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4 01:47:52瀏覽5239|回應90|推薦89 | |
朋友來電話説,臺灣一位心臟外科權威,來此探視他“內在美”的妻兒,説球聚三缺一,問我打不打。
當然打啦,有球不打算甚麼高爾夫狂!
到了球場停好車,見朋友還沒來,只有一對華人夫婦在練習區附近。於是背起杆袋走過去想問問,順便自我介紹。
誰知兩個臉臭臭的假裝沒看到我。倒是發球區經理很熱絡,要了我的杆袋,殷勤地為我裝上車。
好吧既然不想認識,我也不便太熱情,於是走上練習果嶺自己練起推杆來。
不久朋友來了,邊走過來邊介紹説,這位是他的醫生朋友,這位是很會打球的誰誰。我等不及他説我名字,主動上前與該醫生握手致意,説出自己中英文全名,並表示幸會等等。
誰料這醫生一句話也不説,臉上似笑非笑的,不知甚麼意思。友人忙著和球場經理講話,我不好插嘴問他,只好握著醫生的手等他介紹自己是誰。
誰知他還是一言不發,我有點駭異,但可不能就此完成這段“介紹程序” — 連姓名都不知道算甚麼介紹?最後只好開口問:“您是...?”。他見我不鬆手,只好説:“敝姓陳”。
陳甚麼?我告訴你中英文全名,你個“敝姓陳”不嫌失禮嗎?
緊緊握著他手不放。
這時我已經大概知道這傢伙的問題了。在臺灣傳統上醫生是高尙行業,所得豐美,卻培養出不少 EQ 接近零分的人際關係白癡,這現象其來有自。
醫生的工作對象是生老病死,不是唱歌跳舞,並無特殊快感可言。加上工作時間長,病人個個非苦即痛,自己又任重道遠,精神緊繃事所必然。和正常健康人的接觸相對較少,久而久之就容易和一般社會人際倫理脫節。
醫生是救命行業,人人對他們敬畏有加,極不可能嘴碎批評這種人的社會常識如何如何;得罪醫生是不智的。缺乏“建言”的環境對醫生不自然的社會經驗更無助益。
即便如此,醫生仍是受人景仰羨慕的行業,所謂瑕不掩瑜是也。醫生賺錢多,了不起,有點小瑕玼無所謂,這是臺灣多數人的價值觀。
不少醫生都有個趾高氣昂的“先生娘”。先生娘如果比醫生本人更具人格品行方面的卓見則屬可喜可賀,至少可以稍微調整、糾正一下“先生”的壞毛病。可是不然,一般心高氣傲的“先生”多少都有個“聚屎捧天”的“先生娘”。
心念電轉間我決定要看這沒禮貌的傢伙能撐多久。
最後他總算開竅了,説出自己的姓名。我立刻恢復燦爛笑臉,説請他多多指教等客套話,然後鬆手。
轉向先生娘。
一看那張臉就知道不太省油,然而卻沒有一點可以給“五個燈”的感覺。言德容工加一加勉強六十分差不多。
當然,對方是婦道人家,禮貌上我可不好索名問姓,只要稱她為某某太太即可。也不該主動握人家的手,更不能緊緊不放。不知她是否被方才的情景“嚇到”或者與先生同時開竅,這位先生娘倒很識趣,主動伸出友誼之手,並説出自己的英文名字。
自然是在我再次完整自我介紹過後。
一場球下來結果不出我所料,不是先生對太太嘖有煩言就是太太對先生反唇相譏,到後九洞男的還一直“訴説”自己今天如何“沒心情打球”,女的乾脆直接向友人抱怨“球場果嶺好爛”等等,完全沒有一點正常成年人應有的成熟度,像極了兩個被寵壞的十來歲青少年,魯莽無禮。
這兩個人要打好一場球看來也難。不止於此,還會連帶影響別人打球的興致和心情。
朋友是成功生意人,大江大海司空見慣,自不會毫無感覺,但也不可能有所表示。我是與這對夫婦無關的球客,自以打好自己的球為要。
不過依我的個性是不可能沒意見的。這兩人太以自我為中心,以為世界繞著他們轉;太臭屁,以為自己比誰都重要,都了不起;太沒禮貌,以為自己“心直口快”,其實粗魯無理。不會有人對他們“敢言直諫”,心臟不是指甲皮膚,大家各人顧自己性命要緊。夫妻倆性格上臭味相投,觀念上“相輔相成”,所以有今天的“共同成就”。
我的看法是,這對夫婦的價值觀出了點問題。
首先,任何能以金錢買到的東西,甚至金錢的本身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價值。電影“Pretty Woman” 裡飾演億萬富豪的理查 ‧ 基爾對飾演妓女的茱麗亞 ‧ 蘿柏茲説:“Everything has a price”。這裡的“price”指的可不是價值,而是“價格”。價格和價值(value)是不一樣的。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錢買不到的,例如高超的球技。錢買得到的東西譬如名貴球杆沒有真正的價值,只有昂貴的價格。
高高在上的社會地位有沒有價值?
這得看這地位是怎麼來的。如果是金錢堆砌起來的就沒有價值,仍然只是價格。
比方説某街友中了樂透大獎,一夕身價百萬,社會地位瞬間暴漲到頂尖層級,這樣有沒有價值?
依我看是沒有的。如果過沒多久這個幸運兒花天酒地把億萬橫財給敗光了,他的“價值”到那裡去了呢?
不是用金錢堆砌起來的品德、人望,或是靠自己努力而獲致的成就、才華,才有真正的價值。
一個醫生如果一生救人無算,到老時因故窮愁潦倒,卻仍廣受世人尊敬、愛戴,就是真正的價值。
價值有時能帶來價格,譬如卓然有成獲得諾貝爾獎(獎金百萬美元),價格通常卻保不住價值(如上述之幸運/倒楣街友)。
也許有人會説:“這是你高大狂自己的看法,一般世人並不做如是想,許多人看重價格更甚於價值,你能怎麼説”?
讓我這麼説好了:如果你買了一支三百萬的長笛而不會吹,買了一套三十萬的球杆卻不會打,你如何而可能因此得到快樂和滿足?如果這樣真能使你快樂滿足,我看不出購買長笛、球杆之前的三百萬、三十萬鈔票何以就不能使你快樂滿足 — 反正這長笛或球杆於你無用,何必多此一舉?
如果鈔票不能滿足你,必須換取對自己無用之物才會快樂,那麼拿這些錢去買一堆土豈不更妙?三百萬該能買多少泥巴呀!
而這整個“錯把價格當價值”的概念又何其愚蠢!世人不是你,你不是世人,如果很多人爭先恐後去買泥,你也跟嗎?
關鍵在“為甚麼”,不在“大家都”。
假的價格換取假的快樂,真的價值帶來真的幸福 — 道理簡單明瞭。
價格高的人聚屎、搞操煩,價值高的人謙遜而滿足 — 絕對不是偶然。
錯誤的價值觀是一切煩惱不快的根源,正確的價值觀是所有幸福快樂的基礎 — 不過如此而已。
What does it take to become a great golfer?
Aside from shape, form, function, power, and skill, there are meticulousness and precision, robustness and tenacity. But ultimately, it is discipline that calls the shot.
And that's a personal opinion.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