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遠征記實錄 第八章 再添生力軍(1968-1976) (六) 迎梁家花木蘭
2018/11/10 04:28:55瀏覽189|回應0|推薦0

遠征記實錄 


第八章 再添生力軍(1968-1976) (六)





迎梁家花木蘭 


我終於把自己關進了圍城,正如錢鍾書所說:
住在城裡的人想衝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婚姻也好,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錢鍾書喻婚姻是圍城裡外人們的出入活動

我和景平結識已有五六年,彼此的感情亦已相當深厚,
兩年前,我發下海誓,唸完研究所,有個好工作收入,就是結婚的時刻.為了承諾當初的誓言,也為加強彼此的心理建設,我給景平寫了一封婚前信:
景平吾愛:好久沒提筆跟你聊聊,也許我們平時說得太多,很多道理也就不如以前那麼擲地有聲了.我常常怕我做得不夠藝術,把情趣沖散了,假如真如此,我得虛心請教你.至少,我們得看清是非,獲得協調一致之後,再去美化才是夠藝術,不知這樣說對不對.有時想到,我們的生活是如此豐富,但竟然不能好好把握,心裡就更歉疚了.或許,我該多讚美,雖然我不懂附會風雅,但我總該可以用點心思,把豐富的內容調整一番,或重新擺置,也可增添點趣味.
我的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事,莫過於遇上了你,我與你共渡了那純潔天真的時光,共同攜手衝破黑暗,進入成熟階段.我相信,你一定是我最誠摰的知己.可以說,沒有你就沒有現在的我,沒有你更不會有將來的我.將來的我是什麼?請用你纖手和慧心去塑造一個吧.
窗外的景色變了,山丘夷成平地,鋼筋水泥豎起來,這意味著什麼呢?在這個世界都在變的紛亂中,我們所能把握的是什麼呢?那就是生的意志.
當我了解生命是延續時,源源的力量將會經我而傳下去.現在,我已尋到生的意志,化為語言,使之延續,使之展開,給最愛我的知己.
吾愛,放膽去做吧,不必怕做不好,只要肯做,沒有做不好,不成功的.我永遠會鼓勵你,支持你,而我自己也是一樣,我要長此鼓勵自己. 汝愛華

在我的鼓勵下,
景平於春節前,寫了兩封信給父母親.前信以恭謙態度寫道 :
自從認識了華岳,慢慢地,對伯父母刻苦勤儉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在您們的鼓勵和薰陶下,華岳順利的完成學業,更從他的處世為人,體察出您的敦厚.姪承蒙您的關切和偏愛,惟恐擔受不起,還望能多給姪多方面督促,以免有所錯失.姪也惟有更加努力,才不致辜負你們的期望.
後一信則為親筆拜年,並代表盧家邀父母親來宜蘭歡聚,並共商與華岳的婚姻大事.父母親在春節後的覆信中寫道:
景平賢姪:本應在春節放假期間,趨訪你的父母親,因華岳母親身體不適長途乘車奔波,故只有待之於將來,相信不久,一定到府上拜訪令尊令慈.
你與華岳的婚姻乃我們早已盼及,十二萬分高興之大事.多年來,你與華岳及雙方家庭,均彼此得到充分的瞭解,相信未來之歲月中,一定美滿幸福.
至於婚事進行的細節,可先請示你的父母親後,由你與華岳決定.
值此新春氣節,萬物叢生之時,專此向令尊令慈拜年,並祝事事如意 
祝新春愉快 梁漢輝張鳳君

春節前,
我和景平曾兩度同赴宜蘭,與景平父母商議,結果皆大歡喜.
我們決定,四月裡擇日正式訂婚,由梁家提供一萬元,請盧家在宜蘭設宴.七月前,在台北公證結婚,婚宴由我和景平安排,新婚家庭籌備亦由我倆自力負責.婚後,景平繼續工作,或視情況而定,收入則歸小家庭管理.
我把這初步計畫告訴了父母親,並說:
景平父母很開明,無意要我們的禮金,作為訂婚用的一萬元,不過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我對盧媽表示,目前,我雖不能為盧家做大力的改善,但我會盡力而為,我的納入他們的家庭,相信將來必能開創美好遠景.

春節前,
我懷著愉快的心情,搭車回家過年.家父特地來美侖車站候我,熱情親切如故,令我感動.母親則仍有些不適.回到家,我直接面告在盧家的經過,我提議,如一切順利,應可提早完婚,父母親亦同意.於是,我立即寫信給景平,告訴她這個建議.父親也答應,訂婚所需的一萬元,他會及時匯去盧家.
俗話說,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不過,話說回來,沒錢,還是別討老婆的好,免得自找苦吃.
我之所以有勇氣往圍城裡走,乃是感到口袋已鼓起.我預估到結婚時,將有三四萬元的積蓄,底氣一足,膽子也就大了.

在家的幾天,
吃足了母親的年菜,我又得北上,為建立自己的新家去打拚.
別了,四村老家,我很可能從此不再回來.因為往後,母親將與我同住,房子空著無用又失修,我們已決定將它出讓.這可能是我在四村的最後一個春節,實在令我不捨.在這裡,曾有我十多載的青春歲月,無數次的出走,回來,而此去之後,終於可能不再回來了,我將走出去,迎接新一階段的人生.

我要提前完婚的建議,
自是符合景平及雙方家長之意,我回台北後,即向父母親稟告,盧媽已擇三月廿九日,為我倆在宜蘭舉行訂婚宴.三月八日,景平的父母親在收到一萬元匯款後,立即覆函寫道:
漢輝兄鳳君嫂:八日限時信及匯票壹萬圓奉收,著充華岳與景平訂婚之用.
誦悉之餘,衷心無限慨之.三十七年四月一日,景平生於北平,距今瞬息廿四載,荏苒時光一如昨日.然兒女之長成自立,有其新之歸宿.
華岳和景平認識後,交往五年,彼此必能深刻了解,相處勢必坦誠互勉,亦即吾等懇懇之企盼,為一鼓舞興奮之事也.
三月廿九日是青年節,擬該日午後二時,假宜蘭市天主堂舉行訂婚儀典,五時入席,屆時尤希賜予指教. 專此敬請春祺
盧錫任印郭漢書印

盧伯親筆的覆信,
文情中肯,字跡優秀,不愧是位有涵養的革命軍人.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女,景平也不遑多讓,寫了專函,邀請父母親前來宜蘭.
敬愛的伯父母:在這春暖花開的時辰裡,處處都充滿著朝氣,想伯父母亦身體康泰,心曠神怡吧.三月廿九日是華岳和我的文定之喜,承蒙你們的安排,父母親的籌劃,一切都順利進行著.那天,必須勞累伯父母親身蒞臨,心情的愉快,必能替代旅途的疲憊,祝你們一路順風.
華岳寄的衣料領帶均收到了吧,那是我們一同選擇的,不知合你們的意嗎?如還有什麼事,亦請告知.
日子漸漸近了,我懷著亦喜亦憂的心情,期待著準備著,喜的是,能和華岳攜手走入人生的旅程;憂的是,恐我力不能及,因為要擔負起家的責任,要做個賢妻良母,做個好媳婦,所以我惶恐不安,願能得到你們的幫助和祝福.
開學後,已是二年級第二學期,雖然上課增加了忙碌,但為得新知,一切的困難都可解決,望能繼續邁進.聞悉伯父母將於廿八日到宜蘭,我們必至車站恭候. 附爸媽要我代邀伯父母的親友,歡迎他們的駕臨.   
姪景平上

父母親在回信中感性的寫道:
景平賢姪 :收到三月十七日來信,
知道你又進學校硏磨新智能,祝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華岳寄回的衣料領帶等,他信裡也說及,係伴同你去選的,我倆看這種質料及顏色,非常滿意,現在拿去縫製了.
假設你婚後一二年中,為了學業,為了家庭,縱要付出一些精神,而辛苦一點,依人生相對論,有苦必有甜.總之,微末枝節,毋需過份躭憂,屆時,如真遇著困難,我們可集中全家人所能的力量,予克服之,請放心.
素知賢姪有刻苦精神,儉樸的美德,又具備知書達理,幹練之才,盼不以我家貧為嫌,今能得賢姪為媳婦,不但華岳三生有幸,而我倆亦獲無比光榮幸福.斷不敢奢望你如孟母,岳母,歐陽母等的偉大,但你已有中國傳統中優良德行,可謂吾家得其人,事已濟美.相信你倆相處,必會坦誠的去互敬,互愛,互諒,互助來建立理想的家庭.
我倆的意識中,愛你視同己出,望你與華岳同心合力,創造新事績,以慰我懷. 即祝春安 梁漢輝張鳳君

青年節前一天,父母親,
我和景平分別來到宜蘭,盧家立即充滿歡喜熱鬧的氣氛.
隔天,一早迎來一個陽光的春日,喜氣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景平特地去做了美容,一頭捲篷貴婦髮型,配黃紅花色長洋裝,明艶襲人.
午後,我倆與雙方家長一同去天主堂,周神父為我們做了簡單儀式,祈求天主的賜福.
謝過周神父,我們一行同赴市區中心,在照相館拍了照.接著同去附近的餐館赴宴,席開三桌.
一俟親友們到席,景平父即正式宣布我倆訂婚,並進行互換指戒儀式.席間亦宣告,將於五月最後一個週末,在台北舉行婚禮,在親友的祝福聲中,歡喜結束宴席.

華岳景平訂婚

與梁(前右一二)及盧(前左一二)雙方家長

人逢喜事精神爽,父母返花蓮之旅,
平安順利,父親來信說,母親一路不僅沒有暈車,反有虎豹精神,真是託我們之福,並感謝景平買到好的車位.父親亦已開始聯絡海內外的親友,宣告我和景平的婚事.近者當屬聶叔嬸,八姑的家人,易俗副師長,軍校同學許敬威,舊屬何紹福等.台灣各地則有鳳山的梁星熙,台北的楊伯,陸少雄連長,鄉親陳一帆(撓叔)及中南部的多位舊屬.其中,在台東中學任職的梁潭,特地來四村探訪,不巧,和父母親宜蘭之行撞期,寫下恭整毛筆信,表問候祝賀之意.
海外有泰國梁竹生,裕生的家人,梁文寅及梁俊儀等眾親友.大埔老家的容根親弟,則因兩岸對立分隔,無法直接通知,,只得尋求海外鄉親代為轉吿.
訂婚過後,我和景平返回台北,開始積極籌備婚事.
首先,依景平的建議,我們就近去館前路的新光大廈,訂下八樓的宴席廳,於五月廿六日舉行婚禮婚宴. 
婚期既定,我倆立即去辦妥請貼,我同時向四所呈交結婚申請.不數日,獲國防部核准,我和景平就趕緊寄出請貼,並著手找新居.
當時,因已知藥理組即將入駐三總研究大樓,找房的方向指往景美新店.最後,把新居定在十二張路(現中正路)282號二樓,是間二十坪出頭,直籠桶的兩房公寓.接著添置新床及傢俱.在個把月之內,我和景平馬不停蹄,攜手共築新居,把相關事誼諸如婚紗治裝,婚禮招待及攝影等,逐一安排就序.我們還走訪在台北附近的親友,特別去拜望聶叔及馮教授,請他們兩位當證婚人,見證我們的大日子.

1972
年五月廿六日,我和景平終於步上紅地毯.
婚禮順利進行,在親友們的祝福聲中,完成我們的終身大事.感謝眾師長佳賓光臨,感謝父母親養育之恩,更感謝月老聶叔及恩師馮教授,沒有他們兩位,我和景平不會牽手成功.
婚禮宴席十餘桌,景平的婚紗及禮服,都是她親手縫製,她的埃及艷后造型,是表姊協助妝扮的.宴席招待由景平同事張耀麗等負責,攝影則請盧克強(景平大弟)及劉寧生(景平藝專同學)擔當,為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
俗話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洞房花燭夜的隔天,我和景平動身蜜月之旅.前往墾丁逍遙了數日,留下不少我倆的身影.

華岳景平結婚

與梁盧雙方家長

及與盧家全體合影,左起:盧克強,澎基,景蘭,新郎,新娘,景蒂,盧母,盧父,景華

                                                                                                                                                                         新婚蜜月墾丁留影
回到新居,我高興的對母親說,景平已有兩個多月的身孕,並寫信把喜事稟告父親.父親給我的信中寫道:
欣聞景平懐喜慶,你將為人父,家中有小孩就會逐漸熱鬧起來,生活必有另一氣氛.懷胎期間,多注意飲食運動,更須注意胎教.你母親與你和景平能朝夕相處,渡著有意義的生活,我內心感到無比愉快安慰.
年過半百多的父親,終於看到兒子成家立業,也盼到梁家遠征軍有了傳承.
婚後,景平在上班又上課兩忙中,小心謹慎的護著身孕,克盡職責,確實不易.她是美工科四十幾位同班同學裡,唯一結了婚懷孕的人妻,所以,她是同學們的寶,倍受大家的苛護.而我,已開始在三總上班.
彼時,四所藥理組正迅速擴充,除我之外,並調入陳幸祐,賴春福,馬人雄,謝顯義及劉武夫五名新員,他們皆為國醫藥學本科生,其中劉武夫正在美實習.
開始時,在周先樂教授帶領下,我們五個人在三總研究大樓的三樓,逐步把實驗室建立起來.其間,四所派來有機組的毛玉麟,擔任藥理組代理組長,又增聘王耀群博士為顧問.王博士是國醫醫學本科,甫從美國學成歸來,為吾等作技術指導.不久,又增添胡乃文為助理研究員,胡是師大生物研究所的碩士.另外,加入一位匿名闖將的工讀助理.我則負責建立生化實驗室,拓展天然毒物的萃取及應用.

我的工作逐步穩定,走上軌道.
至於家庭,從開始,母親即與我和景平同住.這原是我一直所期盼,三口人過簡單美好生活.然而,結果並非我想像的那般如意,我忽視了婆媳乃自古來有爭議的角色.一向粗心的我,不僅沒有為母親與景平搭起橋,還常有意無意的製造麻煩.母親向來有潔癖,我和景平自然難合她的標準.加之,母親來到新環繞,還沒認識什麼人,所以她頗感苦悶,也就向父親投訴,父親曾寫信給母親,向她闡述苦與樂的真諦.
鳳君如晤:勞苦與快樂是感覺上,兩個不同的極端,也是截然不同的.人在感情上,都願獲得快樂,而不願意有勞苦,這是人情之常,無可厚非.但是,真的快樂來自勞苦,沒有勞苦的快樂是膚淺的,惟有經過勞苦折磨後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才有意義.
一個人在事業上的成就,必須經過相當的奮鬥始能成功.奮鬥的過程,要接受時空所有一切的折磨,必要在嚴厲打擊折磨下,經得起,挺得硬,站得穩,才能通過千難百劫,逐漸抵達成功.這種具勞苦的快樂,才有深度的意義.經過越多的勞苦,它的的快樂就越大.願你瞭解體會貫通,人生快樂的真諦.
父親的這番開導,也展示出他自己內心的深度,不愧是梁家遠征軍的統領.當然,我們都是明理的人,感受父親孜孜的指引,只要家人彼此多互相體諒,自然也就會相安無事了.
此外,父親提示要注意胎教,我們也不曾怠慢.感謝景平辛苦挺著大肚子,上學堂,遊於藝,並與同學參觀故宮博物院,讓胎兒也跟著她一起陶冶.

父親雖然沒能與我們一道生活,他在吉中並不寂寞,
頂著名譽副校長的頭銜,放下身段,燒水,倒茶,灑掃,跑腿,比年輕人還幹得起勁,他真的把吉中當作自己的家.因此,頗為學校上下所尊敬,尤其是李慕懷校長,更是以梁先生尊稱父親.
有位彭老師,也是位客家鄉親,家住學校旁,育有一對幼年兒女,常邀父親為桌上賓,看電視,閑話家常,讓他感到有如家人一般.父親是個開懷的人,他喜歡與人同享,我們寄去食物,他常分送老師及同事,人緣極好,大家就邀請他入會,他也藉此儲蓄,準備為我們買房子.
彼時,父親從熙哥來信獲知,堂兄梁文漸在僑居馬來亞的地址,從此,揭開新一輪魚雁往返,空中探親之旅.父親的來信寫道:
勾起童孩時的往事,想當年,在鄉村的情景猶如昨日,而今已臨花甲之年.光陰真快,一㨪數十年,少小是兄弟,長大各鄉里,親人相逢不相識.文漸伯已在馬國經商,子孫成群,其三子於去年畢業成大機械系,刻在僑居地工作.聞訊雀躍不止.前日發一函詳談,之後又寄去我的婚禮合照,並探詢家鄉容根叔,及其他兄弟的近況.
 
讓父親忙的還不止於此,當年贛西北七傑之一的劉聿白,
突然來學校找父親.兩人已十年不見,重逢之下,把臂暢談.父親寫道:
劉伯伯的頭髮已斑白,但身體瘦了,高血壓心臟病都沒了.背一架名貴照相機,到處攝影,樂觀舉動不減當年.他原在桃園私人公司工作,月入兩千多,因革新把他革掉了,現住吉安南昌村友人家.

                                                                                                                          流落東台灣的兩位贛西北七傑:梁漢輝與劉聿白()

據父親的後述,贛西北七傑在台成員有,劉聿白,楊馥,林青及施善德.當年父親調台北時,彼此已取得聯繫.此前,父母親來台北參加我的婚禮,也曾去找過施善德.施伯伯曾任職國防部,並以上校處長退役.父親曾向他探詢,有否助我派職中山的可能.此事後來由我自己解決,也就無須勞動施伯伯了.
當年,同在上高及長沙會戰出生入死,而今,贛西北七傑的輝煌已逝,留有五人散居台灣各地,未能再一同相聚,只有零星的個別重逢,雖難能可貴,卻是可惜.所以,我向父親提議,何不趁機籌辦個贛西北戰友會,他曾在信中說:
我自退役下來,因求生活而到鄉下工作,從未開什麼會,我的青春都獻黨國,各方面都對得起了.幸有你爭氣,有作為,否則將與劉伯伯一般,擔心食住問題.這些開會的事已無能力理,也不願聞問了.
其實,父親知道,當年的時局,籌組什麼會仍是非常敏感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的餿主意也就輕易被支開了.

戰友同袍會不必開,但是,
取名會父親則十分熱衷.十二月四日,父親的來信相告,他與劉伯伯隨學生同去天祥遠足,附三張照片給我們,提到給孫輩取名一事,他轉告劉伯伯的提議.孩子可以治國平天下來取名,男生則名梁治,梁國,梁宇楷,如女孩則叫若秋,梁字以良,量,涼之意來解釋.不過,父親又說:
我與劉伯伯均粗人性格,讀書不多,要出極妙名字自愧無能,將來子女誕生由你倆商量命名,毋須電報問我.我的兒子我命名,你的子女你取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一代傳一代.

                                                                                                                               作者與景平婚後居住新店十二張(今中正)282號二樓

樓下什貨店及豆漿店至今仍在,距作者住處百來公尺的高樓即耕莘醫院

耕莘醫院正面
十二月五日的凌晨,剛過子夜,正當父親在替未來孫兒女取名,捉摸不定之際,景平肚子開始陣痛,並覺羊水已破.於是,她自己趕緊洗了個頭,並收拾打點用品,為去醫院做準備.
到三點鐘才把我叫醒,說孩子要出生了.我起床去告訴媽,穿好衣服,準備就序,出門去醫院.
我扶著景平下樓,沿十二張路向東,我一路纒扶景平緩步,走往百來公尺外的耕莘醫院.沿途上,我問景平的狀況如何?她回答沒問題.
進到醫院,護士馬上緊急通知醫生.丁大田主治醫師隨叫隨到,立即入產房,為景平接生.我和母親在產房外靜候,五點三刻左右,聽到嬰兒哭聲.不久,丁醫生自產房出來,告順產一女嬰,母女平安,我和母親向醫生道謝.

略等一時,
景平被送入普通房,我們獲准探視.稍後,護士抱來新生兒,擺在景平身旁,護士說,嬰兒重約七磅,並說她有藍眼珠.景平聽了一臉驚訝,護士立即解釋,是因嬰兒有大大的黑眼珠,她故意誇大其辭,我們於是都笑顏逐開.接著,景平發現嬰兒的腳板怎麼發紫,護士告知,乃因打腳印著印色之故,又結束一小小虛驚.看景平偎著自己初生女兒,這副畫面令我歡喜難忘.
感謝上天的恩賜,讓我安然為人父.一俟醫院安置妥當,我就迫不急待趕去郵局,發電報分別給父親及岳父母,報告景平母女平安的喜訊.父親當天立即寫信給母親,歡迎吾家花木蘭的誕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ylwj&aid=11965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