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22 02:55:42瀏覽326|回應6|推薦2 | |
1. 感謝這個國家的民主機制之餘,也應該感謝一下馬前總統 至少他不像丟人現眼的連戰。 希望國民黨不要重蹈覆轍,讓民主倒退。 馬英九以及張善政的風度,讓台灣的民主值得驕傲。值得感謝。 2. 總統團結整個國家 當然沒錯,不過四不一沒有的陳水扁團結不了,最後只好向深綠靠攏。 馬英九也一再以自以為是的九二共識割裂台灣,自然也團結不了。因為也不願向另一方深藍妥協,而寧願做一事無成的弱勢總統。 蔡英文要如何團結?其他民進黨的蠢蠢欲動人士願意團結嗎? 國民黨的扯後腿派,願意團結嗎? 團結最後不能靠口號,還是要靠選票以及實力,才能徹底消滅這些分離主義的游離份子。 3. 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 蔡英文提出的問題正確。這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自我感覺不好”總統,和馬英九非常不一樣。 馬英九後期,基本上是“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的“自我感覺良好”總統。 客觀來說,知道問題,承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這種學者態度不是不好,不過,要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列舉問題是不夠的。如果沒有讓人民“有這些問題能夠被解決”的信心,只會帶給人民焦慮。 有些領導者,靠藐視問題來給人民信心。對缺乏信心的民眾,會是比較適當的領導者。 如果民眾對可能潛在的問題無感,活在醉生夢死之中,大聲喚醒民眾,提出問題的領導者,就會是適當的領導者。 4. 經濟結構轉型 這個口號已經談幾十年。 真正失敗原因,在於國家認同危機所造成的產業外移。如果賣台的掮客繼續得逞,還是不會成功。 要產業升級,人民不該忍受低級的業者。忍受低級的業者,在經濟上,它的效應就是懲罰升級的業者。 參考: 5. 台灣有很多別的國家沒有的優勢? 海洋經濟的活力和靭性?不過我們的企業成功的不少是靠投資大陸。 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不過我們的人才沒有發展的機會。 完整的產業鏈?在十幾年前,這是正確的。不過台灣經濟產業鏈已經和中國完成整合,有一些環節,在cost down的思維下,台灣已經漸漸沒有人經營,不必自欺欺人。 敏捷靈活的中小企業?她是在說七十年代的歷史嗎?如果年輕人有膽識做“慣老闆”,不會有那麼多人抱怨慣老闆。 永不屈服的創業精神?在大老闆像王雪紅,郭董的身上,比較看得到。所以馬雲才會嘲笑,台灣還在靠張忠謀在創業。從國家來看,不能只靠創業“精神”,需要的,是創業“環境”。 後面整段話,老實說,看不下去。 6. 兩岸政策 這是蔡英文最擅長的地方,也是全篇的焦點。 李登輝給100分,我也是。 尺度拿捏剛好。 唐湘龍-史上最不誠懇的就職演說,其實剛好相反,我覺得蔡英文已經說的十分明白,十分誠懇。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