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1 03:43:54瀏覽2520|回應5|推薦55 | |
非常好的一篇社論。以前若未留底,後來都找不到,因此轉載。 不敢道歉 是無情無恥無能【聯合報╱社論】2011.12.01 01:47 am 民主社會,選民失憶是一件危險的事;但更危險的,則是政黨的集體失憶。現在民進黨正陷於這樣的情境,它似乎忘了自己三年多來是如何逐步走出貪腐、無能的低迷幽谷,忘了政治需要以理服人,乃至連如何認錯、及如何道歉都忘記了。
所謂「知恥近乎勇」,一個政黨或一位政治領袖,若犯了大錯,竟不肯認錯,不敢道歉,以致愈陷愈深、一錯再錯;這非但是無恥,且是最大的無能! 先前的一波「小豬風潮」,或許讓民進黨太過自我感覺良好,於是在「馬英九密會組頭」事件中,遂有「黑金變好人」的荒腔走板演出。最近的「甜柿風波」則更變本加厲,分明是選戰文宣惡意扭曲水果行情,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和感情,民進黨卻堅不認錯,繼續在照片、品種上硬拗,甚至在地方大打「收購戰」以對抗中央。把無理的事堅持到底,死不認錯,就伸張公義言,這不是無恥是什麼?就危機處理言,這不是無能是什麼? 民進黨問政風格一向強悍,得理不饒人。問題是,如果是「無理還不饒人」,明知自己立論站不住腳,卻還作出咄咄逼人之勢,這樣不講是非的政黨有何民主素養和風度可言?而一個唯政治利益是圖、拒絕和民眾分享共同道德價值的政黨,又如何將台灣民主帶上理性之路? 在「密會組頭」事件,民進黨是以「美化陳盈助」的障眼法,匆匆棄甲而逃;料定國民黨不會發兵再追,綠營也就省下了一次道歉。但「甜柿風波」與「組頭事件」性質截然不同:組頭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只是馬英九和藍營,但甜柿風波卻使廣大果農受到株連,因不實文宣之誤導而使得甜柿敗市滯銷,農民不僅利益受損,情感也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的責任已無所遁逃,就算它不甘向國民黨示弱,但它能堅不向自己宣稱要保護的農民致歉嗎? 認錯、道歉談不上是什麼偉大的情操,這只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尤其,對政治人物而言,若連自己做的事都不肯或不敢面對,要如何談政治責任?這樣的政黨一旦執政,人民如何相信它會尊重民意,會勇於負責,會誠懇收拾自己不當決策所造成的後果?何況,民進黨一向在統獨的虛擬戰場上挾農民以自重,但如今遇上農民現實生計的生死之爭,卻置他們的怒吼如罔聞,這何其無情、無恥與無能! 民進黨如此虛矯硬拗、顛倒黑白,一則是政黨性格使然,二則與選民的縱容不無關係。陳水扁家族之所以能橫行貪腐八年,是整個民進黨共犯結構濫權使然;但三年多過去,民進黨從未有過任何反省,甚至未對執政八年的失德失能表示絲毫歉意,只是換上了一張清湯掛麵的新面孔當了黨主席,居然也能風雲再起。如果選民對政黨的道德門檻要求這麼低,民進黨當然以抹黑、造假、硬拗為能事,而無需有任何愧色。 再看先前沸沸揚揚的蘇嘉全農舍風波,其家族一次次假農民之名建豪宅、開夜市、剝削農地,在在涉及知法玩法濫用公權力包庇自肥;但民進黨內對此卻裝作視若無睹,遑論自我反省或公開認錯。這種態度,一旦取得政權,誰能保證它不會把種種惡習帶入總統府,乃至把整個政府帶回上下交征利的深淵? 這幾年,民進黨創造了一個堂皇的詭辯邏輯:執政黨才需要接受監督,在野黨沒有權力,因此不需要受到監督。運用這個藉口,它不僅自行豁免了執政八年的罪愆,更肆無忌憚地杯葛、攻擊、抹黑而不必負責。但作為台灣政治的主要參與者,民進黨真的可以靠狡辯揮霍自由自在,不負任何責任嗎?從甜柿風波看,答案只怕不然。民進黨如果不公開向果農致歉,並設法把正確行情訊息還諸社會公眾,這次它恐怕過不了這一關。那麼,就等著果農到競選總部門口埋鍋造飯吧! 民進黨該回去翻翻自己的字典,還有沒有「認錯」、「道歉」這兩個詞。如果沒有的話,現在還來得及趕快補回去。看看那一張張氣憤的、無奈的農民的臉,傷害已經造成了,道歉其實已無補於事;但作為一個企圖重返執政的政黨,若連道歉都不會、都不敢,此種無情、無恥、無能,真讓人心寒。 全文網址: 不敢道歉 是無情無恥無能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753078.shtml#ixzz1fDfPuAd3 Power By udn.com =============================================== 在「台北花博」的「西安庭院」的地上出現一個連「康熙字典」都無 =============================================== 公司 i 字頭產品像 iPhone,iMac 等的硬體工程部聯合尾牙在沙拉拖加山頂某酒莊舉行。遊覽車幾十輛不斷開出,人攜一伴,算來幾百上千人總有。 美國嘛,吃的就只一般,倒是醇酒醉人,喝的挺過癮。 還有就是沒想到那些平日在實驗室鑽進鑽出,量東量西的傢伙們竟然也可以男的穿得衣冠楚楚,女的裹得前凸後翹起來。 高跟鞋一蹬,比我一七幾男的還高。幸好我年紀大,不必和一八幾、一九幾的老美比。 蘋果少不了東方、嬉皮文化,派對少不了強烈搖滾。大老闆過世後開始一股赤腳風,原先我還以為是防靜電的,保護作用。怎麼今天這些赤腳嬉皮們一個個人五人六起來? 看著修長高窕的俊男美女們在舞池中勁歌酣舞,不禁想到如果大家打光腳再戴花環,嬉皮之風就更可期了。 難怪好友小溫常笑我説:“你們蘋果呀,簡直像 cult”。 可不是? iCult!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