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28 15:13:00瀏覽587|回應0|推薦1 | |
2016-17 台灣推理作家徵文獎分篇短評(二) 06第二號夢遊者 l 可能因為我不是粵語使用者,會覺得這樣的文字有點老派。初見「孫姑娘」這樣的稱呼時有點不習慣,會一直讓我想到<至尊三十六計>裡的朱姑娘,詢問香港友人後才瞭解香港粵語中從事護理、社工的女性都稱做「姑娘」,是我見識太淺了。 l 就故事而言,曲折但不夠精彩。謎底如果是在人物的背景做文章,那可能要在對真假背景鋪得仔細點,娶老婆不談戀愛總還是會相親吧,前面沒鋪陳,後面就冒謎底,變成作者自說自話。 l 靈異部分雖不至影響故事主軸,但還是能免則免,用古怪的醫學理論解釋都比較好些。
07心之全蝕 l 文字相當令人驚豔!我幾乎要相信這是由一位文筆相當好的英文作者與一位文筆相當好的中文譯者合作而成的。以美國為背景的故事行雲流水,中文使用講究又不失流暢,就像翻得很好的英文小說一樣。隨便舉一段:「回到雷諾茲家,當我還躺在床上回味著拉塞爾的甜言蜜語時,樓下突然爆發出瓊姨媽和詹妮弗的激烈爭吵。於我而言,這已是家常便飯,她們倆就如同南斯拉夫聯盟和科索沃解放軍,幾乎天天都是針尖對麥芒。我捂著耳朵捱過雷雨般的噪音,盯著斑駁的天花板,不禁開始回想起自己坎坷的境遇。」 l 不過會覺得是「英文作者」而非「美國作者」,因為故事中美國在地感還是少了點。一個在New Jersey小鎮的美國人用南斯拉夫與科索做比喻有些詭異,用洋基v.紅襪好像更合情境些。 l 核心謎題部分也設計得不錯,雖然我會質疑一下可行性,真的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做到那樣乾淨俐落,刨丁解牛大概都不可能。 l 最犯規的就是附隨的謎團,雖然敘事上是有設計,但直接在人物身份上動手腳,我想這太超過了,我讀完不是驚奇,而是覺得作者寫錯了,還反覆看幾次確認。我想XXX詭計還是有其界限,不是作者寫了就算。 l 非常可惜的犯規啊,拿掉這個部分會讓作品大大加分的。
08當時只道是尋常 l 整體設定還滿有趣的,偵探回到過去更正錯誤的推理。不過故事沒交代為何女主角會找男主角當偵探呢? l 密室之謎剛端上來時,誠然是天衣無縫,讓人想一窺謎底,懸疑性十足。不過我認為謎底並不合理。真的有那種材料嗎?若有,也需要特殊設備吧?就算有材料與設備,試卷不是在教務處印妥後直接密封然後送進保險箱,兇手真的有機會使用那種手法嗎?而且最後兇手也是要打開保險箱吧,那怎麼做呢? l 故事尾段收得不錯,總而言之是個情節好過推理的作品。
09我的另一雙眼睛 l 盲女加鬼設定是滿有趣的,兩個角色的互動很逗趣。 故事起頭的懸疑感也很夠,會對十二月的身世好奇。 l 不過案件本身沒啥道理,好像那個世界中誰和誰在一起都會有官方記錄一樣,作者大概比較著重在故事推衍,而不是真的要推理什麼。 l 最大致命傷,故事未完。這看起來像是一個中長篇故事的開頭,或是作者想要留伏筆寫其他短篇,但無論如何,結尾留那樣的懸念,很難說這是一個完整的短篇小說。
10殺人數字 l 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是不是沒寫完? l 文筆相當不錯(不過還是有些誤用詞,像「是娜塔夏不肯『交淺言深』,對她語帶保留」),寫一個新產品上市、PM工作的總總細節,仔細又不至於繁瑣;辦公室人物、人際關係的描寫流暢自然,女主角安妮在作者筆下相當熱血可愛,對經理又抱有一種純純的愛意,這麼可愛的助理哪裡找啊? l 不過回到推理,在故事前四分三都正常,我會以為梅森之死—就算是自殺—牽涉到 什麼驚天動地的大陰謀,可是謎底卻好像就是高層都知道就小助理不知道的事情,而且我也抓不到那五百萬到底要怪誰?不就是做事的人自己貪心嗎?安妮花了一整篇小說查到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只有她一人最受傷,對讀者來說缺少驚奇。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