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切意義在於神
2013/03/15 05:48:44瀏覽143|回應0|推薦0


經文:羅馬書一章20~21
      20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 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
      21因為,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

一、前言
    英國哲學家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羅素,是個無神論者、不知論者。徐志摩去劍橋唸書時,就很想成為他的學生,可惜沒成。曾經有人問羅素「人生的意義為何?」他覺得這個問題毫無意義,非常無聊。他回說:「除非你假定有一位神,否則探討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是毫無意義的」。神怎麼可以用「假定」的,假定有,假定無呢。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只有這兩種結果。羅素口口聲聲說他是無神論者,更說明他是相信有神存在的,他只是站在無神論這一邊。顯然羅素是一個害怕神、逃避神的人,所以就說沒有神。當一個人越是說他不信有神,就更證明他是有神論者。因為不存在的東西,不需要不信。好比,有人不信馬英九擔任日本首相,這說詞多贅了。

二、生命的重心
1.不在於你
   美國伊利諾東北大學哲學教授Dr. Hugh Moorhead博士,曾寫信給250位著名哲學家、科學家、作家及學者,問他們人生意義是什麼?然後將他們的問題收集編輯一本書。書中提到,一部分人說這是他猜想的應該是這樣;一部分人說他把自己的座右銘,就當成人生追求意義。有一些人直接了當說,他也正尋找。甚至有人倒問作者,「那你說,人生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數千年來,「人生意義」這個問題一直困饒著人。不論你的學識多高,身分地位多高,你都無法逃避這個問題。剛提到250個學者,都是非常有學問之人,還有些人是出書作家。他們承認:「自己不清楚,人生的意義為何?」很多人從小就不斷問自己將來要做什麼?要當什麼?或者我的夢想是什麼?像我從小的夢想就是當土木工程師,要蓋許多房子給爸媽住;然後就很努力朝著這個目標去達成。台灣有一首李壽全做的歌曲很暢銷,歌名是「我的志願」,內容
   是這樣:
   很小的時候 爸爸曾經問我 你長大後要做什麼
   我一手拿著玩具 一手拿著糖果 我長大後要做總統
   六年級的時候 老師也曾問我 你長大後要做什麼
   愛迪生的故事 最讓我佩服 我長大要做科學家
   慢慢慢慢長大以後 認識的人越來越多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總統只能有一個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科學家也不太多
   中學的時候 作文的題目 你的志願是什麼
   耳邊又響起 母親的叮嚀 醫生、律師都不錯
   大學聯考時候 作文題目又是 「我的志願」是什麼
   回想報名時候 心裡毫無選擇 志願填了一百多
   慢慢慢慢長大以後 認識的人越來越多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每個人都差不多
   慢慢慢慢你會知道 人生就是這麼過」

   這個歌詞道盡人生萬般無奈,人生就是這麼過著。跟剛剛那些250個學者一樣,還弄不清楚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就是這麼過。

2.是在於神
  若人要知道人活在世上的意義,就必須從神開始。之所以這個問題一直困饒人,苦思又尋不到這個意義,這個答案。是因為我們人往往錯誤地以「自己」為起點來開始。

  台灣的山難事件頻傳,最大原因就是以自己經驗來登山,結果就迷失在深山。即便這時打開地圖,你還是必須知道地圖的起點在哪裡,才能找到出口的路。而人生的那個起點就是神,在於神。耶穌說:「人若認識我,找到我,跟隨我,就可以找到父那裏。」耶穌就是起點,終點就是父。因為人是因神的目的而生,也是為神的目的而活。離開了神,人就找不到人生的出口。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都迷失在人生裡,因為生命的重心不是在人,而是在神。

三、生命的目的
1.不在於假設
  剛剛李壽全的歌詞,看到人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改變他的志願,與其說改變志願,不如說:「活在沒有方向的人生中」。許多人都是這樣活在「想像中」、「假設中」,一改再改,甚至一年可以換了20多個老闆。因為不知道為什麼要去上班 ,有人乾脆就整天待在家裡打電玩,連父母家人都看不下去。21因為,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

  台灣行政院主計處,每年都會做大學生畢業後人力調查。他們累積了這十幾年來的統計,發現大學生畢後,百分七十五以上的人都學非所用。畢業後的工作與大學四年所學的,完全毫無關係。主計處說:這是浪費國家高等教育的資源與培訓。聽說連澳洲也超過一半以上大學畢業生,也是學非所用。讀者自己可以自己評估與自忖。

  有人曾對台灣的尼姑和尚做學歷調查,驚人發現大學碩士的比例,高達近6成,你知道這意味著是什麼? 原來我以前以為讀這科系,可以達到我人生目標,完成夢想;結果夢碎了,根本不是這樣。最後,在人世間尋尋覓覓,看破紅塵,出家了!這些出家人,找不到人生意義,人生出口,便削髮出家。他們以為可以在佛門裏頭,找到出口,真是可以找得著麼?

2.在於生命冊
  保羅對雅典人很虔誠拜偶像,甚至害怕遺漏掉某一位神,得罪了祂。就立了一個神牌位‒「一個不認識的神」。保羅就對雅典人說,這個「不認識的神」,其實,離我們每個人不遠,我們的生命就是祂創造的。

  你不是自己生命的創造者,怎能明白自己被創造的目的? 請問,我拿一件你從未用過手機,你不會知道手機的操作功能的。那個手機也不會告訴你,除非你看手機的使用說明書,或者製造手機的人來告訴你,你才能知道手機的功能;也才能完全正常發揮手機的功能。今天很多人的功能短路了,就迷失在人生當中,甚至窩在家中。

  人生的意義,就必須去找創造生命的創造者,或者去找生命冊,而這兩者,都詳記在聖經裏頭。這本聖經的作者,就是創造生命的上帝。祂也把人活的意義和目的,都清清楚楚寫在這本聖經手冊。所以聖經就是我們生命的手冊,我們生命的操作手冊。

四、生命的評價
1.挫敗人生
  很多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生命是上帝創造的,就反其道而行,這注定人生要失敗。我以前曾揚聲唾棄上帝,想從禪宗、打坐靜思中,尋找人生出口。所以,閱讀很多有關如何過著成功人生,或者閱歷一些所謂「世上成功名人」所撰寫的書來看。當中,的確有提升我對人生懷抱著希望,也對自己講我找到了!這就是我要的。結果我發現,現實人生跟我預期的成功目標越差越遠。即便我也已經是功成名就是名師,而我一點都不快樂。我越成名,錢賺得越多,企圖把家裡弄得很高級,在外頭儘玩一些高級活動,打高爾夫、潛水,玩遊艇。希望被人貼上成功標籤,結果內心更空虛,回到家就是面對冷冷的牆壁。這些成功名人的書籍只是把更多的不必要的東西,硬塞進我人生的行事曆裡頭。結果把我擠得更忙碌,更團團轉。而我發現,四周朋友也是這樣盲目過日子,過一天算一天。所以,有一天我選擇結束生命;一次不成,再來第二次。

2.成功人生
  當我讀到所羅門說:「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一切都是補風」。就深深抓住我的心,我找到知音人,原來我們都是天涯淪落人。一切都是虛空,代表著生人的不確定性,隨時都在改變。擁有的,一瞬間隨時都可能失去。十年前努力得來的,十年後不保證能可以繼續擁有。

  2001年台灣股市跌到只剩三千多,短短的二三年內從七八千點,股票值縮水到只剩1/3的股值。許多人痛不欲生,因為一生的積蓄,全都變成幻影。手上股票從原本的三十幾塊,剩不到一塊錢的水餃股。曾經擁有的,就像一陣風吹過,抓也抓不住,就走了。這就是人生最佳註解。33歲便稱霸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英年早逝,遺言死去時,要大臣將棺木挖兩洞伸出其兩雙手,御醫侍棺木兩旁隨行,從皇邸到皇陵路上餔上金銀,棺木從上踏過。亞歷山大帝告訴世人,我擁無數金銀卻買不到健康。我有最好御醫,卻救不了命。我空空來,空空去。他對自己下了一生的批註。惜哉!大帝死後,還是找不到人生意義。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又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也許你已經很成功、人生豐富有餘。但耶穌說可以使你「得到更豐盛」。其實你根本不知道甚麼才是成功,更不知道甚麼才是「更豐盛」。因為說這話的耶穌,是這一切意義始於祂,祂是這一切意義的答案。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