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27 17:34:25瀏覽2099|回應0|推薦16 | |
【前言】
許石,流行音樂創作者,1919年生於臺南,1980年於臺北去世。許石是臺灣重要的民謠創作家及編曲家。他於日本接受音樂教育,返臺後開始開班教導學生,桃李滿天下。他也走遍鄉野,採集民間音樂,寫出許多特色歌曲,並譜寫《臺灣鄉土交響曲》,展現其理念。許石的代表作中,創作的有《安平追想曲》、《南都之夜》、《鑼聲若響》,編曲的有《思想起》、《六月茉莉》、《丟丟咚》等。許石同時也組織樂隊與合唱團巡迴演出,並錄製唱片廣為宣傳,是戰後流行音樂與唱片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
中華郵政公司也曾於2022/07/06以鄧雨賢、許石、楊三郎及周藍萍等四人為主題,首次發行台灣近代傑出作曲家紀念郵票,1套4枚,以表彰四位對台灣音樂的貢獻。(註:作曲家楊三郎與另一位畫家楊三郎,為不同的兩人)
傳唱幾十年的《安平追想曲》,是由創作人陳達儒填詞、許石作曲,是譜自台南安平的真實故事的作品:「金小姐」的母親出身於100多年前的安平望族,與荷蘭籍船醫的父親墜入愛河,兩人曾以金十字為愛情見證。不料,船醫未能信守諾言,一去不回,留下金小姐母女倆。事隔多年後,金小姐竟重蹈母親的愛情命運,愛上洋人並被遺棄。母女兩人只能每日佇立於港口邊,深情望向海港,痴心地等候情郎早日回來。
↓凱文昨天依循許石先生的音樂腳步,探訪「許石故居」,並且在《安平追想曲》的故事背景「安平」,追逐「安平金小姐」的深情故事。今天繼續造訪位於<台南市-北區>的「許石音樂圖書館」。
「許石音樂圖書館」於2018年正式啟用,是一座結合「閱讀、音樂、展演」的音樂圖書館。除豐富的音樂書籍與視聽館藏可供民眾借閱外,還有黑盒子劇場、練團室、階梯教室、數位音樂聆賞區等各式空間規劃。為一兼具閱讀、音樂、展演等多功能之圖書館,也是全國唯一的音樂主題圖書館。
↓「許石音樂圖書館」就位在台南市「台南(中山)公園」旁,緊鄰台南市圖書館總館(公園總館)、兒童科學館,還有連雅堂紀念碑。
↓前方有一收費的汽機車停車場,約可停4~50輛汽車。
↓圖書館前,有兩棵壯碩的榕樹,都有百年歷史了,也都被列入台南市列管老樹(編號023及024)。
↓「許石音樂圖書館」前身為台南重要的展演場所「育樂堂」,過去的招牌目前還保留著。
↓「許石音樂圖書館」曾獲得「書香卓越典範圖書館」。
↓開館時間:週二至週六:10:00-20:00;週日:10: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一進到館內,就瀰漫著音樂書香氣息,大廳擺放了一架鋼琴。
↓連牆壁掛的時鐘,都有音樂表徵。
↓整間圖書館內,隨時都有音樂播放著,能在這裡上班真好。
↓大廳這架鋼琴,不是裝飾品喔,它是可以彈奏的。
↓這鋼琴不是讓大家練習用的,而是以表演的形式為主,每次以60分鐘為限,可以搭配其他樂器演奏。
↓圖書館常提供藝文表演活動,每週二、四也都會播映音樂相關主題的電影。
↓看一下樓層簡介。一樓為主要的圖書資料及影音欣賞區,還有一區「黑盒子劇場」。二樓是許石先生的常設展區。三、四樓則是數位影音欣賞區、階梯教室及典藏室。還有B1,是練團室及舞蹈區。
↓先下去B1看一下。
↓這是空間極大的舞蹈區。不過,沒有舞台及座位的規劃,因此並不是表演區。
↓B1也有大小兩間練團室。
↓回到一樓,進入主要的圖書資料及影音欣賞區。
↓前方是「黑盒子劇場」,是提供藝文或音樂表演、演講、活動之用,約可容納100~200人。
↓回到主要的圖書資料區,一整排與音樂相關的圖書及影音資料。
↓有不少的音樂光碟。既然是(音樂)圖書館,就與一般的圖書館一樣,貼有標籤並且提供借閱出館。
↓有室內樂、管弦樂等書籍及黑膠唱片。
↓依照分類,從音樂總論到鋼琴樂譜、音樂家等的書籍都有。
↓圖書館提供的座椅很舒適、很有造型,也有大沙發,可以很時尚地在這裡看書。
↓有華語流行樂的書籍,從抗戰歌曲到兒歌都有。
↓也有台灣專屬音樂書籍。
↓也針對方言語系做分類,從台語流行樂到客語流行樂、原住民族音樂、地方傳統音樂的書籍都有。
↓很多人家裡都還保有黑膠唱片,但是卻苦無播放機,這裡就提供了黑膠唱片的播放服務。
↓館內還有不少的電影VCD,不過有一部分是公播版,只能在館內閱覽。
↓館內提供了電影VCD的閱覽區,還滿舒適的閱覽環境。
↓經過服務人員的引導,原來B1還有一間隱藏版的音樂欣賞室,專門讓民眾借用唱片或CD聆聽,很像是VIP專屬的音樂廳。
↓接著在一樓大廳右側走廊,看到了令凱文覺得驚豔的「台灣音樂百年發展史」的介紹。首先看到的,是1930~1959年的發展演進。台灣從1932年開始,藉由電影《桃花泣血記》的第一首台灣的流行歌曲開始,發展出無數具有民謠風味的台語流行歌曲,並於1935年達到創作的顛峰。期間以殖民地子民的失落心聲為主,代表人物為周添旺及鄧雨賢;另一派為以許石為首的本土歌謠創作家。
↓「歌仔戲」興起於這個時期,使用方言俚語,通俗易懂,並且融入各種樂器。
↓這段期間台灣本土歌謠創作,代表歌曲有:雨夜花、望春風、南都之夜。
↓受日本統治的影響,當時有不少以日本曲調改編中文歌詞,為台灣民謠創造了獨特的綜合風格,代表歌曲包含:快樂的出帆、孤女的願望、黃昏的故鄉。
↓來到1960~1979年,這時期因越戰駐台美軍的增加,西洋流行歌曲漸為風行;也因為電視台的開播,「群星會」節目帶動台灣巨星風格主導的時代;後期則因我國外交的挫敗,逐漸發展出愛國歌曲及校園民歌的風潮。
↓隨著台灣光復帶起與大陸的連結,這個時期的前半段,有不少從上海、香港引進台灣的歌曲;部分歌曲則是配合電影宣傳的主題曲,代表歌曲為:蘇州河畔、綠島小夜曲。
↓這個時期中段是「巨星風格」與「愛國歌曲」的年代,代表歌曲有:傻瓜與野丫頭、甜蜜蜜、中華民國頌。
↓這個時期後半段,是年輕人「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的民歌時期,也奠定了八零九零年代華語流行音樂起飛的關鍵,代表歌曲有:橄欖樹、如果、龍的傳人。
↓1980年~迄今,漸漸地,主要的閱聽群眾,由成年人轉移至年輕人,進入21世紀後,R&B(節奏藍調)、HIP-HOP(嘻哈)、ROCK(搖滾)、DANCE(舞曲)等曲風,成為樂壇的主流。此外,獨立音樂也與商業結合,創造了更大的空間。
↓這段期間,隨著解嚴及社會的開放,另類音樂及新台語運動崛起,以台式藍調,發出對社會的冷嘲熱諷,代表歌手有:伍佰、李宗盛、陳昇。
↓樂團世代和獨立音樂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代表歌手有:張震嶽、陳綺貞、楊乃文。
↓21世紀後,音樂商業化現象明顯,兩岸三地選秀節目興盛,也發掘出不少的優秀音樂人才,代表歌手有:辛曉琪、曹格、蕭敬騰。
↓看完了「台灣音樂百年發展史」的介紹,接著在一樓大廳另一邊(左側)走廊,也看到了「外國音樂百年發展史」的介紹。首先看到的,是1930~1959年的發展演進。鄉村音樂是初期的代表;二戰後,發展出搖滾音樂,還有爵士音樂。代表的歌手有:Kenny Rogers、John Denver、貓王(Elvis Presley)。
↓來到1960~1979年,這個時期,能忠實陳述越戰後反戰青年情感的民謠成為顯學,由搖滾樂轉變為重金屬搖滾、龐克新浪潮、嘻哈風格迥異的音樂型態。越戰後則又發展出R&B的音樂潮流。代表歌手有:Joan Baez、Stevie Wonder。
↓1980年~迄今,80年代起,重金屬搖滾融合新舞步引領全球風騷。90年代,則興起饒舌歌,成為年輕人市場的主流。21世紀起,因網路興盛及各類新式音樂軟體的風行,百花齊放,天王天后快速崛起並風靡全球。代表歌手有:Michael Jackson、Lady Gaga等。
↓欣賞完一樓展區,由樓梯往二樓的「許石常設展區」走,館方沒有浪費樓梯間的空間,也做了不少的布置及裝飾。
↓在往二樓的樓梯間,有「臺灣歌謠的磐石-許石的歌與他的故事」的大畫板。上面有許石過去為「臺灣鄉土交響曲」拍攝的指揮照,以及他創作出版的唱片。
↓上到二樓,是一整排的展覽區,左右兩邊的走廊,也是展示區。在鏡頭上方「許石的歌」看板下方有一排字『我有一個理想,是希望那些幾乎被大家遺忘了的臺灣鄉土民謠,能夠重新在臺灣民眾的心胸中燃燒起來』,是許石先生對台灣民謠發展的期許。
↓展區裡有不少許石過去的生活照及工作相關活動的照片。
↓這張是《安平追想曲》翻拍成電影時,許石與子女們在廣告看板前合影留念。
↓許石(1919~1980年)臺南人,正如其名,他以磐石般的姿態,在音樂領域以創作人、企業家、音樂教育者、文化保存者和推廣者的多重身份,成為戰後臺灣歌謠發展的重要推手。
2018年,許石家屬本著「許石音樂為全體臺灣人民之文化資產」的精神,將其文物捐贈予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典藏於本館,並以本展「人生」、「歌聲」、「舞臺」、「曲盤」等四個專題,帶領大家聆聽這位歌謠的「大石」,如何從滾動到立穩腳跟,又如何改變臺灣的聲音風貌。
↓許石是受過正統歌謠訓練出身的作曲家,這是他在「日本歌謠音樂學院」的畢業證書。
↓這是許石晚期在台北大稻埕開設「許石音樂研究社」時的名片,他的簽名匠心獨具,融合樂譜於其中,真是一位將音樂融入生命的有心人。
↓另外這邊還有許石的生活與創作的記憶牆。
↓其中有一張照片,是與資深演員、號稱『台灣喜劇泰斗』矮仔財的合影,是很珍貴的照片。
↓『噫!歌聲若響』。許石的音樂具在地特色,採集收錄臺灣各地民謠,也從中鑽研出各系統歌謠的基調,如:《鑼聲若響》、《安平追想曲》、《南都之夜》、《三聲無奈》,…等。他的鄉土民謠作品,搭配周添旺、許丙丁、鄭志峯、陳達儒、呂訴上、林天來的趣味歌詞,《思想起》、《丟丟咚》、《草螟弄鷄公》等,雅俗共賞,令人琅琅上口,全臺傳唱而歷久彌新。
↓許石創作的歌曲,有很多都由他自己錄唱,這裡就有一個互動的螢幕,可以針對挑選出的九首歌曲,可以在歌曲前的按鈕上,點選喜歡聽的歌曲。
↓就點選經典歌曲《安平追想曲》來聽聽看吧!果然是由許石所唱,也有《安平追想曲》的歌詞及相關的照片輪動顯示於螢幕上。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
思念想欲見,只有金十字,予阮母親做遺記…
到底現在生也死,啊~伊是荷蘭的船醫…
安平純情金小姐,啊~等你入港銅鑼聲…
↓真是令人感動的深情故事。
↓《安平追想曲》的故事,後來還陸續被改編成多部電影及歌劇,造成轟動。
↓可以掃QR Code,認識更多許石的創作歌曲。凱文這才發現【歷史博物館】的網站有提供這麼棒的功能,應該多加利用。
↓許石的作品相當多元,反映出他多元的社會交際,留下豐富的音樂足跡。例如,他曾造訪「烏來清流園」的原住民歌舞團,便編曲了兩首烏來山地民謡《豐收舞曲》及《山地姑娘》,並創作了《烏來追想曲》。
↓許石於1949年,曾帶著還在台南高商讀高二的學生王瑞河(就是後來的『國寶』文夏)到恆春採集民謠,也因此認識後來聲名大噪的陳達,也才能重新編曲《思想起》後傳唱世人。
↓許石也創作過許多廣告歌、政治宣傳、兒歌等歌曲,這裡看到兒歌《龜兔比賽》。
↓這首則是廣告歌《保力達魚鬆真好吃》,哇!這歌名也太直白了吧!
↓《統一雞、統一鴨》,這是廣告歌?真讓人懷疑這是政治宣傳歌。在那個「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年代,出現這樣的歌不令人意外。以前黃俊雄布袋戲收視率超過9成(以現代的環境觀之,非常不可思議),被視為影響工商發展,而且布袋戲全劇講台語,有違政府推行講國語的政策。黃俊雄於是塑造了一個武功高強的「中國強」角色,配合國語《中國強》的出場曲,政治正確性非常高。
↓這裡還有許石的《安平追想曲》的鋼琴分部譜手稿。
↓『舞臺追想曲』。許石自「日本歌謠學院」畢業後,曾在日本巡迴演唱,演出經驗與人脈積累,成為他演藝事業的基礎。1946年回臺後,先後曾在臺南、臺中、臺北等地擔任音樂教師,後創辦「許石音樂研究社」,造就出劉福助、林秀珠等知名藝人。1966年後,栽培寶貝女兒們組成「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巡迴海內外演出,將臺灣歌謠推上國際舞臺。
↓『繁盛的南都之樹』。許石作曲的旋律中,《南都之夜》是最千變萬化的一首。從最早的《新臺灣建設歌》開始,走出臺灣,在中國、香港、東南亞等,演變、流傳至少16個版本,如《我愛我的臺灣》、《臺灣小調》、《我愛臺灣》等,成為不同語言、不同政治立場的「愛臺灣」之歌。
↓在二樓的展間,有兩張特別的椅子。凱文原本以為中間有單純的隔間,讓民眾分坐兩邊。仔細一看,才發覺有巧思。
↓原來中間這個洞,是存放與許石相關的刊物、歌曲集、手冊等,供民眾閱覽。
↓「響應 總統號召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許石作曲二十週年紀念特刊」,在那個 總統/領袖(要先空一格)至高無上的政治氛圍下,連音樂紀念特刊也要強調配合政府的運動呢!
↓《我們是世界少年棒球王》,在那個外交挫敗的失落時代,金龍少棒、巨人少棒的世界冠軍,讓民心沸騰、民眾昂首,這首曲子的誕生,有其時代的意義。
↓《回來安平港》是因《安平追想曲》被改編成電影,而配合創作的曲子;《我愛台灣》則是剛剛提到的,由《南都之夜》改編的曲子。
↓這是許石海外訪問團赴菲前的演唱會的完整臺灣鄉土民謠的歌本。
↓《山地好》及《六月茉莉》,都是許石採集自各地民謠而重新編曲傳唱的。
↓《杵歌》、《丟丟咚》、《潮州調》,也都是許石所編曲。
↓《勝利歌》看起來很像是配合政府的政令歌曲。
↓許石在台北大稻埕的自宅,開設「許石音樂研究社」,教導學生非常嚴格,只有達到要求的學生,才能演唱他所創作的歌曲。
↓『許家班的民謠樂器』。1966年起,許石開始訓練他的五位女兒成為歌手,1969年正式成立「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五位女兒分別負責彈月琴、彈琵琶、嗩吶、橫笛、二胡、薩克斯風、打鼓等。他們的樂器均經過許石親手加工,可連接喇叭擴音,南征北討公開表演。
↓許石帶著女兒各地巡演,常留下與許多明星的合影。此照片中可愛的男孩,您認得出他是誰嗎?哈哈!如果沒猜錯,應該就是洪榮宏,從小就這麼可愛了呀!
↓這裡還有一張「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的打卡大富翁,從1969年成立到1986年間,他們於各地巡演,從臺灣一路走遍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其中,光到日本演出就多達7次,真的是為國爭光。
↓這些就是他們於各地巡演的留念照片。
↓還有當時他們表演時使用的樂器及相關道具。
↓這裡保留了一張1968年許石與藝能企劃公司簽訂的演出契約,演出一天,早晚各一場,各演唱4首台語歌,酬勞為新台幣600元。1968年的600元,應該約當現在的6萬元,算是相當不錯的酬勞了。
↓這裡也保留了許石當年創作《南都之夜》的手稿,相當珍貴。電影《海角七號》裡,茂伯第一次參加樂團時,開口唱出了『我愛我的妹妹啊』,唱的就是這首《南都之夜》。
↓日治時期的臺灣唱片,錄音與唱片壓製技術全仰賴日本人,戰後則頓然歸零。
1952年,許石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情,創辦「中國錄音製片公司」,並發表《安平追想曲》等唱片。之後公司更名為「女王」,是當時市場的主力廠牌。
1956年,於臺北大稻埕自宅成立「大王唱片社」。
1963年,重組成「太王唱片創作出版社」,持續發行唱片。
許石成為戰後唱片事業草創的關鍵人物。
↓這裡有一大本當年許石所收藏的黑膠唱片的封套。
↓二樓展區還有一處可以讓遊客按選歌曲,並配上各種不同的樂器,彈奏出想要的音樂。
↓旁邊有一面以許石創作的黑膠唱片所裝飾出來的牆,也算是一項藝術作品。
↓《安平追想曲》是許石的代表作,展覽廳也特別專欄介紹。該曲因旋律優美、故事感人,發表後,陸續有許多歌星都翻唱過。後來「安平金小姐」的故事更拓展為唱片廣播劇,另有多部改編電影,甚至有歌仔戲、小說,穿越時代,成為淒迷雋永的『臺南傳奇』。
↓許石是在安平聽當地老人陳述「安平金小姐」的故事,有感而發後所作,並由陳達儒填詞而成《安平追想曲》,於1951年發表,最後變成地方傳奇故事。
↓《安平追想曲》也有日文版,由池真理子所演唱,只要按中間的圓形按鈕,便可聽到中文(許碧珠)或日文的原版演唱。
↓「安平金小姐」的故事被改編成多部電影,首先看到的,是1965年由柳青與石軍領銜主演的「安平追想曲」,演員陣容還有:周遊、王歌、柳哥、矮仔財、武拉運等,哇哈!都是知名的資深演員。
↓「回來安平港」這一片,則是於1972年由楊麗花及早期台語劇第一男主角的魏少朋所主演。您沒看錯,真的是由楊麗花飾演金小姐。其實在三年前(1969年)幾乎是原班人馬,就已經先灌錄過黑膠唱片有聲劇《人情悲劇:安平追想曲》。
↓牆面上,有「回來安平港」電影的數位修復版-網路預告片不斷地播放(點選連結)。50年前的楊麗花小姐,清純動人,由她一人分飾兩角,扮演「安平金小姐」的母親及長大後的「安平金小姐」,恰如其分。
↓「回來安平港」電影的演出卡司也不遑多讓,還有:藍琪、矮仔財、周遊、柳哥、丹陽等。
↓黑膠廣播劇唱片《安平追想曲續集-回來安平港》,是由楊麗花所灌錄的。
↓許石當年的唱片經營,保留了臺灣戰後初期的珍貴聲音資產,圖書館也特別保留了一面牆的介紹。
↓這就是1950年代完整的唱片製作流程。
↓許石的一生(1919~1980),真的是歌謠交響的人生。除了創作歌曲外,許多民間歌謠也是經過他重新編曲,才廣為流傳。其所教導過的知名學生,如:劉福助、長青、文夏、黃敏、楊麗花、林秀珠、鍾瑛,…等,均成為歌壇中堅。許石也將臺灣民謠傳唱海外,足見其對臺灣音樂的深遠影響。
↓這裡有一整排許石一生的年表,也附上不少的照片及文物。
↓許石育有8女1子,其中5位女兒成為他「許氏中國民謠合唱團」的成員。
↓還有許石的軼事喔!
↓許石的音樂里程:戰後流行第一歌、交響曲代表作、堅持臺灣原創音樂、發揮創客精神。
↓許石一生,總共有紀錄的:原創作曲78首、民謠採編39首,合計117首;國際巡演3國多場;發行唱片94張。
↓許石在戰後那個藝文黃金時代,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來看一下他的人際網路。
↓許石桃李滿天下,教導過的學生無數,原來李雅芳、林沖、高義泰等人,也都曾是他的學生。
↓許石因為畢業於「日本歌謠音樂學院」,因此,他的老師都以日本人為主。
↓許石所合作過的友人,包含:楊麗花、吳三連、周添旺、陳達儒、呂訴上,…等人;合作過的團體,也有黃俊雄布袋戲、烏來清流園歌舞團等。
↓這張照片,是為「臺灣鄉土交響曲」所拍攝的指揮照。
↓這張油畫,也是許石的學生林秀珠所畫,旁邊還有許石的模擬簽名喔!
↓逛完了二樓的許石先生的常設展區,沿著樓梯往三樓走。往三樓的樓梯間也不簡單,是以一整面的黑膠唱片所裝飾出來的裝置藝術牆。
↓這些黑膠唱片,讓人宛如走進了記憶光廊。這裡看到了凱文以前讀書時的偶像-加拿大籍的歌手Anne Murray的唱片。
↓還有澳洲帥哥、英年早逝的Andy Gibb。
↓有著令人難忘、獨特嗓音的Rod Stewart。
↓竟然也看到了當年迷死人的漂亮寶貝Brooke Shields(布魯克雪德絲),不過她應該不是歌手,只是她所演的電影插曲的唱片,封面放上她的照片來吸引人。
↓往三樓走,主要是數位音樂欣賞區。
↓三樓就是當一樓的「黑盒子劇場」有演出時,可以坐在三樓這裡的階梯座位區欣賞。
↓這個時候,剛好有團體在「黑盒子劇場」舉辦活動。
↓沒想到階梯座位區暗藏了兩位小觀眾,超可愛的。
↓因為是數位音樂欣賞區,因此有提供耳機的設備,不過並不是每個座位都有提供,這樣的安排有點奇怪。
↓沿著樓梯往上到四樓兩側,是階梯座位區的延伸,不過視角明顯受限。
↓四樓有一間階梯教室,可以借用。
↓從三樓另一側回到往二樓的樓梯,樓梯間又看了以傳統卡式錄音帶所裝飾的圖案,還可以找到很多錄音帶時期的歌手所出的專輯,又是一場回憶之旅。
↓這一面牆,則是以CD光碟片組合而成的裝飾品。
↓還有黑膠唱片組合的圖案,很佩服館方人員可以找到這麼多的舊式黑膠、CD及卡帶。
↓往一樓的樓梯間,則是各種樂器所組裝而成的空間,很有藝術感。
↓頭頂上的燈泡,還是用黑膠唱片套裝的,增加變化,很有巧思、很有設計感。
↓終於又回到一樓大廳。櫃台這裡有溫馨提醒,各種書籍、樂譜、期刊、視聽資料個別的借閱到期日。
今天循著《安平追想曲》的歌聲腳步,造訪「許石音樂圖書館」,欣賞了全國唯一的音樂圖書館的風采,也對臺灣民謠創作大師許石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對其在音樂領域的投入及對臺灣音樂發展的影響,要在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相關連結:安平追想曲 - 安平金小姐 & 許石故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許石介紹】:官網(點選連結)
【許石音樂圖書館】:官網(點選連結)
開館時間:
週二至週六:10:00-20:00
週日:10:00-17:00
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YouTube安平追想曲-許石原唱 (點選連結)
《安平追想曲》 詞:陳達儒 曲:許石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
想郎船何往,音信全無通,伊是行船逐風浪。
放阮情難忘,心情無地講,想思寄著海邊風。
海風無情笑阮戇,啊~毋知初戀心茫茫。
相思情郎想自己,毋知爹親二十年。
思念想欲見,只有金十字,予阮母親做遺記。
放阮私生兒,聽母初講起,愈想不幸愈哀悲。
到底現在生也死,啊~伊是荷蘭的船醫。
想起母子的運命,心肝想爹也怨爹,
別人有爹疼,阮是母親晟,今日青春孤單影。
全望多情兄,望兄的船隻,早日回歸安平城。
安平純情金小姐,啊~等你入港銅鑼聲。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