弟姐妹都取得了聯繫,到目前為止,她找到了其中的十二個,另外四個仍在搜尋中。每一張他們發過來的照片都讓凱西驚喜不已,「這真的是血緣關係!我一看到他們的照片就愛上他們了」。
凱西的家人。(圖片取自科技訊)
看完各自的照片,有一種自然的吸力讓大家都紛紛想要出來見見彼此,後來,他們還建了一個臉書群,代號五〇一〇(就是他們親爹的精子庫代碼)。他們一起分享著各自沒有父親的父親節的故事,在填寫表格時面對父親名字欄時的窘迫之感。
哥哥們帶著凱西去參觀他們的大學,妹妹們來參加她的畢業典禮。突然多了十多個兄弟姐妹,對於凱西來說,無比的溫暖。
看完各自的照片,有一種自然的吸力讓大家都紛紛想要出來見見彼此。(圖片取自科技訊)
文章來源:科技訊
出版編輯:林家儀
生物與遺傳—人體特徵的遺傳
文/臺北市文昌國小輔導主任 王純姬老師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又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聽起來理所當然,但你有沒有仔細想過,為什麼是這樣?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對我們說:你長得好像你爸爸;你長得好像你媽媽;喔!你的鼻子跟你爸爸的鼻子一模一樣;你笑起來的樣子像極了你媽媽。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就是「遺傳」。
【遺傳學之父——孟德爾】
談到「遺傳」,就不得不認識這位偉大的「遺傳學之父」——孟德爾。孟德爾是奧地利人,生於西元一八二二年,從小對自然科學非常感興趣,但因家境貧寒,於一八四三年輟學,進入奧古斯丁做修道士,一八四七年任職神父。一八五一年到一八五三年進入維也納大學學習物理、化學、數學、動物學和植物學,受到許多著名學者的專業指導與觀念啟發,對於他日後的實驗研究及發現有很深的影響。
一八五三年,他從維也納大學畢業回修道院。一八五四年被委派到布呂恩技術學校任物理學和植物學的代理教師,並在那裡工作了十四年。也就是在這段期間裡,展開八年的豌豆雜交實驗,發表了他對遺傳現象的研究,提出了遺傳因子(現稱基因)及顯性性狀、隱性性狀等重要概念,並闡明其遺傳規律,後人稱之為「孟德爾定律」。
然而,孟德爾的研究起初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重視,直至他死後,沉寂了三十多年,才於一九〇〇年重新被發現與重視。孟德爾遺傳法則雖然無法完全解釋所有的遺傳現象,卻奠定了現代遺傳學的基礎。
【先建立遺傳概念】
「遺傳」就是指親代的性狀傳遞給子代的現象。也就是細胞中的遺傳基因,一半來自爸爸,一半來自媽媽,讓我們遺傳了爸爸或媽媽身上的特性,有時候部分像爸爸,有時候部分像媽媽,當然也有可能什麼都不像喔!
雖然「遺傳」很容易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也是生物科學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但是遺傳的現象其實很複雜,也很難在短時間經由探索、實驗、觀察,得到結論。因此,有關「遺傳」概念的課程學習,目前大致是在國中階段。
【人體外型特徵繪製成的輪狀組合表】
不過人體有些常見的、有趣的、容易觀察的外型特徵,如:單眼皮、雙眼皮;捲舌、不捲舌;耳垂分離、耳垂緊貼;拇指直、拇指彎;捲髮、直髮等,常常作為可觀察的遺傳性狀。
下面是由以上人體外型特徵繪製成的輪狀組合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自己和家人,找出各自屬於的號碼,並依據你的調查結果,想一想下面幾個問題。
一、你的號碼是多少呢?
二、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號碼都相同嗎?
三、有家人的號碼與你相同嗎?
四、號碼相同的人,外型都很相像嗎?
五、你同意「父母與子女之間有相似性,但也有不同。」這句話嗎?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從上面調查活動中,他是否發現:即使他的號碼和父母相同,外型不一定與父母相像。這是因為人的遺傳特徵太多了,不僅僅只有這五種,還有其他很多的性狀。這些在我們身上表現出來的性狀,大約可分成簡單遺傳性狀和複雜遺傳性狀。
「簡單遺傳性狀」由一個或少數幾個基因所控制,遺傳控制機制較簡單,後代分離的外表型種類及比例單純,如上述五種性狀:單眼皮、雙眼皮;捲舌、不捲舌;耳垂分離、耳垂緊貼;拇指直、拇指彎;捲髮、直髮等。
「複雜遺傳性狀」則由多個基因共同控制,其後代分離的外表型呈現連續性變異,遺傳控制機制也極為複雜,如:人類的膚色、身高、體型、智力等屬於複雜遺傳性狀。
無論是簡單或複雜的遺傳性狀都是由「基因」所控制,到底什麼是「基因」呢?其實,在孟德爾時代,也不知道基因究竟是什麼?存在哪裡。直到一九四〇年後,科學家發現染色體中的核酸(DNA)是負責祖先性狀遺傳給子孫的主要物質,使我們知道:基因就是染色體上能控制遺傳作用的一小段DNA,也是遺傳基本單位。
之後,一九五三年克里克與華森提出DNA的雙螺旋結構,因此獲得諾貝爾獎,目前這些存在染色體內雙螺旋結構的遺傳密碼,大約有兩萬至兩萬五千基因,其中已經有九成八被解碼定序完成,如果孩子有興趣了解、探索基因的祕密,歡迎加入生命科學的研究行列!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