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猶太王國興亡錄
2010/05/09 02:19:51瀏覽2103|回應0|推薦5

陳卓

壹、前言

猶太人古稱希伯來人(Hebrew),是當今世上除了中國人之外碩果僅存的古老而具有延綿不斷歷史文化傳承之民族。他們人口並不多,但猶太會堂遍佈世界各角落,具有強大的族群內聚力。

他們對世界的實質影響力遠超過其人口應有的比例:他們實質上掌控了世界金融體系、操控著電影、電視、報章雜誌等大眾傳播事業;在文藝及學術界亦居主導地位,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力更是無與倫比。妙的是,這一切幾乎都是在鮮受社會大眾注目的情況下進行。非但如此,當今世界上主要的一神論宗教,即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實皆脫胎於猶太教,連共產黨的精隨都和它大有牽連,故欲對當今世間的政、教糾葛有所根本理解,實應先對猶太人的歷史文化有個真切的認識。目前國內有關猶太民族的專門著作及通俗讀物都很少,大學中有關猶太民族歷史、文化的課程更如鳳毛麟角。鑒於猶太人對中國及全世界的潛在影響力,作者不揣淺陋,撰成本篇,冀收拋磚引玉之效。

貳、神話與傳說

根據猶太人經典《托拉》(Torah,即律法書)及基督教《聖經.舊約(Old Testment)》之記載,猶太民族之始祖亞伯拉罕(Abraham)是西亞閃族(Semites)一個小部落的領袖。這個小部落約在西元前十九世紀中從離幼發拉底河(R. Euphrates)出海口不遠的烏珥(Uhr)出發,經長途漂泊遷徙,途經巴比倫(Babylon)、馬里(Mari)等當時的文明中心,先到達位於幼發拉底河中上游的哈蘭(Haran)居留了一段時間。據說就在此段時間內他的上帝雅赫威(Yahweh)向他顯靈,要求他絕對忠心服從,並允諾他的子孫將多如夜空中的繁星,且可獲得流著奶與蜜的迦南(Canaan)之地為其子孫生息繁衍之所。

亞伯拉罕老而無子,遂與其妻莎拉(Sarah)之侍女夏甲(Hagar,埃及人)同帳而寢,得一男,名為伊實瑪利(Ishmael),稍長後生得精壯敏捷,甚獲老父歡心。莎拉無子,深感孤單,哭求於上帝,亦得一子,取名為以撒(Issac),因係嫡出,自然獲得繼承人地位。不久之後亞伯拉罕受老妻之逼,不得已而將夏甲母子遣離。據說伊實瑪利長大成人之後英武非凡,自闢天地,成為阿拉伯民族之始祖。以撒成年之後繼其父為部落領袖,年近四十始娶其表妹呂碧珈(Rebecca)為妻。其妻一舉得兩男,為雙胞胎,先出者名為以掃(Essau),繼出者名為雅各(Jacob)。長大之後,以掃為人魯直好動,善於狩獵,深得老父喜愛,本欲立之為嗣,但其妻偏愛雅各,為其聰慧善言詞,且善解人意。以撒年老後失明,本欲為長子祈福(為家族領導權之傳承而向上帝所作之特別禱告),但雅各受其母之慫恿,使用狡計冒充其兄,騙過老父而取得繼承權,以至於兄弟反目成仇。雅各深恐其兄加害,遂走避至哈蘭,投奔其母舅。後來他娶了兩位表妹為妻,外加兩個侍妾,生了一大堆孩子,然後再率領家眷及羊群回到迦南地區定居。他又因為勇猛善鬥,曾與上帝差遣之天使角力而不分勝負,獲得以色列(Israel,意為上帝之戰士)之名號。至於其兄以掃則自立門戶,成為另一部族之領袖,世居約旦河(Jordan River)東南畔,其後代並不被歸類成希伯來人。

● 進出埃及

根據《托拉》及《舊約》記載,雅各與其愛妻拉結(Rachel)所生之長子約瑟(Jose)因受其父之特別寵愛而得罪諸兄,在少年時被販賣至埃及為奴,但由於聰明機靈,又逢特殊機緣,竟在埃及做了大官。後來他與諸兄重逢,不計前嫌,把老父及諸兄弟暨族人都接到埃及謀生〔註一〕,於是雅各的子孫們得以在埃及安居樂業,並迅速繁衍。這樣經過了許多世代(約四百餘年),埃及的局勢發生很大變化,喜克索斯(Hyksos)人早已被驅逐,埃及又恢復成為由法老統治的神權國家。據史料記載:在西元前一三○四至一二三七年之間,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these II)在位,他大興土木,又大事征伐,使許多農民及外邦部落被迫為奴,從事苦役,以至於引起大規模奴隸造反。《舊約》中《出埃及記》雖是典型神話,但總亦反映了部分的史實。

領導出埃及的大人物是摩西(Moses),他出生於希伯來的利未(Levi)部落,據說被埃及公主扶養成人,因而有不平凡的氣勢及才能,從某個角度看,他就是猶太民族的大成至聖先師:他是『十誡』的頒佈者,上帝的代言人,亦是〈申命記(Deuteronomy)〉中的教誨者,他使雅各的子孫和其它一起逃離埃及的各族人民凝聚融合,成為一個新的民族,靠的就是這『十誡』及其個人威望〔註二〕。其情況與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及成吉斯汗制定蒙古大法有神似之處。

● 征服迦南

相傳摩西領導他的子民在埃及東北方西奈半島的曠野之中漂泊了一個世代(約四十年)之久。這群人經過長期的淬鍊,人口增加,戰鬥力增強,但摩西未及把他們帶領到那塊「上帝允諾之地」即已與世長辭。接下他權杖之人名為約書亞(Jashua),約書亞完成了這個任務,其手段就是(在雅赫威的庇佑下)將該地原有的居民趕盡殺絕。當時在迦南地區小國林立每個國的規模都不大,基本上都只是一個城邦而已。文質彬彬的約書亞有勇有謀,指揮若定。他在率軍西渡約旦河之前即已完成佈置,把將要分配給希伯來各部族的地盤設定〔註三〕。待大軍渡河之後即按預定計劃征戰。根據《舊約》記載:約書亞率領大軍六十餘萬人度過約旦河之後即包圍耶利哥(Jericho),在弓箭射程之外繞城行軍七天,第七天上帝使城防崩潰,以色列人屠城。城中不分男女老幼徹底滅絕。據傳說,約書亞總共滅掉了卅一個王。〔註四〕

約書亞在臨終之前在示劍(Shechem, 地名)的一棵橡樹下與以色列民眾「立約」:要他們一心一意尊奉雅赫威他們的上帝,說祂是一位善妒的神,你們若離棄祂而去事奉異邦之神,祂必在降福之後轉而降禍於你們!可見在當時的迦南地區尚有許多外邦人(Alien,即異教徒)在那裡生活。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雅赫威是專門照顧他們自己人的神,而外邦人則各有其所祀奉之神來照顧。

● 士師時代(約西元前一二○○至一○二五年)

約書亞去世之後,以色列各部族的人民散居迦南各地,自營生計,以農耕及畜牧為其主業。各部族間並無統一領袖,但各有「士師」(Shofet)為宗教領袖兼仲裁者。當時迦南地區尚有許多其它民族與之雜處,互相之間有貿易往來,甚至通婚,但亦經常互相攻擊。在宗教方面則各奉其所信之神,對以色列各部族而言,他們所共同擁有的是:

一、共同的歷史記憶,

二、共同的上帝,

三、共同的生活規範。

在這段時間內,約旦河東岸的摩押人(Moab)、米甸人(Midian)、亞瑪力人(Amalekites)、亞捫人(Ammonites)、⋯⋯相繼入侵,以色列各部族只能依賴其士師號召農民來組織聯軍抵抗。更嚴重的威脅來自濱海地區的非利士人(Philistines),他們約和猶太人在同一時期由海上進入迦南地區。非利士人會製造鐵器,已發展出階層化的軍事領導體系,聚居城邑,擁有五大城堡。其人民訓練有素,不但從事貿易,亦做掠奪的勾當。以色列各部族與非利士人的爭鬥經常失利,於是各部族的長老代表民眾向最後一位士師撒姆耳(Samuel)發出需要一位『國王』的呼聲。撒姆耳起初尚不願茍同,他警告以色列的長老們:有了國王之後,人們便會失去自主權而受制於人。但迫於統一軍事指揮權的需求,他終於替以色列民族選立了一位國王,時約西元前一○二五年。

參、猶太王國之建立

● 第一位國王「掃羅」

他是便雅憫(Benjamin)部族的領袖,英勇善戰,膽識過人,曾屢次領軍擊退以色列諸部的敵人(包括摩押人、亞瑪力人、北方的亞蘭人(Arameans),東南方的以東人(Edom)及濱海的非利士人)。他在以色列十二部族的長老面前,由上帝的祭司「撒母耳」在他的頭頂上傾倒油膏,被立為以色列之王。掃羅(Saul)登基之後建立起以色列的第一支常備軍,由其長子「約拿單」(Jonathan)領軍,並製造鐵器,訓練士兵。不久之後,他們與非利土人作戰獲得初步勝利,逐漸擴張軍隊,並任命其侄兒押尼珥(Abner)為統帥。但掃羅與撒姆耳之間的關係頗為緊張,因掃羅雖然為撒姆耳所立,卻並不唯命是從;這也是「神權」與「王權」之間的必然矛盾;例如:

一、有一次以色列軍隊出征需要上帝的祝福,但撒母耳遲遲不現身,掃羅沒等到這位上帝的祭司就自行燔祭,有所僭越。

二、在攻打亞瑪力人時,撒母耳以上帝之命要求徹底毀滅他們,不留一人一物,殺光男、女、嬰孩、牛羊、駱駝、驢,但掃羅並未遵命完全照辦,撒母耳很生氣,認為掃羅不聽上帝的話,並拒絕掃羅和他一起回去祈求上帝的寬恕,並告訴掃羅「上帝已棄絕你」。

三、撒母耳在那次「拒絕寬恕」之後不再與掃羅見面,掃羅的一再邀請皆被置之不理。

四、撒母耳在猶大族長老面前傾倒油膏在青年將領「大衛」頭頂上,暗示「已立大衛為王」。

五、撒母耳去世,以色列長老們群集哀悼,獨缺國王掃羅。

最後掃羅及其長子喪生在對非利土人的戰爭中,幾個幼子亦被殺,其姪「押尼珥」擁立僅存之子「伊施波設(Ish-Bosheth)」為王,領導著「便雅憫」部落及其它追隨者與「猶大」部落的「大衛」對抗,於是長達五年的內戰爆發。最後押尼珥在和談的場合被殺,伊施波設不久亦為叛兵所殺,掃羅家的統治結束。

● 大衛王(King David)

大衛出身於猶大(Judah)部落的牧人家庭,天賦異秉,俊美斯文而英勇善戰,是以色列人對抗非利土人戰爭中的傳奇英雄(傳說中最著名的事蹟是他單挑並殺死了巨人「歌利亞(Goliath)」。他是天生的領袖人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與掃羅王的長子甚為友善,與其他軍官亦保持良好關係,追隨者甚眾。他娶了掃羅王最鍾愛的幼女「米甲(Michal)」,但後來因為功名太盛而招至掃羅的妒恨及排斥,並加以迫害(大衛因戰功彪炳,且軍紀良好,受百姓愛戴及歌頌,名聲凌駕掃羅之上)。後來他為了逃避國王的迫害,率領追隨者逃到南部希伯崙(Hebron)山區躲藏,並培養群眾實力。在掃羅戰死不久之後,便被猶大部族擁立為王(King of Judah),在內戰得勝之後,即被以色列十二部族長老擁立為王,時年卅歲。

大衛不但英勇善戰且精於謀略,他在以色列北方打敗了以「大馬士革」為中心的亞蘭人,並設置行政長官統治該地區。在東邊他打敗了摩押人及以東人,在西邊他又打敗了非利士人。在南部他親自攻佔了原來由異教徒「耶布斯人(Jebusite)」所擁有的「耶路撒冷」並將該地擴建為都城,該地迄今仍為猶太人的聖城,有時亦稱為「大衛之城」。時約西元前一○○○年。他統治了以色列國家將近四十年。

當大衛四十歲之時,登基已十年,國泰民安,一片昇平;他躊躇志滿,得意洋洋。在夏季某日午時,大衛在宮中屋頂花園閒步。俯瞰附近市街,忽然瞧見一庭園中有窈窕美女正在池中出浴:肌膚白皙,秀髮烏亮,舉手投足,姿態撩人。大衛不禁怦然心動,顧左右而問,得知此女名拔示巴(Bathsheba, 意為富足之女),系出名門,乃忠勇老將「赫人烏利亞(Uriah the Hittite)」新娶之嬌妻,其夫正在前線作戰。當夜大衛獨寢,轉輾反側,難以自拔,於是命親信侍衛托比亞召此女侍寢;一夕達陣,胎珠暗結。兩月後大衛得知懷孕消息,因無法善了,乃捎信命前線統帥「約押(Joab)」,使烏利亞強攻堅城;老將中箭陣亡,大衛遂納拔示巴為妃;然兩人所生之愛子夭折,使夫婦倆傷心不已。不久之後,拔示巴又成孕,所生之子名為「所羅門(Solomon)」,即後來繼位之君。

大衛王之晚年並不稱心如意;繼承人之爭不斷。重大的悲劇發生在其英武俊美的愛子「押沙龍(Absalom)」身上:他首先殺死了異母兄「暗嫩(Amnon)」,理由是暗嫩強姦了他的同胞妹妹,而父王姑息不問。後來押沙龍又因急於登基而公開叛變,最後被軍隊統帥「約押」所殺。其後,王位之爭便發生在所羅門和「哈及之子亞多尼雅(Adonijah)」之間;亞多尼雅獲「約押」及大祭司「亞比亞他(Abiathar)」支持,在老父尚未表態之前即自立為王,但所羅門之母「拔示巴」聯合先知「拿單(Nathan)」和禁軍首領「比拿雅(Benaiah)」,說服了大衛宣佈所羅門為合法繼承人。等大衛駕崩之後(西元前九六七),所羅門就殺死了亞多尼雅及其主要支持者,鞏固了他的權力;他的母后拔示巴在過程中扮演了關鍵性角色。

● 所羅門王朝(西元前九七三至九三三年)

所羅門是一位能幹的君王。他替以色列興建起「聖殿」,將貯藏著「十誡」碑文的「約櫃(Ark of Covenant)」供於殿中。此舉強化了耶路撒冷的神聖性,使之成為猶太人永遠的精神故鄉。他又大興土木,建設了許多要塞、糧倉、城鎮防禦工事及灌溉暨輸運水道,使這些城鎮經得起圍攻。他建立起一個真正中央集權的國家,將王國分為十二個區塊,並定期納貢。這十二個區塊大致就是猶太人十二個部族,其中最大的區塊便是猶大部的那一塊,後來被稱為猶地亞(Judia),該族並有免稅之特權,因而造成了他們與其它部族間之慊隙。

所羅門在位期間亦開拓了與鄰近各邦的商業及政治關係,並加入了西北邊推羅(Tyre)國與埃及的聯盟,其中推羅國王為他提供修建聖所需要之雪松木材,而埃及法老則將女兒許配給所羅門(當時他年已四十,嬪妃成群),並將不久之前攻克的「基色(Gezer)」城作為嫁的一部分。由於和鄰近各國的交流,所羅門王國之內對於宗教的包容性不小,甚至國王的後宮佳麗們亦可各奉其神,未必一定要尊雅赫威作唯一之神。阿拉伯半島南端異教國家女王示巴(Sheba)之到訪,並與所羅門作哲理性的對話,更彰顯了此一時代的「多元化」。

所羅門因賞罰分明,判斷睿智,而名聞遐邇,有「智慧之王」的美譽,雖然當時以色列的社會似乎一片昇平,但社會階層之分化已逐漸加深,大興土木給以色列臣民(猶大族除外)造成沉重的負擔,除了貨幣和稅之外,成千上萬的男丁被強制征發去服勞役,播下了王國分裂的種子。在所羅門晚年,王國內部緊張加劇,國際地位開始下降,連有婚姻關係的(前)盟友埃及亦開始為他的叛徒提供政治庇護,然而只要國王還活著,王國的統一依然維持。

肆、猶太王國之分裂

在所羅門王駕崩之後,起先由其子「羅波安(Rohoboam)」繼位,但由於內部各族長期的待遇不公,已造成南北隙裂,北方十族〔以法蓮(Ephrain)、瑪拿西(Manasseh)、流便(Reuben)、西緬(Simeon)、迦得(Gad)、亞設(Asher)、但(Dan)、拿弗他利(Naphtali)、以薩加(Issachar)、西布倫(Zebulun)〕由以法蓮部的「尼八之子耶羅波安(Jeroboam)」做代表,與羅波安談判,要求減免稅負及勞役,然而羅波安態度傲慢,言詞鋒利,以致談判破裂。從此猶太民族開始了一段為期約二百年的南北分裂。

南方的猶大王國轄有猶大和便雅憫兩族的地盤,仍由大衛王的子孫統治,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由於有「聖殿」作為宗教聖地,故宗教及文化凝聚力強,沒有嚴重的內亂,國祚較長,要等北方的以色列王國被滅之後才面臨較嚴重的外敵威脅。反之,北方王國由十個宗族構成,內部權力爭鬥不斷,加以和北方諸鄰邦貿易往來頻繁,政商關係複雜,宗教信仰紊亂,因而社會不穩定,階級分化加深,以致於在兩百年間朝代更替達九次之多,終於在西元前七二二年首先滅亡。

● 北方王國始未紀要

剛開始時,耶羅波安被北方十族擁立為王,他在國境北邊的但城及南疆的伯特利(Bethel)城同時建立神廟作為宗教中心,且容許偶像(金牛)崇拜,被南方的猶大王國視為異端,於是南北兩國發生戰爭,互有勝負,而以南方得勝者居多。

耶羅波安在位七年而亡,由其子繼承,但不到兩年即被軍頭巴沙(Baasha)所殺,巴沙自立為王,並殺盡耶羅波安家族,然而巴沙一家之下場如同其前任。後來由以色列軍隊統帥名為暗利(Omri)者繼任,暗利是一位比較有智慧的統治者,他修建起新都城(約西元前八八七年)名為撒馬利亞(Samaria)位於王國中部,離名城示劍不遠。新都牆高兵精,固若金湯。暗利死後由其子亞哈(Ahab)繼位,開始了一段比較繁榮的時代(西元前八七一至八五二年)。亞哈迎娶了腓尼基(Phoenicia)城邦西頓(Sidon)國王之女,新娘名為耶洗別(Jezebel),美貌多才,是個異教徒,崇拜太陽神巴力(Baal),於是以色列成為一個容許多神崇拜的國度,為此引起國內宗教界(先知們)對國王的不滿,造成社會不安;但在另一方面,在亞哈當政期間,猶太人的南北兩國終止長期的互鬥,皇家結為姻親,締結連盟,共同對北方的大馬士革王國作戰。亞哈王死於戰場(西元前八五二)。王后耶洗別在丈夫陣亡後掌權了一段時間,其間與她父親的城邦西頓及其它友好鄰邦維持暢通的貿易,故經濟尚稱富裕,但好景不長,最後仍因兵變被殺。奪到政權的軍隊統帥寧示家的耶戶(Jehu)立即殺光亞哈王全家(七十幾個兒子全被斬首),繼而剿滅前朝的臣僕、智囊、官員、⋯⋯,完全更改政府機構和政策,為此以色列這個國家瀕臨滅亡。當時北方大馬士革的新王哈薜(Hazael)趁機揮軍南下,佔領約旦河東岸地區打通「皇家大道」(從大馬士革到基列的拉末),席捲南至摩押的所有土地。他又入侵約旦河西岸,直抵海岸,並揮軍南下圍困以色列,這時「耶戶」家的王國岌岌可危(時約西元前八四○年),但不久之後東方堀起的亞述(Asshur)帝國救了以色列一命:大馬士革陷于亞述人手。此後大馬士革必須向亞述納貢,以色列、推羅、西頓、以東諸國莫不如此。

「耶戶」王朝最後一位較能幹的國君名為「耶羅波安二世」,當時以色列已經收復約旦河東岸包括皇家大道在內的失土,他十分留意國際間的權力平衡,努力維持國際貿易之暢通及宗教之多元化。當時以色列經濟繁榮,人口增加,但社會貧富高度不均,高利貸盛行;富者生活驕奢糜爛,而貧者卻常陷於販兒鬻女之困境。耶羅波安二世在位之時尚能維持安定的表象,在他一死(西元前七四八)之後,社會內部的亂象立即浮現,在短短廿五年之間竟然換了六個國王,終於為亞述帝國所滅。

在以色列亡國之前不久,有一名為比加(Pakah)之王還試圖聯合大馬士革擺脫亞述帝國之掌控,卻招來亞述大軍壓境,以色列和大馬士革的聯軍不堪一擊,全軍覆沒。比加被一名為何細亞(Hoshea)的軍官擊殺,何細亞掌權後降服於亞述,獲准在撒瑪利亞城及其周圍的一小塊領土(面積約三千平方公里)上稱王,每年納貢。如此又過了六年之後,恰逢亞述王去世,何細亞認為有機可趁,想要藉埃及之力叛變。然而當亞述新君率領大軍來征討時,埃及援軍卻並未出現,於是亞述大軍圍城。西元前七二二年夏季城陷,何細亞被殺,以色列亡國。

據記載有二萬七千多人被擄,以色列的精英全部被押走,強迫分散流放到亞述王國的偏遠地區,任其自生自滅,從此再無他們的訊息,猶太人的北方十族消失無蹤!亞述王又從巴比倫、古他(Cuthah)、亞瓦(Ava)、哈馬(Hamath)、⋯⋯等地遷移了許多異教徒安置在撒馬利亞城及其鄰近地區,這些人落地生根,永遠改變了當地人口的種族結構。

● 南方王國始未概述

南方的猶大王國境內以丘陵地形居多,民眾主要以畜牧兼農耕為生,並不出產可供外銷之奇珍異物,亦無國際貿易路線穿越境內,故罕見外國商人蹤跡,與世頗為隔絕。整體而言其百姓生活較為清苦樸實,少受奢糜風俗影響,宗教信仰較堅定,內聚力量強,社會亦相對安定。

猶大王國在與北方的以色列王國和解之後進入一段順境,在國王約沙法(Jehoshaphat)(西元前八七○至八四六年在位)統治期間擴張了對王國南方的統治,建立了南方的貿易路線,確定了對以東的統治地位,甚至在南方的紅海灣中覓得港口。他還將王國分為許多個省份,並重組了司法體系。猶大王國的後期明君烏西雅(Uzziah)(西元前八七五至七三三年在位)非但強化了對南方的統治,還向西擴張,佔領了腓利士人的迦特(Gath)、雅比尼(Jabneh)、亞實突(Ashdod)諸城,發展出連結紅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商業聯繫。

在北方的以色列王國瀕臨滅亡之際(西元前七三四年),當時的猶大王亞哈斯(Ahaz)獻出了大量金、銀、財寶給亞述,因而躲過一劫。數年之後其子希西家(Hezekiah)繼位(約西元前七二七),時年廿五歲。希西家是一個有作為的國君,他目睹北方的以色列王國被滅,心生警惕,發憤圖強。他的重要措施有:

一、宗教改革,與先知以賽亞(Isaiah)合作,強調信眾應遵守古老誡律,注重禱告之誠心,而非祭典之繁瑣華麗。他們並大事掃除國內異教崇拜的偶像(註:從所羅門時代開始,猶大境內即容許異教偶像存在。)

二、整軍經武,修築城垣、要塞、倉庫、馬廄,並挖掘一條穿越岩層的地道,從山谷中引溪水入城,確保即使在圍城時亦不致缺水。

三、與鄰近國家摩押、以東、亞實突、及濱海的利士諸邦結盟,連埃及亦包括在內。

西元前七○一年希西家在位之第廿五年,亞述帝國大舉征伐,西向直逼地中海邊,消滅了推羅、亞實突、雅法(Jaffa)、⋯⋯諸國,又進攻猶大王國,攻克四十六個城,只剩孤城耶路撒冷被圍。正當危急之際,亞述國內傳出叛亂消息,亞述王迅速撤軍解圍,拔營而去,耶路撒冷倖免於難,被信眾視為「有神力相助」。

希西家逝世後由其子瑪拿西(Manasseh)繼位,統治猶大王國長達四十五年。瑪拿西是位精明務實的君王,他對亞述進貢無間,提供物資用以建設亞述首都「尼尼微(Nineveh)」,因而得以安然無恙。瑪拿西再度容許異教偶像崇拜,甚至於在猶太教的聖殿內築起祭祀星辰之壇,更無論金牛及其它太陽教神祇。瑪拿西死後由其子亞捫(Amon)繼位,新君不改其父之政,但只做了兩年便遇刺身亡。接著由八歲的兒子「約西亞(Josiah)」登基(時約西元前六四○年),約西亞長大成人之後(接位第十二年)親政,六年之後又在耶路撒冷城內進行宗教改革,消毀異教的偶像與祭壇,獲得民眾及先知們的支持。約西亞在位的第廿七年(約西元前六一二年),巴比倫人民和「米底亞(Media)」人聯合起來反抗亞述人的暴政,翌年聯軍包圍亞述都城尼尼微,三月後城破,亞述帝國瓦解。又兩年埃及出兵北向,聲稱要借道進攻巴比倫,但約西亞不答應,親自率軍攔阻,不幸陣亡(西元前六○九年)。

接著由約亞敬(Jehoiakim)即位,他既無權力亦無自由,已淪為埃及之附庸,每年要進貢大量黃金、白銀到埃及,使百姓負擔沈重。約亞敬在位第四年,情勢又起了變化,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登基為巴比倫新王,翌年即率大軍消滅濱海的利士城邦亞實基倫(Ashkelon)(為一海港),並遷走當地居民。此後介於巴比倫和埃及兩強之間的猶大王國左右為難,但不得不選邊站。約亞敬選擇了巴比倫,進貢了四年,其後埃及法老重整兵力,再與巴比倫大戰,雙方損失慘重,但埃及王擋住了尼布甲尼撒的攻勢。約亞敬聽說巴比倫居於下風,便投機不再向巴比倫進貢,倒反而寫信向埃及示好,要求結盟。就在停止進貢的第二年(西元前五九七年)尼布甲尼撒率大軍包圍耶路撒冷,猶大國王約亞敬被刺,城內民眾另立新君,名為約雅斤(Johoiachin),不久即打開城門請降。新王約雅斤及貴族、祭師、官吏、名門望族、鐵匠、工匠一萬餘人,外加奇珍異寶,一起被虜到巴比倫!

尼布甲尼撒指定廿一歲的「西底家(Zedekiah)」來管理新的猶大省,西底家是約雅斤的叔叔,也就是約西亞的么兒。西底家在執政第九年之時,迫於國內臣民的政治壓力,聯合其它被巴比倫征服的小國,如亞捫、摩押、以東、西頓、⋯⋯,集體斷絕對巴比倫的進貢。他們原本寄望於埃及的援手但希望落空。尼布甲尼撒親率大軍南征,在冬季(十月十日)包圍耶路撒冷,在城外紮營、築壘準備攻城。埃及人確曾出兵試圖解圍,但巴比倫大軍得到消息之後立即撤圍,轉而迎戰埃及人,兩軍相遇,埃及軍捲甲而遁,於是尼布甲尼撒大軍再度圍攻耶路撒冷。西元前五八六年四月城陷,西底家連夜出亡,但在耶律哥(Jericho)附近山谷中為追兵捕獲,被綁到尼布甲尼撒的行轅。尼布甲尼撒給他的處罰是:親眼目睹兒子們一個接一個被斬首,再將他雙眼挖去,身帶枷鎖,步行押到巴比倫為囚。

耶路撒冷的聖殿為烈焰焚毀,珍寶被洗劫一空。

伍、第二聖殿

● 巴比倫之囚

西元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城破之後,被擄至巴比倫的猶太菁英與前一次(西元前五九七年)被放逐者(包括約雅斤及大批皇室人員、祭司)匯合,形成了聚族而居的猶太社群,基本上是以出生地、宗族、社會地位而形成之自治團體,其中祭司們仍居領導地位,因為他們才是猶太文化的傳承者。他們思念故里的錫安山(Zion,即聖殿所居之山),用希伯來文編成詩歌,吟唱時可以撫慰猶太族群受創的心靈,維繫民族的凝聚力量。

● 居魯士詔書(西元前五三八年)

西元前五三九年波斯王「居魯士(Cyrus)」征服巴比倫,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帝國之統治者,其疆域覆蓋今日之:

一、巴爾幹半島東邊沿黑海地區,

二、土耳其,

三、高加索地區即亞美尼亞,

四、兩河流域及敘利亞、以色列,

五、伊朗、阿富汗,

六、北非地中海沿海自埃及到利比亞。

居魯士在西元前五三八年發表詔書,後人稱之為《居魯士宣言》內容是:「波斯王居魯士如此說:雅赫威,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附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祂建造殿宇。在你們中間凡作祂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在那裡重建雅赫威以色列神的殿宇,願神與這些人同在。凡剩下的人,無論寄居何處,要用金、銀、財物、牲畜幫助他(們),另外也要為耶路撒冷的神殿甘心獻上禮物(《舊約.以斯拉記》第一章)。

從此大批猶太人從巴比倫及其它地區重返錫安山,先後有將近五萬人,分成好幾批,以貧窮者居多,但亦包括部分貴族及祭司家庭(例如皇家後代約雅斤之子孫,大祭司約薩達(Jozadak)之子約書亞)。

● 重建第二聖殿

從巴比倫遷回故土的猶太人與六十年前留在原地的猶太人群相處並不和睦,與撒馬利亞(北方以色列)人相處更加困難,這是因為很多當地猶太人已經和從亞述邊區及其它地區遷來之亡民混血,被正統猶太人卑視,拒絕他們參與聖殿的重建工程。另外,由於經濟困難及連年乾旱,使聖殿修復的工程一再推遲。無論如何,聖殿重建的工作終於有了一個開始,但其規模及氣勢無法與從前的第一聖殿相比,以致於猶太耆老們在奠基典禮時悲從中來,哀哭不已。第二聖殿在西元前五一六年落成,猶太民族得以在故土重生,但此際他們已無法重建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只是波斯帝國之內的一個附庸(省),由撒馬利亞人擔任省長,受不愛他們的人統治。

時間過去,又有一批接一批被流放的猶太人重返家園,但耶路撒冷並無繁榮景象,人口不多,亦無城牆。聖殿雖有祭司,亦不乏供品,但鮮有神聖氣氛,先知們在群眾裡沒什麼號召力,人們生活頹廢,信仰並不虔誠。

● 耶路撒冷城牆之重建

在波斯王亞達薜西(Artaxerxes)在位期間,有一個名為「尼希米(Nehemiah)」的猶太人是國王的親信宦官,頗有影響力。後來他請求並說服國王把猶地亞從撒馬利亞省分出去,獨自成為一個省。他被派為第一任猶大省長,因而得以重建耶路撒冷城牆;落成之日,猶太民族整體為之歡欣鼓舞,時為西元前四四五年。

● 祭司以斯拉播道

在耶路撒冷城牆重建之後,省長尼希米知道猶大地區社會問題嚴重:高利貸、財產抵押、人口販賣等問題層出不窮。聖殿的存在起不了什麼鎮撫人心的作用,於是向國王(亞達薜西一世)請求派遣當時人在巴比倫的猶太教祭師以斯拉(Ezra)到耶路撒冷傳道。不久之後,精通法律的祭司以斯拉率領了一批猶太長老到達耶路撒冷,並由國王授權他們在該城實施「天上的律法」。以斯拉受到省長尼希米隆重的接待,並在城中舉行了一次延續七天之久的《托拉》朗誦會。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現在人們所熟悉的《摩西五經》就是在那時被制訂下來的,而其內容則是猶太知識份子在「巴比倫之囚」那段時期內的共同作品。

另外,以斯拉作為省內最高祭司,展開了將外國婦女逐出耶路撒冷的運動,並採取其它措施來防止猶太人被異教徒(指波斯、埃及、⋯⋯)同化。在以斯拉的協作下,省長尼希米領導了一次公開儀式,慶祝猶太人民與上帝(雅赫威)之間契約的恢復。當地領袖們簽署了一份書片誓約,承諾「必遵行神借摩西所傳的律法,謹守遵行雅赫威,我們的主,的一切誡命、典章、律例」。此後,《托拉》成為猶太人必須遵守的法律,耶路撒冷正式成為一座承擔以《托拉》為憲法,而必須服從的「唯一的猶太聖城」。

● 在埃及的猶太社群

根據《舊約.耶利米書》記載,先知耶利米(Jeremiah)在耶路撒冷城毀(西元前五八六年)之時,親眼目睹其慘狀,本來打算留在故土,但禁不住一群想要流亡到埃及去生活的民眾之懇求,隨著他們流亡到埃及,並死在那裡。這個族群起先定居在尼羅河(Nile)三角洲,逐漸擴散至尼羅河中、上游,甚至在象島(Elephantine Island, 尼羅河上游中一個小島,在今日阿斯旺(Aswan)水庫附近)建立了猶太教的神殿。在後來的希臘化時期中,在埃及以亞歷山大城為中心的猶太社群對猶太教的傳播及轉型有著重大的影響。

陸、希臘化時期(約自西元前三三二至一六七年)

西元前三三三年,希臘的亞歷山大帝君擊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接著派軍進攻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在亞歷山大去世之後(西元前三二三年),帝國分裂,猶地亞成為托勒密(Ptolemy)王國的一部分。當時在埃及的亞歷山卓(Alexandria)城是西方世界的文明中心,其學術、文化皆居強勢地位。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之情況類似今日的海外華僑:雖然心繫祖國,但實際生活習慣及很多價值取向已經希臘化〔註五〕,然而因為他們有錢,並且經常向耶路撒冷聖殿及其它猶太教會堂貢獻金銀財寶,因而對國內(指猶地亞和撒馬利亞)社會的宗教氛圍甚至價值觀念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使國內人民部分轉變為「希臘化的猶太人」。托勒密王朝基本上讓猶地亞自治,只抽稅而不干預內政,猶太教大祭司是宗教領袖兼執政者,地位類似清代西藏的達賴喇嘛。但王朝亦鼓勵猶太人接受希臘文化(學習希臘語文,甚至天文、數學、工藝⋯⋯),以便登上較高的社會階層〔註六〕。約在西元前三○○年,撒馬利亞地區的人民終於脫離了以耶路撒冷聖殿為中心的猶太教信仰。約在西元前二五○年,托勒密王朝下令將猶太教聖經翻譯成希臘文,一方面可視為拉攏猶太人民的手段,同時也是文化上希臘化的一部分。

後來猶地亞轉變為由塞琉古王朝(Arche Seleukeia)統治(約在西元前二○年,都城在安條克。起初情況沒什麼大不同,並且給予猶太人不少特權,但後來在親羅馬的國君安條克四世(Antiochus IV)掌權後,情況開始改變:猶地亞的稅負加重,甚至任命希臘化很深的人來擔任猶太教聖殿的大祭司,掏空聖殿的財庫,又在耶路撒冷城內建起了設防的堡壘阿克拉(Accra),作為希臘化民眾的聚集地。最後甚至還頒佈了逼迫猶太人放棄宗教信仰的法令,終於引爆了大起義。

● 瑪卡比起義

起義由祭司馬塔蒂亞(Mattathias)發起(西元前一六七年),後來由他的第三個兒子猶大.瑪卡比(Judas Maccabaeus)領導,所以被後世稱為「瑪卡比起義」。這場戰爭的主要矛頭對準那些希臘化的猶太人,其次才指向外來的佔領者。起初城裡的猶太人可能還夢想恢復到一個「士師時代」。但很明顯戰爭不可能按古老的宗教規矩來進行:例如安息日不可能停戰,軍隊所需的物質支援不可能全靠奉獻,搞外交需要勾結敵人的敵人,不論其是否為異教徒。所以在這段時間內的政、教關係可以用混沌不明來形容,並且在耶路撒冷城內的希臘化猶太人群(被視為叛徒或猶奸)仍由塞琉古王朝的駐軍把他們保護起來,聚居於阿克拉要塞中,直到西元前一四一年。

西元前一六一年號稱「沙漠之獅」的猶大.瑪卡比在戰役中陣亡,由他的弟弟約拿單(Jonathan)繼位,並與羅馬結盟。西元前一四二年,約拿單在東加利利(Galilee)的戰役中喪生,由其弟西緬(Simoen)繼位。次年,最後一支塞琉古軍隊被逐出耶路撒冷。

● 哈斯蒙尼王國

一年之後(西元前一四○年)西緬被耶路撒冷大會議宣佈為「大祭司」、指揮官兼領袖,並規定這些職務皆為世襲,於是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它被稱為「哈斯蒙尼國(Hasmonean)」,此時猶太人的地盤大致涵蓋所羅門王在位時以色列的土地,但它僅是一個鬆散的政治實體,領土上散佈著許多非猶太區塊。

西緬初立之時塞琉古王朝內亂,使西緬的權力得以鞏固,後來塞琉古王朝內亂平息,由安條克七世繼位,而西緬拒絕向他納貢,遂在西元前一三八年爆發戰爭。西元前一三四年,西緬在耶律哥城被他的女婿托勒密(當地總督)暗殺,但其子約翰.胡肯奴(John Hyrcanus)逃過此劫,在軍隊的擁戴下繼任領袖之位,與塞琉古王朝繼續作戰。安條克七世親率大軍圍攻耶路撒冷,但未能攻克。戰爭持續兩年多之後,雙方妥協,安條克七世承認胡肯奴對猶地亞的統治權力,而胡肯奴則接受作為塞琉古附庸國君的地位,耶路撒冷之圍終於解除。

胡肯奴在位長達卅年之久,其間乘東北方帕提亞王國(Parthian Empire)入侵敘利亞,及安條克七世去世之機,胡肯奴大事對外擴張,先後在東方的外約旦及北方的撒瑪利亞征戰。西元前一二五年,胡肯奴與北方諸希臘化城邦開戰,攻克撒瑪利亞及伯善(Bethshean)城,打通往來加利利的道路。西元前一○四年,胡肯奴去世,由阿里斯托布魯(Aristobulus I)統治一年,不久之後即由胡肯奴之子亞歷山大.雅奈繼位。

亞歷山大.雅奈(Alexander Jannaeus)是一位希臘化甚深的君王,在位期間(西元前一○三至七六年)與篤信猶太教的法利賽(Pharisee)派群眾衝突激烈,曾動用希臘士兵殘酷鎮壓造反群眾,將許多人釘死在十字架上,雖然內部糾紛不斷,亞歷山大.雅奈仍繼續征戰,擴張版圖,大致到達大衛王時代的疆域。他死後由其遺孀莎樂美.亞歷珊德拉(Salome Alexandra)統治了一段時期(西元前七六至六七年)。這位女王改轅換轍,與法利賽派信徒合作,平息內亂,留下一段令人懷念的時光。

在女王去世後,她的兩個兒子胡肯奴二世及阿里斯托布魯二世為了爭奪王位而激烈鬥爭,終於被羅馬將領龐培(Sextus Pompey)把這個猶太人的國家了結,時為西元前六三年。

柒、羅馬統治時期

● 從龐培征服到希律上台(約西元前六三至三七年)

在這個階段羅馬統治者認識到猶地亞與鄰近的敘利亞地區在族群、宗教及文化方面有顯著的差異,因此避免把他們併在一起,但亦並未把巴勒斯坦(Palestine)單獨變成一個行省,而是讓猶太人在他們自己的地盤上成立一個自治區,由哈斯蒙尼王朝的後裔統治,但並不包括亞歷山大.雅奈時代新征服的領土。雅奈之子胡肯奴二世被羅馬執政者凱撒(Caesar)承認為其族人之領袖及大祭司,但並無兵權(時約西元前四十六年),並同時任命完全效忠於羅馬的以土買(Idumea)貴族安堤帕特(Antipater)為猶地亞的攝政王,而他的兩個兒子法撒爾(Phasael)及希律(Herod)則分別被任命為耶路撒冷及加利利的總督。

這段統治並沒有維持很久,西元前四十四年凱撒遇刺,羅馬本土政局大亂。西元前四十年位於兩河流域的帕堤亞(Patija)王國入侵巴勒斯坦,俘虜了胡肯奴二世,將他放逐到巴比倫尼亞(Babylonia),而逃到羅馬城中變為難民的希律卻被羅馬元老院宣佈為猶地亞國王。在羅馬人的支持下,希律重返耶路撒冷,不久之後便穩住了局面,在西元前三七年重新控制了這個國家。

● 希律王之統治(約西元前三七至四年)

希律是一個有阿拉伯血統但經由宗教儀式皈依而成的猶太人,但一般猶太民眾並不認同他王權的正當性,因為他並非大衛王的子孫,而且大家都知道他之所以能成為統治者是由於他和羅馬皇帝渥大維(Octavia)的親密私人關係,也正是由於此一緣份,希律王在政治和宗教方面特別扶植「海歸派」人士,即出身於巴比倫或埃及並已經希臘化的法利賽派人士。希律王對羅馬的統治者絕對效忠。他大興土木,特別是將濱海的凱撒利亞城建設得美輪美奐,劇院、圓型競技場、馬術表演等公共場所皆為羅馬風格之宏偉建築。後來凱撒利亞成為羅馬在巴勒斯坦行省的主要港口及總督府所在地。為表明他對猶太教的忠誠,他在耶路撒冷修建了宏偉的猶太教聖殿,連反對他的猶太智識份子亦不得不讚美聖殿的燦爛輝煌。希律的另一重要建設是在馬薩達(Masada)的希律城堡,它俯瞰著死海及猶地亞沙漠,是監控這地區的軍事要塞。

希律的統治持續了約卅年,其間羅馬本土的政權在渥大維打敗安東尼(Anthony)之後穩定下來,希律本人對渥大維逢迎備至,甚至派他的長子安堤帕特到羅馬去維繫他們家族與宗主國的關係。西元前四年希律家族內訌,其長子被殺,希律王亦被殺。接著猶地亞地區造反,被羅馬駐敘利亞總督瓦魯斯(Varus)殘酷鎮壓。西元前四年到西元後六年之間,希律倖存的三個兒子瓜分了其父所轄之領土,其中名為阿基勞斯(Archelaus)者得到猶地亞、撒瑪利亞及以土買。西元六年,他被召到羅馬述職後被驅逐到高盧(Gaul, 今法國),希律家族在巴勒斯坦的統治結束。

● 羅馬直接統治時期(西元六至六六年)

希律王朝結束後,羅馬當局在巴勒斯坦設立猶地亞(Judea)省,由一位總督來治理。這位總督通常是軍旅出身,權力很大,可以任免任何一位猶太祭司的職務。在猶太人群中,祭司階層地位最高,基本上是世襲的(理論上都是亞倫(Aaron)的後代,利未族人),人數不多,容易受羅馬統治者的籠絡而妥協,常被受壓迫的猶太基層群眾視為「猶奸」〔註七〕。在激進的猶太人群中有「奮銳黨人」(Zealots),他們經常身懷七首,以鏟除猶奸為己任,在西元廿六至卅六年間,羅馬當局與猶太人之間的關係緊張,當時猶太平民中出現一位名為施洗者約翰(John the Baptist)之人,自稱為救世主(Messiah),他到處傳教,替人洗身贖罪,吸引不少追隨者。西元卅年約翰被殺〔註八〕,拿撒勒(Nazarene)人耶穌(Jesus)接替其角色,更受貧苦群眾歡迎。後來他被控告「想做猶地亞國王」,被當時的總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e)判處死刑,釘死在十字架上。西元四十一年新登基的羅馬皇帝任命一位希律家的孫兒亞基帕一世(Agrippa I)為猶地亞王,統治他祖父生前所管轄的土地。他的統治堪稱溫和,並有不少建樹,但為期不長。西元五○年代末期,凱撒利亞及其它地區的猶太人和希臘、羅馬裔居民不斷發生暴力衝突。猶太人是有組織有實力的族群,而其它非猶太裔族群則至多是零星團體。雖然生活在同一地區,但因宗教、文化、生活習慣不同,和猶太人的基本教義派格格不入,不能和睦相處。由於在巴勒斯坦的羅馬當局久已失去其臣民之信任,他們已不太干預當地的族群衝突,以致情勢愈演愈烈。

● 猶太人大起義,第二聖殿被毀(西元六六至七三年)

西元六六年猶太人反羅馬統治的大起義爆發,起先是凱撒利亞城內猶太人和希臘人之間的大規模暴力衝突,接著是耶路撒冷的猶太群眾指控羅馬總督佛洛魯斯掠奪聖殿內的財寶。在愛力阿沙爾(Elazar Ben-Yair)等人的領導下,激憤的猶大群眾大肆暴動。面對造反的猶太人,羅馬當局只好出動大軍:剛開始時羅馬駐軍居劣勢,耶路撒冷城的羅馬駐軍被消滅,猶太教大祭司哈南尼亞和他的兄弟希西家被殺,然而羅馬大軍有凱撒利亞為據點,不斷從海上(地中海)增援。西元六七年,羅馬大將韋斯巴薌(Vispasian)被派前來鎮壓,連他的兒子狄度(Titus)也率領羅馬第十五軍團從埃及趕來參戰。西元六八年,羅馬人在猶地亞摧毀了抵抗者的要塞,從而孤立了聖城耶路撒冷。他們又征服了以土買及猶地亞低地,但羅馬皇帝尼祿(Nero)的自殺使戰事稍緩。西元六九年韋斯巴薌受擁立為羅馬皇帝,此間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又發生內鬥,奮銳黨人用恐怖手段清除了溫和派。西元七○年狄度的大軍圍困耶路撒冷,攻陷後實施屠城,並燒毀了聖殿〔註九〕。此後羅馬皇帝用常備軍(第十軍團)代替傭兵,駐紮猶地亞,並由禁衛軍將領出任總督。

西元七一至七二年,猶太人最後的抵抗堡壘被清除:希律堡(在耶路撒冷南方約廿公里)及米赫瓦(在死海東岸)陷落。西元七三年瀕臨死海西南岸的馬薩達堡被包圍後陷落。據猶太史家約瑟福斯.弗拉維(Josephus Flauius)的記載,九百六十名男女老少集體自殺,以免落入羅馬人之手再受辱,這個事件後來被猶太人奉為建國神話之一。

至此,猶太人這場在巴勒斯坦的大起義被徹底撲滅。在整個進程中,猶太人內部由於階級立場不同,對宗教和社會問題的看法不一,經常起內鬨。有人認為救世主即將降臨,有人認為這是一場針對猶奸的社會革命。還有些人認為:屈服於羅馬的統治即為接受「偶像崇拜」,非真正的猶太人所應忍受。這種殉教精神也許可以用來解釋「集體自殺」這種悲壯事件。

● 巴勒斯坦以外地區的猶太人造反

在第二聖殿被毀之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以外的各聚居地區,如巴比倫,亞歷山大、昔蘭尼加〔註十〕等地,此起彼落地一再造羅馬帝國的反。這現象和猶太人偏狹的宗教信仰及連帶的生活習慣脫不了關係:猶太人自命為上帝的選民,視其它民族為應予排斥的異類(Alien),他們特別排斥其它民族供奉的神像及其宗教節慶。他們尤其與文化程度較高的希臘、波斯裔居民格格不入,經常發生衝突。羅馬統治者顯然不能容忍猶太人在他鄉的這種態度,再加上猶太民族對救世主(Messiah)的降臨期盼甚殷切,更使他們勇於造反。

西元一一五年昔蘭尼加的猶太人在其「國王」盧庫亞斯(Lukuas)的領導下進軍埃及。在亞歷山大城內避難的希臘人關閉城門,屠盡城內的猶太人,以報復猶太人在昔蘭尼加對他們族人的暴行。盧庫亞斯的造反在北非洲蔓延,連塞浦路斯島亦被波及,那裡的猶太人亦「起義」,據記載殺死了廿幾萬人。西元一一六至一一七年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 兩河流域)的猶太人亦起事,被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派兵鎮壓,並予以殲滅。亞歷山大城內及其它許多地方的猶太社區被徹底毀滅。圖拉真駕崩後,新皇帝哈德良(Hadrian)改變政策,不再擴張羅馬帝國的東方領土,並試圖安撫猶太人,嚴懲在亞歷山大城門內迫害猶太人的希臘人,但後來他在西元一二九年巡視了猶地亞之後,態度改變,似乎認為猶太人冥頑不靈,便結束了他與猶太人的蜜月期,在猶太人的聖城廢墟上建造了一座多神教的城堡,並禁止猶太人行「割禮」。不久之後,猶太人再行「起義」,導至最後的全面被殲。

● 巴勒斯坦猶太人最後的大起義(西元一三二至一三五)

這次起義在範圍和激烈程度上都超過了以前所有的解放戰爭,其領導人是號稱「星辰之子」的巴爾.科赫巴(Bar Kokhba)。在羅馬的高壓統治之下,猶太人視羅馬為一「邪惡帝國」,而這個國必須為它自龐培入侵以來所犯的罪行付出代價。雖然猶太人的聖殿已經被毀(西元七○年),但救贖的行動仍應繼續。由於從第一聖殿被毀到第二聖殿之建立中間相隔大約七十年,人們期盼在第二聖殿被毀七十年之際將會有奇蹟出現:一位類似大衛王的救世英雄將會再臨,他不必是一位上帝的使者,只要能征善戰就行。巴爾.科赫巴被許多猶太人認為就是彌賽亞(救世主)的化身。

在此之前,當羅馬皇帝哈德良甫登基之時(西元一一七年),猶太族群一度對他有所期待,認為他可能會幫助重建聖城耶路撒冷,但他們大失所望,哈德良在聖城的廢墟上建造了一座多神教的城堡;非但如此,哈德良還嚴禁施行「割禮」,觸犯了猶太人的大忌。不管真正的導火線是什麼,這場起義並非偶發事件,猶太人為此艱辛地準備了很久:他們搜集武器,貯存糧食,挖掘藏身的地窖及坑道,規劃作戰方略。

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年半:起先猶太人作戰的對象是當地羅馬駐軍,他們佔領了猶地亞山區及部分鄰近的平原,包括耶利哥,伯特利等名城。之後,羅馬開始調集援軍,其軍團(Legion)來自埃及、敘利亞甚至多瑙河地區。隨著哈德良麾下名將尤利烏斯.塞維魯(Sextus Julius Severus)的到來,羅馬軍團開始包圍起義軍,把他們逐漸壓縮到耶路撒冷、貝塔(Beta)、伯利等核心區域內。數十萬猶太人被屠殺。在起義被鎮壓後,接踵而至的就是宗教迫害,許多猶太人,尤其是知識份子,選擇了為信仰而犧牲。

羅馬軍隊亦傷亡慘重,根據史學家狄奧.卡西烏斯(Dio Cassius)的記載:當哈德良向羅馬元老院彙報他的勝利時,並未使用他慣常的用詞:「我和我的軍隊完好無損」。

這次起義的失敗從人口結構上改變了巴勒斯坦的種族形勢。儘管當地猶太人口還是很多,但他們已不再居主導地位,曾經是以色列人獨享的城市和地區,現在變成雜居之處,甚至由異教徒佔多數。更重要的是,猶太人開始大量離開巴勒斯坦,向世界各地流散,直到廿世紀後半,才在英美勢力的扶植下,再度在巴勒斯坦,他們的上帝雅赫威所允諾的土地上,建立起「以色列」國家。

捌、跋

本文所載者僅限於古代猶太民族之興衰。其中第一節內容以神話及傳說居多,在科學昌明之今日,其細節實已不必認真對待;後面各節之內容雖亦有一部分是傳說,但大致依據史料。

猶太民族之所以能歷經滄桑,承受多重苦難之折磨而繁衍至今,並在其故土,上帝允諾之地,重建以色列國家,其所賴者主要是宗教及文化力量,亦即其民族精神。孫中山先生在其遺教「三民主義」中講到民族主義時指出:一個民族之構成,其主要因素有:

一、血統,

二、語言、文化,

三、宗教信仰,

四、生活習慣,

五、⋯⋯。

而猶太民族則將這四種因素融為一體,故能形成一個堅強的「生命共同體」。

反觀今日臺灣,民族精神似已奄奄一息,在文教圈中只聽聞到「國際化,提昇英語能力,全民英語檢定,⋯」,卻不知道只會講英語實在談不上有什麼「高級」,砸錢猛搞學術外交,追逐歐美潮流而不求自立自強,永遠只能做個跟班,吃別人的「腳尾飯」。如此這般搞文教,不禁令人好奇,想知道那些當權的人們頭腦裡究竟在想些什麼?準備要讓下一代做什麼?

限於篇幅,在本文中尚未深入探討猶太人的宗教及文化發展,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考篇末所列之文獻,或自行蒐集資料。關於猶太教義對基督教、伊斯蘭教、甚至共產主義之影響,則當在日後另行撰文探討。

玖、註釋

一、約西元前一七○○年,西亞的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佔領了尼羅河三角洲。許多埃及人為了逃難而向南遷移,希伯來人(Hebrew, 即猶太人)可能就是趁著這個時機遷入埃及。

二、猶太人號稱有十二個支派,以雅各十二個兒孫的名字為稱號,但這十二個支派究竟如何形成尚有待考證。以滿清入關時的八旗為例,雖然旗主(酋長)可能都是愛新覺羅的子孫,但成員未必皆是。

三、希伯來十二個支派以雅各的子孫之名為名稱,它們是:猶大、以薩加、西布倫、流便、西緬、迦得、以法連、瑪拿西、便雅憫、但、亞設、拿弗他利。另有利未一族,因世襲祭師及保護約櫃之角色,享受供奉而不分配地盤。

四、現代有學者根據考古資料認為這一段是編造出來的神話故事,因為耶利哥的城堡早在約書亞時代之前已經被毀,而且《舊約》中〈約書亞記〉和〈士師記〉中的記載有矛盾之處甚多。

五、用現代語詞表達,即洋化或美國化。

六、其情況類似今日美帝鼓勵台灣、香港、甚至上海人、學習英文,吸收歐美文化,好做高級買辦。

七、這是作者自創的名詞,其意類似漢奸或臺奸。

八、據傳說是被羅馬當局逮捕,死在獄中。

九、後來一些猶太人在被毀聖殿的西外牆廢墟上,用聖殿殘留的石塊築起一道高牆,成為猶太民族重要的紀念物,俗稱為哭牆(Wailing Wall),常有虔誠的猶太教徒至此哭泣致哀。

十、昔蘭尼加(Cyrenaica)位於北非洲地中海邊,克里特島之西南方,今利比亞境內。

拾、參考資料

一、《世界猶太人歷史》,埃利.巴爾納維主編,劉精忠等譯,黃民興校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二○○七年版)。

二、《The Living Torah》 by Rabbi Aryeh Kaplan, Moznai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New York/Jerusalem(1981)。

三、基督教《聖經.舊約》,香港聖經公會印發。

四、《World Civilizations (9th Ed.)》, by Philip Lee Ralph, Robert E. Lerner, S. Meacham, A. T. Wood, R. W. Hull, E. M. Burns,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London(1997).

五、《猶太──充滿「悖論」的文化》,顧曉鳴著。淑馨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台北市,一九九四年)。

六、《猶太王國》,沐濤、季惠群著,三聯書店出版(香港,二○○一年)

七、《埃及史》,張倩紅著,三民書店出版(台北市,二○○九年)

本文在《中華家國雜誌》第十七期,民國九十九年三月號同步刊出。

● NOWnews 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 public@nownews.com

(● 作者陳 卓,台大物理系畢業,美國西北大學哲學博士,曾任台大物理系教授卅年,現已退休,從事著作,並為兼任教授。本文為 NOWnews 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Feng&aid=40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