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6 03:23:01瀏覽562|回應10|推薦3 | |
其他民進黨人士的看法: 1.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 蘇貞昌標舉「更大、更好、更符合期待的民進黨」,仍延續一貫的空洞論調,長期迴避兩岸重大議題,難帶領民進黨大破大立走出泥沼。 他說,蘇貞昌數十年從政資歷中,從不曾對兩岸問題發表過關鍵發言,當兩岸面臨重大轉折時,蘇貞昌從不曾主動發表過任何談話,總習慣性躲閃,提出一套看似「合乎中道理性」,其實「有說等於沒說」。 我贊同吳子嘉的看法。 2. 親英立委蕭美琴 她指出,目前不評論個別參選人的主張,待未來政見發表時再進一步觀察。不過,黨內都認知要面對中國崛起的事實及其帶來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希望中國對民進黨及民進黨所代表的民意要有所了解,而非經由國民黨轉述。 同意蕭美琴的看法,拒絕與中共對話,是自己放棄話語權。 民進黨不單只應該「希望」或「期待」中國對民進黨代表的民意有所瞭解。 民進黨作為台灣最大的反對黨,應該有「責任」負起代表自己的選民,用溝通的方式讓中國,包括中共決策人士、外圍學者、庶民、各階層人士瞭解、諒解台灣的立場。 公投、手牽手遊行、嗆聲,是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3. 謝系立委趙天麟 他肯定也支持蘇貞昌的主張,這與民進黨這幾年的兩岸走向,以及蔡英文參選總統所展現出來的自信一致;他樂見每位黨主席參選人提出各自的中國政策主張,也預期黨內會有一場精彩的辯論。 我認為趙天麟的描述很正確。 蘇貞昌只是走在別人的後頭,不是引領民進黨前進的人物。 民進黨不該把兩岸政策視為敗選的原因,反而應該堅定的持續蔡英文的「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路線。 4. 新系立委蔡其昌 他認為蘇貞昌的主張不脫○八年以來民進黨對中國政策的論述,一般政治人物對此詮釋有積極也有消極,「但蘇貞昌是積極的」,民進黨本就不應迴避中國的崛起,蘇貞昌展現其務實的一面,他給予肯定。 同意此看法。 蘇貞昌到了黨主席選舉,所以變積極了。 5. 菊系立委李昆澤表示,「這是蘇貞昌的改變」,蘇對黨內溝通,與扁、長、英等人對話,與中國積極交往,他已看到蘇貞昌的改變,他肯定蘇貞昌對中國政策提出積極的想法,也歡迎其他參選人提出正面積極的主張。 這表示蘇貞昌以前是「不跟黨內溝通」,也「不主張積極與中國交往」? 到選舉才變來變去,這就是民進黨的黨主席? 6. 立委蔡煌瑯 他贊成蘇所說,民進黨要有自信與中國對話,不能抱持鴕鳥心態,兩岸政策的改革需迎合現實政治利益,相信其他黨主席參選人也把這視為關鍵問題。 民進黨應該承認有部份人士有「鴕鳥心態」,有夜郎自大心態,有不正常的恐共心態。 這不見得是「政策」的改革。 更不是對台灣主權的退讓。 50013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