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孩子!你必須讀書(聯合新聞網首頁)
2013/06/07 05:37:48瀏覽3697|回應12|推薦136

我總是告訴每一個我認識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讀書。」我的讀書定義,不是讀教科書,甚至可以不要(某些)教科書。趁還年輕,腦子還管用,心靈尚未被污染至失望或絕望的地步,孩子!你必須多讀書。

「為什麼?」孩子!問這句話代表你的求知慾還正常,當不再問為什麼的時候,你的一生將失去所有色彩。每個人都有求知慾,與生俱來沒有例外,有些人放棄了求知慾不喜歡讀書,只因在他的童年或青少年,求知慾被謀殺了。謀殺一個孩子的求知慾並不容易,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堅持,比如小學六年,加上中學六年,加上大學四年(或六年,或十年)。瞧!這場謀殺規劃,簡直比任何一部驚悚電影更加令人難以置信。

謀殺的兇器是甚麼?書本,恰恰也是書本。十二年或十六年或二十幾年,想想,每個乖乖唸書的學子,無論在那一種學校,都被塞爆了許許多多個人不需要的教科書籍,例如政治洗腦,例如通才通識,例如藝術文學,例如科技常識,、、、。

這些所謂教育專家們(多數是書呆子),以自認專業的熱情(偏見)和(一己)經驗,編制了課程,編寫了教科書,他們認為,這些東西對「每一個」孩子都好。事實證明,沒有任何一種課程,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能夠適用於多數人,更別說「每一個」學生。

那麼,不要讀教科書囉?哦不!教科書只是人生讀書的一小部份,甚至不是重要的部份。孩子!我們一輩子都需要讀書,無論你工作不工作,無論你做甚麼工作,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的讀書。書籍不僅是通往各個知識世界的基本工具,更是洗滌心靈的主要憑藉,你必得依賴讀書,讀最新的書,才能跟上時代變遷,不悔的度過一生。

人生不長,適合大量讀書的時間不多,可惜,我們被一本又一本無聊至極的教科書給佔據了,給謀害了。想想,如果我們能夠依據自己的天性所趨,自由自在的選讀我們天生喜歡的書籍,那麼,學生生涯將會多麼有趣。如果,能夠自由選擇書籍,我相信,逃學的孩子必然會少許多,我相信,求知慾的殘存必然能夠延續一輩子。

反對的朋友可能已經忍耐不住,「孩子們必然都會選讀小說,雜七雜八小說,正經教科書必然沒人要讀。」是嗎?許多孩子不看小說的,覺得小說很無聊。每個人都經歷過求學階段,求知慾無邊無垠,我們都喜歡過種種千奇百怪的書籍,只要是書,都有用的,讀越多懂得越多。小說寫的是人生,人生知識難道不比數學重要?多數人一輩子需要的數學甚少,卻一個個逃不了人生磨礪和變幻莫測。小說給我的啓示,遠勝於任何教科書。

想想,武俠小說對你的一生影響大,還是代數幾何?

想想,藝文小說對你的人生觀影響大,還是論語孟子?

想想,我們浪費在教科書上的時間有多少?人生有幾個二十年?

我好羨慕兒子,他小學時(在加拿大),國文(英文)老師上課沒有教科書,一本又一本小說,大家一起讀一起欣賞。考單字?考注音?考解釋?考填充造句?不!那多麼無聊、多麼八股。老師只問,你喜歡這本書(小說)嗎?喜歡它什麼?這本書的趣味在哪裡?寫下來。寫的報告就是成績來源,成績當然有好有壞,至少不至於謀殺孩子的求知慾。教育的第一重點,不正該是想辦法有趣,想辦法不要扼殺孩子各式各樣的興趣嗎?那些死板的考卷,數十年如一日,令人厭惡,令人無聊,令人不敢相信,教育必須是這樣子嗎?

僵化的體制無法逃脫,難道為人父母還變本加厲?加上補習,加上更多不適合、不需要的課後學習,只為了那虛假一時的成績?當年,我曾經鮮血淋漓的叛逆過,但是,慶幸沒被謀害,我從小痛恨教科書,痛恨那種無聊的教育方式,所以我成績不好。可是我讀書,讀很多書,比大部份成績好的同學讀的書多,多得多。因為我時間多,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背教科書,不需要讀我不喜歡的教科書,我只讀我喜歡的書(小說看多看膩了,我連徐氏基金會的各行各業書籍都囫圇吞棗),這些書不一定本本有用,但是它們有趣(自由選取是因素之一),我一輩子喜歡讀書,從未停止。

孩子的天賦天生固定,只能順應而行,逆水行舟這種神話,讓那些吹牛教育專家去耍嘴皮子吧!孩子們!為人父母們!「因材施教」是唯一真理,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如果無法施行個人家教方式,那麼,至少,不需要把「教育監牢」看得太重要,成績絕非教育成功的主要衡量,唯一要緊的事,孩子需要多讀書,教科書是遠遠不足的。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AMANOLDMAN&aid=772907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草根 (櫻花樹下的絮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必須讀好書
2013/06/11 02:27

讀書好, 但不是本本開卷有益的, 需要有能力去選擇才行, 大部分的教科書是為了培養基本能力而準備的, 且在讀這些教科書的同時並沒有限定不可讀課外的書, 二者並不相違背.

您特別提到加拿大的語文教學, 他們也是有教科書的, 只不過這些教科書屬於學校,  上課會每人發一本, 下課前收回. 他們鼓勵孩子多讀書倒是很棒的作法, 對閱讀有興趣的孩子, 一年能讀一百多本的書, 不喜歡閱讀的孩子也會為了交讀書報告讀幾本規定要讀的書.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12 00:50 回覆:

學校強制讀的教科書,許多都不是好書(甚至是洗腦的爛書),卻不能選擇或放棄。自己選讀的書,看了覺得不好,隨時可拋,隨時可再拾。學校應該如同圖書館,老師應該是導讀,不應該一切強加於學子,更不應該科科考試,成績掛帥。

教科書可以有,但不該強制一統化(所有學校都一樣),更不該讀書考試化(老師教學以應付考試為第一要件),那真是僵化八股,浪費生命。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時代不同
2013/06/11 02:25
現在的孩子,可能對電腦遊戲的說明更有興趣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12 00:41 回覆:
說明書也是書,我一向要兒子詳讀(所有)說明書,那也是一種研究精神和審慎態度。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要求處罰‧‧‧
2013/06/09 11:50

關於要求體罰‧‧‧

那是許久前的一次;我平素與學生打成一片

有一次,一個鬧事學生頭頭違反校規,詳情忘了‧‧‧再記過的話,要退學或開除了

他說願意受體罰‧‧‧我說那是暴力示範,他可以不在乎,我很在乎;這是我的理想,我尊重每一個學生‧‧‧他堅持,我也堅持

最後,我說為了我的原則,我們找個沒外人看見的地方

體罰了他幾下,每一下,我都告訴彼此尊重的快樂,我處罰他的不快‧‧‧

對不起‧‧‧這也就是我冒昧請問令尊體罰您時的表情‧‧‧應該是被逼迫的吧

泥人敬白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10 00:54 回覆:

哪個父親被逼迫體罰自己兒子?當然可以不體罰,教養方式百百種。

哪個老師被逼迫體罰學生?當然也可以其他方式處理(例如種種服務工作)。

體罰的任何理由,都是落伍而可悲的觀念。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10 00:55 回覆:
本篇回應到此為止吧!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啊,還有另一個問題‧‧‧
2013/06/08 10:32

冒昧地要問‧‧‧令尊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進行體罰的‧‧‧

是理直氣壯,理所當然,還是涕泗交流不得已

因為,個人當教師時,有過真實經驗,學生要求體罰

泥人有感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09 02:06 回覆:

沒有人喜歡打罵自己孩子,社會風氣、傳統觀念使然。

亞洲社會至今仍然是「不打不成器」的教養觀念,今日許多台灣父母一樣還打小孩。

溫哥華的亞裔移民,因為體罰家中青少年被警方逮捕的仍然時有耳聞。

學生自己要求體罰?不正常吧!我想應該是代價換取,例如不要記過,不要告知父母、、。

我反對任何形式的體罰(處罰方式很多),沒有一個人喜歡被體罰的,

那個成年人能接受體罰呢?為何孩子必須接受?


the dreamer 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庸之道
2013/06/08 10:03

沒有人想讀教科書

但基礎教育打下的知識基礎也很重要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義大利- 帕多瓦(Padua)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09 01:54 回覆:

人人都需要基礎教育,但不必是僵化八股,可以輕鬆快樂,不是嗎?

加拿大的小學,輕鬆閱讀、幾乎是玩樂下長大(體育音樂和學科一樣重要),長大後還不是一樣優秀。因為,實在不需要在小學時期上緊發條。加拿大的小學非常輕鬆,中學逐漸加重,上了大學課業繁重,報告寫不完。台灣正好顛倒,小學開始衝鋒,中學衝到終點,上了大學一個個混日子。所以台灣的中學生世界一流,大學以後,一落千丈。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對不起‧‧‧能否請問‧‧‧
2013/06/08 06:37

安兄

能否請問令尊哪一年生的?該制度名為道爾頓制,是於1919年後,在美國學者杜威、英國學者羅素來華時引進,尤其杜威介紹平民教育與民主,兒童本位是其重心;由南京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學與中國公學附屬中學進行實驗;就所知,該一來自美國的教育風潮,是到1931年,九一八前後,風雲日急,恰有國際聯盟的教育考察團來華考察,受到該考察團的酷評;所謂

「就此種大計畫以觀察中國現行之中等教育,吾人可斷言中國中等教育之膚淺的美國化,僅係暫時之現象。」

確實兒童本位教育有菁英取向,落後的國家急於提高普遍教育水準,難以承受其經費及進度之緩慢。因而該政策告停止,但基本兒童本位的認知已經生根於受教者。

不瞞您說,泥人的父母正是那個年代的受教者,所以,泥人從小功課中等,沒有因學業而被父母體罰過。也因此,有此錯誤推論。請原諒。

萬分同情您,並敬此祝福您與您的周遭

泥人敬白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09 01:44 回覆:

先父1924年出生,僅初中畢業。

當年,你的家庭應該屬於少數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吧!當年中國,多少人受過高等教育?多少人聽過「道爾頓制」?1960年代台灣,幾個小學教師受過師範教育?不到一半。打罵教育在當年,稀鬆平常,學校或家庭,個個如此。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只要不強迫‧‧‧
2013/06/07 19:41

孩子的興趣範圍,是會很廣的‧‧‧只要不強迫,不打罵

在教育學中,稱為兒童本位教育;安兄可能不知道,您能夠少受到逼迫,原因何在?

因為令尊當年在對岸所受的教育是兒童本位的教育‧‧‧和李國鼎、趙耀東一樣

中國自清末提倡新式教育,開始在師範守則上,十三歲以下,要求儘量不要打罵;十三歲以上禁止打罵‧‧‧蔡元培任教育總長時,就主張兒童本位的教育;在孫中山主持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內政綱領中,直接主張教育上是兒童本位主義‧‧‧所以令尊所受的教育,讓您在島上沒有受到太大的教育壓力吧‧‧‧

泥人獻曝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08 01:23 回覆:

你錯了!我正是打罵教育下的犧牲品,所以我說,我鮮血淋漓的叛逆過,

鮮血淋漓不是形容詞,小學老師天天藤條伺候、天天見血,科科每日考試,每一科每少五分抽一下(一百分不打),抽兩三下即見血,藤條一周打爛一支。當年(初中)聯考體制下,每個學子都如同監牢中被虐的囚犯(放牛班例外,他們最幸福)。

先父也是「棒下出孝子」的奉行者,同學父親中我沒見過不打小孩的,吊起來用皮帶打更非傳聞,你說的那些「提倡」,我沒見過。台灣的私立學校,如今仍能照打,因為家長同意。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讀書
2013/06/07 12:50

不管是不是雜書﹐教科書﹐喜歡讀書都是好的。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08 01:09 回覆:

喜歡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因為享受。

喜歡讀書的孩子不會變笨,因為享受。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小帶孩子們上圖書館
2013/06/07 12:35

借書証能借多少,就鼓勵借多少。

尤其是在寒暑假裡,從小養成愛看書的習慣,一輩子受益;

書看得多了,自然寫作也更精進了。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08 01:07 回覆:

的確。我是如此,我兒子也是如此。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閱讀量
2013/06/07 10:36

我兒子目前是紐西蘭高中二年級,國文課 (英文) 卻仍然像你們的小學生一樣沒有教科書。  這學期的教材就是一部電影,和一本六零年代的小說。

我覺得紐西蘭目前的教育,雖然有引導學生如何閱讀,開發閱讀樂趣,閱讀量上卻沒有多加要求。  閱讀雖然有趣,卻沒有上網吸引人。 有閱讀習慣的年輕人不多。

沒有教科書,我總覺得 .... 像沒有練基本功一樣。

 

安歐門(IAMANOLDMAN) 於 2013-06-08 01:06 回覆:

所謂基本功是騙人的,背誦、強記是最無意義的學習。

你應該慶幸,你的孩子沒被謀害,澳洲、紐西蘭、加拿大體制類同。

孩子喜不喜歡閱讀是天生的,不可能強迫,更不需要讓他們痛苦,不是嗎?

教育只能引導,無法強制,引導孩子走向他們天生才能,乃是教育唯一該作的事。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