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龍樹菩薩傳(上)
2023/02/22 13:18:04瀏覽88|回應0|推薦0

(原文)龍樹菩薩者。出南天竺梵志種也。天聰奇悟事不再告。在乳餔之中。聞諸梵志誦四圍陀典各四萬偈。偈有三十二字。皆諷其文而領其義。弱冠馳名獨步諸國。天文地理圖緯祕讖。及諸道術無不悉綜。

(語譯) 龍樹菩薩出身自南印度婆羅門種姓,天性非常聰明,任何事情只要告訴他一次便可以領悟;當他還在母親餵食的幼年時,聽到婆羅門讀誦四吠陀經典各四萬首偈頌,每個偈頌有三十二字,全部的文句都能背誦出來,並且理解其中的意義。二十歲時就聲名遠播,在各國當中沒人能比得上龍樹,無論是天文、地理、占卜、預言, 至種種道術,無一不熟悉通曉。

(原文)契友三人亦是一時之傑。相與議曰。天下理義可以開神明悟幽旨者。吾等盡之矣。復欲何以自娛。騁情極欲最是一生之樂。然諸梵志道士勢。非王公何由得之。唯有隱身之術斯樂可辦。四人相視莫逆於心。

俱至術家求隱身法。術師念曰。此四梵志擅名一世草芥群生。今以術故屈辱就我。此諸梵志才明絕世。所不知者唯此賤法。我若授之。得必棄我不可復屈。且與其藥使用。而不知藥盡必來永當師我。各與青藥一丸告之曰。汝在靜處以水磨之。用塗眼瞼 汝形當隱。無人見者。

(語譯) 龍樹與三位情義相投的朋友,皆是當時的青年才俊。有一天,他們互相討論到:「世間可以開啟心智、悟入深奧的道理,我們都已徹底了解,現在還有什麼可以自以為樂的呢?盡情縱樂乃是人生最快樂的事。但是諸婆羅門、修行人如沒有國王大臣的權勢,怎能辦到呢?唯有隱身術,才可以得到這種欲樂。」這四人彼此對看, 彼此心意相同,便一起去尋找精通法術的人,學習隱身術

    這位術師心想:「這四位婆羅門享有當世盛名,視眾生如草芥,如今為了學法術,才會委屈自己來找我;這些聰明絕頂的婆羅門,僅剩下這粗鄙的法術不知道而已;如果傳授他們這個法術,一旦他們全部學會之後一定會背棄我,不願再委屈自己。我姑且先給他們一些藥使用,等藥效過了以後,他們一定會再回來找我,這樣他們就會永遠尊奉我為師。」於是,術師分別給他們一顆青色藥丸,並告訴他們說:「你找個安靜的地方,取一 些水將藥丸磨成泥狀,然後塗在眼瞼上就可以隱形,沒有人能看得到你。」

(原文)龍樹磨此藥時聞其氣即皆識之。分數多少錙銖無失。還告藥師向所得藥有七十種分數。多少皆如其方。藥師問 曰汝何由知之。答曰。藥自有氣何以不知。師即歎伏。若斯人者聞之猶難。而況相遇。我之賤術何足惜耶。即具授之。

四人得術縱意自在。常入王宮。宮中美人皆被侵淩。百餘日後宮中人有懷姙者。 懅以白王庶免罪咎。王大不悅。此何不祥為怪乃爾。召諸智臣以謀 此事。有舊老者言。凡如此事應有二種。或是鬼魅或是方術。可以 細土置諸門中。令有司守之斷諸行者。若是術人其跡自現。可以兵 除。若是鬼魅入而無跡。可以術滅。即勅門者備法試之。見四人跡 驟以聞王。王將力士數百人入宮。悉閉諸門。令諸力士揮刀空斬三 人即死。唯有龍樹斂身屏氣依王頭側。王頭側七尺刀所不至。是時 始悟欲為苦本眾禍之根。敗德危身皆由此起。即自誓曰。我若得脫 當詣沙門受出家法。

(語譯) 龍樹磨藥時,一聞到藥的氣味,立刻能辨識出藥的成分及配方比例,即使劑量非常微少的也能辨認無誤。龍樹返回告訴藥師,剛才拿的藥有七十種成分、比例多少多少,與藥師的配方竟然完全吻合。藥師問他:「你怎麼會知道?」 龍樹回答說:「藥本身有氣味,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藥師當下非常讚歎、佩服:「像這樣的人連聽聞都難得聽到,更何況是能夠當面遇到!像我這種粗鄙的法術,又有什麼好吝惜、捨不得的呢?」於是,便把隱身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們。

他們四人學成隱身術之後,便無拘無束、隨心所欲,時常潛入王宮,宮中所有的美 人都被侵犯欺凌。就這樣,經過了一百多天,後宮中有人因此懷孕了,大家非常害怕, 只能據實地向國王稟報,希望國王能赦免罪過。國王聽了非常不高興:「這是什麼不祥的東西在作怪?為什麼會這樣呢?」於是,國王召集所有足智多謀的大臣們共同商議這件事。有位老臣說:「像這種情形,應該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鬼魅,另一種是法術。可以派人在每個大門出入口的地面上灑下細的沙土,命令官員守門,禁止人通行。如果是人操弄方術,細沙自然會使他的 足跡暴露,就可以派兵除滅。如果是鬼魅進入就沒有足跡,可以用法術來滅除。」 國王就派遣守門人做了萬全的準備,照著這位老臣的方法測試看看。沒多久,守門人就看到有四個人的足跡,立刻向國王回報。國王馬上帶領數百名力士進入宮殿,封閉所有的出入口,並命令力士們使勁地向空中揮刀,三個人隨即就被砍死了;只有龍樹小心翼翼地收攝身軀、屏住氣息,躲在國王的身邊,因為距離國王的頭附近七尺,不會被刀砍傷到。龍樹這時才深深體會到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是所有禍患的根本,敗壞道德、危害 身命,都是因貪欲而起,他當下便發誓說:「我如果能逃離這場劫難,一定要去拜見沙門、求受出家法。」

註一:《龍樹菩薩傳》,原文出自《大正藏》第 50 冊 184 頁上欄到 185 頁中欄。

註二:語譯參考自厚觀法師的註解。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844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