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1 18:07:23瀏覽677|回應1|推薦2 | |
從國民教育到菁英教育
陳卓(元禧政治啟蒙恩師) 緒論 凡是文明社會無不重視教育。在上古時代,知識主要由祭司階層掌控,有機會接受學校教育者以貴族子弟為主體。隨著時代的推演及經濟的發展,社會整體對知識的需求增加,遂使平常百姓家的青年亦逐漸有受學校教育的機會。 我國古代的學校教育開始很早,在殷商時期即已設有學校,到了西周時期則更是規模完備,載於文獻(註〇一)。當時已有大學、小學之分,在王朝中央的大學為辟雍,地方諸侯所設之大學則稱為泮宮,其規格不同,招生對象亦不同(註〇二)。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所設的大學,其受教者皆為貴族子弟,教育內容以禮、樂、射、御、書、數為主;教師則多由各級軍官及祭司擔任。所以西周的大學基本上是軍官學校,並非專為追求學問而設。後來漢、唐、宋、明諸朝亦都設有太學(或稱國子監,即國立中央大學),其教育內容雖各有異同,並非皆以軍事為主,但宗旨則幾乎不變,即在培養安國定邦之才。 在西周傾覆,王室東遷之後,私學興起。孔子是我國最有影響力的平民教育家,他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是指不論家庭背景如何,只要有志向學者,無不給予教誨(註〇三)。但孔子對弟子們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即悟性高,能舉一反三,還要好學不倦(註〇四),由此可見,孔老夫子的教育基本上還是菁英教育,門牆頗高。 國民教育 近代國民教育肇始於法國大革命之後,當時的法國社會處於一種類似文化大革命的情境,革命後的平民政府為了凝聚國民的向心力,並擺脫天主教會的影響力,大力推動由政府主持的學校教育(註〇五),其中最基本亦是最重要的小學教育,及培養小學師資的師範教育,受到特別的重視。現代所謂的國民教育就是指全體國民都必須接受的教育(註〇六),一般指六年的小學教育,在經濟比較富裕的國家則延長為九年,甚至十年或十二年。國民教育在法國推行得到顯著成效後,德國、荷蘭、丹麥等國相繼仿效,再逐漸擴散至其它國家,成為一種普遍的教育制度,連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亦採納推行,對富國強兵取得積極效果。國民教育除培養愛國情操及富國強兵外,實應以培養健全國民為宗旨。按照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見解,基本教育應以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為原則。筆者並非教育專家,但根據長期觀察及經驗,認為雖然「德、智、體、群、美」不應偏廢,但總可以有個優先次序,而在國民教育的階段,應以「德育掛帥」,其它智育、體育、群育、美育各項目的輕重緩急,皆可因人而異,不必強求其並重。以下謹就個人的認識將這五育分項討論。 一、德育 德育顧名思義就是道德教育。對於兒童或青少年,德育之重點在於讓他們能夠明善惡、辨是非;知道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而且還會分辨這些事的大小、輕重。老師們的責任則是鼓勵學生多做好事,勸導他們不要做壞事。做了好事者給予獎勵,做了壞事則給予譴責甚至處罰。 德行的項目很多,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有四維八德(即禮、義、廉、恥,以及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此外在老子所著道德經中尚有「勤、儉、慈」,這些都是我國民間社會中受普遍尊重的傳統美德,不勞筆者多加解釋。但道德之重點在於「實踐」,光靠用講的無濟於事,這也就是為什麼父母及師長們的言教要配合身教才會起真正的作用。此外,同學之間的觀摩互動亦非常重要,一個班級裡同學之間融洽相處的氣氛,常要靠導師來營造,所以導師的角色在德育中實居關鍵性地位,並非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畢業生,只憑修了幾個教育學分,所能勝任。因此筆者主張國民教育的教師隊伍仍應由各級師範院校以「公費」方式來培養,並保障他們畢業後的任教管道,如此才能挑選出品學兼優並有教育使命感的青年來承擔「良師興國」的重責大任。 二、智育 對許多學生家長而言,學校教育之重點就是智育。這種看法雖然有些偏頗,但亦有其一定的道理,蓋對於正常家庭,德育之重心在於家教,體育、美育亦不一定要仰賴學校,更何況智育中亦包含了不少德育、群育及美育之成份。例如國文課中常出現古聖先賢的訓誨及故事,詩詞、小說等文藝作品亦都含有美育的成份。 理想的教育講求「因材施教」,但國民教育是一種大眾教育,必需顧及受教者之普遍接受程度,故應採取「中庸之道」,其原則為: 一、平易近人, 二、循序漸進, 三、有啟發性, 四、注重學習內容與生活之相干性。 (註〇七)國民教育中智育之主要內容可分為: 一、語文, 二、數學, 三、常識, 以下將這三項分別作簡略檢討: (一)、語文 語文是人與人溝通的最佳工具,亦是吸收新知的主要管道,而寫作更是訓練思維及組織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把國文學到會讀(報章、雜誌、小說)、會寫(信、短文)是每個正常國民所應該具有的水平,但這並非一件輕而易舉之事,也是智育的第一要務。 在今日工商業已進入全球化的時代,凡從事工、商及外交工作之人,皆需一定的外語能力。以目前英、美文化之強勢地位,學習外語之首選當然是英(語)文。但我們應注意,要把一種外國語文從頭開始學到可以運用自如(能讀、寫、說、聽)並非易事,需要投注許多時間及精力。對於以後在生活及工作上鮮有運用外語機會的廣大群眾,真有必要強迫他們自幼操練外語嗎?更何況如此做還會排擠其它科目的學習時間,使其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國民教育階段,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學英(語)文已經夠早,學習時數(每週三至四小時,共三年)亦已夠多。對於那些急於把自己孩子培養成「國際公民」的家長們,就讓他們自行設法去補習吧! (二)、數學 數學本來起自人們生活上的需要,例如清點人口、牛羊數目、丈量土地、計算面積,後來再進步到計算帳目及利息,測量山高、河寬等等。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展,數學之內容已愈來愈博大精深,沒有它,科學和技術不可能發展到目前程度,亦不可能再往前推進。但高級的數學僅與少數專業人士相干,一般國民最需要的數學還只是加、減、乘、除這些最基本的東西。人們不禁要問:在國中階段花許多時間去操練代數、幾何這些東西,目的究竟是為什麼?有些人(主要是數學家們)認為學習數學是為了訓練思維,使人們的思想更有條理、更清晰、更合乎邏輯、更嚴謹、周密、更能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筆者雖大致同意這種看法,但仍願指出,訓練思想的方法很多,如寫文章、下象棋、圍棋,甚至打麻將等都是,不是非靠操練數學不可。(註〇八) 筆者認為,在初中階段學習及操練數學,主要還是為了一部份學生將來學習物理及相關科目做準備。因此從初中二年級開始,學校即應按學生之性向、程度、將數學作分班教學,以免造成「牛馬同軛,互蒙其累」的困境。 (三)、常識 這裡所指的常識是每個正常國民都應該知道的知識,大致可分為自然和社會兩大類。常識的內容並不需要精深,但範圍要廣,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關。常識不一定要在課堂中傳授,只要具備閱讀能力,即可自行修習。老師們的責任主要是讓學生知道應該學些什麼,並啟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由於自然類科目並非只靠閱讀即能瞭解,因此需要老師們不時做些示範實驗,或放些影片讓學生看,再讓他們親自動手做些簡單的實驗,如此才能收到真正的學習效果。青少年只要能養成自行閱讀的習慣,並對吸收新知維持一定的興趣,則隨著年歲增長,理解力增強,常識性的東西都不難自行吸收,並不需要以考試的方式強行灌輸。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在國民教育階段,智育的重點在語文及數學。語文的重點在閱讀及作文,而數學的重點在基本算術、幾何及其應用;其餘都只是為了將來學習專業做準備,並非所有學生都需要熟練精通。基於「因材施教」的原則,數學及英文這兩科,宜自初中二年級開始,即按學生程度及學習意願來分班教學,以免誤人子弟或虛耗青春。 三、體育 「體育為強國之本」是一句口號,也是真理。一個人沒有強健的身體,很難成就什麼真正的事業。老子在道德經中勸聖人(主政者)要以「強其骨而弱其志」的態度來對待民眾。所謂強其骨就是注重營養和鍛鍊身體,此處我們只談論鍛鍊身體。 首先我們應注意,鍛鍊身體是「修身」的根本,亦是一件終身大事,對許多人而言,可能比讀書還重要。在中國古代的精英教育裡,禮、樂、射、御、書、數這六項才藝中,至少有射、御兩項和體育直接相關,另外樂舞(與音樂配合的舞蹈)也是體育和美育之結合,可見體育所受之重視。 既然體育之目的在於修身,而非為了競賽得獎,故其重點應在能夠終身受用的項目,如游泳、體操、打太極拳或其它武術,騎自行車之類,既不需成群結隊,亦不需貴重器材的運動。團體運動,如籃球、足球、排球、棒球之類,可以培養團隊合作及公平競爭的精神,具有「群育」的效果,亦值得提倡和鼓勵,但其優先順序應排在前述個人修身型的項目之後。至於像鉛球、鐵餅、標槍、撐桿跳之類專門為了參加大型運動會而設的項目,則大可不必在國民教育中推行。 最後讓我們談談體育師資的培養問題:由於現代體育活動已經多元化,職業化及商業化的體育活動很多,常見者有籃球、足球、棒球、桌球、網球、橄欖球,甚至高爾夫球等,都經常有商業化的國際比賽。另外像軍隊、刑警、保全人員等各種職業都有接受特殊體育訓練的需要,故體育早已不限於學校教育。但正規學校的體育,尤其是國民教育階段的體育,仍應以修身為本,故不應將重點放在培養體育選手上。學校的體育不應受商業化體育之污染;學校的體育教師仍應維持其「為人師表」的尊嚴及地位,並儘可能兼任健康教育及訓育的工作。因此體育教師最好還是由師範院校中的體育科系來培養。 四、群育 所謂群育就是教人如何適應團體生活,並發揮自己應有影響力的教育。對於正常的兒童及青少年,群育是一種漸進的過程,從幼稚園或小學開始,逐漸適應團體生活,體驗人際關係。在班級或社團活動中可以養成負責任、守紀律的習慣,並在協同處理團體事務中培養出與他人合作的習慣與耐性,而非事事皆以自我為中心來考量。 學校裡群育的另一功能是發掘將來的領導人才;雖說領袖才能是天生的,但即便如此,這些人的天賦才幹也需要被發現,並加以磨練和栽培,使他們見識更廣闊、器量更寬宏,更有容人的雅量,將來才適合承擔重責大任。群育主要靠班級導師來推動,給比較能幹的學生輪流擔任班級幹部的機會。校內的體育或其它活動亦是群育的好場所。群育要成功亦需家長們的充分配合,讓學生有充分的課餘時間來從事體育、音樂及環境保育等團體活動,從中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及合作精神。 五、美育 正常人都愛美,從心理層面看,這是對生命的肯定,對自我提昇的期許,是一種向上的力量。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是一句千古不易的名言。既然愛美是人類的天性,那又何需提倡美育呢?換言之,美育的宗旨究竟是什麼?簡單地說,美育的宗旨在陶冶性情、變化氣質。成功的美育非但可以變化個人的氣質,還會對社會整體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營造出祥和的氛圍,有助於化解戾氣,促進人們的互助與包容。 事物的美或不美,並無固定的標準。一個人的審美觀常因其個性、生活經驗及文化背景而異。所謂「品味」就是指一個人的審美觀,再稍作延伸,即成其價值觀;它顯然有雅俗之分,這在音樂領域中最為明顯。然而總有一些優秀的作品能到達雅俗共賞的境界,而成為不朽。 在我國古代教育中,音樂受到高度的重視,所謂禮樂之教,為「六藝」之首。禮的主要作用是規範人的行為,樹立長幼尊卑的倫理關係,是一種外加的約束;而音樂的感動則為發自內心的共鳴。(註〇九) 周代的大學基本上是軍官學校,維持紀律需要禮,鼓舞士氣、培養生死與共的一體感則有賴於樂。在大學(辟雍)中位階最高的教師是「大樂正」,學生畢業時由大樂正將其中優秀者上報給天子,再由司馬授予軍職,稱為「進士」,可見音樂教育所受重視之程度。 周朝到了平王東遷之後,其本上已進入「天子失政,禮樂崩壞」的局面,但部份禮樂之教仍由諸侯保存,尤以齊、魯為最。孔子雖為平民教育家,但仍提倡禮樂之教,他也是一位音樂的極度愛好者,論語中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的記載,可見古代音樂感人之深。孔子對當時流行的聲色之娛亦提出過嚴厲的批評,如「鄭衛之聲淫」之類。 在秦漢之後,我國進入大一統專制王朝的格局,政治崇尚刑律權術,樂教不再受朝廷重視,僅成為祭典禮儀的附庸,再加上「樂經」失傳,遂使華夏正音式微(註一十)。在隋唐之後,大量西域音樂傳入中土,聲色之娛大盛,傳統的鐘、鼓、笙、簫、琴、瑟之類雅樂更加衰退。直到清末民初,科舉取消,西洋音樂傳入之後,學校中的音樂教育才又遂漸復甦,但其內容已變成以西樂為主,甚為可嘆。現在我們常說要復興中華文化,除了要讓科學紮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恢復禮樂之教,而樂教更勝於禮教。 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視美育,認為可以在教育中取代宗教的地位,筆者作為一個認真的科學家兼教師,對此深有同感。蓋歐美文明國家千餘年來深受基督教之浸潤(註十一),信徒平常每週在教堂中做禮拜,接受其訓誨薰陶。在教會活動中,音樂佔了很重的份量,故在德育及美育兩方面,教堂而非學校才是重心。但在中國,民間寺廟雖然不少,但以祈福者居多,鮮有教育功能,且宗教在知識階層中並無神聖地位(註十二),故禮樂之教仍應以學校為重心;尤其在國民學校中,每逢開學或畢業典禮,以及平時朝晚會,若師生聚集合唱,無論是國歌、國旗歌、校歌甚至民歌,只要是純正音樂,必有「樂致和同」的功能。在國民小學中的音樂課亦非常重要,通常由班級導師擔任,更可見其責任之重,非經特殊培養不可,正因如此筆者才會在前文(德育)中特別強調師資的培養問題。 最後,筆者要特別提醒執政當局,大眾傳播媒體對兒童及青少年之影響力不容忽視。以目前商業化傳播媒體之態度囂張,放送「聲色之娛」肆無忌憚,已使「鄭衛之聲」到處泛濫。負責任的教育文化主管機構應對此有所警惕,並投注大量人力、物力,將公營傳播媒體「導正」,以減低青少年所受之心靈污染。 菁英教育 航行大海需要舵手,支撐大廈需要棟樑,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註十三)無論古今中外,真正的大人物,大多數經歷過類似的磨練。雖然英傑豪雄之士不一定需要接受完整的學校教育,但是絕大多數優秀青年還是需要經過學校教育的培養才能成為棟樑之才。尤其現代世界由於科技高度發達,連帶各行各業日益專精,再加以工商業全球化,國際政經關係錯綜複雜,全世界各進步國家對菁英人才需求孔急,故其培養成為國之大政。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卅而立、四十而不惑,……。」正常的青少年在初中畢業時,正當十五之年,在往後五年之間(十五至廿歲)為青春期,正值風華盛茂的黃金歲月,其心智、體能、性情皆處於發育之高峰期,至廿歲而為成年。當此關鍵時刻,父母、師長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應按其性向、志趣及才幹做謹慎評量,然後再助其抉擇。正常的青年,至少先要能立足於社會,才能論及進一步的發展,而現代社會變遷迅速,個人即使家有恒產亦未必可靠,因此有一技乃至數技之長,才是安身立命之保障。由此可見,技術及職業教育應該是國民教育之後的主流,只有一部份才智出眾的青年才適合接受下文中所要討論的「菁英教育」(註十四)。 精英教育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高中時期(約十五至十八歲), 二、大學前期(約十八至廿歲), 三、大學後期及研究所。 以下為分段討論。 一、高中時期 在此期間,許多學生之性向尚未定型,才華尚未充分顯現,故學校教育仍應讓學生有機會做多方面嘗試,不宜太早將學生分類(組)教育(註十五)。高中教育之具體內容仍包含德、智、體、群、美五類,但實施的方式與精神應與國民教育有所不同:在德育方面應以「說理」為重,蓋「說教」階段已經過去,學生智慧漸開,非說之以理無法令其信服,故德育之內容應融入智育之中,以文史科目為主。此外,數學和物理這兩科非但有益於訓練理解力,更是通往近代科學殿堂之門徑,故應給予特別的重視,而不能讓學生輕言放棄。 筆者以為,在高中階段,教育應注重精、誠這兩種精神素質之鍛鍊,茲闡明如後: (一)、精:無論學習或做事,求精即注重品質,追求卓越。大學章句中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止於至善」就是精益求精,不到盡善盡美不罷休。有這種精神才能把事情真正做好,無論是研究高深學問,開發產品,甚至克敵致勝,皆需如此。 (二)、誠:誠者,真誠也;其反面之詞為虛偽。做事有誠意,即一心一意要把事情做成;即使遭遇困難亦要努力去克服,所謂「一心一德,貫徹始終」就是這個意思。反之,講話沒誠意就是答應別人要做的事只是虛應故事,敷衍了事,碰到一點小困難就打退堂鼓,退縮放棄。中庸章句中有:「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就是強調「誠」重要性。精英人才與平庸之士之差異經常就在這精、誠二字。 二、大學前期 此階段為轉型期,青年之心智、性格基本上已成熟,但尚未穩定,故宜多觀摩以拓寬視野,增廣見聞,培養「寬」、「弘」之器量。所謂寬即心胸寬闊,有容人之雅量,能原諒他人無心之過,及體諒他人難為之處,亦包括能欣賞他人的才能,且不妒忌他人的成就或機運。「弘」字亦即長久遠大,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真正的棟樑之才必定是胸懷大志,想要成就大事業,有這種志向才會虛懷若谷,努力充實自己,不會因為一點小成就而沾沾自喜,亦不會因一點小利而動搖其一貫原則。 在優良的大學裡,人才自各方面匯集,師長、同學中不乏英傑碩學之士,其言行、風采應有值得仿效之處,所以是培養寬、弘之器的恰當場所,有志青年應該好好把握機會,多聽、多看、多學,以增廣見識,並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結交良師益友,尋覓志同道合之士,共同開創未來。 三、大學後期及研究所 在此階段青年已轉為成年,應努力修鍊,以期有成。「學士」之英文字為 Bachelor,其本意為獨身者,亦即已可離開父母師長獨立生活之人。更明白地說,就是可以獨自闖出一片天地,不再需要師長輔助指導之人。有為青年在進入大學之時就應該有此認識,並以此自勉。 總而言之,筆者以為,凡能做到精、誠、寬、弘之士,必成大器。精、誠二者是高級專業人才的必備修為,而寬、弘則是領導人才應有的器度,願教育家們努力於這些精神素質之培養。 注釋: (註〇一)參考:王貴民著:商周制度考信,或楊寬著:西周史。 (註〇二)參考:程方平、畢誠合著:中國教育史,第二章。(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台北) (註〇三)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篇) (註〇四)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論語,公冶篇) (註〇五)在西歐中古及近古時代,許多國家的教育由天主教會把持。推廣而言,凡是奉行一神論宗教(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之神權國家,其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幾乎全都由教會把持;在政教合一時,其控制更徹底。在實行共產主義的國家中,則「黨」取代了「教會」的地位,其控制作用則一。 (註〇六)私立學校,尤其是不受政府監督的私立教會學校,或「國際學校」就不算是國民教育的一部份。現在臺北、上海和北京有很多富裕中國家庭把子女送入國際學校學習,不知是否需要當地政府(教育單位)同意?這樣學出來的兒童或青少年,以後也許都會變為「外籍人士」,還是「國際公民」? (註〇七)如果學習內容之中有相當多部份讓許多學生覺得與己無干(無論現在或將來),則會降低學習意願,學過之後不久就會忘得乾乾淨淨。 (註〇八)解數學問題及証明數學定理與寫文章、寫劇本的最大不同之處即在於其嚴謹性及環環相扣性。環環相扣即一絲不苟,缺乏彈性及創意,這正是許多從事創意工作的人(主要指藝術家及政治人物)排斥數學的主要原因。 (註〇九)儒家經典「禮記」中有「樂自內出,禮自外作」的經文,又有「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之句。 (註一十)我們現在仍可在一些典籍中看到部份對古代樂舞盛況的描述,並知道詩經中風、雅、頌各篇都可以在音樂的配合下吟唱,但卻不知那些音律和場景究竟如何,令人扼腕。 (註十一)伊斯蘭教至今亦已有一千三百餘年,對其信徒之影響力甚至超過基督教。 (註十二)儒家並非宗教,「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對宗教持「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 (註十三)孟子這段話對古今中外英雄豪傑都成立,這也是他之所以被奉為「亞聖」的原因之一。古代開創宗教之主如摩西、耶蘇、穆罕默德,開國帝王如成吉思汗、朱元璋;大科學家如牛頓、法拉第、道爾頓;大發明家如瓦特、愛迪生;政治人物如富蘭克林、林肯等都經歷過「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過程,其它大人物尚多,不及備載。 (註十四)技術及職業教育未必不適合才幹出眾的青年,尤其是對於有創業潛力的青年,能及早自立,接觸真實社會,發揮自己的才幹,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豈不壯哉。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註十五)既然是精英教育,學生智力應不成問題,即使是不太喜歡的科目,亦應努力學習,至少做到及格。 本文原載於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出版之建中校友會刊第卅九期。 ● NOWnews 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 public@nownews.com (● 作者陳卓,臺大物理系畢業,美國西北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臺大物理系教授卅年,現已退休,從事著作,並為兼任教授。本文為 NOWnews 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