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亞藍‧古斯
2010/07/14 08:26:24瀏覽4751|回應24|推薦110

1978 年首次提出「宇宙膨脹論」﹝不是大霹靂論﹞,並於 1980 年 123 自由日正式發表文獻的亞藍‧古斯﹝Alan Guth﹞是近代科學界的超重量級人物。

他的宇宙膨脹論解釋了許多諸如「為何磁單極不存在」、「為何宇宙如此『平坦』」、以及「為何『奧米加值』極可能就是一」這些問題。這三個問題各有來頭,不要說答案,即使問題本身也不容易懂。現在暫且放過不表,因為我要講的是有關他別的理論。

1992 年發射的 COBE﹝宇宙背景輻射探測儀﹞ 和 2003 年發射的 WMAP﹝我管這叫「魏京生微波各向探測儀」,以前寫過的一篇文【從大霹靂論談宇宙緣起】裡提過﹞相繼證實了古斯的宇宙膨脹論。

加以最近的「弦論」估計約有一後面五百個零那麼多的「真空」﹝一個「真空」形成一個宇宙,譬如我們這個;而我們真正的一整個宇宙約為「觀測得到的這部份」的「一千億兆」倍大﹞,也暗合古斯的宇宙膨脹論,因而此公的諸多研究發表不容小盱。

開始進入主題。

古斯的理論認為,「創造」一個宇宙只需要一盎斯的能量和一個「假真空」﹝先別管假真空是什麼東西﹞。一旦此「假真空」存在了,這個宇宙後來的發展﹝大霹靂加上大膨脹,時間、空間的造成和物質、能量的出現﹞就與它的初始條件﹝假真空﹞無關。

新宇宙可以自任何已存在的宇宙中隨時隨處誕生,並於十兆兆兆分之一秒內「脫離」母宇宙,完全不影響母宇宙一絲一毫,連子宇宙的時間和空間都與母宇宙無關。

根據古斯的理論,幾近無數個﹝一後面五百個零那麼多個﹞宇宙如【有趣的「碎形」】一文裡所提到的碎形那樣地存在著。新宇宙不停的產生,有如生物學裡的細胞分裂,而宇宙膨脹一直將它的初始環境條件完全消除抹煞,無影無跡。

重點來了:整個的宇宙是由「什麼都沒有的『空』﹝nothingness﹞」裡的「量子振盪」﹝quantum fluctuation﹞造成的。

偌大一個宇宙從無中生有看似不合理,卻完全吻合能量守恆定律,因為整個宇宙的總能量值是零。

古斯認為,我們的宇宙正是如此這般從一個具備高能的「假真空」裡誕生出來的。它在最初的十億兆兆分之一秒內猛烈膨脹一百兆兆兆兆倍,之後因假真空的不穩定性﹝經由量子穿隧效應衰變成低能「真真空」﹞而膨脹速率緩慢下來,直到今天。

如果這個理論成真,宇宙中的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全部都是「無中生有」而成的。我們所謂的 reality,你、我、桌子、椅子、地球太陽、星星月亮、過去未來、這裡那裡,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無中生有而成的。

Talk about「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從前在一文中提過說要介紹古斯,就以這篇簡介了卻一樁心願。將來一定還會提到他的。

想念臺灣親人的時候,吃一顆鹵蛋,用中文上「臉書」,或聽「苦海女神龍」都可以。李翊君是誰,我根本不可能知道,但她能使我淚如泉湧。

 

「苦海女神龍」一共六段,所押音韻如下:

 

ㄛ韻

ㄥ韻

間奏

ㄧㄡ韻

ㄥ韻

變調、間奏

ㄧㄤ韻

ㄧㄤ韻

 

譜曲多半來自日本,歌詞則為黃俊雄所作。描述人物之性格鮮明,強烈直接,毫無保留,聳擱有力,一時膾炙人口、傳唱不歇。

 

這是我印象中的臺灣,一個沒有貪腐的鼠父鼠子,沒有亂臺民進黨的臺灣。


8.1.2010:


而曾雅妮,代表的是二十一世紀的新臺灣。下面是本屆英國公開賽前三天的精華節錄。



雅妮得冠後接受媒體訪問,稚氣又略帶羞澀的表現實在惹人疼愛,卻絲毫無損於她天生的大將氣度與場上的凌厲球風。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lfNut&aid=3806730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4 04:02 【udn】 這有其他產品!Crazy 奇妙 小小 生物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entail
2010/07/26 16:58

見到這單字我叫好!

我的說法不見得對,但於我來說,英文單字的字義遠較中文字來得含有邏輯的意味,尤其是看哲學書籍,看中文的常"讀到"太多"意境",弄得我是愈來愈糊塗.

題外話,人也挺妙,若真受某種一般人無法發現並理解的力量運作,但為何不好好聴命於這股力量好好過日子就好,何必探究人自何處來? 死往哪裡去? 有沒有外星人? 宇宙有幾個? 若真如Matrix,只怕會如此想的人是"中毒",或是本身就是"病毒"了吧~  

當然,也有可能是程式本身的缺陷啦,若真如此,設計這個程式的人應不會是某些"人種",那某些宗教應可比擬作phishing sites 囉?

好啦,我承認,回文時我在喝啤酒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7 05:49 回覆:

ㄟ,蠻強的啤酒。是 Sam Adams 嗎?還是 Fat Tire?

最近俺家廚娘自釀李子酒,原材料酒選用的是伏特加,除李子外還要加冰糖。已經有多家人向我們預訂。量不多,可能就一戶一小瓶吧。

這種帶甜味的酒一般都是女的在喝,在我家叫做 "MINE 酒"─ 喝了一口抱著不放,全部是「娥的」,故稱 "MINE 酒"。

女人喝多了 "MINE 酒" 粉口怕。


JamieCha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7/25 13:15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裡面講的空不是〝沒有〞也不是〝有〞,就像做夢一般,夢對我們目前空間來說不是真有,但我們又的的確確做了那個夢,說不清楚夢是真還是我們每日活動的世界為真,拉遠來看,或許這一切就是所謂的〝空〞相。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6 16:00 回覆:

心經這個「空」字讓我從高中一直頭痛到現在。

讀過幾本中港臺高僧的註解,還有一種叫「綖珠解」的,就是利用原文文字加上註釋文字串成的解釋,很能開惑釋疑。

問題是這些高僧好像都活在另一個時代裡。如果我要以純邏輯的方式來瞭解他們的解說,許多時候是不通的,就像妳說的「不是〝沒有〞也不是〝有〞」。我甚至懷疑他們那時代這些文字的意義是否與現今不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唯一的解釋是「無明」is irrelevant here, but then why mention it?

即便佛法也不能超越邏輯,這是我的看法。古代高僧的玄妙文字,可能一是意境難以表達﹝quite understandably﹞,二則不乏故弄玄虛之嫌 ─ 嘿嘿,我懂你不懂,這樣我的「頓悟」才有價值。

旁觀者如蘇東坡自不能和販夫走卒一般見地,所以也得搖頭晃腦心領神會一翻,以示神通。宗教的領域裡如此這般的例子在所多有。

佛教裡「證」字用得很多,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字 entail 那些東西。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腳踏實地,安步當車~~~
2010/07/24 21:02

.

般若經多少描述了這種空的宇宙觀:
小至身心情緒的變化 大到宇宙的變化
都是以"(現象)宛然有 (主體)畢竟空"
如海水一般波濤洶湧 其實裡面只是水分子層次的重新整合
老子也觀察宇宙的天行健 動態非靜態的宇宙觀
這樣的宇宙觀對生命的態度應是有啟發的

-----> 這與科學分毫無涉。生命最醜陋的地方是它總會結束。過程是有,結束是空。過程是實非虛,因此永終並不能說是那個過程未曾存在過。波濤內水分子的不斷整合固然是真相,但人如果不是生則必死就不會有人搞這種從"自然觀察"推導出來的"人生觀察"。天行健,所以人也"應該"行健,那是沒有別的路可想,因為人生則必死,所以衹能被壓著脖梗兒退而求其次,追求過程的精采和成就感。面對自己的生命之終必永終,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這樣用:尋求肉體永生之道(方士/鍊丹/秦始皇)、尋求延命之道(醫術/醫生/猛K保健食品/晨跑/陰陽採補)、尋求生存過程中的幸福和快意和滿足(信教/猛吃/玩骨董/洗錢/騙錢/寫詩/搶劫/殺人/強姦/打電動/結婚/做義工/做和尚/成為環保鬥士/毛澤東/成為Bill Gates/開國稱帝/十字軍/學伊美黛勤買鞋子/上網發帖子)、尋求"我"的永存(信耶穌教/做人肉炸彈/信邪教/修佛)、努力工作自強不息自我感覺良好(老子/孔子)。大概就是這五條路,其中有些路數可以同時採行互不相妨。將本求利自謀多福,這才是人生百態的真相。看著太陽月亮星星,看著豬狗和草履蟲變形蟲,看著歷史,看著新聞,看著別人,再看著自己,人人都有所啟發,沒有什麼是真正高深的。

--------------------------------------------------------------------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大自然存在「能量不滅原理」,生物學的理論卻存在著不斷產生新機體的「演化原理」,我們所處的宇宙可能不是「唯一」的宇宙,而無數的宇宙也可能存在著「演化」的現象,那麼,百年銳於千載的科技文明能否無限制的分析下去找到周遍圓融的答案呢?這實在是個大哉問!古人雖沒有現代的科技知識,但他們所言:「視之無端,察之無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還真能為這個浩瀚無窮的宇宙之謎提出一個差強人意的註解。

-----> "科技"文明不可能給出答案,科學與技術在觀念上必須分開。科學有沒有能力找到顛撲不破的究極解答?或者是不是必定會找到顛撲不破的究極解答?我不知道。答案不重要,所以這不是大哉問。

「視之無端,察之無涯」和「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都是沒有什麼"真正價值"的話。孔子的本領據說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這四句話有什麼真正的價值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的價值高極了。E = mC2,這個簡單至極的算式的價值高極了。

文言文容易哄人。語文措辭造句之美也容易哄人。文學語言說道理經常不準確。名言金句經常衹呈現片面真理。如果目的是求"大道理",這些障礙首先必須能"看出來",然後必須推倒。

.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5 03:15 回覆:
我球友 DJ 以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是孔老二新婚之夜的感言。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繼續來亂~~~
2010/07/24 19:26

.

中東三教有根本漏洞:靈魂存在(無證)、人的原罪(無證)、耶和華大神的存在(無證)、大神的創造(無證)、大神的公義(無證)、大神的信用(無證)、大神的大能(無證)、大神對人的肉體的拯救(無證)、天堂存在(無證)、永生/永福/永罰存在(無證)、末日清算(無證)。

佛教有根本漏洞:靈魂存在(無證)、輪迴存在(無證)、業力存在(無證)、神格佛菩薩的存在(無證)、神格佛菩薩的信用(無證)、神格佛菩薩的大能(無證)、神格佛菩薩對人的肉體的拯救(無證)、西天存在(無證)、永生/永福/永罰存在(無證)。

他們"有能力""真正"解釋什麼?他們各自的一大套東西都衹從人生以及人間事出發,也衹有能力解釋人生以及人間事而已。解釋別的東西衹有科學這一條路,這是真正的真理。

前一條真理是邏輯律。

最根本的真理是事實 --- 人人得感得見並且必須承認為實存的東西 --- 包括在地球上太陽每天從東邊昇起,也包括每個人心底對死亡的恐懼。

面對不可知,卻覺得有必要解釋宇宙和人生並尋求心靈的安頓,所以有宗教。

人生與人間事的真相有令人痛苦不堪者。一般人承受不了事實所帶來的真相,所以宗教在宇航時代仍然有很大的市場。

最不堪的真相是人的肉體的死亡腐爛以及靈命的永逝無蹤,所以宗教永存。

宗教裡對宇宙和大自然的解說應該統統丟掉,因為那裡面即便有引人深思之處也是不值得追究的,因為那些東西與科學觀察、科學態度、科學過程、科學方法風馬牛不相及。

宇宙有幾重?空間之外是什麼?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任何人"被允許"不同意科學家的說法,但是尖端科學圈子裡擲地有聲的說法應該尊重。衹要涉及微積分,有能力接受的人已經不到十分之一,何況是非常依賴高等數學運算的近代天文物理學和次原子物理學?!在巨大無比的科學迷團面前"安於不確定"是宇航時代的非科學家知識人應該有的一種科學態度。

科學界的說法自己終生完全不懂沒有關係,不要去找替代品。宗教裡對宇宙和大自然的本質的說法連聊備一格的資格都沒有。

科學教育重要到極點,不過通常見到的都是泛泛之言。 ^@@^

.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5 03:08 回覆:

擲地有聲的大師級文帖。佩服。

如果每個人的信念知識都可以達到這種程度,世界會完全不同。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Plato's Cave
2010/07/23 18:05

"如果這個理論成真,宇宙中的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全部都是「無中生有」而成的。我們所謂的 reality,你、我、桌子、椅子、地球太陽、星星月亮、過去未來、這裡那裡,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無中生有而成的。"

這段讓我想到Plato's Cave。

感覺起來,我們都是活在有如Matrix(這Matrix是主流科學,主流價值還是什麼的)所建構出的一個"人們願意相信"的世界之中,少部分人,如Neo,願意放棄原本所相信的,就漸能看出世界的真實面貌。

看這種我頭特痛,讓我老想蹺頭...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5 03:02 回覆:

我自很小時起就有這種類如電影 Matrix 主題的想法。譬如說,我現在看的是前面,但我身後是否仍跟剛才一樣,或是一個無垠的虛空?如果我迅速轉身會不會被我發現現實的真貌並不是我們五官所感知的這樣?

換言之,除了五官﹝好吧再加個第六識﹞的輸入之外,什麼東西可以保證現實世界事實上確如我們之所感所知?

沒有,這保證不存在。

但同樣的,宇宙人生之為一超高精密之 PROGRAMMED EXPERIENCE FAKED AS OUR REALITY 也並無證據。

無妨,確實是有一派學者對此堅信不疑,並積極研究蒐證當中。他們認為宇宙人生極可能是一種超級電腦模擬出來的 VIRTUAL REALITY,而我們則是該 VIRTUAL REALITY 裡的角色。

他們的論據是物質、能量已被發現都是「量子化」了的,並懷疑時間與空間也一樣。普朗克時間和普朗克距離很可能就是時間和空間的量子。

而這種 QUANTIZED 的現象與計算機的理論基礎 ─ DIGITIZATION 不謀而合。

不寒而慄。


石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2010/07/22 11:38
我是個門外漢,但對宇宙的問題充滿了好奇。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大自然存在「能量不滅原理」,生物學的理論卻存在著不斷產生新機體的「演化原理」,我們所處的宇宙可能不是「唯一」的宇宙,而無數的宇宙也可能存在著「演化」的現象,那麼,百年銳於千載的科技文明能否無限制的分析下去找到周遍圓融的答案呢?這實在是個大哉問!古人雖沒有現代的科技知識,但他們所言:「視之無端,察之無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還真能為這個浩瀚無窮的宇宙之謎提出一個差強人意的註解。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3 01:07 回覆:

說的好,石蕊,好精練的文字!

多重宇宙至今仍只是臆測,離證明實在還早。人類一如一群住在一個孤島上的島民,從未見過其他島嶼,僅憑自身經驗去想像別個島嶼以及它們的住民。這個島嶼可以是地球,因為我們尚未發現別個行星和其上的生命;也可以說是這個宇宙,因為我們尚未察覺另一個宇宙。

多重宇宙的演化是可能的,因為人類企圖解釋生命現象的存在。名物理學家保羅‧戴維斯和蘇士金都曾在他們的著作裡提及。但多重宇宙的演化也可能完全不存在,一個宇宙的生死存滅可能也只僅憑機率,因為背後沒有原動力 ─ 生命為了存活必須演化,宇宙為什麼非有生命不可?更進一步說,宇宙為什麼會「想要」存在?

這類問題非常有趣,思之想之念之在之永遠不會有興味索然的時候。古代科學不夠發達,卻也無法阻止古人如此這般的任憑思緒遨翔在幽冥之間。

對現代人而言,只要注意到了宇宙人生這類問題,很自然而然的就會被老莊的學說吸引。對我自己而言,我會對他們「何出此言」感到非常好奇。

謝謝您的回應。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震盪
2010/07/21 07:08
般若經多少描述了這種空的宇宙觀:
小至身心情緒的變化 大到宇宙的變化
都是以"(現象)宛然有 (主體)畢竟空"
如海水一般波濤洶湧 其實裡面只是水分子層次的重新整合
老子也觀察宇宙的天行健 動態非靜態的宇宙觀
這樣的宇宙觀對生命的態度應是有啟發的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1 08:14 回覆:

是啊,古文化中類似的說法在所多有,譬如心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看似見微知著,卻又解釋無多。

科學的好處是它給現象予合理的解釋,又用實驗加以證明,並要求過程謹守嚴格的紀律,並以數學定量化之,這些都是古文明文化缺失的地方。科學可以說用「知其所以然」來滿足「知其然」的不足。

一部大藏經百千萬言,找不到「為什麼」三個字,做為宇宙人生的解釋是行不通的。聖經亦然,太多地方沒有合理的解釋,更缺少證據,所以只能當故事書看。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胡說八道
2010/07/20 14:53

.

"方程式"是equation,"等式"就是equation。

formula該怎麼譯?我不知道。是不是乾脆說是"算式"就好了?!

.


SCF的倉庫:【反共反獨】【獨腳強盜聯網史料庫】【*每事報*】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0 23:42 回覆:

Formula 就是公式啊。另外 program 就是程式。

你說的對,我手上雖寫「公式」,心裡想的確是 equation,不是 formula。

這叫做文字的疏離感。


the dreamer 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首歌
2010/07/20 08:59

聽歌竟然會引起濃烈的思鄉之情

您真是個感性之人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義大利- 維羅納(Verona) 下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1 00:01 回覆:

李翊君還是外省人呢。

西卿唱的也極好。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SCFtw2 說
2010/07/20 02:23

SCFtw2:

「不有」即是「無」,「不無」即是「有」,「有」不從「無」中生出來,難道要從另一個「有」裡生出來嗎?這第二個「有」又怎麼來的呢?所以既然我們已知「有」是事實﹝一如我們知道自己活著,有生命﹞,「有」從「無」中生出來是合理的解釋。
-----> 完全不通。

我相信只有「無中生有」,沒有「有中生無」,代表「無」是事物的常態,「有」是事物的變態,所以『事物之「有」須要證明,事物之「無」毋須證明』才會成為我們的一般邏輯。
----- > 完全不通。

你"不時"會寫出這些完全不通的邏輯。就是強詞奪理。 ^_^

另,"詞彙"是一個集合。單獨的某詞某詞不能稱之為某"詞彙"這個"詞彙"那個"詞彙"。vocabulary是集合名詞,詞是word。

還有"公式"。數學演算而得到的formula是"方程式",大陸叫"方程"。譯為"公式"是個誤譯。正誤未知,衹不過看來無誤,何以是"公式"?何以有"天經地義"之名?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GolfNut) 於 2010-07-20 03:24 回覆:

不有非無乃是有,不無非有即是無,小衲強詞又奪理,辭彙詞匯原殊途。

公式何如方程式?Sci-Fi 慷慨道懸殊,不通不通都不通,正誤不分鴉鴉烏。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