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2/25 05:33:23瀏覽10713|回應6|推薦38 | |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正是德經的第一篇,全文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毋庸置疑的,「道」是萬物之至理,至高無上,永恆而完美。 「德」則是「道」的實踐與體現。「無為而無以為」的「上德」和「無為而有以為」的「下德」,都高過「為之而無以為」的「上仁」。 老子以為「仁」是次於「德」的,因為即使「上仁」也不過是「為之而無以為」,是人本而非天理。人怎能強過天呢?「無為」再怎麼說都勝過「有為」。我們去非洲 safari,見了獅群獵殺斑馬,應該順其自然還是挺身相救?老子認為,應該無所作為,連想都不去想,這才是真知真識天道天理。無所作為可是雜念叢生或百感交集,算是「下德」。不問為什麼反正就是出手相救,很像 Nike 的 logo “Just Do It”,這是「上仁」。「上仁」將人的意志擺放在天意之上,以至於「應人不順天」。天地間諸事萬物,一扯上「人」就走樣變形,因此上仁較諸上德不免等而下之。 「上義」則次於「上仁」,因為上義是「為之而有以為」:去做,還有個目的。所以我們常聽說「仁義」,不常聽到「義仁」,「義仁」大概只有「邱義仁」,是個貪污案嫌疑犯。 「上禮」更次於「上義」,為某種目的去做,還邊做邊嚷嚷,根本是沽名釣譽。所以禮是「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為什麼「禮多人不怪」而非「禮多貓不怪」或「禮多狗不怪」呢?就是因為人非常虛偽,假到不行。人,可以不怪,禮,那麼多幹嘛? 「上智」﹝即「前 識」﹞比「上禮」就更等而下之了,簡直就是「道之虛華,愚昧之始」。 阿扁夠「上智」了吧?所以最終只好以愚昧收場。 蔡英文也蠻「上禮」的,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那一件能沒讓人一目瞭然?可就是動作特多,音量特大,標準「此地無銀三百兩」型,蔡英文「上禮」上得非常辛苦。 民進黨不也很「上義」嗎?有個「應自己人不順上蒼天」的、說不出口的目的,事情做起來瞻前顧後,扭捏作態,醜態百出,難看極了。 老子真的很有意思。老子何止 rule?老子 rock!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