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24 20:14:03瀏覽280|回應0|推薦24 | |
我們今天要來趟『城市之旅』,走走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的「台北植物園」,順道造訪附近的幾個景點。
↓我們從捷運「小南門站」出來,沿著博愛路走到底,約5分鐘就到了「台北植物園」的「博愛門」入口處。
↓還沒入門,就先在門口賞花,這是「葦草蘭」,紅白相間,粉嫩動人。
↓日本時代的1896年,日本人在「台北城-小南門」外,創建「台北苗圃」及母樹園;1911年,台北苗圃改制為「林業試驗場」;1921年更名為「台北植物園」,是台灣第一座植物園;光復後,由「林業試驗所」接管至今。
↓在南海路、和平西路、延平南路及博愛街各有一個出入口。園區略呈圓形,規劃成十幾個主題展示區及一座荷花池;園內另有國定古蹟「欽差行臺」、市定古蹟「腊葉館」、仿日式木造平房「南門町三二三」。本篇先著重於植物園本身。
↓每個月有不同主題的導覽活動,每周日的上下午各有一場。
↓一進門,就是高大的迎賓行道樹,也讓人馬上感受到植物園的綠意。
↓為表彰歷來為台灣植物學研究立下汗馬功勞的28位植物分類學家,園內闢建了一處「植物名人園」,以展示他們的生平事略與相關代表植物28種,以茲紀念。左上圖為法國籍傳教士佛里(U.J.Faurie)的紀念銅像,光復後已因故消失。
↓高大的樟樹。「植物名人園」並未針對個別的植物分類學家,以及其代表植物列出說明牌,可惜了。
↓木棧道穿梭於樹叢之間,享受滿滿的芬多精。
↓椰林大道
↓來到名為「方舟溫室群」這一區,有不少溫室植物。眼前是一座高空「生態綠坊」植物步道。
↓除了「生態綠坊」,還有「蘭房」及「六角棚」。
↓可惜,高空「生態綠坊」植物步道維護中,並未開放登樓參觀。
↓來到了「蘭房」,這是建置於1920年代的溫室,目前仍做為蘭花培育研究之用。
↓「蘭房」並未開放參觀,惟可以從窗外探視。
↓「蘭房」外的「布袋蓮」,又稱「鳳眼蓮」。
↓前方是六角型溫室,名為「六角棚」。園區內,原本有「中央圓形溫室」、「六角棚」和「蘭房」等三座溫室,皆建置於日本時代,並保留迄今;可惜,其中的「中央圓形溫室」,已於2020年因【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而被拆除。
↓「六角棚」建置於1911年,目前仍栽種不少耐陰植物,以做為試驗。
↓在「蘭房」外,又看到了屹立挺拔的「葦草蘭」。
↓還有三種以台灣的地名為名的「鵝鑾鼻決明」、「巴陵石竹」及「清水山石竹」。
↓網前經過一區棚架,是藤蔓植物的家。
↓植物園的好空氣,對身體很好,因此,有不少的外籍移工推著長者來到這裡聚集,呼吸好空氣。
↓「多肉植物區」,是以生長在比較乾燥地區的植物為主。
↓「翠綠龍舌蘭」及「酒瓶蘭」等為「多肉植物」的代表。
↓接著進入「蕨類區」,是郊山常可見到的植物。
↓很高大的「麵包樹」。
↓沼澤池是一般植物園內常有的生態環境。
↓來到很有趣的「十二生肖植物區」。
↓植物名稱有動物字眼的還真不少,園區內就以十二生肖動物為名稱的植物,收集在這一區,成為「十二生肖植物區」,有些生肖還不只一種植物呢!
↓鳳梨鼠尾草、牛筋草、虎耳草、兔尾草。
↓龍牙草、臺灣蛇莓、環翅馬齒莧、羊奶埔。
↓猴不爬、雞母珠、咬人狗、山豬枷。真是有趣!
↓植物園裡也有櫻花(吉野櫻),不過現在不是開花的季節。
↓植物園裡有多處池塘,也有多座橋樑。
↓植物園面積達8.2公頃,可以走上1~2個小時;園區內收集了超過2000種植物,平日3C產品用多了,走走植物園,多看些綠色植物,保養眼睛一下。
↓來到了「台北植物園」很有名的「荷花池」。
↓「荷花」又稱「蓮花」,夏天是開花期,整株從頭到尾,都有經濟價植。荷花在古典文學中,象徵聖潔高雅,在古代的詩詞歌賦中,常出現歌頌荷花的詩篇。
↓可惜我們10月來,並不是荷花的開花期。右前方紅色外牆、綠色屋瓦的中式古建築,是「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前方圓柱天壇造型的建築,則是原本「科學館」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這棟造型優美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有著紅色系列的玻璃門窗,還有三層綠釉琉璃瓦屋頂,目前被核定為【市定古蹟】。
↓右下角有原「科學館」與北京「天壇」造型的比較。當年國民政府遷台,建造「科學館」時,仿北京「天壇」的造型,乃是為了強調其自由中國之正統性。
↓附近的景點地圖,包含:台北植物園、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南海學院(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等,我們今天都會想要參觀一下。
↓原「科學館」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是由盧毓駿建築師所設計,是國民政府遷台的第一代建築師。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有不少的展覽,也有定時的導覽。
↓我們要搭電梯上樓。
↓在原「科學館」的時代,館內有一座科學儀「傅科擺」,這是一座靠擺盪動作來證明『地球自轉』的一種簡單設備。
↓「傅科擺」的原理,與大家在101大樓的89樓觀景台看到的金色大圓球(阻尼器)類似(功能與目的則不相同)。不過,這座「傅科擺」已經被移除,原本的位置,就在眼前這座電梯頭頂上。
↓我們搭電梯上到5樓,要在這裡享用午餐。
↓逛台北植物園,旁邊就有餐廳,很方便。在古蹟內用餐,有特別的感覺。
↓從餐廳內環顧四周,就可以感受到建築主體是圓柱天壇的造型。
↓餐廳強調天然有機食材,頗受歡迎,幾乎座無虛席。
↓從餐廳陽台,可以環顧四周,前方兩棟建築,由近而遠,分別是「南海劇場」及「國立歷史博物館」。
↓這一面,則是傳統名校「建國中學」。
↓我們隨後走訪了幾個場館,再從南海路入口回到台北植物園。
↓從這個角度,能看到更完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有中式傳統建築之美。
↓台北植物園內最長的一條木棧道。
↓來到「臺灣地名植物溫室」,顧名思義,就是溫室內栽種的植物,其名稱都有台灣地名。
↓「臺灣地名植物溫室」每天的下午才開放參觀,有人數(10人)管控機制。
↓「蘭嶼秋海棠」、「恆春羊耳蒜」、「大肚山威靈仙」。
↓「太魯閣櫟」、「金門水韭」、「鵝鑾鼻鐵線蓮」。
↓「烏來鳳尾蕨」、「坪林秋海棠」、「都蘭山金石榴」。很特別,相信連在地人都不見得知道當地有這些植物呢!
↓來到很特別的「佛教植物區」。
↓不過,與佛教相關的植栽並不多(或許是缺少說明牌),小小一棵「菩提樹」,聊備一格。
台北植物園位在台北市核心區,交通方便,園內植物景觀豐富,值得一走。此外,我們也順道走訪了其他好幾個場館及景點。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