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彼後一章
2013/03/15 13:57:56瀏覽231|回應0|推薦0

1:1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寫信給那因我們的 神和(有古卷沒有和字)救主耶穌基督之義,與我們同得一樣寶
   貴信心的人。
  1.內容含有猶大書的大部分摘要(讀起來會似曾相識),誰抄寫仍有爭議,但顯然都看重一樣的問題。
  2.背景:假教師攪擾(一12~15)、假先知引進異端(二1~3)造成教會的分裂,以及信仰危機。這也是一封面臨逼迫在眼前
    的書信;或者也可說是彼得的遺書(一14),他人應該在羅馬。教會正面臨這兩股力量的攻擊。
  3.彼得原名西門,耶穌給他取名磯法(亞蘭文),希臘文是彼得。西門原來意思是蘆葦,容易隨風擺,對他個性描述到是
    幾分入骨。他曾三次不認識主。而彼得又被主耶穌是是磐石,是堅固的基石,耶穌升天後,而他的確也是配得這個名
    號,他可說是初代教會第一個傳道人。
  4.前書文筆優美,但後書很樸素,中文聖經看不出來兩卷文彼的差異性,所以作者的身分爭議一直以來都紛爭很大;這
    卷\ 可謂是新約書信最後才納入正典的一卷。
  5.「彼後」在對於基督再來的神學觀所引起的懷疑作出了清晰的答辯。彼得警告信徒,基督再來乃是鐵一般的事實,莫
    要受假教師、假師傅所傳的異端思想所蒙蔽。基督再來,不僅要決定我們的未來,這教義也影響信徒今日在生活上的
    準則與指導。   
  6.一般書信不常用「救主」耶穌基督,而彼得使用是因這批外邦信徒即將面臨逼迫,即將要被救贖。彼得宣告要靠上帝
    和耶穌的義(公義審判,我們必會蒙救贖);因為不分使徒或僕人,我們都是同領受一樣的信心(你我都一樣,並無分別
    高低多寡),沒有領受不一樣的信心;大家都要經歷這苦難,都要用一樣的信心勝過這苦難。
  7.在前書彼得是用「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來開場白,而這節用西門彼得,這是很特別,並且又多用了一個稱呼「耶穌
    基督的僕人」。「僕人」的身份,強調自己為主所有。而「使徒」正是為主所差遣的,故此他以雙重身份來自稱呼應
    。「僕人」身份表明彼得「身有所屬」,是一種身份確認;放棄自己對生命的主權,將權柄交給基督。亦強調自己和
    其他信徒平起平坐,感謝主!! 我們都是主的僕人。

1:2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 神和我們主耶穌,多多的加給你們。
  1.如果要說彼得後書的主題,應該是什麼?就是「認識」,在5節、6節和三18節重複出現4次。
  在聖經的「認識」有兩種‒(1)知道; (2)不但知道、認識,還有深切的關係。換句話說,了解的夠透徹、清楚我們跟
    主耶穌的關係。
    [薄熙來我認識、林益世我認識]但與我,毫無關係與瓜葛!
  =>賽一3「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
    今天教會信徒並不是很想要多多認識神及主耶穌,而有這種特會在台灣幾乎很少舉辦,反倒是「醫病特會」、「方言
    操練」、「聖靈恩膏特會」、「天國文化特會」、「信心醫治」「音樂佈道特會」,一場接一場開辦,台灣依然沒甚
    麼大復興。復興是靠神的道,不是靠特會。
  =>現今所有教會要從心來做信仰根基重建,門徒造就訓練(一對一門訓)才能真正認識我們三一神,而不是模模糊糊信。
    既然要信,就認認真真的信;既然要信,信個明白,信個徹底。所以這卷書就是信仰根基的重建,是教會衛道的教材
    ,人人都應當要讀。

1:3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1.「生命」‒ 屬靈的生命以及永遠的生命;更是關乎生命改變的事。
  2.「敬虔的事」‒ 在神面前敬虔服事的事。換句話這兩件事,才可以知道我們是否真認識這位神。
  =>我們應當知道那召我們的主耶穌,已把 (1)關乎我們靈命信仰的準則;以及 (2)如何過一個敬畏神的敬虔的服事潔生
    活;這兩項教導我們。而這兩項,都是神祕主義(諾斯底異端思想)極力反對的。他們的論調是‒人得救是要脫離邪惡身
    體軀殼,是要靠神秘的知識,不是靠對耶穌基督的認識。
  =>以前,在二、三十年幾年前,台灣流行打坐、禪宗的座談會;而現在是法輪功大法‒佛家修煉大法盛行,處處可見在公
    園、文化廣場前修練。修煉者通過同化宇宙特性『真、善、忍』,從而達到人心向善,身體健康,返本歸真的高層境
    界。人的歸善,可以藉內心修練就可以達到完全的境界。你看見這裡完全不需要透過耶穌的十字架的救恩。
  =>可是我們有這麼好的寶貝又如何? 我們反倒不追求關乎生命和敬虔的事。這兩件事都在我們這一本聖經。當一個基督
    徒不再對這本聖經感到需要去查考,去渴慕;我們信仰就離開這兩件事越來越遠;你會開始關心的不是在這兩件事上
    面,是這兩件事以外的東西,而且常常談論這以外東西,你注目關心的焦點,在聖經以外的事物。所以,在生活上、
    信仰上,很多判斷的法則,都不是用聖經的原則和標準來做。所以我們也無法經歷到神的大能力。

1:4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 神的性情有分。
  1.「應許」‒ 兩種解釋,第一、就是前面談到生命和敬虔的事的應許;第二種是、聖經上所有的應許。
=>「應許」可以說是彼得後書的第二個主題,這三章全都有提到這個主題。當某一些字句不斷出現,你就可以抓到這是
     這卷書的「主題」。例如,約翰一書、二書、三書一直出現「愛」字,66次;你就可以知道約翰關心的就是「愛」,
     就是彼此相愛。
  =>很少應許是用又寶貴又極大來形容,這是整卷聖經第一次用這樣形容應許,為什麼? 因為教會信徒輕看這個應許,離
    我好遠好遠,這有甚麼好談的。有人忙於追求神秘宗教,經驗宗教;就將這些假教師或活動,帶進教會來,造成真理
    混亂。
  =>鳳山有一間教會,幾乎每隔一兩個禮拜就有各樣的特會,而且都是一連好幾天。唯獨查經的課程少之又少,我曾開的
    一個班‒「舊約概論」,大約有60~80人左右,就這麼一個聖經班課程,教會其他時間,都開放給其他外國講員的特會
    。教會熱衷追求邀約國外講員進到教會來,結果信徒對聖經的真理教導是少之又少,所以對神的話語的認識非常貧乏
    ,往往信仰上有疑惑或者有聖經真理偏差的時候,就不知所措。反而一直火熱參加教會(外)特會,弄得人仰馬翻,真
    理認識卻是模糊不清。特會很火熱,教會很冷漠。與神的關係反而越來越疏遠,就是最後一句「與神的性情」既陌生
    又疏遠。
=>我們有此應許,照說應該不能在「生命」和「虔敬」的事上敗壞;而應與神的性情有分。也就是在地上能過一個屬天
    的生活。
    [有人天生有稟賦,卻白白糟蹋了。音樂神童莫札特的人生完全失敗,人際關係破滅,完全無法發揮他的才華與稟賦,
    為什麼? 因為生命完全沒有成長。我們的信仰也會如此,沒有成長便是死。]

1:5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
  1.假教師錯謬‒懷疑基督再來;並誤導得救是唯靠恩典,有信心就足夠,不需有行為改變。我們信仰是一個不斷成聖的過
    程,需要不斷成長,直至與所信的神性情相似。
=>所以,要努力積極抓住機會追求,不要懈怠!!! 這樣來能結出信仰的果子。
  2.這首先要先有「信心」,這應該是我們信仰的入門。沒有這個,一切免談。好像學化學的入門,就是把化學週期表弄
    清楚,這樣學起來就容易多了。信徒對「信」的認識出了問題,教會的紛擾、紛爭就會不斷。所以教會要回歸聖經, 信 仰根基要重建。否則這個信,只停留在第一階段,就是相信、知道而已;而完全沒有信靠神,將生命、生活主權交出去給神。
  =>當教會會成了一個俱樂部、聚會歡樂場所時,裡面就找不到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
  3.「德行」‒ 美好品德和行為,用簡單話來講「就是有美好的見證」;這是外在的。
  4.「知識」‒ 聖經的真理(當然屬世的知識亦要充實),這不外乎傳講福音的時候,不會有錯謬真理的地方;這是內在的
    充實。
  =>教導孩子,先教他們模仿好行為,到他們懂事時才進一步解釋;行善而知善,先跟隨而後明白神心意。而世人的教訓
    :「知難行易」或者「知易行難」,都是先講到知,再來是行;而聖經的教導剛好顛倒,先「信」,再「行」出來,
    再來就是去「知」。因為「知」了,就可以做修改修正歸正。

1:6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虔敬;
1.知識不應該使人自大、自誇、自負;反而要更加謙卑,節制有分寸。一個不節制的人,很可能用他的知識高大,而走
    向極端;很多異端就是這樣形成的。
  =>對於一個聖經知識很懂、說的頭頭是道,然而卻嘮叨不休,讓人厭煩拒絕福音真理。
    =>聖靈果子最後一項就是「節制」。當屬情慾的事發動時,最需要的便是節制。譬如:克制買電玩、打電動、看電視
      、打牌等等。
    =>現今的人,意志不是由知識指揮,卻由「情感」指揮,按個人感覺/情緒支配行為,因此很易陷入物質主義、或陷溺
      性的行為;此時便需要一股制衡力量,就是節制。
2.「忍耐」是比節制有更高的約制力;它還包含著愛。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很多人的忍耐,是沒有
    恩慈的,是含著怒氣/害怕,只是不發出來而已。(例如:攔車恐嚇)
  =>忍耐的真正意義是堅持信仰價值,相信神的恩典必然實現,在不利環境不會茍且偷生。
    =>當自我節制,相對的對方便是膨脹,這時也需要有一顆容忍的心。所以,一個人忍耐的程度,正是信心大小的對照
      。信心大的人,它的忍耐度也較能持久。(勝過苦難)
    =>而忍耐應表現在「敬虔」的事奉上,而非落入自艾自怨、毫無盼望光景,是過一個討神喜悅的生活、在信仰上有所
      堅持。生活內容是關乎敬畏神、敬拜神及聖潔事奉事。

1:7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
  1.信仰虔敬不可作為絕對準則,不然就形成「法利賽主義」「律法主義」。正如法利賽人空有敬虔外表,卻毫無憐憫的
    心,耶穌說是「假冒」為善的人。彼得並不談律法主義者,他以愛心作信仰終結點,而以信心開始;神的大愛作完美
    結束。因為只有愛,所有屬靈的行為才有意義。
2.「愛」是由自己開始,再擴大範圍。一個不懂/不會愛自己的人,是不會懂/知道要如何愛別人的;所以聖經說:「要
    愛人如己」。而我們的愛是不離開真理的,不是私愛。
3.「愛眾人」- 當推到愛不信主的人。以上剛好是「八信德」。

1:8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
  1.「充充足足」表示生命實實在在有經歷、有操練到,這樣才能真正認識到主耶穌基督。
  2.彼得所提到的「閒懶」,不是懶惰,而是「空放」、無用,生命沒成長,不為神所用。 
  =>我對自己講:「絕不要空手朝見主」,所以我們不能在信仰的真道上閒懶,也要有好的果子結出,不是爛果子 。
3.「殷勤」- 跟「閒懶」剛好是極端,我們自己做決定。好像當年約書亞對以色列人說:至於我和我家………。

1:9人若沒有這幾樣,就是眼瞎,只看見近處的,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
  1.「這幾樣」—指5~6節所提的八樣靈性,近在眼前,遠在天邊。沒有用屬靈眼光來看世界的事,只看眼前關乎自己的事
    ,所以離生命和虔敬的事越來用遙遠。這是忘記起初得救的光景(如何蒙恩、痛哭流涕),已經罪得赦免又潔淨了的新
    人。彼得提醒他們不樣忘記這救恩,忘記追求這八樣靈性。
   
1:10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
  1.不清楚蒙召,也不知道有無揀選,是很容易信仰上跌倒,隨風搖擺。好像一個人,不清楚被挑選為校隊、省代表或者
    國家隊,你怎麼能在這個團隊殷勤接受嚴苛訓練,是很容易退訓的,因為你不清楚自己的呼召和使命。
    =>同樣,基督徒在這個教會的大家庭,也是很容易信仰失腳跌倒。可能一句話,一個衝突,一個看見,都影響你的信
      仰;因為信的不堅定,很容易移動搖擺,看人而不看主。
    =>俗語:「看山山會倒,看人人會跑」,時空隨時會改變,定睛在耶穌身上,一定不會倒。

1:11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 
  1.彼前四18「若是義人僅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將這節跟11節一比較,可以看出這有兩類義
    人的得救是不一樣的。我們來看,
    林前十五35「或有人問:死人怎樣復活,帶著甚麼身體來呢? 40有天上的形體,也有地上的形體;但天上形體的榮光
    是一樣,地上形體的榮光又是一樣。41日有日的榮光,月有月的榮光,星有星的榮光。這是神給個人不同的獎賞,這
    星和那星的榮光也有分別。」
    路加福音(十九13)有一個貴冑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便叫了他的十個僕人來,交給他們十錠銀子,說:你們去作生
    意,直等我回來。他得國回來後,吩咐僕人來,要知道他們做生意賺了多少。一個上來,說:主啊,你的一錠銀子已
    經賺了十錠。主人說:好!良善的僕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第二個來,說:主啊
    !你的一錠銀子,已經賺了五錠。主人說:你也可以管五座城。最後一個來說:主啊,看哪,你的一錠銀子在這裡,
    我把它包在手巾裡存著。………
    =>管十座城、五座城……就是一個奧秘! 不不不!我不!要做城主?! 我都不要管?! ……

1:12你們雖然曉得這些事,並且在你們已有的真道上堅固,我卻要將這些事常常提醒你們。
1.彼得曾三次不認主,他從跌倒中回轉的經驗來鼓勵信徒。信仰堅固的時候,反覆提醒可作暮鼓晨鐘,警戒我們莫自持
    自誇。撒但的試探無處不在,驕傲的必會落敗。
2.「雖然…卻要常常提醒你們」- 顯示我們很可能會慢慢忘記,或不以為意了;這是我們常性,慢慢就不冷不熱,無感
    。我常說:「富不過三代,信仰不過這一代。」何況教會正面臨假教師的危機。

1:13我以為應當趁我還在這帳棚的時候提醒你們,激發你們。
  1.「帳棚」- 是指我們身體這個軀殼,可以說這封信是彼得的遺書。
   =>我們應當彼此常常激發,也彼此常常勸勉造就,常用愛心說誠實話。
   =>人的生命有時是一瞬間就結束了!! 不要懊悔說:「來不及……跟他說…的話」。

1:14因為知道我脫離這帳棚的時候快到了,正如我們主耶穌基督所指示我的。
  1.約廿一18「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
    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19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
    吧!」

1:15並且,我要盡心竭力,使你們在我去世以後時常記念這些事。
  1.「盡心竭力」- 表示彼得抓住機會激發堅固教會弟兄姊妹的心,一再耳提面命。
   =>保羅快要離世的時候,仍抓緊機會要來服事主--提後四13「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
     ,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

1:16我們從前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
  1.基督教信仰的中心主題,是基督再臨和祂的審判。這是基督教獨一無二的來生觀念,耶穌基督會結束地上的一切,重
    新掌權。 
  =>16~21節也是彼得信仰告白,也是對耶穌介入「人類的歷史」的見證人。
  =>耶穌的神蹟奇事和祂將來的降臨,很多人看為「笑柄」、「神話」、無稽之談」,彼得做見證,這不是捏造的,是
      他親眼見到。彼得是來自第一手資料,我們是第好幾手好幾手的資料,至少已經是2千年前的資料;但是耶穌對多馬
      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廿29)
    =>重申耶穌再來的應許必要實現,因為彼得已見過耶穌登山變相的威榮。

1:17他從父 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之中有聲音出來,向他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1:18我們同他在聖山的時候,親自聽見這聲音從天上出來。
   1.這是聖經兩次上帝聖父對聖子耶穌講的話,第一次是耶穌受施洗約翰的洗禮(太三17),第二次是,耶穌登山變像,這
     次彼得親自在場,還想要蓋三座棚(太十七5)。
     =>這個「聖山」現在已經變成觀光景點的「變像山」。

1:19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
    是好的。
1.「在這預言上留意」—這正是我們這個時候的光景,已經有許多末日之說出現。總之,我們更接近「那個大而可畏的
    日子」,更要留心更要察驗。
2.「燈照」是很明顯的,在「暗處」正是我們要好好詳細察考聖經,神的預言都在聖經。
  3.「預言」原文是logos,道;神的話。舊約先知早已說過的話/道,要用靈去傾聽。
4.「直等到」表示不可懈怠,要一直警醒,好像那五個聰明的童女,一直有燈油可點。
5.「心裡出現」—這是一個奧秘也是一個提醒,屆時我們會同感一靈,都有此感動的。

1:20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
  1.「隨私意」-(1)隨自己喜好;(2)只憑該處經文。
    =>應該彼此察驗,互相印證;到時候,不會只有一個人有感動;這是在那個時候,第一要緊的事。

1:21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 神的話來。
    =>彼得對末日光景的警告,免得自己迷惑,又領人也入了迷惑。
      九五閏八月-一個來自美國的余奕榮傳道就憑著他一廂情願的說詞,以中共要血洗臺灣的「異象」,而在台北一些大
      教會的牧師們竟舉辦特會也附和著…。事後,沒有一個認罪悔改的。
    =>人要察驗「靈」的事,連選民也要被迷惑…… 。[羊聽見牧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