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05 06:00:12瀏覽1337|回應11|推薦13 | |
李遠哲先生有回表示布希總統四年前推出「沒有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的教改政策,各級學校開始加強考試,大學招生也更重視筆試,結果連史丹佛招進來的新生,都缺乏創意,不會動手操作,只會考試。 老實說,我覺得十分懷疑。我認為李先生只是擷取他想聽的新聞來支持他的論點。如果那個學者是民主黨支持者,發表這種言論也不足為奇,台灣不也如此? 五年前我當TA時曾經目睹一位大學生拿出計算機計算X.XXX*0,然後很高興的說:「剛好等於零耶」。結果那位老師處心積慮設計了很多「看起來很麻煩,實際上很容易」的「有創意」的考題,就這麼被那些連0乘以任何實數等於零都不知道的學生給抹煞了。精采的考題變成了按計算機的考題。 考試只能訓練一般學生,不能教出優秀學生,這我也很懷疑。 現在在美國大學畢業的博士班學生,有很多一畢業就很有名氣,各大學爭相挖角,但是這些人在布希推行考試制度之前就已經很少是美國人。這兩年去聽Promising Young Researcher 或者大學招聘優秀博士畢業生的演講,到現在還沒有聽到哪個人可以說出流利的英文。也就是說,這些人都不是美國人。其實美國雖不搞種族歧視,但是如果有位美國人真的有能力進招聘學者的最後一批名單(short list),他幾乎可以當選,因為「美國校園裡英文差的學者實在太多了」。我們檢視最後錄取結果,美國人即使已經被特別垂青但是入選的還是很少。外國學生在美國也不過幾百萬,但是現在名校裡的大學教師卻大部分是會考試的亞洲人(除了英語系法律系那種要英文好的科系),所以我很懷疑從前美國那種教育制度是否真正訓練了優秀人才。 所謂大師,現在已經越來越難出現。從前的優秀學者只要掌握了壟斷的學術資源,他的研究團隊就很容易成為世界上唯一有能力研究某些領域的研究團隊。但現在科技不斷進步,傳播資訊越來越容易,一件事能做的人有很多,就算申請專利也要顧及科技發展,不能壟斷。因此大師也越來越少。從前台灣到美的學者,比起當時的中國和印度,也算佔了便宜。未來資源被瓜分,拿不到諾貝爾獎,那也不能怪台灣的教育制度。所以我也懷疑那位史丹佛老師說學生越來越沒創意,實際上是因為別的學校學生也有機會進入這些領域,史丹佛已經無法「那麼獨特」的關係。 美國大學其實早就比台灣重視考試制度或者演練習題。我現在教一門課,預計一學期要給學生出八十道習題當作作業,就被批評「太少」。我記得從前在台灣讀書是很少交作業的。在這裡每學期要考兩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所以平均每學期比台灣大部分學校多考一次。有一年當TA,那個老師一學期考八次考試。 美國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中學前不知如何讀書,學生只會光憑一張嘴胡說。美國的大學生不知比台灣大學生用功多少倍,連我教起書都有些愧疚。可惜這些學生太晚啟發,有些人用功了數十小時,還是無法應付複雜的思考。 例如我這門課剛考完期中考,就有人抱怨我刁難學生,因為 1.考題類型和書本習題不一樣(只是類型不一樣就不會,他們思考能有多靈活?) 2.考前一週幫學生複習一小時,學生抱怨沒用,因為我只說會考什麼內容,沒有公佈考題。 這些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台灣有很多不讀書所以不會答題的學生,卻少有因為選擇題換成是非題就不會答題的學生。美國有很多比我還用功好幾倍,知道sum(xi-xbar)=0,卻不知道所以sum(yi-ybar)也等於0的學生(換個符號就不行了)。 我現在很擔心,學生無法應付我這種「和作業不一樣的考題」,結果成績很差,因而被批評「誰叫你作業出的這麼少」。原來「少做習題」和「靈活的考題」在美國其實是行不通的。 我大膽斷言 台灣學生要進步,就要學美國大學生多用功。 美國要保持競爭優勢,中學生就要像台灣學生一樣多用功。 有人抱怨台灣大學生沒水平,有人抱怨美國學生太笨。說來說去都是因為有段時間沒考試的關係。例如最近很有名的美國博士畢業生(全美搶著要,夠優秀吧),他就說他這一輩子都在考試。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