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25 10:42:24瀏覽13321|回應6|推薦5 | |
台灣學術界為了學術評鑑吵的沸沸洋洋,SCI (或者SSCI之類)和Impact Factor這種名詞效應被台灣學術界奉為圭臬,只要發表的文章掛上SCI就過關,Impact Factor分數高的作品就被當作是寶。老實說,這種現象充分顯示台灣學術界的淺薄。 SCI從來就沒有人來當作排名的工具,這個Index對於全世界的學者來說,只不過好像身分證一樣,用來證明這個期刊(Journal)是實實在在的期刊,不是有錢的老爸創刊好讓自己的兒子發表文章用的。至於這個期刊的品質,只要是熱衷於學術研究的學者心中自然有定見,不便於公開批評。台灣學術界卻淪落到要用SCI來算點數,那不就說明:台灣有很多老爸辦期刊給自己兒子發表文章,所以教育部(國科會)只好跳出來定這個標準維持正義。 一篇文章的好壞,被引用次數也許是種指標,但是這個指標距離文章品質還有一大段距離。最明顯的就是,一個內容錯誤的文章如果被拿來當反例,這樣也會被引用很多次,卻不是好文章。 另外,譬如我們說2000 - 2006台灣最偉大的音樂家是誰?如果用這種標準,如果能選上蔡伊琳或者S.H.E.那我還可以忍住不哭,如果選上某個某某喜歡脫的一絲不掛的脫星,或者為了出名騙大家自己是同性戀的歌手,然後我們再派他參加學術研討會,那貝多芬一定恨不得自己不只是聾了,最好是瞎了。各位,別以為我瞎說,你猜猜壹週刊「引用次數」最多的音樂家會是誰? 學術界的組成份子也是人,人性的弱點也在學術界顯露無疑。很多內容深澳的文章看得懂的人很少,這種文章被引用次數當然不多。很多明明是最經典的文章無法被引用,類似內容格局卻狹小的簡易版本卻被引用很多次。作者如果程度不夠,為了怕被質疑,當然不敢引用自己不是很懂的文章。一堆淺薄的人互相引用來引用去,這類文章能夠高明到哪裡去?不信大家去問問數學物理統計這種艱深領域的學者,他們心目中最好的Journal有多高的Impact Factor? 台灣淪落到這種地步,最主要就是因為「沒有能力」。沒有能力欣賞論文,只好定出這種標準。我在美國唸的科系,系裡有個Top Journal的Editor,還有很多老師擔任著名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他們要評審論文,當然就比較有能力分出論文的高下。台灣就是不行,沒能力,所以才只好定出這種標準。我雖然為此感到羞恥,但老實說,我也明瞭沒有什麼替代方案。 最悲哀的是,由於這種標準太淺薄,把一些外行人也搞得好像內行人,不懂數學的人也可裝得一副好像很懂得樣子,去批評數學家「這個人做得不太好」、「你的Impact factor太低了喔」。這種風氣甚至還被拿去傳染給才剛入行的大學生。 天底下最悲哀的,莫過於內行被外行批評,懷才不遇。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