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5 因與果的空與不空
2024/05/21 21:47:57瀏覽32|回應0|推薦0

20-16

(羅什譯)

「若因空無果,因何能生果?若因不空果,因何能生果?」

hetuḥ phalena śūnyas ced katham janayate phalam |

hetus phalena aśūnyas ced katham janayate phalam ||20.16||

(今譯)

如果因就果而言是空的,[因]如何能使果生起? 如果因就果而言是不空的,[因]如何能使果生起?

1.śūnyas: śūnya的陽性、單數、主格;

*śūnya:  empty, void

2. janayate: √jan的第三人稱、現在使役式;使生起。

(摘要)如果因中是空無有果的,這是無果的因,就不能生果;如果因中的果體,不是空無有果,而果確實已經存在,果既已存在,還要因做什麼?

20-17

(羅什譯)

「果不空不生,果不空不滅,以果不空故,不生亦不滅。

phalam na utpatsyate aśūnyam aśūnyaṃ na nirotsyate |

aniruddham anutpannam aśūnyam tat bhaviṣyati ||20.17||

(今譯)

不空的果將不會生起,不空的果將不會滅去。

彼不空的[果]將是不生不滅的。

1. phalam--- aśūnyam: 不空的果

2. na utpatsyate: 將不會生起(未來式)

3. na nirotsyate: 將不會滅去(未來式)

4. aniruddham anutpannam: 不生亦不滅

5. bhaviṣyati: bhavati的未來式;will be。

(羅什譯)

21-18

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滅,以果是空故,不生亦不滅。

katham utpatsyate śūnyam katham śūnyam nirotsyate |

śūnyam api aniruddham tat anutpannam prasajyate ||20.18||

(今譯)

空的果將如何生起,空的果如何滅去?而且,[認爲]空的[果]不生不滅—[會有]過失被導致。

(摘要)在果生起之前,果的體性如果不空,則應常住其體而不能有生滅變化,這就違背了果是生滅性的常識;如果認為果是空,空則無體,誰來生滅?也會導致過失。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8063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